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总论 1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1
一、内容提要 1
二、重点疑难问题剖析 3
(一)为什么研究政治经济学必须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为出发点? 3
(二)怎样理解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地位? 4
(三)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包括哪些方面?这些方面之间的关系如何? 5
(四)为什么说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7
(五)为什么说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什么关系? 8
(六)为什么说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人们怎样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9
(七)为什么说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科学?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11
三、有关主要争论问题简介 12
(一)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2
(二)关于生产关系的内容 14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14
第二章 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 16
一、内容提要 16
(一)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 16
(二)生产力发展现经济增长 17
(三)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形态的更替 17
(一)怎样理解生产力因素中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的基本内容 18
二、重点疑难问题剖析 18
(二)为什么说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而生产工具又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主要标志? 20
(三)为什么说生产力的内部矛盾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 22
(四)人口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关系如何? 23
(五)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25
(六)为什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26
(七)为什么说改革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27
三、有关主要争论问题简介 28
(一)关于生产力的要素 28
(二)关于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29
(三)生产力怎样决定生产关系? 30
第三章 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定及其运动规律 32
一、内容提要 32
二、重点疑难问题剖析 34
(一)商品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说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34
(二)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理论对于整个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35
(三)怎样理解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为什么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起着重大作用? 37
(四)怎样理解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的价值与货币价值的比率? 39
(五)商品内部的矛盾怎样发展为商品与货币的外部矛盾?这一矛盾又是如何解决的? 40
(六)为什么说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41
(七)为什么说价格与价值不一致,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 42
(八)怎样正确理解货币流通规律?为什么会产生通货膨胀? 43
三、有关主要争论问题简介 45
(一)关于商品的定义 45
(二)关于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46
(三)关于货币的本质 47
(四)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 48
第二篇 资本主义经济 50
第四章 资本的生产过程 50
一、内容提要 50
(一)作为货币的货币同作为资本的货币有什么区别?认识这一区别有何意义? 53
二、重点疑难问题剖析 53
(二)怎样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55
(三)怎样理解“资本不是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根据和意义是什么? 56
(四)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之间的关系如何?超额剩余价值同相对剩余价值任何联系和区别? 57
(五)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什么?工资怎样掩盖着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59
(六)资本积累、资本积聚、资本集中的联系和区别何在? 60
(七)资本的技术构成、价值构成和有机构成的三者的关系如何? 61
三、有关主要争论问题简介 62
(一)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62
(二)关于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范畴的历史性质 63
(四)剩余价值是不是资本主义的特有经济范畴? 64
(三)由提高劳动强度生产的剩余价值,属于绝对剩余价值还是相对剩余价值? 64
(五)关于资本主义实际工资的运动趋势 65
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 67
一、内容提要 67
二、重点疑难问题剖析 70
(一)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70
(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有什么不同? 70
(三)什么是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它们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点和区别? 71
(四)怎样理解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72
(五)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应具备哪些前提条件?它们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的区别是什么? 73
(六)为什么说危机的可能性存在于简单商品经济之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什么? 74
(七)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同期性发生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75
(八)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包括哪些上要内容? 76
三、有关主要争论问题简介 77
(一)关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划分标准 77
(二)关于内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划分标准 78
(三)积累是不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 79
(四)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不是一个规律? 80
第六章 资本运行的具体形式 81
一、内容提要 81
二、重点疑难问题剖析 86
(一)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86
(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后,商品按生产价格出售是否违反价值规律? 88
(三)商品资本的性质和职能是什么?为什么说商业利润来源于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89
(四)为什么说借贷资本家获得的利息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转化形式? 92
(五)资本家为什么要投资开办银行?银行资本家又是如何参与剩余价值瓜分的? 93
(六)什么是资本主义绝对地租?它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是什么? 94
三、有关主要争论问题简介 96
(一)关于商业纯粹流通费用的补偿方式 96
(二)关于商业职工的劳动职能 98
(三)利息是不是借贷资本的价格? 98
(四)关于战后资本主义农业中的绝对地租及其来源问题 99
一、内容提要 103
第七章 资本集中和垄断 103
二、重点疑难问题剖析 105
(一)垄断是怎样形成的? 105
(二)金融资本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说帝国主义的特点是金融资本? 107
