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色谱法及其在医药中的应用》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毓庆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117030364
  • 页数:530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色谱法的分类 1

(一)按流动相与固定相的分子聚集状态分类 1

(二)按操作形式(固定相的形态)分类 2

(三)按色谱过程的分离机制分类 2

(四)其它分类方法 3

第二节 色谱法的发展简史与进展 4

一、色谱法发展简史 4

二、色谱法的进展概况 6

(一)色谱专家系统 7

(二)色谱-光谱联用法 7

(三)色谱-色谱联用法(二维色谱法) 7

(五)其它方面 8

(四)毛细管电色谱法 8

第三节 色谱文献 9

一、以谱专业期刊 9

二、色谱手册 9

三、主要色谱参考书 10

参考文献 12

第二章 基础理论 13

第一节 色谱参数(基本概念) 13

一、色谱流出曲线与色谱峰 13

二、定性参数 15

(一)保留时间 15

(二)保留体积 15

(三)比移值(Rf) 16

(四)保留指数(I) 17

(一)区域宽度 19

三、柱效参数 19

(二)理论塔片数与理论塔片高度 20

四、分离参数 21

(一)分离度 21

(二)有效峰数 23

(三)分离值 23

(四)分离数 25

五、相平衡参数 26

(一)分配系数 26

(二)容量因子(k) 27

第二节 塔片理论 28

一、差速迁移 29

二、塔片理论的基本假设 30

三、二项式分布 30

四、色谱流出曲线方程的连续函数形式 34

五、正态分布方程式 36

六、理论塔片数及理论塔片高度的计算 39

第三节 速率理论 40

一、气相色谱速率理论方程式 41

(一)影响板高因素的讨论 42

(二)Van Deemeter方程式在气相色谱中的表现形式 44

二、液相色谱速率理论 45

(一)Giddings液相色谱速率方程式 45

(二)Giddings偶合式简介 48

(三)折合板高方程式 48

(四)柱外效应 49

参考文献 49

第三章 气相色谱法 51

第一节 概述 51

(一)固定液 53

第二节 气相色谱填充柱 53

一、气-液填充柱 53

(二)载体 63

(三)气-液填充柱的制备 65

二、气-固填充柱 67

第三节 检测器 68

一、检测器的分类与性能指标 69

(一)分类 69

(二)性能指标 69

二、常用检测器 71

(一)热导检测器 71

(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73

(三)电子捕获检测器 75

(四)火焰光度检测器 76

一、影响分离度的因素 78

第四节 分离条件的选择 78

二、实验条件的选择 80

第五节 定性分析方法 83

一、利用保留值定性 83

二、利用选择性检测器定性 87

三、利用化学反应定性 88

四、利用两谱联用定性 88

第六节 定量分析方法 89

一、峰面积的测量 89

二、定量校正因子 90

三、定量分析方法 94

(一)归一化法 94

(二)内标法 95

(三)内标对比法 96

一、毛细管色谱柱的分类 97

第七节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 97

二、固定液的涂溃 98

三、毛细管柱速率理论 99

四、影响分离度的因素 101

五、毛细管柱与填充柱的比较 102

六、毛细管柱的性能指标 104

七、毛细管柱色谱系统 106

第八节 程序升温与程序流量气相色谱法 107

一、程序升温气相色谱法 107

二、程序流量气相色谱法 111

第九节 裂解气相色谱法 116

一、裂解色谱的基本原理 117

二、裂解器 118

四、应用实例 119

三、裂解色谱的操作条件 119

第十节 顶空分析法 122

一、概述 122

二、基本原理 122

三、顶空分析装置 123

四、应用实例 124

第十一节 气相色谱法应用实例 125

一、在药学中的应用 125

二、在医学中的应用 135

参考文献 138

第四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140

第一节 概述 140

第二节 各类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其分离机制 141

