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19-20 第11卷 近代前编 1840-1919》PDF下载

  • 购买积分:2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白寿彝总主编;龚书铎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208029989
  • 页数:1112 页
图书介绍:

甲编 序说 1

第一章 文献资料 1

第一节 政府官书 1

综合类 1

军事类(方略) 8

夷务和外交 10

第二节 各级官员文书 12

奏议 13

其他公牍 17

第三节 典章制度 27

大清会典 27

清修《文献通考》 30

《清史稿》16志 32

《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 32

第四节 私家著作 33

专著 33

诗文集 36

书信 38

日记 40

野史、回忆录、笔记等 43

第五节 人物史料 47

人物传 47

人名录 52

第六节 经世文选编 56

《经世文编》和《补编》 56

洋务运动时期的《经世文续编》 57

甲午战后至戊戌时期的经世文选编 58

庚子以后“新政”时期的经世文选编 59

第七节 报刊 61

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纸 61

中国人创办的报刊和维新运动 63

戊戌以后的立宪派报刊 64

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报刊 65

辛亥革命及民国建立后的报刊 67

第八节 建国以来近代文献的整理出版 68

中国近代大事件专题史料 68

中国近代专史、专题资料 70

有关中国近代史外文资料选译 72

近代史资料期刊 72

第二章 研究概况 75

第一节 建国前的近代史研究 75

第二节 建国后近代史新学科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77

第三节 建国后关于近代政治史的研究 81

鸦片战争史 81

太平天国史 84

甲午战争史 85

戊戌变法史 87

义和团运动史 90

辛亥革命史 92

北洋军阀史 95

第四节 建国后关于近代经济史的研究 96

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 96

中国资产阶级的结构 98

洋务企业的性质与作用 100

第五节 建国后关于近代文化史的研究 102

近代文化的发展历程、结构变化及特点 103

近代社会文化思潮 105

近代学术思想史 106

第六节 建国后关于近代社会史的研究 109

第七节 建国后关于近代中外关系史的研究 111

帝国主义侵华史 111

中外关系史研究 113

关于正确把握近代中外关系史的实质问题 115

第八节 近些年来有关近代史重大理论问题的争论 117

关于近代社会性质研究 117

关于近代史的基本线索研究 118

关于中国近代化问题研究 119

第三章 本卷编写旨趣 122

第一章 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25

第一节 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125

乙编 综述 125

第二节 战争的进程和清廷的失败 132

第三节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38

第四节 鸦片战争前后的学术文化 142

第二章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兴起和发展 146

第一节 太平天国的兴起 146

第二节 太平天国的制度和政策 150

第三节 清廷对抗太平军的措施 153

第四节 太平军北伐和西征 155

第三章 各族人民的反清斗争 159

第一节 云南各族人民大起义 159

第二节 贵州苗民大起义 161

第三节 西北回民大起义 163

第四节 新疆各族人民的反清斗争 166

第四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清廷政局的变化 168

第一节 英、法发动侵华战争和《天津条约》 168

第二节 英法侵略战争再起和《北京条约》 170

第三节 俄国侵占中国领土 173

第四节 清廷政局的变化 175

第五章 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 180

第一节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分裂 180

第二节 艰苦转战和改革内政的努力 182

第三节 保卫安庆和经营苏浙 185

第四节 太平天国的失败 187

第六章 外国的经济侵略和官员的洋务活动 191

第一节 外国的经济侵略 191

第二节 洋务派的出现 194

第三节 军用工业和新式海陆军的建立 196

第四节 官督商办民用企业的兴办 201

第七章 商办企业的出现。新阶级的产生。思想文化的变化 206

第一节 商办企业的出现 206

第二节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产生 209

第三节 思想文化的变化 212

第八章 中国边疆地区在侵略势力下的危机。中法战争 217

第一节 中国边疆地区在侵略势力下的危机 217

第二节 中法战争 221

第九章 中日战争和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活动 227

第一节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227

第二节 战争进程和清廷的失败 229

第三节 《马关条约》的签订和中国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233

第四节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236

第十章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运动 242

第一节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42

第二节 维新思潮的兴起和维新运动的高涨 244

第三节 百日维新及其失败 252

第十一章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259

第一节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259

第二节 八国联军的侵华和清廷的宣战 263

第三节 八国联军的暴行 267

第四节 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269

第十二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275

第一节 空前加剧的社会危机 275

第二节 人民的反抗斗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动 279

第三节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283

第十三章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清廷的“预备立宪” 290

第一节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290

第二节 清廷的“预备立宪” 298

第十四章 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皇朝的灭亡 303

第一节 武昌起义及全国的响应 303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306

第三节 袁世凯的窃权和辛亥革命的失败 309

第四节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思想文化 312

附表:清世系表 317

第十五章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318

第一节 袁世凯专制统治的建立 318

第二节 洪宪帝制和护国运动 321

第三节 军阀的割据统治 328

第十六章 中国革命的新曙光 334

第一节 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工人阶级的壮大 334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38

第一节 中国农业经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开端(1842—1894) 345

第一章 近代农业和农学技术 345

传统农业经济的衰落 345

丙编 典志 345

外国资本的冲击和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350

第二节 中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半殖民地半封建化(1895—1927) 355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掠夺和对中国经济命脉的控制 355

