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基础数据手册》PDF下载

  • 购买积分:2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卢焕章等编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2
  • ISBN:15063·3275
  • 页数:1113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篇 物化数据的计算方法 1

第一章 临界参数 1

1-1 引言 1

1-2 Lydersen法 1

1-3 其它方法 1

1-4 临界压缩系数Zo 4

1-5 偏心因子 5

1-6 Riedel常数 5

1-7 常压沸点和常压凝固点 6

1-8 偶极矩 6

1-9 Stiel极性因子 7

1-10 势能参数 7

第二章 饱和蒸汽压 9

2-1 Antoine蒸汽压方程式 9

2-2 Lee-Kes1er蒸汽压方程式 9

2-3 Riedel蒸汽压方程式 10

2-4 Riedel-Plank-Miller蒸汽压方程式 10

2-5 Thek-Stiel蒸汽压方程式 10

2-6 Harlacher-Braun蒸汽压方程式 11

2-7 Gomez-Thodos蒸汽压方程式 11

2-8 推荐 13

第三章 汽化热 13

3-1 引言 13

3-2 常压沸点下汽化热(△Hvb)的计算 13

3-3 已知一个温度下的△Hv,求其它温度下的△Hv 15

第四章 热容 15

4-1 引言 15

4-2 理想气体的热容——Rihani-Doraiswamy基团贡献法 15

4-3 理想气体混合物的热容 19

4-4 真实气体的热容 19

4-5 液体的热容 24

4-6 液体热容预计法(一) 25

4-7 液体热容预计法(二) 25

4-8 Tyagi方程 25

4-9 CpL-CσL和CσL-Csat·L的近似计算 27

4-10 推荐 28

第五章 液体密度 28

5-1 常压沸点下的液体密度 28

5-2 液体密度的计算 29

5-2 对比态法 30

5-4 液体压缩系数 37

第六章 粘度 37

6-1 引言 37

6-2 低压气体粘度计算方法(一)——气体动力学理论方程 37

6-3 低压气体粘度计算方法(二)——对比态法 40

6-4 低压气体粘度计算方法(三)——Reichenbey法 41

6-5 低压气体粘度的计算方法推荐 41

6-6 低压气体混合物的粘度 41

6-7 求φij方法(一)——Wilke方程式 43

6-8 求φij方法(二)——Herning-Zipperer方程式 43

6-9 求φij方法(三)——Brokaw方程式 43

6-10 对于计算低压气体混合物粘度方法的推荐 44

6-11 压力对气体粘度的影响 44

6-12 压力对气体混合物粘度的影响 46

6-13 液体粘度 46

6-14 温度对液体粘度的影响 47

6-15 液体粘度(Tr<0.80)的计算方法 47

6-16 推荐 51

6-17 高温(Tr>0.76)下的饱和液体粘度 57

6-18 低温(Tr<0.75)液体混合物粘度的计算方法 57

第七章 导热系数 59

7-1 气体导热系数计算方法(一)——Eucken方程式 59

7-2 气体导热系数计算方法(二)——改进的Eucken方程式 59

7-3 计算方法(三)——Roy-Thodos法 59

7-4 推荐 65

7-5 温度对低压气体导热系数的影响 66

7-6 压力对气体导热系数的影响 66

7-7 低压气体混合物的导热系数 67

7-8 Wassiljewa混合规则的性质 68

7-9 计算气体混合物导热系数的Brokaw经验方程 69

7-10 对于气体混合物导热系数的推荐 69

7-11 温度对气体混合物导热系数的影响 70

7-12 压力对气体混合物导热系数的影响 70

7-13 液体导热系数 70

7-14 Robbins-Kingrea方程式 71

7-15 Sato沸点方程式 71

7-16 近似的分子量关联方程 73

7-17 液体导热系数计算方法的推荐 73

7-18 温度对液体导热系数的影响 75

7-19 压力对液体导热系数的影响 75