(一)基本原理 142

一、基本原理与四种基本类型液相色谱的保留值 142

二、液-固吸附色谱法 143

(二)各类液相色谱的保留值 143

三、液-液分配色谱法 145

四、键合相色谱法 146

(一)反相键合相色谱法 146

(二)正相键合相色谱法 147

(三)离子对色谱法 148

(四)离子抑制色谱法 150

五、离子交换色谱法 152

(一)离子交换树脂 152

(二)离子交换平衡 154

(三)离子色谱法 155

(四)离子排斥色谱法 158

(一)分离机制 159

六、空间排斥色谱法 159

(二)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测定 161

七、亲合色谱法 162

(一)亲合色谱的概念 163

(二)亲合色谱的分离机制 163

八、胶束色谱法 164

(一)胶束色谱中常用表面活性剂 165

(二)分离机制 165

九、手性色谱法 166

(一)手性药物的色谱法与拆分意义 166

(二)Pirkle型手性固定相的分离机制 167

(三)环糊精色谱法 168

(一)硅胶 170

一、液-固色谱固定相 170

第三节 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 170

(二)高分子多孔微球 171

二、化学键合相 172

(一)非极性键合相 172

(二)中等极性键合相 173

(三)极性键合相 174

三、离子交换树脂 174

四、凝胶 174

五、亲合色谱固定相 175

(一)载体的选择 175

(二)配基的选择 176

(三)固定相的制备 177

六、手性固定相(CSP) 178

一、一般要求 180

第四节 流动相 180

二、液-液分配色谱的流动相 181

三、液-固吸附色谱的流动相 183

四、反相离子对色谱的流动相 185

五、离子交换色谱的流动相 186

六、凝胶色谱的流动相 187

七、梯度洗脱 188

第五节 仪器 189

一、输液泵 190

二、色谱柱与进样器 193

(一)进样器 194

(二)色谱柱与柱效评价 194

三、检测器 196

(一)紫外检测器 196

(三)色谱柱切换装置 196

(二)荧光检测器 203

(三)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205

(四)化学发光检测器 208

(五)安培检测器 209

(六)其它检测器 210

四、仪器性能检查 210

第六节 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212

一、定性分析方法 212

二、定量分析方法 213

(一)外标法 213

(二)内标法 213

一、在药学中的应用 216

第七节 应用实例 216

(三)内加法 216

二、在医学中的应用 228

参考文献 232

第五章 薄层色谱法 234

第一节 概述 234

第二节 薄层色谱系统简介 238

一、薄层板 238

(一)薄层材料及其参数 238

(二)薄层板的涂铺 243

二、点样 249

(一)点样的一般要求 249

(二)点样装置 249

三、展开 252

(一)展开方式 252

(二)展开装置 254

(一)薄层色谱斑点显示装置 259

四、检测 259

(二)斑点的定位方法 260

(三)薄层色谱实验的记录 262

第三节 薄层色谱参数 263

一、流动相动力学参数 263

二、保留参数 264

三、薄层板分离效能参数 265

四、容量因子与比移值之间的关系 267

五、分离评价参数 268

(一)分离度(R) 268

(二)分离数(SN) 268

第四节 流动相与展开体系 269

一、展开机制简介 269

(二)溶剂的性质 273

二、溶质、溶剂和溶剂强度参数 273

(一)溶质的性质 273

(三)溶剂强度参数 274

(四)溶剂的选择性 276

(五)展开体系 280

第五节 薄层色谱的光学扫描 285

一、原理 285

二、光学系统 288

(一)单光束单波长系统 288

(二)单光束双波长系统 289

(三)双光束单波长系统 289

(二)荧光测量 290

(一)吸光度测量 290

四、测量方式 290

(二)锯齿式扫描 290

(一)直线式扫描 290

三、扫描方式 290

(三)荧光淬灭测量 291

五、扫描仪 292

六、扫描定量中的标准校正 292

(一)定量工作曲线的线性化 292

(二)定量校正的回归方法 294

七、扫描定量中的误差 295