中国农村经济的半殖民地化 356

第三节 中国农村经济中资本主义的滋长 363

富农经济是中国近代农业资本主义的主要成分 363

租地农场主和农牧垦殖公司的出现 364

经营地主的增加 366

农村手工业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生长 367

第四节 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 369

第五节 鸦片战争后中西农学的交汇 372

中西农业生产技术在国际范围比较、竞争 372

列强对中国农林资源的肆意掠夺 374

农业技术必须兼采中西各法的走向 375

第六节 《农学报》的刊行和农业学堂、农事试验场的创办 380

建立农学会、出版农学报刊的先导作用 380

创办农业学堂 382

创办农事试验场 384

第二章 手工业 386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后至太平天国时期的手工业 386

第二节 同光年间手工业的衰落 392

第三节 官手工业的变化 403

第四节 清末手工业的新变化 406

第三章 工业 410

第一节 中国机器工业的产生(1840—1894) 411

外资工业的入侵 411

中国机器工业的兴起 417

第二节 中国机器工业的初步发展(1895—1919) 437

外资工业的扩张 438

官属工业的演变与发展 444

民间机器工业的壮大 454

第一节 土木工程 464

建筑 464

第四章 工业工程技术 464

水利 475

第二节 能源 477

电力 477

煤炭 484

石油 489

第三节 冶金 491

钢铁冶炼 492

有色金属 497

第四节 交通 501

铁路 501

造船 504

航空 509

通信 516

第五节 其他重工业 523

兵器 523

化工 532

第六节 轻工业 537

纺织 537

陶瓷 541

造纸 545

印刷 550

第五章 土地制度、租佃关系的演变及自然经济的分解 562

第一节 封建土地制度的演变 562

第二节 封建租佃关系的演变 566

第三节 自然经济的解体 571

城乡家庭棉纺织业的衰落及其与农业的分离 572

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 576

第一节 外国资本主义商品侵略下的中国商业(1848—1894) 582

鸦片战争后的中外贸易 582

第六章 商业 582

鸦片战争后国内商业的变化 589

买办的商业高利贷资本剥削网的逐步形成 593

第二节 甲午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支配下的中国贸易 596

资本输出和外国资本主义支配下的中国贸易 596

外国资本主义控制下的中国对外贸易 598

外国资本主义支配下的国内商业 600

第七章 交通邮电 606

第一节 航运 607

外轮的侵入与旧式航运的衰落 607

近代航运业的兴起 609

近代航运业的发展 614

近代航运体系的初步形成 617

第二节 铁路 619

列强在华建筑铁路的阴谋与我国自建铁路的开端 619

甲午战争后铁路的发展与西方列强抢夺路权活动 623

民国初年铁路建设趋向停滞 630

第三节 电信 632

有线电报 633

电话 643

无线电报 645

第四节 邮政 649

旧式邮递的衰落 649

西方列强“客邮”的入侵与泛滥 650

海关试办邮政 653

国家专门邮政机构的设立与统一 656

第一节 清代财政经济的三大痼疾 660

清代的漕运、盐政和河工 660