7-20 混合液体的导热系数 77

7-21 稀电离子溶液导热系数计算 78

第八章 表面张力 80

8-1 对比态法(一) 80

8-2 对比态法(二) 80

8-3 结构法(一)——Macleod-Sugden法 81

8-4 结构法(二) 81

8-5 温度外推法(一) 82

8-6 温度外推法(二) 90

8-7 推荐 90

8-8 非水溶液的表面张力计算法(一)Macleod-Sugden法 90

8-9 非水溶液的表面张力计算法(二)——对比态法 91

8-10 水溶液的表面张力的计算 92

第九章 纯气体和液体的p-V-T关系 94

9-1 引言 94

9-2 P-V-T关系的热力学判断 95

9-3 Van der Waals状态方程式 95

9-4 Redlich-Kwong状态方程式 96

9-5 Lee-Kesler状态方程式(通用B.W.R.方程式) 97

9-6 维里状态方程式 102

9-7 推荐 103

第十章 混合物参数的混合规则 104

10-1 引言 104

10-2 对各种对比态计算方法的参数混合规则 104

10-3 各状态方程式各参数的混合规则 107

10-4 液体混合物的混合规则 110

第十一章 热力学性质 110

11-1 引言 110

11-2 计算热力学量的一些基本原则 111

11-3 差函数 112

11-4 Lee-Kesler法求差函数 115

11-5 Yen-Alexander法求差函数 129

11-6 焓、熵的差函数与逸度系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132

11-7 液体焓差函数的计算 132

11-8 气体混合物和液体混合物的混合规则 133

11-9 热力学偏导数 133

参考文献 135

附表 136

第二篇 物化数据 138

第十二章 链烷烃 138

12-1 甲烷 140

12-2 乙烷 142

12-3 丙烷 144

12-4 正丁烷 146

12-5 异丁烷 148

12-6 正戊烷 150

12-7 异戊烷 152

12-8 新戊烷 154

12-9 正己烷 156

12-10 异己烷 158

12-11 2,2-二甲基丁烷2 160

12-12 3-甲基戊烷 162

12-13 正庚烷 164

12-14 2-甲基己烷 166

12-15 正辛烷 168

12-16 2-甲基庚烷 170

12-17 2,2,4-三甲基戊烷 172

12-18 壬烷 174

12-19 癸烷 176

第十三章 环烷烃 178

13-1 环丙烷 180

13-2 环丁烷 182

13-3 环戊烷 184

13-4 环己烷 186

13-5 甲基环戊烷 188

13-6 甲基环己烷 190

13-7 乙基环戊烷 192

13-8 乙基环己烷 194

13-9 正丙基环戊烷 196

13-10 正丙基环己烷 198

第十四章 单烯烃 200

14-1 乙烯 202

14-2 丙烯 204

14-3 1-丁烯 206

14-4 顺式-2-丁烯 208

14-5 反式-2-丁烯 210

14-6 异丁烯 212

14-7 1-戊烯 214

14-8 顺式-2-戊烯 216

14-9 反式-2-戊烯 218

14-10 2-甲基-1-丁烯 220

14-11 2-甲基-2-丁烯 222

14-12 3-甲基-1-丁烯 224

14-13 1-己烯 226

14-14 2-甲基-1-戊烯 228

14-15 2-甲基-2-戊烯 230

14-16 4-甲基-1-戊烯 232

14-17 2,3-二甲基-1-丁烯 234

14-18 2,3-二甲基-2-丁烯 236

14-19 4-甲基-顺式-2-戊烯 238

14-20 4-甲基-反式-2-戊烯 240

14-21 1-庚烯 242

14-22 1-辛烯 244

第十五章 二烯烃 246

15-1 丙二烯 248

15-2 1,2-丁二烯 250

15-3 1,3-丁二烯 252

15-4 1,2-戊二烯 254

15-5 1,4-戊二烯 256

15-6 2,3-戊二烯 258

15-7 2-甲基-1,3-丁二烯 260

15-8 3-甲基-1,2-丁二烯 262

15-9 1-反式-3-戊二烯 264

15-10 1-顺式-3-戊二烯 266