第六节 定性方法 295

一、利用保留值定性 296

二、通过板上化学反应定性 296

三、通过板上光谱图定性 297

(一)间接联用 298

四、薄层色谱与其它技术联用定性 298

(二)直接联用 299

第七节 定量分析方法 300

一、定量方法 300

(一)间接定量法 300

(二)直接定量法 301

二、定量校正方法 302

(一)归一化法 302

(二)内标法 302

(三)外标法 303

第八节 定量薄层色谱方法的认证 304

一、认证实验的设计 304

二、主要认证参数 304

第九节 薄层色谱法应用简述 306

二、药物与生药分析 307

一、医学与生化分析 307

四、环境污染分析 308

三、食品分析 308

五、薄层色谱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 309

参考文献 309

第六章 液相色谱溶剂系统的最优化方法导论 313

第一节 概述 313

第二节 优化参数与优化指标 314

一、优化参数 314

二、优化指标 315

第三节 高效液相色谱的最优化方法 319

一、三角形法 319

(一)四面体法 319

(二)其它方法 321

(一)窗口图形法 322

二、图解法 322

(二)重叠分辨率图法 325

三、直接法 328

(一)单纯形法 328

(二)其它方法 332

第四节 薄层色谱的最优化方法 335

一、直接法 335

(一)均匀设计法 335

(二)单纯形法 340

(三)外部惩罚函数法 346

(四)其它方法 347

二、梯度法 347

(一)牛顿法 347

(二)共轭梯度法 349

(一)Glajch三角形法 351

三、三角形法 351

(二)其它方法 353

四、图解法 353

参考文献 353

第七章 毛细管电泳法 357

第一节 概述 357

一、毛细管电泳法的发展史 357

二、毛细管电泳法的基本装置 358

三、毛细管电泳法的基本概念 360

四、毛细管电泳法的应用范围 362

一、自由区带毛细管电泳法(CZE)的基本原理 363

(一)毛细管区带电泳的重复性 363

第二节 毛细管电泳法的基本原理 363

(二)影响CZE迁移行为的因素 364

二、凝胶毛细管电泳法(CGE)的基本原理 365

(一)凝胶介质 365

(二)凝胶电泳 367

(三)毛细管凝胶电泳 367

三、等电聚焦毛细管电泳法(CIEF)的基本原理 369

(一)原理 369

(二)等电聚焦在毛细管内进行的特殊性 369

(三)毛细管等电聚焦的运行过程 371

(四)毛细管等电聚焦中蛋白质的沉淀 372

(五)技术上的几点改进 372

四、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MEKC)的基本原理 373

(一)原理 374

(三)准固定相 375

(二)一些基本关系 375

(四)流动相 377

(五)MEKC方法设计的一般途径 377

第三节 毛细管电泳法的柱系统 379

一、毛细管的规格与材料 379

二、管壁静态改性 380

(一)偶联剂 381

(二)方法举例:格氏反应 381

(三)柱改性前后的性能比较 382

(四)管壁改性和化学选择性 382

三、管壁动态改性 383

第四节 毛细管电泳法的进样技术 383

一、电动进样 384

二、气动进样 385

三、进样的注意事项 386

第五节 毛细管电泳法的检测器 387

一、紫外检测器 388

二、荧光检测器 390

三、电化学检测器 391

(一)电导检测器(ECD) 391

(二)电势检测器(EPD) 392

(三)安培检测器(AED) 392

四、质谱检测器 396

五、拉曼光谱检测器 397

六、间接检测 397

第六节 毛细管电泳法的应用实例 398

一、毛细管电泳法在药学中的应用 398

(一)手性药物的分离 398

(二)其它药物的分离(图例) 402

二、毛细管电泳法在医学中的应用 409

参考文献 411

第八章 色谱联用技术 417

第一节 二维色谱法 417

一、二维薄层色谱法 417

二、多维气相色谱法 418

(一)手动样品馏分转移 418

(二)阀切换 419

(三)无阀气控切换 419

(四)在线冷阱 420

(五)并联多柱系统 420

三、多维液相色谱法 422

(一)样品净化和富集 422

(二)谱带切割与再循环 423

(四)多功能柱切换 424

(三)反向冲洗 424

四、液相和气相色谱联用 425

五、液相和薄层色谱联用 426

第二节 色谱与光谱等方法联用 426