(三)垄断利润是怎样形成的?它的来源是什么? 109
(四)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人为规定的,垄断组织是否可以任意规定垄断价格? 111
(五)为什么说垄断不能消灭竞争反而使竞争更加剧烈、更加深刻、更带有破坏性 ? 112
三、有关主要争论问题简介 113
(一)关于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含义 113
(二)关于垄断的含义 114
(四)关于垄断财团是否仍然存在的争论 115
(三)关于战后集中和垄断的发展趋势 115
(五)关于垄断利润的概念 116
(六)关于垄断利润的来源 116
第八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18
一、内容提要 118
二、重点疑难问题剖析 121
(一)如何理解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就形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21
(二)如何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122
(三)如何认识国有企业私有化的作用? 123
(四)如何理解战后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124
(五)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 125
三、有关主要争论问题简介 126
(一)用什么概念来概括当代资本主义? 126
(二)如何给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下定义? 126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态有哪几种? 127
(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不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 128
(五)关于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原因 129
(六)西方经济是否已经走出“滞胀”? 129
(七)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干预的发展趋势 130
第九章 资本国际化和国际垄断 132
一、内容提要 132
(一)什么是生产国际化?战后的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有哪些新特点? 134
二、重点疑难问题剖析 134
(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说汇率是当代国际经济生活中备受关注的热点? 135
(三)战后资本国际化迅猛发展的原因及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137
(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既然具有剥削的本质,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还要引进外资? 138
(五)什么是欧洲货币市场?它的出现对国际经济有何影响? 140
(六)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获得空前迅速的发展?跨国公司的扩张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141
(七)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一体化”? 143
三、有关主要争论问题简介 144
(一)关于商品的国际价值 144
(三)过剩资本是不是资本输出的基础? 145
(二)关于70年代“黄金非货币化”后货币与黄金的关系 145
(四)关于跨国公司的性质 146
(五)关于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和作用 147
第十章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148
一、内容提要 148
二、重点疑难问题剖析 150
(一)怎样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规律来认识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150
(二)如何认识新殖民主义? 151
(三)如何认识二次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153
(四)为什么说垄断是帝国主义最本质的经济特征? 154
(五)为什么说帝国主义的灭亡,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所代替,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156
(六)资本主义的丧钟早已敲响,它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全部灭亡? 157
(一)关于帝国主义的腐朽性 159
三、有关主要争论问题简介 159
(二)关于帝国主义经济发展的总趋势 161
(三)关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162
(四)关于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性 163
(五)对列宁、斯大林有关垂死性论述的不同看法 164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66
一、内容提要 166
第一部分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66
第三篇 社会主义经济 166
二、重点疑难问题剖析 169
(一)为什么我国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69
(二)为什么我国不能超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70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怎样提出来的? 171
(四)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有什么区别? 173
(五)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关系怎样? 174
(六)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为什么具有特殊重要性和紧迫性? 175
(七)为什么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76
三、有关主要争论问题简介 177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所特有的,还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必然要经历的发展阶段 177
(三)关于划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标准 178
(二)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178
(四)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 179
(五)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表述 179
(六)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任务的表述 180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181
一、内容提要 181
二、重点疑难问题剖析 183
(一)在我国经济改革理论中,所有制理论有哪些新的发展? 183
(二)在我国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中,为什么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186
(三)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问题? 187
(四)我国现行的股份制和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股份制有什么区别? 188
(五)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0
(六)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私营经济? 190
三、有关主要争论问题简介 191
(一)关于全民所有制两权分离问题 191
(二)关于我国能否实行股份制和社会主义条件下股份制性质问题 192
(三)关于我国现阶段私营经济的性质及其划分标准问题 194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6
一、内容提要 196
二、重点疑难问题剖析 200
(一)计划、计划调节、计划经济有何区别和联系? 200
(二)市场、市场调节、市场经济有何区别和联系? 202
(三)怎样理解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 205
三、有关主要争论问题简介 208
(一)关于全民所有制内部各企业之间存在商品关系的原因 208
(二)关于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209
(三)关于计划与市场的涵义 210
(四)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在概念上是否对称? 211
(五)计划调节 与市场调节 是否存在上从关系? 212
(六)计划与市场采取何种方式结合? 212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 214
一、内容提要 214
(二)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基本内容? 217
二、重点疑难问题剖析 217
(一)如何理解社会生产目的是社会生产实质的集中表现? 217
三、有关主要争论问题简介 218
(一)关于研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出发点 218