第十六章 环烯烃 268

16-1 1,3-环戊二烯 270

16-2 环戊烯 272

16-3 环己烯 274

16-4 1,5-环辛二烯 276

16-5 双环戊二烯 278

第十七章 炔烃 280

17-1 乙炔 282

17-2 丙炔 284

17-3 乙烯基乙炔 286

17-4 1-丁炔 288

17-5 2-丁炔 290

17-6 2-甲基-1-丁烯-3-炔 292

17-7 1-戊炔 294

17-8 2-戊炔 296

17-9 3-甲基-1-丁炔 298

17-10 二乙烯基乙炔 300

17-11 3,3-二甲基-1-丁炔 302

第十八章 芳烃 304

18-1 苯 306

18-2 甲苯 308

18-3 苯乙烯 310

18-4 乙苯 312

18-5 邻二甲苯 314

18-6 间二甲苯 316

18-7 对二甲苯 318

18-8 α-甲基苯乙烯 320

18-9 正丙苯 322

18-10 异丙苯 324

18-11 1,2,3-三甲苯 326

18-12 1,2,4-三甲苯 328

18-13 1,3,5-三甲基苯 330

18-14 正丁苯 332

18-15 异丁苯 334

18-16 仲丁苯 336

18-17 特丁苯 338

18-18 联苯 340

18-19 二苯甲烷 342

第十九章 氟代烃 344

19-1 氟利昂-14 346

19-2 氟利昂-23 348

19-3 氟甲烷 350

19-4 四氟乙烯 352

19-5 氟利昂-116 354

19-6 偏二氟乙烯 356

19-7 氟乙烯 358

第二十章 卤代烃 360

20-1 四氯化碳 362

20-2 氟利昂-11 364

20-3 氟利昂-12 366

20-4 氟利昂-13 368

20-5 三氯甲烷 370

20-6 氟利昂-21 372

20-7 氟利昂-22 374

20-8 二氯甲烷 376

20-9 一氯甲烷 378

20-10 六氯乙烷 380

20-11 氟利昂-113 382

20-12 氟利昂-114 384

20-13 五氯乙烷 386

20-14 1,1,2,2-四氯乙烷 388

20-15 1,1,1-三氯乙烷 390

20-16 1,1,2-三氯乙烷 392

20-17 1,1-二氯乙烷 394

20-18 1,2-二氯乙烷 396

20-19 氯乙烷 398

20-20 1,2-二氯丙烷 400

20-21 1-氯丙烷 402

20-22 1,4-二氯丁烷 404

第二十一章 溴代烃 406

21-1 二氟一氯溴甲烷 408

21-2 三氟溴甲烷 410

21-3 二溴甲烷 412

21-4 溴甲烷 414

21-5 溴乙烯 416

21-6 1,1-二溴乙烷 418

21-7 溴乙烷 420

21-8 2-溴丙烷 422

第二十二章 氯烯烃 424

22-1 全氯乙烯 426

22-2 三氯乙烯 428

22-3 顺式-1,2-二氯乙烯 430

22-4 反式-1,2-二氯乙烯 432

22-5 偏二氯乙烯 434

22-6 氯乙烯 436

22-7 2-氯-1,3-丁二烯 438

第二十三章 碘代烃 440

23-1 碘甲烷 442

23-2 碘乙烷 444

23-3 碘丙烷 446

第二十四章 卤代芳烃 448

24-1 邻二氯化苯 450

24-2 间二氯化苯 452

24-3 对二氯化苯 454

24-4 氟苯 456

24-5 氯苯 458

24-6 溴苯 460

24-7 碘苯 462

24-8 邻氯化甲苯 464

24-9 间氯化甲苯 466

24-10 对氯化甲苯 468

24-11 苄基氯 470

第二十五章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 472

25-1 2,5-二氯硝基苯 474

25-2 邻硝基氯苯 476

25-3 间硝基氯苯 478

25-4 对硝基氯苯 480

25-5 邻二硝基苯 482

25-6 间二硝基苯 484

25-7 对二硝基苯 486

25-8 硝基苯 488

第二十六章 一元醇 490

26-1 甲醇 492

26-2 乙醇 494

26-3 丙烯醇 496

26-4 1-丙醇 498

26-5 异丙醇 500

