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陆区大震预测途径探索战略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马宗晋,蔡晋安,陈会忠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地震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02844264
  • 页数:197 页
图书介绍:在973项目的支持下,开展了中国陆区大震预测途径战略研究。本书是中国陆区大震预测途径战略研究成果的汇总,总共分为6章。第一章全球近代地震活动,阐述了全球地震活动构造和时间演化特征,分析了全球地震活动的控制作用因素。第二章中国近代地震活动,介绍了中国历史和近代地震活动、中国地震活动特征和动力来源。第三章地震预测预报历史与现状,阐述了国际和中国的地震预测预报历史和现状,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地震预测预报的争论。第四章中国陆区地震预测途径探索战略方向研究,讨论了中国地震预测途径战略方向,提出探索地震”基因图谱”和地震发生过程前兆的战略方向,总结了地震前兆观测效能图谱。第五章中国地震预测途径战术方向探索,讨论了地震预测途径的战术方向,提出了确立我国大震巨灾的地点、时间和震级工程、”地下云图”工程和地震前兆现象动态跟踪工程等三大战术工程。本书力图对陆区大震预测途径探索提出完整的战略战术研究成果,并希望研究成果对于地震预测途径探索有所突破。本书中提出了战略战术方向和战术工程建议,仅供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

第一章 全球近代地震活动 1

1.1 全球地震活动构造特征 1

1.1.1 太平洋海底洋壳大陆边缘构造带 1

1.1.2 北半球中纬度的四个高、中原地震密集区带 3

1.1.3 全球三大洋脊构造带 8

1.2 全球地震活动时间演化特征 13

1.2.1 全球地震时间分布特征 13

1.2.2 大洋中脊地震活动性 15

1.2.3 全球强震活动与板块运动 15

1.3 全球地壳运动的控制作用因素 16

1.3.1 地球形状的非对称性 16

1.3.2 地球内部热散失量的非对称性 18

1.3.3 地球磁场的非对称性 20

1.3.4 地震波速、密度场、地壳运动的非对称性 21

第二章 中国近代地震活动 23

2.1 中国历史地震 23

2.2 中国近代地震活动 25

2.3 中国地震活动特征 31

2.3.1 中国大陆主要地震区带 32

2.3.2 中国地震活动分区特征 35

2.4 中国地震活动动力来源 38

2.4.1 地球板块运动与中国大陆地震 38

2.4.2 地球深部动力活动与中国大陆地震 47

2.4.3 人类活动与地震 57

第三章 地震预测预报历史与现状 65

3.1 国际地震预测预报历史和现状 65

3.1.1 国际地震预测预报沿革和曲折 65

3.1.2 国际地震预测预报探索现状 68

3.2 中国地震预测预报历史与现状 72

3.2.1 中国地震预测预报发展历程 72

3.2.2 中国地震预测预报探索进展 74

3.3 关于地震预测预报的争论 75

3.3.1 国际地震预报的争论 75

3.3.2 中国地震预测术的诞生和发展 81

第四章 中国陆区地震预测途径探索战略方向研究 83

4.1 中国地震预测途径战略方向的探索 83

4.1.1 汶川地震对地震预测途径研究的启示 83

4.1.2 地震预测途径战略方向之一——地震机理研究 100

4.1.3 地震预测途径战略方向之二——地震前兆观测研究 101

4.2 探索地震发生机理 102

4.2.1 地震成因机理认识 102

4.2.2 汶川地震的特征与科学问题 107

4.2.3 探索地震“基因图谱” 110

4.3 探索地震发生过程的前兆 113

4.3.1 地震发生过程中的前兆现象 114

4.3.2 地震前兆观测效能图谱 132

4.3.3 地震前兆现象的探索 147

第五章 中国地震预测途径战术方向探索 149

5.1 重视地震预测途径的战术方向 149

5.1.1 地震预测途径的战术方向之一:注重地震预测区域特色 149

5.1.2 地震预测途径的战术方向之二:动态跟踪地震发生的过程 150

5.2 确立中国大震巨灾的时间、地点和震级工程(TLM) 152

5.2.1 大震发生的科学判断 153

5.2.2 大震灾害的科学判断 157

5.2.3 设立大震巨灾时间、地点和震级的工程 157

5.3 新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工程——“地下云图”工程 158

5.3.1 动态地脉动噪声地下成像技术工程 158

5.3.2 动态主动震源岩石圈和深部探测工程 161

5.3.3 甚低频电磁波岩石圈探测工程 170

5.3.4 自主创新发展动态深部探测技术 173

5.4 地震前兆现象动态跟踪工程 173

5.4.1 建立不同区域的动态前兆观测跟踪网 174

5.4.2 发展空间对地观测跟踪网 175

5.4.3 建立全国宏观前兆观测技术体系 176

5.4.4 采用高新信息动态处理技术 176

第六章 结语 177

参考文献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