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辛亥革命前的湖北社会状况 1
导言 1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势力深入湖北 3
一 开商埠,设领事,向华中腹地打入楔子 4
二 圈占租界 7
三 设立银行,控制金融 10
四 兴办工厂,输出生产资本 15
五 辟航道、筑铁路,控制交通 18
一 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兴办及夭折 23
第二节 后期洋务建设的中心地区 23
二 近代文教设施的创立及留学生的派遣 28
三 湖北新军的组训 38
第三节 湖北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和特点 46
一 湖北民族资本的形成 46
二 湖北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状况 55
三 艰难困顿的湖北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 61
一 武昌花园山聚会缘起 65
第二章 湖北革命组织的建立、演变和发展 65
第一节 武昌花园山聚会 65
二 武昌花园山聚会的革命活动 68
第二节 科学补习所和日知会 71
一 继花园山聚会而起的科学补习所 71
二 日知会的演变及其活动 74
三 日知会“丙午之狱” 78
第三节 同盟会湖北分会 81
第四节 其他革命小团体 82
一 群学社 83
二 黄冈军学界讲习社 83
三 鸠译书社 84
四 天锡会 84
五 铁血军 85
六 安郡公益社 85
七 神州学社 85
九 集贤学社 86
十 辅仁会 86
八 薪春学社 86
十一 忠汉团 87
十二 自治团 87
十三 将校研究团 87
十四 种族研究会 88
十五 军队同盟 88
十六 湖北军队同盟会 89
十七 群治学社 89
十八 振武学社 91
十九 兰友社 92
二十 益智社 92
二十一 竞存社 92
二十二 义谱社 92
二十三 德育会 93
二十四 武德自治社 93
二十五 振团尊心会 93
二十七 数学研究会 94
二十六 黄汉光复党 94
二十八 群英会 95
二十九 柳营诗社 95
三十 共和会 95
第五节 共进会 96
一 组织缘起 96
二 湖北共进会的活动 99
三 会员分布 102
一 文学社的成立 105
第六节 文学社 105
二 文学社的组织发展及活动概况 107
第七节 湖北各革命团体的特点 109
第三章 暴风雨前 116
第一节 清朝立宪骗局的破产及湖北立宪派的活动 117
一 清廷的预备立宪与立宪派的出现 117
二 湖北立宪派从“哀请立宪”转为决心“推倒皇族内阁” 118
第二节 湖北人民保卫铁路权益的斗争 124
一 1909-1910年间湖北铁路风潮的勃兴 124
二 1911年湖北铁路风潮的曲折发展 132
一 农村的凋敝和饥民起事 136
第三节 湖北城乡民众的自发性暴动 136
二 会党在湖北的活动及温朝钟领导的会党起义 140
三 各州县的反洋教斗争 143
四 武汉的市民运动、吴一狗事件和《大江报》社评事件 146
五 湖北当局严防革命的军事部署 150
第四章 武昌起义 153
第一节 湖北革命组织的联合和起义计划的制订 154
一 文学社与共进会的联合趋势 154
二 起义经费的筹措 157
三 联合会议的召开及起义计划的制订 159
四 南湖炮队失事与起义指挥机关的分散设置 164
第二节 机关败露,彭、刘、杨殉难 169
一 宝善里失事 169
二 小朝衔军事指挥部的紧急决策 173
三 小朝街机关被破坏,彭、刘、杨慷慨就义 175
第三节 工程营、辎重队发难,革命军楚望台会师 179
一 工程第八营打响起义第一枪 181
二 辎重队首先纵火,第二十一混成协直属各营队举义 187
三 右旗第二十九标响应 190
四 右旗第三十标响应 191
五 炮队第八标入城参战 192
六 陆军测绘学堂响应 193
七 左旗第三十一标留守部队响应 194
八 左旗第四十一标冲破黎元洪阻挠,奔赴楚望台 194
