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构造岩浆演化及成矿规律 5 中国东部及邻区大陆岩石圈的构造演化与成矿》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任纪舜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030016475
  • 页数:218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序 1

第一篇 中国东部及邻区大陆岩石圈的构造演化 1

第一章 导言 1

一、整体观点和转化论 1

二、到大洋中去寻找丢失的大陆 2

三、壳-幔构造类型 4

(三)武陵旋回 2 5

八、基底的僵化(硬化)和软化 1 9

四、构造运动和构造旋回 10

五、转化、过渡、迁移 10

六、深断裂 16

七、变形层次和变形序列 18

九、岩石圈构造演化的基本特征 20

第二章 构造作用 22

一、大地构造轮廓 22

二、构造旋回之划分 24

(四)扬子旋回 25

(二)中条旋回 25

(一)阜平旋回和五台旋回 25

(五)兴凯旋回 26

(六)加里东旋回 26

(七)华力西旋回 26

(八)印支旋回 26

(九)燕山旋回 27

(十)喜马拉雅旋回 27

(一)基底褶皱 28

三、构造样式 28

(二)盖层褶皱 30

(三)逆掩断层 33

(四)伸展断层 35

(五)走滑断层 35

四、中朝、扬子准地台上的构造单元 36

(七)拗陷盆地 37

(六)断块隆起(断隆) 37

(五)断陷盆地 37

(三)台缘逆掩-褶皱带 37

(四)台褶带 37

(二)台缘复背斜带 37

(一)地轴 37

五、构造变形层次 38

(一)中国南部地区(以华南为例) 38

(二)中国北部地区(以中朝准地台为例) 39

(四)燕山旋回 40

(三)印支旋回 40

(二)华力西旋回 40

(一)加里东旋回 40

六、构造变形序列 40

(五)喜马拉雅旋回 41

七、深断裂和深层构造 41

(一)深断裂 41

(二)地壳—上地幔结构和分区 44

(三)横向不均匀性的深度 48

(一)中朝准地台 49

第三章 大地构造单元 49

一、前寒武纪克拉通 49

(二)扬子准地台 50

(三)印支-南海准地台 53

(四)布列亚-佳木斯地块 53

二、显生宙和中、晚元古代以来的造山带 54

(一)蒙古-兴安造山带 54

(二)秦岭造山带 58

(三)华南造山带 66

第四章 构造演化 73

一、几个重大地质问题 73

(一)特提斯的东延问题 73

(二)中国大陆东侧的大地构造问题 75

(三)中国东部及邻区诸陆块的聚合过程 79

二、中国东部及邻区大地构造的几个基本特点 82

(一)中国东部地台确是不同于世界诸大地台的准地台 83

(二)中国东部的造山带并不是单旋回的俯冲造山或碰撞造山,而是多旋回复合造山 84

(三)中国东部及邻区诸陆块的聚合经历了由碰接到焊合的复杂过程 88

三、燕山运动及其在中国东部大陆岩石圈构造演化中的重大意义 90

(一)燕山运动的由来和发展 90

(二)燕山造山旋回的构造作用 91

(三)燕山造山运动在中国东部大陆岩石圈构造演化中的重大意义 94

四、结语 96

(一)造山带的多旋回发展模式 96

(二)大陆的增生、聚合与裂解、沉没 96

(三)中国东部及邻区大陆岩石圈构造演化程式——古亚洲体系→特提斯和古太平洋体 98

系→新太平洋体系 98

(四)亚洲大陆的构造演化图式 101

第二篇 中国东部的中酸性岩浆作用与成矿 104

第五章 研究方法与理论 104

一、研究方法 104

(一)关于岩浆岩的分类与命名 104

(二)岩浆岩体的共生关系 104

(三)岩浆岩的稀土元素的研究 104

(五)花岗岩中包体的研究 105

(四)花岗岩中副矿物的研究 105

(六)金属区 106

(七)成矿区 106

(八)成矿远景区 106

二、理论 106

(一)大陆地壳演化中岩浆作用的富碱趋势 106

(二)褶皱带与活化带的岩浆作用和造山与非造山岩浆岩 107

(三)岩石圈成分的不均匀性及其对矿床形成的意义 108

(四)矿床的亲缘性 109

第六章 中酸性岩浆作用及其与构造的关系 110

一、华南褶皱系的中酸性岩浆作用 110

(一)岩浆作用的时代 110

(二)花岗质岩浆作用与构造的关系 120

(三)花岗岩体的共生关系 124

(四)花岗岩中主要造岩矿物含量的变化趋势及岩浆作用与构造发展的关系 126

(五)花岗岩的岩石化学成分变化与构造发展的关系 134

(六)稀土元素变化规律 136

(七)花岗岩中的副矿物 141

(八)花岗岩中的包体 151

(一)岩浆作用的时代 153

二、秦岭-大别造山带及其邻区的中酸性岩浆作用 153

(二)主要造岩矿物变化 156

(三)岩石化学 157

(四)副矿物特征 158

三、中朝准地台北缘活化带及其北侧的中酸性岩浆作用 161

(一)岩浆作用的时代 161

(六)岩浆作用与大地构造的关系 161

(五)稀土元素变化情况 161

(二)花岗岩体的分布规律及岩性变化情况 168

(三)副矿物特征 174

(四)岩石化学成分变化 174

第七章 区域成矿作用及其与构造的关系 177

一、历史回顾及基本思想 177

二、中国东部主要的金属成矿区 180

(一)东北金(铁)成矿区 182

(二)北华北金铁成矿区 183

(三)小秦岭金钼成矿区 185

(五)下扬子铁铜成矿区 186

(四)南华北铁成矿区 186

(六)南岭钨(金、锡)成矿区 188

(七)两广锡成矿区 189

(八)海南岛铁成矿区 190

(九)台湾金(铜)成矿区 191

三、中国东部主要的成矿远景区 191

(一)内蒙古金成矿远景区 191

(四)桐柏—大别山铜金成矿远景区 192

(二)湘西钨金成矿远景区 192

(三)闽浙稀有稀土金属成矿远景区 192

四、中国东部区域成矿作用与构造岩浆演化的关系 193

(一)金属区的展布总体呈近东-西向 193

(二)成矿带呈格子状展布 193

(三)早燕山期是最重要的成矿时期 193

参考文献 195

图版说明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