第八章 河工、漕运、盐政的衰败 660

清代财政经济的三大弊政 662

第二节 为增加封建剥削而进行的改革 664

漕粮的海运商运及漕粮改折 664

票盐制的推行 667

第三节 近代河工的衰落 671

鸦片战争后河工费的减少 671

地主阶级改革派的努力 672

河工的衰落 673

第四节 中国盐政的殖民地化 676

第一节 近代海关行政管理制度的演变和确立 678

鸦片战争后海关行政主权的开始丧失 678

第九章 海关、关税和子口税 678

李泰国与“帮办税务”制度的建立 683

赫德与半殖民地化海关行政制度的完备 689

近代海关行政机构的组织设置及其沿革 695

第二节 近代关税制度 699

《南京条约》与关税自主权的丧失 699

咸丰八年(1858)的协定税则与同治年后进出口税率水准的变动 702

沿海贸易“复进口半税” 707

免税与减税 708

船钞(吨税)及其指定用途 710

第三节 子口税制度 712

子口税制度的建立 712

子口税制度与国内外贸易 713

第四节 近代海关与关税制度对晚清政局的影响 717

海关与海防 717

海关与外交 719

关税与晚清财政 722

近代收回海关行政与关税自主权的斗争 725

第十章 法制 728

第一节 晚清法律制度的变化(1840—1911) 728

修订律例 729

改变司法 736

第二节 太平天国的法律制度(1851—1864) 739

主要立法 739

司法制度 748

第三节 中华民国的法律制度(1912—1919年5月4日) 750

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制建设与改革(1912年元旦—3月) 750

北洋政府的法律制度(1912年4月—1919年5月4日) 755

第一节 晚清政权机构的变化 762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等机构的设立 762

第十一章 中央和地方政权机构 762

“新政”时期政权机构的变化 764

“预备立宪”时期的官制改革 765

“责任内阁”的成立 767

第二节 太平天国的政权机构 769

天国中枢职官 769

天国中枢机构 772

地方职官 773

乡官 774

第三节 民国初年的政权机构 776

南京临时政府 776

中央政权机关 777

立法机关 779

地方政权机关 780

第四节 北洋政府的政权机构 781

袁世凯统治期间的中央政权机关 782

袁世凯统治结束后的中央政权机关 794

北洋政府地方机关 797

第一节 清末“预备立宪” 808

第一阶段:光绪三十一年至三十四年(1905—1908) 808

第十二章 宪政 808

第二阶段:光绪三十四年至宣统三年八月(1908—1911年10月) 812

第二节 民国初年的宪政 821

武昌起义与《鄂州约法》的颁布 821

“各省都督代表联合会”的召开与《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制订 823

临时参议院的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公布 825

第三节 袁世凯时期的宪政 827

从临时参议院北迁到第一届国会 827

正式宪法的起草 832

先制宪还是先举总统之争 834

从政治会议到约法会议 835

《中华民国约法》的颁布与袁世凯的皇帝梦 837

第四节 皖系军阀时期的宪政 841

新旧约法之争 841

国会的恢复与《天坛宪法草案》的修订 842

从国会再解散到临时参议院的成立 845

孙中山的护法和非常国会的召开 849