26-6 正丁醇 502

26-7 仲丁醇 504

26-8 叔丁醇 506

26-9 异丁醇 508

26-10 1-戊醇 510

26-11 异戊醇 512

26-12 1-己醇 514

26-13 2-乙基-1-丁醇 516

26-14 1-庚醇 518

26-15 1-辛醇 520

第二十七章 杂醇类 522

27-1 2-氯乙醇 524

27-2 1,3-二氯-2-丙醇 526

27-3 2,3-二氯-1-丙醇 528

27-4 双丙酮醇 530

27-5 苯甲醇 532

第二十八章 多元醇 534

28-1 乙二醇 536

28-2 1,2-丙二醇 538

28-3 丙三醇 540

28-4 1,4-丁二醇 542

28-5 二甘醇 544

28-6 季戊四醇 546

28-7 二丙二醇 548

28-8 三甘醇 550

第二十九章 醚类 552

29-1 氯甲醚 554

29-2 甲醚 556

29-3 甲基乙烯基醚 558

29-4 甲乙醚 560

29-5 乙二醇甲醚 562

29-6 乙基乙烯基醚 564

29-7 乙醚 566

29-8 乙丙醚 568

29-9 二乙二醇甲醚 570

29-10 丙醚 572

29-11 异丙醚 574

29-12 苯甲醚 576

29-13 苯乙醚 578

29-14 丁醚 580

29-15 戊醚 582

29-16 二苯醚 584

第三十章 醛类 586

30-1 碳酰氯 588

30-2 甲醛 590

30-3 三氯乙醛 592

30-4 乙酰氯 594

30-5 乙醛 596

30-6 丙烯醛 598

30-7 丙醛 600

30-8 甲缩醛 602

30-9 反式-丁烯醛 604

30-10 正丁醛 606

30-11 三聚乙醛 608

30-12 乙缩醛 610

第三十一章 酮类 612

31-1 丙酮 614

31-2 甲基乙基酮 616

31-3 N-甲基吡咯烷酮 618

31-4 二乙基酮 620

31-5 甲基异丙基酮 622

31-6 甲基丙基酮 624

31-7 环己酮 626

31-8 甲基异丁基酮 628

31-9 苯基乙基酮 630

第三十二章 酸类 632

32-1 甲酸 634

32-2 乙酸 636

32-3 丙烯酸 638

32-4 丙酸 640

32-5 甲基丙烯酸 642

32-6 正丁酸 644

32-7 异丁酸 646

32-8 正戊酸 648

32-9 异戊酸 650

32-10 己二酸 652

32-11 己酸 654

32-12 2-甲基戊酸 656

32-13 ω-氨基己酸 658

32-14 油酸 660

32-15 硬脂酸 662

第三十三章 芳香族羧酸 664

33-1 苯甲酸 666

33-2 六氢苯甲酸 668

33-3 对苯二甲酸 670

33-4 对甲基苯甲酸 672

第三十四章 酸酐 674

34-1 顺丁烯二酸酐 676

34-2 醋酐 678

34-3 丙酸酐 680

34-4 邻苯二甲酸酐 682

第三十五章 酯类 684

35-1 甲酸甲酯 686

35-2 甲酸乙酯 688

35-3 乙酸甲酯 690

35-4 氨基甲酸乙酯 692

35-5 氰乙酸甲酯 694

35-6 乙酸乙烯酯 696

35-7 丙烯酸甲酯 698

35-8 草酸二甲酯 700

35-9 甲酸正丙酯 702

35-10 乙酸乙酯 704

35-11 丙酸甲酯 706

35-12 羟基乙酸乙酯 708

35-13 氰乙酸乙酯 710

35-14 丙烯酸乙酯 712

35-15 甲基丙烯酸甲酯 714

35-16 乙酸正丙酯 716

35-17 乙酸异丙酯 718

35-18 丙酸乙酯 720

35-19 丁酸甲酯 722

35-20 异丁酸甲酯 724

35-21 甲基丙烯酸乙酯 726

35-22 草酸二乙酯 728

35-23 甲酸正戊酯 730

35-24 乙酸正丁酯 732

35-25 乙酸异丁酯 734

35-26 丙酸丙酯 736

35-27 丁酸乙酯 738

35-28 异丁酸乙酯 740

35-29 丙烯酸正丁酯 742

35-30 乙酸戊酯 744

35-31 乙酸异戊酯 746

35-32 丙酸异丁酯 748

35-33 苯甲酸甲酯 750