九 南湖第三十二标起义入城 195
十 南湖马队第八标入城担任“传骑队” 196
一 武昌城清方布防大概 197
十一 陆军第三中学及其他军事学堂举义 197
第四节 攻克督署,占领武昌 197
二 革命军攻克督署的战斗 198
第五节 汉阳、汉口光复 203
一 汉阳驻军起义 203
二 汉口驻军起义及汉口军政分府成立 205
三 信阳驻军起义 208
第六节 武昌起义期间的清方动向 210
一 湖北军政要员相继出逃 210
二 清廷对湖北“失职”要员的处置及应变措施 212
第五章 湖北军政府的成立及建制 215
第一节 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成立 215
一 谘议局联席会议和都督人选的确定 216
二 谋略处组成和建元改制 223
三 祭天大典 228
第二节 军政府组织及直属机构 229
一 立宪派与革命党人在入事安排上的斗争 229
二 总监察处 237
三 集贤馆 238
四 中华民国公报馆 239
第三节 军事行政和鄂军的组建 240
一 军务部的组织和人事 240
二 湖北民军(简称鄂军)的规章制度 241
三 军队扩编 242
四 汉阳兵工厂的管理 246
五 陆军测量局的设立 247
二 变更地方行政体制 248
一 内务部沿革 248
第四节 内务部及内政革新 248
三 选用各县知事,颁行《府县行政暂时规则》 251
四 安抚各属 251
五 筹设警察 252
六 革除旧俗 253
第五节 理财部及财政措施 254
一 理财部组织大要 254
二 废除恶税 255
三 接收存款 256
四 募集公债 259
五 救急办法 260
第六节 外交部 261
一 外交部沿革 261
二 湖北军政府期间的外交活动 262
第七节 司法部 265
第八节 交通部 267
第九节 实业部 268
一 鄂州约法的制订 270
第十一节 鄂州约法 270
第十节 教育部 270
二 湖北临时议会成立 275
第六章 阳夏战争 277
第一节 汉口争夺战 278
一 民军初战告捷 278
二 张景良渎职,汉口战局转危 284
三 黄兴抵汉督师 287
四 清军纵火,民军苦战败退 289
五 宋锡全率部擅离汉阳,詹大悲东下求援 291
六 汉口商民的义勇行为 293
第二节 汉阳保卫战 294
一 黄兴出任战时总司令 295
二 湖南援军抵达汉阳 297
三 民军反攻汉口,功败垂成 298
四 清军开始进攻汉阳,民军从武昌偷袭汉口失败 303
五 汉阳战场的往复拼杀 304
六 湘军王、甘两部擅自撤离前线 306
七 汉阳失陷前的死战 307
第三节 协助民军参战的各种志愿战斗组织 310
一 鄂军敢死队 310
二 学生军 311
三 童子军 312
四 上海援鄂志愿决死团 312
五 广东决死队 312
六 独立将校决死团 312
九 游击队 313
十 社会党敢死队 313
七 特别义勇军 313
八 陆军特别同学后盾军 313
十一 南洋敢死队 314
十二 江南敢死队 314
十三 中央敢死队 314
十四 中国学生决死队 314
十七 湖北女子北伐队 315
十八 学士军 315
十六 战时运输队 315
十五 横滨敢死团 315
十九 和尚军 316
二十 奋勇军(一) 316
二十一 奋勇军(二) 316
二十二 河南奋勇军 317
第四节 海军反正 318
一 黎元洪致书萨镇冰 318
二 海军酝酿反正和正式易帜 321
三 阳夏战争末期海军的行动 324
第五节 阳夏战争的后果 325
一 拖住清军主力,给各省光复创造时机 325
二 袁世凯东山再起 326
第六节 阳夏战争民军失利的原因 331
一 指挥不统一,内部不团结 333
二 部分旧军官不能用命 334
三 士兵新募,军纪涣散,而又无暇整顿 335
四 军事布置失误甚多 336
第七章 十府一州光复及四川资州鄂军起义 339
第一节 汉川、京山起义 340
一 梁氏兄弟领导的汉川起义 340
二 刘英领导的京山起义 341
第二节 黄州光复 343
第三节 宜昌光复 345
一 党人在宜昌的活动 345
二 宜昌军政府支部成立 347
第四节 施南光复 349