北方新国会的成立与制宪的流产 851

第一节 湘军 853

湘军起源与初创 853

第十三章 兵制 853

湘军的组建与营制 855

湘军的发展与撤留 858

第二节 淮军 860

淮军的创办及其特点 860

淮军的扩充与作为防军留用 863

第三节 新军 866

胡熵芬与定武军 866

张之洞与自强军 868

袁世凯与北洋新军 870

第四节 近代海军 874

清廷筹议海防与筹建新式海军 874

清末民初的海军 879

第十四章 秘密结社 883

第一节 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时期 885

教门 885

会党 888

其他会党 895

青帮与哥老会的兴起 897

第二节 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时期 905

义和团运动期间的会党 905

辛亥革命时期的会党 907

第一节 洋务学堂的开办与留学生的派遣 921

洋务学堂的开办 921

第十五章 新式学堂的开办与留学运动兴起 921

留学生的派遣 928

第二节 维新学堂的开办与留学政策的确定 933

维新运动与维新学堂 933

留学政策的确立 939

第三节 科举制度的废除与新政学堂的开办 943

科举制度的废除 943

新式学校的兴办和新学制的颁布 945

女子教育章程的制定及女子学堂的开办 949

学高潮的出现 950

第十六章 学术 957

第一节 哲学 957

龚自珍、魏源的历史——政治哲学 958

回光返照的晚清理学 963

康有为的新考据和唯心主义哲学 967

谭嗣同的《仁学》 972

严复的西学介绍及哲学思想 975

梁启超的新学和哲学思想 979

章太炎对旧学的总结批判及哲学思想 982

孙中山的进化论思想、知行学说和民生史观 986

第二节 史地之学和考古学 992

龚自珍、魏源的史学思想和史地著作 993

其他有关鸦片战争的史地著作 997

边疆史地和元史研究的发展 998

突破禁忌的明史研究 1001

西方史学的输入和中国人走向世界 1002

王韬和黄遵宪的外国史著作 1003

清末的当代史料编次和有关历史研究 1004

对其他古史、古学的讨论和研究 1006

梁启超、夏曾佑、章太炎等与近代新史学 1017

近代新史学的首次低落和传统史学的回潮 1021

考古学的巨大进展 1022

第十七章 文学、艺术 1027

第一节 诗文 1027

龚自珍、魏源 1027

桐城派、宋诗运动及其他 1030

太平天国的诗文 1037

梁启超、黄遵宪及其他 1039

秋瑾、章太炎及南社 1044

第二节 小说 1047

狭邪小说与侠义小说 1047

谴责小说的繁荣与发展 1049

宣传民主革命的小说 1054

第三节 翻译文学的发展 1055

晚清时期翻译文学的初起 1055

近代翻译文学的两个流派 1056

近代白话文运动的形成与发展 1059

第四节 白话文运动与文学革命 1059

文学革命的开展 1061

第五节 戏剧 1062

京剧和其他各种地方戏 1062

戏曲改良运动 1063

话剧的产生 1065

第六节 音乐 1066

学堂乐歌的兴起 1067

近代音乐教育家 1068

近代器乐的发展 1070

第七节 绘画、书法 1073

第一节 新闻事业 1080

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和外人在华办报活动 1080

第十八章 新闻出版 1080

戊戌变法前后的国人办报高潮 1084

辛亥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1088

