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光线和成象概念 9
1-1 光波和光线 9
1-2 光线的传播规律——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14
1-3 折射率和光速的关系 15
1-4 波面和光程的关系 18
1-5 光路可逆定理 19
1-6 全反射现象及其应用 21
1-7 光学系统及其类别 23
1-8 透镜和成象的基本概念 26
1-9 理想象和理想光学系统 29
第二章 共轴球面系统的物象关系 40
2-1 共轴球面系统中的光路计算公式 40
2-4 球面近轴范围内的成象性质和近轴光路计算公式 50
2-5 近轴光学的基本公式和它的实际意义 55
2-6 共轴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主平面和焦点 60
2-7 单个折射球面的主平面和焦点 64
2-8 共轴球面系统主平面和焦点位置的计算 66
2-9 用作图法求光学系统的理想象 71
2-10 理想光学系统的物象关系式 73
2-11 光学系统的放大率 78
2-12 物象空间不变式 82
2-13 物方焦距和象方焦距的关系 83
2-14 节平面和节点 87
2-15 无限远物体的理想象高计算公式 90
2-16 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 93
2-17 理想光学系统中光路的计算公式 99
2-18 单透镜的主平面和焦点位置的计算公式 103
2-19 光学系统焦距的测量 107
第三章 眼睛和目视光学仪器 118
3-1 眼睛的构造 118
3-2 眼睛的调节 120
3-3 眼睛的视角鉴别率 122
3-4 空间深度感觉和双眼立体视觉 125
3-5 望远镜的工作原理和它的视角放大率 128
3-6 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134
3-7 眼睛的缺陷和目视光学仪器的视度调节 138
3-8 望远镜视角放大率的测量和倍率计的构造 142
3-9 双眼观察仪器 144
第四章 平面镜棱镜系统 155
4-1 平面镜棱镜系统在光学仪器中的应用 155
4-2 平面镜的成象性质 158
4-3 平面镜的旋转及其应用 161
4-4 棱镜和棱镜的展开 163
4-5 常用棱镜的分类 171
4-6 屋脊面和屋脊棱镜 176
4-7 确定平面镜棱镜系统成象方向的方法 184
4-8 棱镜的转动 191
4-9 用棱镜转动调整光轴偏和象倾斜的向量图解法 199
4-10 平行玻璃板的成象性质和棱镜的外形尺寸计算 210
4-11 共轴系统和平面镜棱镜系统的组合 216
4-12 棱镜的偏差 218
4-13 自准直望远镜 220
4-14 棱镜偏差的测量 224
第五章 光学系统中成象光束的选择 237
5-1 照相机和光阑 237
5-2 望远系统中成象光束的选择 240
5-3 显微镜中的光束限制和远心光路 248
5-4 望远镜出射瞳孔直径、出射瞳孔距离和视场的测量 252
5-5 场镜的特性和它的应用 254
第六章 光学系统的鉴别率和鉴别率测量 261
6-1 理想光学系统的衍射鉴别率 261
6-2 光学仪器的鉴别率 265
6-3 光学仪器目视鉴别率的测量 269
第七章 象差概念和星点检验 277
7-1 色散和色差 277
7-2 轴上象点的单色象差——球差 280
7-3 轴外象点的单色象差 284
7-4 星点检验 294
第八章 光学系统中的光能计算 301
8-1 光通量的定义及其单位 301
8-2 立体角的意义和它在光度学中的应用 305
8-3 发光强度的定义及其单位 307
8-4 面发光度和照度 309
8-5 照度公式 312
8-6 亮度的定义及其单位 314
8-7 发光强度余弦定律 315
8-8 全扩散表面的亮度 317
8-12 人眼的主观亮度 329
8-13 通过望远镜观察时的主观亮度 331
8-14 投影系统和它的光能计算 335
8-15 光学系统中光能损失的计算 341
第九章 望远系统的外形尺寸计算 352
9-1 望远系统的光学性能和技术条件 353
9-2 望远镜物镜 361
9-3 望远镜目镜 365
9-4 倒象系统 372
9-5 可变放大率的望远系统 376
9-6 望远系统外形尺寸计算 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