一 日知分会、天锡会等革命团体在施南的活动 349
二 施南驻军起义及领导权的争夺 350
第五节 攻取荆州、沙市 353
一 武昌起义前后的荆州形势 353
二 宜昌分司令部攻取荆州的决策 354
三 民军胜利进入沙市 355
四 民军由草市围攻荆州,荆州将军请降 356
五 民军之间的权利之争 357
第六节 郧阳光复 360
第七节 安陆光复 362
一 清兵备道妄图顽抗 363
第八节 襄阳光复 363
二 光化军的由来和进取襄阳 364
三 襄阳军政分府和司令部成立 365
第九节 招讨安襄郧荆 367
一 季雨霖出任安襄郧荆招讨使 367
二 梁钟汉、刘英、李亚东三部的编并 368
三 沙洋分兵和安陆戡乱 370
四 安抚襄阳和整编军队 372
五 联络各方,出师北伐 373
六 北伐中途班师,招讨工作结束 374
第十节 鄂军资州起义 376
一 鄂军入川后的复杂局势 376
二 鄂军杀端方,资州举义 378
三 重庆、万县军民欢迎鄂军 380
第八章 各省响应 382
第一节 “易帜独立”成功的地区 383
一 湖南 宣统三年辛亥九月初一(1911年10月22日)响应 383
二 陕西 宣统三年辛亥九月初一(1911年10月22日)响应 384
四 南昌 宣统三年辛亥九月初十(1911年10月31日)响应 385
三 九江 宣统三年辛亥九月初三(1911年10月24日)响应 385
五 山西 宣统三年辛亥九月初八(1911年10月29日)响应 386
六 云南 宣统三年辛亥九月初九(1911年10月30日)响应 386
七 贵州 宣统三年辛亥九月十四日(1911年11月4日)响应 387
八 上海 宣统三年辛亥九月十四日(1911年11月4日)响应 388
九 苏州 宣统三年辛亥九月十五日(1911年11月5日)响应 389
十 镇江 宣统三年辛亥九月十八日(1911年11月8日)响应 389
十一 南京 宣统三年辛亥十月十二日(1911年12月12日)攻克 390
十二 浙江 宣统三年辛亥九月十四日(1911年11月4日)响应 391
十三 广西 宣统三年辛亥九月十七日(1911年11月7日)响应 391
十四 安徽 宣统三年辛亥九月十八日(1911年11月8日)响应 392
十五 福建 宣统三年辛亥九月十九日(1911年11月9日)响应 393
十六 广东 宣统三年辛亥九月十九日(1911年11月9日)响应 394
十七 重庆 宣统三年辛亥十月初二日(1911年11月22日)响应 395
十八 成都 宣统三年辛亥十月初七日(1911年11月27日)响应 396
第二节 响应未果的地区 398
一 石家庄 398
二 滦州 399
三 山东 400
四 河南 401
五 甘肃 401
六 绥远 402
七 东北三省 402
八 新疆 403
第一节 阳夏战争期间和谈尝试 405
一 袁世凯剿抚兼施的两面手法 405
第九章 停战议和 405
二 南北间的最初接触 407
三 汉阳失陷后湖北军政府的混乱局面 414
第二节 从停战到议和 418
一 帝国主义列强的“助北压南”方针 419
二 英国公使、领事斡旋停战 421
三 由汉口议和改为上海议和 427
第三节 半途而废的北伐 432
一 湖北军政府吁请援军及各省增援湖北 432
二 湖北军政府派系之争的加剧 438
三 北代军组成及北伐夭折 440
第十章 辛亥革命在“首义之区”的失败 445
第一节 武昌集团的形成及危害 445
一 阳夏战争结束后黎元洪实际地位的变化 445
二 在武昌建立中央政府计划的提出及其被搁置 448
三 黎元洪从大元帅到副总统 451
四 以“拥黎反孙”为宗旨的民社成立,武昌集团与南京临时政府对立日益明显 460
五 定都之争 464
六 孙中山武汉之行 466
七 黎元洪统治期间的湖北社会 467
第二节 湖北党人挽救革命的斗争及其失败 472
一 群英会“二次革命” 472
二 祝制六倒黎未遂,张振武北京遇害 478
三 南湖马队“倒黎”失败 483
四 袁黎的进一步勾结和“改进团”的“反袁倒黎” 485
五 “霸王请客”和“二段督鄂” 489
尾声 496
辛亥武昌首义史大事略表 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