北洋军阀统治初期的新闻事业 1094

第二节 图书出版事业 1097

中国近代出版事业的逐步发展 1097

新式铅印、石印书局的产生和近代出版企业的创建 1106

传统刻书业的发展 1109

第一章 林则徐 1113

第一节 悉心研求经世之学 1113

丁编 传记 1113

第二节 实现匡时济世之志 1114

第三节 在广东禁烟和抗英 1117

第四节 遣戍伊犁 1129

第二章 龚自珍 魏源 1135

第一节 龚自珍 1136

生平事略 1136

政治思想 1139

学术思想 1143

经济思想 1145

文学成就 1147

第二节 魏源 1149

广泛问学 1149

讲求经世致用、批判时弊 1150

参与盐务、漕运、治河的改革 1152

参与抗英和编撰《海国图志》 1155

晚年遭遇 1161

第三节 龚、魏的不同性格 1162

第三章 洪秀全 1166

第一节 从应科举到拜上帝 1166

第二节 建立太平天国 1170

第三节 社会经济理想和思想文化政策 1173

第四节 洪、杨内讧 1179

第五节 重建领导 1183

第六节 对外关系 1187

第七节 后期的政策和失败 1193

第四章 李秀成 1197

第一节 从战士到将领 1198

第二节 被封忠王 1200

第三节 经营苏福省 1206

第四节 两次进攻上海 1210

第五节 从愚忠到晚节不终 1213

第五章 洪仁歼 1216

第一节 笃诚的拜上帝教徒 1216

第二节 学习西方文化 1219

第三节 发展资本主义的宏伟计划 1221

第四节 壮烈殉国 浩气长存 1227

第六章 杜文秀 1230

第一节 永昌惨案 1230

第二节 北上叩阍 1232

第三节 丙辰惨案 1233

第四节 大理政权的建立 1235

第五节 四反围剿 1241

第六节 反招抚 1242

第七节 东征昆明 1246

第八节 大理保卫战 1249

第七章 慈禧太后 1252

第一节 从兰贵人到太后 1252

第二节 除“八大臣”,垂帘听政 1253

第三节 惩儆恭亲王奕沂 1256

第四节 再次垂帘听政 1259

第五节 六十寿典与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 1261

第六节 戊戌政变 1264

第七节 对义和团的抚与剿,对帝国主义屈膝投降 1268

第八节 施行“新政”和“预备立宪” 1275

第八章 奕訢 1278

第一节 兄弟积怨 1278

第二节 留守京师办理“和局” 1280

第三节 中外“合作”镇压农民起义 1282

第四节 发动“辛酉政变” 1285

第五节 对外妥协与御侮的双重心态 1288

第六节 遭慈禧太后的惩儆 1291

第七节 与顽固派的论争 1293

第八节 被罢黜闲置 1296

第九节 对日主和,反对变法 1297

第九章 光绪帝 1300

第一节 冲龄即位 1300

第二节 幼帝生涯 1301

第三节 亲政波折 1303

第四节 甲午主战 1305

第五节 下诏变法 1313

第六节 曲折余生 1320

第十章 曾国藩 1324

第一节 获取功名,肆力理学 1324

第二节 上折陈言 1326

第三节 组织湘军,屠杀会党群众 1327

第四节 镇压太平天国 1331

第五节 从主张抵抗到外敦“和好” 1336

第六节 举办洋务 1340

第七节 “剿捻无功” 1342

第八节 “曲全邻好” 1344

第十一章 李鸿章 1348

第一节 在镇压农民起义中起家 1348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中心人物 1351