35-34 对甲基苯甲酸甲酯 752

35-35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754

35-36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756

第三十六章 胺类 758

36-1 甲胺 760

36-2 乙撑亚胺 762

36-3 乙胺 764

36-4 二甲胺 766

36-5 一乙醇胺 768

36-6 乙二胺 770

36-7 正丙胺 772

36-8 异丙胺 774

36-9 三甲胺 776

36-10 正丁胺 778

36-11 异丁胺 780

36-12 二乙胺 782

36-13 二乙醇胺 784

36-14 邻硝基苯胺 786

36-15 间硝基苯胺 788

36-16 对硝基苯胺 790

36-17 苯胺 792

36-18 二丙胺 794

36-19 二异丙胺 796

36-20 三乙胺 798

36-21 三乙醇胺 800

36-22 己二胺 802

36-23 苯甲胺 804

36-24 邻甲苯胺 806

36-25 间甲苯胺 808

36-26 对甲苯胺 810

36-27 N,N-二甲基苯胺 812

36-28 二丁胺 814

36-29 N,N-二乙基苯胺 816

36-30 二苯胺 818

36-31 N,N-二丙基苯胺 820

第三十七章 酰胺类 822

37-1 甲酰胺 824

37-2 乙酰胺 826

37-3 丙烯酰胺 828

37-4 N,N-二甲基甲酰胺 830

37-5 N,N-二甲基乙酰胺 832

37-6 己内酰胺 834

37-7 油酰胺 836

37-8 硬脂酰胺 838

第三十八章 腈类 840

38-1 氢氰酸 842

38-2 乙二腈 844

38-3 乙腈 846

38-4 丙烯腈 848

38-5 丙腈 850

38-6 丁二腈 852

38-7 甲基丙烯腈 854

38-8 丁腈 856

38-9 异丁腈 858

38-10 己二腈 860

38-11 苯基腈 862

第三十九章 酚类 864

39-1 苯酚 866

39-2 对苯二酚 868

39-3 邻甲酚 870

39-4 间甲酚 872

39-5 对甲酚 874

39-6 2,3-二甲酚 876

39-7 2,4-二甲酚 878

39-8 2,5-二甲酚 880

39-9 2,6-二甲酚 882

39-10 3,4-二甲酚 884

39-11 3,5-二甲酚 886

第四十章 含氮化合物 888

40-1 肼 890

40-2 硝基甲烷 892

40-3 硝基乙烷 894

40-4 吡啶 896

40-5 六氢吡啶 898

第四十一章 环氧化合物 900

41-1 环氧乙烷 902

41-2 3-氯-1,2-环氧丙烷 904

41-3 环氧丙烷 906

41-4 1,2-环氧丁烷 908

41-5 1,4-二氧杂环己烷 910

第四十二章 硫化物 912

42-1 硫化氢 914

42-2 二氧化硫 916

42-3 硫氧化碳 918

42-4 二硫化碳 920

42-5 甲硫醇 922

42-6 乙硫醇 924

42-7 甲硫醚 926

42-8 二甲基亚砜 928

42-9 噻吩 930

42-10 乙硫醚 932

42-11 正十二碳硫醇 934

第四十三章 稠环化合物 936

43-1 萘 938

43-2 1,2,3,4-四氢化萘 940

第四十四章 杂环化合物 942

44-1 呋喃 944

44-2 四氢呋喃 946

44-3 糠醛 948

44-4 2-甲基呋喃 950

44-5 2-甲基四氢呋喃 952

第四十五章 无机物 954

45-1 氧 956

45-2 一氧化氮 958

45-3 氮 960

45-4 一氧化二氮 962

45-5 四氧化二氮 964

45-6 氟化氢 966

45-7 氯化氢 968

45-8 溴化氢 970

45-9 碘化氢 972

45-10 氨 974

45-11 一氧化碳 976

45-12 二氧化碳 978

参考文献 980

附录一 983

附录二 1082

参考文献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