第一篇 两相流的流体动力学 1
第一章 两相流的现象 1
参考文献 7
第二章 单气泡的形成 8
2.1 引言 8
2.2 仅有浮力和表面张力的情况 9
2.3 有浮力、阻力、表面张力和惯性力并存的情况 11
2.4 依时的气体流量 16
2.6 由于表面张力和阻力而引起的能量损失 18
2.6 向连续气流(喷射流)的转变 21
参考文献 23
第三章 密集鼓泡 25
3.1 引言 25
3.2 密集鼓泡中的湍流 26
3.3 湍流中一个气泡的最大速度 28
3.4 密集鼓泡中的气泡尺寸 30
3.5 比相接触表面积 37
参考文献 46
第四章 动态两相流 49
4.1 引言 49
4.2 理想液体中的快速鼓泡 51
4.3 真实液体中的快速鼓泡 59
4.4 慢速鼓泡区中两相流的主要参数 63
4.5 伴有耗散和惯性的两相流的主要参数 69
4.6 静止液高和设备直径对空隙率的影响 76
参考文献 76
第五章 液体夹带的方式 78
5.1 引言 78
5.2 液锥的稳定性 78
5.3 湍动涡流的夹带 83
5.4 鼓泡时液体自由表面上的夹带 89
5.5 液滴动力学 99
5.6 液滴统计学 106
5.7 相似分析 110
参考文献 118
第六章 固体粒子在液体中的运动 120
6.1 引言 120
6.2 平均粒子流速和在液流中粒子的平均分率 120
6.3 固体粒子在层流粘滞流动中的定常运动 122
6.4 固体粒子的不均匀运动 124
6.5 系统壁面对稀薄悬浮液中粒子速度的影响 128
6.6 湍流中固体粒子运动的基本方程式 129
6.7 悬浮在湍流中的微粒子 141
6.8 微粒子在强烈鼓泡流中的运动 146
6.9 在带有搅拌器的鼓泡设备中微粒子的运动 147
6.10 悬浮在湍流中的大粒子运动 149
参考文献 152
第二篇 两相流中的传质 154
第七章 在有气泡和液滴的过程中相界面上的传质 154
7.1 引言 154
7.2 膜模型 155
7.3 渗透模型 158
7.4 修正的渗透模型 159
7.5 传质系数和接触面积的影响 166
7.6 液相传质系数的计算 167
7.7 表观气速对传质系数的影响 177
7.9 单个气泡的传质 178
7.8 空隙率对传质系数的影响 178
7.10 传质系数K?随气泡年龄的衰减 186
7.11 真实传质系数和接触表面积 187
7.12 悬浮在湍流中的单个气泡的传质 189
7.13 气泡群的传质 192
7.14 向液相传质的实验数据 194
参考文献 206
第八章 液-固粒子系统中的传质 210
8.1 引言 210
8.2 用于计算传质系数的参数 213
8.3 向悬浮在湍流中的微粒的传质 219
8.4 对悬浮在湍流中大粒子的传质 229
参考文献 238
第三篇 在化学与生物化学过程中的应用 241
第九章 在化学中的应用 241
9.1 引言 241
9.2 非催化氧化 245
9.3 烃类的催化氧化 250
9.4 烃类液相氧化的宏观动力学 254
9.5 对动力学区域内的过程所需空气量的估算 257
9.6 烃类液相氧化的理想置换和理想混合的反应器 262
9.7 烃类液相氧化的连续鼓泡反应器中最佳供气和供液量的计算 269
9.8 烃类液相氧化鼓泡型反应器的计算 274
9.9 烃类液相氧化鼓泡反应器放大计算的影响 279
参考文献 280
第十章 微生物过程中的反应器设计 282
10.1 引言 282
10.2 生化过程中的控制步骤 282
10.3 混合强度和空气进料对氧气溶解速率的影响 285
10.4 各种参数对酶活性积累的影响 288
10.5 生化过程动力学中的质量传递作用 293
10.6 理论方程的实验验证 297
10.7 生化反应器的设计方法 302
参考文献 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