第三节 办理外交事务 1356

第四节 在侵略战争面前节节退让 1359

第五节 从签订《中俄密约》到出任两广总督 1363

第六节 最后的对外屈服妥协 1367

第十二章 左宗棠 1370

第一节 究心经世之学 1370

第二节 御“外患”与除“内忧” 1372

第三节 参与镇压太平天国 1374

第四节 创办福州船政局 1377

第五节 用兵陕甘 1379

第六节 收复新疆 1382

第七节 督办福建军务 1390

第十三章 张之洞 1392

第一节 清流派的首领 1392

第二节 整顿山西吏治,严禁鸦片 1393

第三节 筹划抗法,兴办洋务企业 1395

第四节 同维新派的联系与分歧 1398

第五节 镇压唐才常的自立军起义 1401

第六节 “变通政治”的《江楚三折》 1403

第七节 废除科举制度,实行“癸卯学制” 1404

第八节 督办铁路 1405

第九节 任中枢重臣 1406

第十四章 郑观应 1408

第一节 从买办生涯到投资洋务企业 1408

第二节 撰《救时揭要》和《易言》 1410

第三节 任职轮船招商局。为抗法战争作贡献 1413

第四节 扩编《易言》为《盛世危言》 1414

第五节 再度任职企业与信仙求道 1417

第十五章 康有为 1422

第一节 勤学与苦闷 1422

第二节 “参中西之新理” 1423

第三节 从崇古文经学到尊今文经学 1425

第四节 长兴讲学,撰《伪经考》、《改制考》 1427

第五节 发动“公车上书”,组织强学会 1429

第六节 推进戊戌变法维新 1431

第七节 流亡海外,创设保皇会 1433

第八节 反对民主革命 1436

第九节 成立帝国宪政会,开展立宪运动 1438

第十节 鼓吹尊孔,拥护溥仪复辟 1441

第十六章 梁启超 1444

第一节 从学海堂到万木草堂 1444

第二节 宣传维新变法和君主立宪 1447

第三节 民初政坛的风云人物 1455

第四节 多变的政治思想和卓越的学术成就 1462

第十七章 严复 1467

第一节 弃科举,习海军 1467

第二节 走“变今”维新的道路 1469

第三节 翻译西书 1473

第四节 反对民主革命 1476

第五节 保守复旧的落伍者 1479

第十八章 谭嗣同 1483

第一节 为维新改革而献身 1483

第二节 激进的社会政治思想 1489

第三节 复杂多变的哲学思想 1494

第十九章 黄遵宪 1499

第一节 “伸自主之权”、“保公众之益”的外交思想与实践 1499

第二节 著《日本国志》与《日本杂事诗》 1506

第三节 “欲捐其躯以报国”,“志在变法、在民权” 1509

第四节 倡导“我手写我口”的晚清新派诗人 1513

第五节 革职回乡,未忘尽“生人应尽之义务” 1516

第二十章 张謇 1519

第一节 从状元到资本家 1519

第二节 在两个世纪之交 1526

第三节 辛亥革命前后 1533

第二十一章 李善兰 1544

第一节 雅志说算术,心志穷专一 1544

第二节 朝廷养兵本卫民,临敌不战为何哉 1546

第三节 步算中西独绝伦,小李将军算法奇 1548

第四节 朝译几何,暮译重学 1550

第五节 辅佐洋务新政,实施科学救国 1553

第六节 合中西之各术,绍古圣之心传 1555

第七节 学问量天测地赅,诗文余事亦恢恢 1556

第二十二章 徐寿 1560

第一节 研读科技典籍,善制工艺器械 1560

第二节 一代翻译名家 1565

第三节 中国近代最早的化学家 1568

第四节 乐律研究的成就 1571

第五节 创办格致书院 1573

第一节 留学十载,“学有其成” 1576

第二十三章 詹天佑 1576

第二节 驾舰绘图,“技艺素优” 1581

第三节 筑路七载,初露才华 1583

第四节 修筑京张铁路,大展宏图 1588

第二十四章 孙中山 1596

第一节 探索救国的途径 1596

第二节 创立兴中会 1599

第三节 组织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学说 1603

第四节 策划反清武装起义 1605

第五节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610

第六节 为革命事业鞠躬尽瘁 1614

第二十五章 黄兴 1617

第一节 走上革命道路 1617

第二节 创立华兴会 1619

第三节 参与组织中国同盟会 1621

第四节 领导武装起义 1623

第五节 民国初建 1628

第六节 南京讨袁 1632

第七节 流亡日、美 1633

第二十六章 邹容 陈天华 1637

