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述 1
保护环境 科技防洪——关于湖北防汛减灾工作的思考 王少阶 1
大洪水后之反思——关于长江中游防洪体系建设的初步设想 蔡述明 4
长江上游洪水对中下游的影响与对策 陈国阶 10
从1998年长江大洪水谈荆江的防洪形势及其对策 易光曙 14
试论长江流域洪灾与综合治理对策——以1998年长江全流域洪水为例 夏汉平 18
对长江流域1998年特大洪水的思考 王合生 王传胜 段学军 崔大树 23
对长江中下游洪灾治理的思考 张万萍 吕新华 刘典伟 江洪 张宪孔 27
1998年长江洪水的成因与减灾对策 程根伟 32
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的成因、发展态势与对策 吴文 谷志孟 37
洪涝旱灾害之我见 周正度 42
江河治理的新思路 刘四旦 49
生态环境 54
恢复中上游植被可望减轻特大洪水爆发 席承藩 54
长江流域洪涝灾害与生态演替和系统管理 刘永定 徐小清 57
面对洪水威胁的反思:三峡库区及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刻不容缓 马毅杰 董元华 60
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建设与减灾 钟祥浩 67
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恶化对洪灾的影响与对策 刘照光 潘开文 刘庆 吴宁 陈庆恒 72
长江上游亚高山森林及其环境效应与重建对策 刘庆 吴宁 潘开文 刘照光 陈庆恒 79
三峡湖北库区植被特征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策略 吴金清 李建强 王映明 84
神农架南坡森林植被变化对水土保持的影响及对策 江明喜 黄汉东 90
洞庭湖的演变、发展趋势及洪涝灾害分析 杜耘 蔡述明 赵艳 96
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的成因与防灾减灾对策 向万胜 李卫红 101
洞庭湖湿地的面积变化与防洪功能分析 黄进良 106
从鄱阳湖区的洪涝灾害看围垦对洪水位的影响 窦鸿身 史复祥 闵骞 113
强化治理山丘水土流失才是平原水患治本之策 卜兆宏 唐万龙 席承藩 118
经济林复层栽培与洪涝灾害防御 丁朝华 武显维 黄蓉 125
流域生态学与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灾后重建的生态学思考 蔡庆华 刘建康 130
工程与技术 135
1998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遥感监测评估 魏成阶 王世新 阎守邕 135
长江干堤3DSIS的建造与评价归类 白世伟 谷志孟 140
长江干堤险情与隐患的探测研究 白世伟 贺怀建 周曾辉 144
长江沿线堤防工程渗透破坏类型及其防渗治理 郭启军 刘泉声 白冰 152
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与香根草生态工程 徐礼煜 夏汉平 158
长江上游植物资源开发对策与途径 陈庆恒 赵常明 乔永康 刘庆 吴宁 163
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初步分形分析 徐梦洁 庄舜尧 167
进一步发挥遥感卫星在抗洪减灾中的作用 戴昌达 唐伶俐 172
大型多功能水库生态管理及其防洪抗洪效能 胡传林 林子扬 陈文祥 戴泽贵 张晓敏 176
干堤迎水面险情隐患水下声成像检测系统 张德俊 喻明 180
岩土加固技术在防洪工程中的应用 刘崇权 汪稔 朱长歧 185
几种地基处理新技术在堤防抢险加固中的应用 陈从新 徐海滨 吴文 190
江湖水位数据的自动监测 徐富安 195
再谈三峡库区农业持续发展问题——保土保肥,少种高产梯田化 徐琪 198
农业与可持续发展 198
洪灾对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冲击及其对策——兼谈土壤科学在洪灾和旱灾防治中的作用 丁维新 曹志洪 200
长江上游洪灾与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房俊民 刘雪梅 程宇红 205
长江流域中游地区的治水策略与可持续发展 陈世俭 吴显欣 211
长江中游三省粮食安全与水问题对策 谢小立 彭佩钦 刘新平 易爱军 217
洞庭湖堤防工程治水作用与流域发展战略 王克林 章春华 易爱军 223
洞庭湖区洪涝灾害成因与减灾措施 李阳生 李达模 李绍清 231
湖北省洪涝灾害与沿江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任晓华 何报寅 237
江苏高产稳产农田建设与抗灾保障 陆彦椿 242
林草结合在防治洪涝灾害中的作用 胡民强 245
气象、地质和水文 248
长江中下游地区1万年来植被与气候变化序列 唐领余 于革 248
厄尔尼诺/拉尼娜急转触发长江大洪水 姜彤 陈家其 253
泥石流输沙与长江洪水 崔鹏 256
长江流域地壳运动趋势与洪涝灾害 吴堑虹 林舸 261
沧海桑田——长江流域地壳运动与生态环境变化 胡宝清 林舸 刘顺生 266
长江中下游江湖泥沙淤积与洪涝灾害对策 孙顺才 姜彤 270
湘鄂现代地壳运动及其与人文活动的若干关系 王伏泉 275
洞庭湖洪水模拟与治理 黄怀勇 杜国铨 范蔚茗 陈广浩 280
鄱阳湖洪水、沉积量和人类活动关系探讨——据沉积物核素剖面分析 项亮 284
湿地的水文调节功能与防洪减灾对策 余国营 王国平 何池全 289
灾后重建及其它 294
长江流域水环境问题及灾后重建恢复 丘昌强 徐小清 刘剑彤 294
洪涝灾害后地区渔业结构调整 崔奕波 解绶启 299
灾后主要经济鱼类疫情控制对策 王桂堂 304
洪涝灾害与鼠害防治 张美文 郭聪 王勇 刘辉芬 李波 陈安国 308
蓝藻水华的发生和危害机理研究 宋立荣 雷腊梅 陈德辉 何振荣 刘永定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