一、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427

(一)质谱单元 427

(二)接口技术 430

(三)色谱单元 432

(四)联机分析所提供的信息 433

二、气相色谱/付氏变换红外光谱联用 435

(一)色谱单元 435

(二)付氏变换红外光谱单元 436

(三)接口技术 436

(四)联机分析所提供的信息 438

三、用光电二极管阵列装置作为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器 439

四、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441

(一)接口技术简介 441

(二)大气压下化学电离离子源用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 443

(三)接口技术性能比较 447

五、液相色谱/付氏变换红外光谱联用 448

(一)流通池接口 448

(二)去溶剂接口 448

六、薄层色谱/付氏变换红外光谱联用 449

七、薄层色谱/质谱联用 450

八、毛细管区带电泳/质谱联用 450

九、超临界流体色谱/质谱联用 450

十、超临界流体色谱/付氏变换红外光谱联用 452

十二、多机联用 454

十一、液相色谱/核磁共振波谱联用 454

参考文献 456

第九章 色谱专家系统简介 458

第一节 概述 458

第二节 气相色谱专家系统 460

一、判断样品可用GC法的依据及其软件 461

二、最佳气相色谱柱系统选择的依据及其软件 463

三、柱系统推荐专家系统的应用 466

第三节 高效液相色谱专家系统 468

一、高效液相色谱最佳柱系统推荐及其软件 468

二、高效液相色谱智能优化及其软件 471

三、反相液相色谱定性及其软件 474

第四节 薄层色谱专家系统 479

一、薄层色谱分析方法的选择原则 479

(一)方法咨询 481

二、ETP系统的功能和应用 481

(二)信息查询 483

参考文献 485

第十章 样品预处理方法 487

第一节 概述 487

第二节 物理的分离与浓缩技术 487

一、过滤与超滤 487

二、沉淀分离法 488

三、吸附和吸收 489

四、蒸馏 490

五、溶剂的挥发 490

一、从固体基质中萃取待分析组分 491

二、液-液萃取 491

第三节 溶剂萃取 491

第四节 固相萃取 492

一、固相萃取剂的种类 493

二、键合硅胶固相萃取剂的作用机制 493

三、固相萃取的一般装置和操作 494

四、萃取方法的建立 495

五、自动化 496

第五节 超临界流体萃取 497

一、超临界流体的性质 497

二、超临界流体萃取 497

三、在线联用技术 499

四、应用 499

第六节 化学衍生化技术 499

一、化学衍生化在色谱分析中的作用和要求 499

(二)HPLC中的柱后衍生化技术 500

(一)柱前衍生化技术 500

二、柱前衍生化和柱后衍生化技术 500

(三)GC中的柱后衍生化技术 502

第七节 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衍生化试剂 503

一、可见-紫外衍生化试剂 503

(一)胺类和氨基酸的可见-紫外衍生化试剂 503

(二)羧酸的可见-紫外衍生化试剂 504

(三)羟基化合物的可见-紫外衍生化试剂 505

(四)羰基化合物的可见-紫外衍生化试剂 506

二、荧光衍生化试剂 506

(一)胺类和氨基酸的荧光衍生化试剂 506

(二)羧酸的荧光衍生化试剂 508

(三)羟基化合物的荧光衍生化试剂 508

第八节 用于气相色谱的衍生化反应 509

一、硅烷化反应 509

(四)羰基化合物的荧光衍生化试剂 509

二、酯化反应 510

(一)甲基酯化反应 510

(二)其它酯化反应 511

三、酰化反应 511

(一)乙酰化反应 511

(二)多氟酰化反应 511

参考文献 512

附录一 各类化合物在热导检测器上的相对响应值和校正因子 513

附录二 各类化合物在氢焰检测器上的相对响应值和校正因子 515

附录三 各类化合物在电子捕获检测器上的相对摩尔响应值 517

附录四 气相色谱固定液(按CP值大小排列) 518

附录五 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含化学键合相) 520

附录六 国内外部分厂家提供的薄层材料与预涂板 528

附录七 81种溶剂的溶剂参数 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