第一节 留学日本 1637

第二节 《革命军》和“苏报案” 1642

第三节 为警醒同胞而蹈海 1648

第二十七章 章太炎 1657

第一节 从埋头“稽古之学”到主张“革政” 1657

第二节 鼓吹反清革命和“苏报案” 1660

第三节 主编《民报》,讲授国学 1662

第四节 在袁世凯统治时期 1666

第五节 参与护法运动,反对国共合作 1670

第六节 晚年主张抗日 1672

第七节 著述的编印 1674

第二十八章 秋瑾 1678

第一节 抱“匡济艰危”之志 1678

第二节 东渡日本,参加反清革命 1680

第三节 创《中国女报》,宣传男女平等 1684

第四节 组织反清武装起义 1687

第二十九章 宋教仁 1696

第一节 踏上革命征途 1696

第二节 宣传爱国民主思想 1698

第三节 筹谋民国大业 1705

第四节 为宪法而牺牲 1711

第三十章 袁世凯 1719

第一节 在朝鲜的政治活动 1719

第二节 小站练兵 1721

第三节 出卖维新志士剿灭义和团 1722

第四节 在直隶推行“新政” 1724

第五节 回籍“养疴” 1726

第六节 东山再起攫取民国总统 1730

第七节 镇压“二次革命”摧毁共和制度 1732

第八节 复辟帝制 自取败亡 1737

第三十一章 蔡锷 1743

第一节 东渡日本习军事 1743

第二节 在湘桂训练新军 1746

第三节 在云南响应武昌起义 1748

第四节 对袁政权的幻想 1751

第五节 发动反袁的护国战争 1756

第六节 亲赴前线指挥作战 1759

第三十二章 程长庚 谭鑫培 1764

第一节 程长庚 1764

第二节 谭鑫培 1769

第一节 十九世纪中叶的中国数学 1776

西方数学的传播 1776

第三十三章 数学 1776

传统数学的终结 1778

大量翻译西方数学典籍 1780

中日数学实力的逆转 1781

第二节 晚清时期的中国数学教育 1782

第三节 二十世纪初年普及西方数学 1784

第三十四章 天文学 1788

第一节 近代天文学知识的传入 1788

第二节 清末民初各类学校中的天文教育 1791

第三节 天文机构的变迁 1794

第三十五章 气象学 1799

第一节 西方传来的气象学 1799

第二节 列强在中国设立的气象台站 1800

早期法、俄在北京的活动 1800

俄国在新疆的考察 1801

法国在上海设徐家汇观象台 1801

俄国在东北的观测网 1802

日本在东北、台湾和南方的观测网 1802

德国在青岛设气象台站 1803

英国和其他国家的气象台站 1803

第三节 中国兴办的气象站网 1804

海关气象观测网 1804

教育部设中央观象台 1805

民国初期农业部门设站 1805

张謇设南通军山气象台 1806

第一节 传统物理学的终结 1808

晚清时期我国的传统物理学 1808

第三十六章 物理学 1808

近代意义“物理学”的开始 1809

第二节 近代物理学的引进 1811

翻译出版物理学书籍 1811

系统介绍近代物理学知识 1814

第三节 物理学教育 1820

编译出版物理学教科书 1820

课程设置和科系设立 1822

早期的物理学留学生 1824

第三十七章 化学 1826

第一节 早期的化学书籍翻译与化学知识传播 1826

第二节 化学教育的形成 1835

第三十八章 地学 1845

第一节 地理学 1845

中国近代传统地理学的主要成就 1846

近代地理学的萌芽 1849

第二节 地质学 1852

外国地质学著作的翻译和出版 1852

外国人在华的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 1854

中国地质科学的建立 1855

第三十九章 生物学 1861

第一节 西方生物学的东传与西方人在华的生物采集活动 1861

第二节 国人介绍和引进西方生物学 1863

第三节 生物学教育和科研的始萌 1868

第一节 传统医学的缓慢发展 1873

医学文献学 1873

第四十章 医药学 1873

临证医学 1876

中药学和方剂学的进展 1878

第二节 西方医学的传入 1880

传教医士的初期活动 1881

建立诊所和医院 1881

培养和吸引留学生 1882

编译医著 1883

第三节 中西医汇通派的产生 1884

第一节 科技社团 1887

中国最早的科技社团 1887

第四十一章 科技社团与科研机构 1887

中国近代科技社团的建立 1888

第二节 科研机构 1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