(二)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上要内容 219
(三)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涵 220
(四)关于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和企业生产目的 221
(五)关于达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 222
(六)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表述 223
一、内容提要 225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 225
二、重点疑难问题剖析 227
(一)如何理解按劳分配产牛的经济条件? 227
(二)如何理解按劳分配实现的历史条件? 230
二、有关主要争论问题简介 233
(一)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与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的差异 233
(二)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上要分配原则 234
(三)关于社会分配不公的特征和表现 235
(四)关于社会分配不公的原因 235
(五)关于解决社会分配不公的对策 236
(六)关于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237
第二部分 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 239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企业运行机制 239
一、内容提要 239
二、重点疑难问题剖析 241
(一)为什么说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企业是国家机关的附属物? 241
(二)为什么说企业运动的源泉在于企业内部的物质利益关系? 242
(三)产品经济中企业的运行与商品经济中企业的运行有什么区别? 242
(四)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运行与资本主义企业的经济运行有什么本质区别? 242
(六)如何走样企业经营机制? 244
二、重点疑难问题剖析 244
(五)生产经营型企业的管理具有什么特点? 244
(七)为什么说利润最大化是社会主义企业的运行目标? 245
(八)为什么企业运行目标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目标差”还不可能完全消失? 246
(一)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是不是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247
三、有关主要争论问题简介 247
(二)关于全民所有制企业厂长的身份 248
(三)职工代表大会有没有经营决策权? 249
(四)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企业的生产目的 249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流通、市场和价格 251
一、内容提要 251
(一)为什么说商品流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254
二、重点疑难问题剖析 254
(三)我国不搞通货膨胀政策,为什么还是出现通货膨胀现象? 255
(二)为什么必须改革旧的商品流通体制? 255
(四)在我国经济生活中,为什么要经常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 257
(五)为什么说生产价格是社会主义价格形成的客观基础? 257
(六)为什么要逐步解决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问题? 259
(七)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259
(八)在我国为什么要不断完善和发展金融市场? 260
三、有关主要争论问题简介 262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渠道? 262
(二)关于人民币的价值基础 262
(四)关于社会主义金融市场问题 263
(三)关于稳定物价政策的问题 263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国家宏观管理和国民收入的分配 265
一、内容提要 265
二、重点疑难问题剖析 267
(一)社会主义国家具有什么样的经济管理职能? 267
(二)为什么说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是宏观管理的主要目标? 268
(三)如何理解各种经济杠杆在宏观管理中的不同作用? 269
(四)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三者的关系如何? 271
(五)积累率与消费率的比例怎样才能适度? 272
三、有关主要争论问题简介 273
(一)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 273
(二)关于“国家调节 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提法 274
(三)关于宏观管理目标 275
(五)经济杠杆与经济机制是什么关系? 276
(四)经济杠杆有哪些共同功能? 276
(六)我国能否实行赤字财政政策? 277
第三部分 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278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 278
一、内容提要 278
二、重点疑难问题剖析 281
(一)什么是生产要素效率,它在经济增长中起什么作用? 281
(二)什么是生产专业化,为什么必须按照专业化协作原则来改组工业? 282
(三)怎样认识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中的作用? 283
(四)怎样解决我国劳动就业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矛盾? 284
(五)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表现在哪些方面? 285
三、有关主要争论问题简介 287
(二)关于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 287
(一)关于经济发展战略定义的表述 287
(三)关于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 288
(四)关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标准 288
第二十章 产业结构 290
一、内容提要 290
(一)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两大部类划分的理论? 293
二、重点疑难问题剖析 293
(三)产业结构合理比和高级化是什么关系? 294
(二)如何正确看待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划分? 294
(四)如何正确对待乡镇企业? 296
三、有关主要争论问题简介 297
(一)关于有关产业结构的概念 297
(二)关于三次产业分类法的争论 298
(三)关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 300
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义再生产速度、比例和效益 302
一、内容提要 302
(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业还是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305
二、重点疑难问题剖析 305
(二)怎样理解适度的经济增长? 307
(三)衡量经济效益的标准是什么? 308
(四)怎样正确理解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309
(五)怎样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310
三、有关主要争论问题简介 311
(一)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 311
(二)关于“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理解 311
(三)关于经济效益的内涵 312
(四)我国的经济波动是否具有规律性? 313
一、内容提要 315
第二十二章 社会主义的消费 315
我国现阶段居民消费水平同国际比较状况如何? 318
二、重点疑难问题剖析 318
三、有关主要争论问题简介 320
(一)消费是不是社会主义再生产的主导因素? 320
(二)关于消费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 321
(三)关于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涵义 321
(四)关于消费结构的定义 322
(五)关于消费结构合理化的标志 323
(六)关于本世纪末我国小康生活的消费结构预测 324
一、内容提要 326
第二十三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326
(一)如何理解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理论基础? 328
二、重点疑难问题剖析 328
(二)怎样认识对外经济交往的一般功能? 329
(三)我国对外开放与“门户开放”的根本区别何在? 330
(四)怎样推进我国外贸体制的改革? 332
(五)怎样理解我国对外开展劳务合作?劳务合作同旧中国出卖劳工有什么区别? 333
(六)我国的经济特区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特区有何区别? 334
(七)发展外向型经济需要些什么条件? 335
三、有关主要争论问题简介 336
(一)对外贸易是否可以增加一国的价值量? 336
(二)关于开展对外贸易的积极作用 337
(三)“比较成本说”能不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 338
(四)关于外向型经济的含义 340
结束语 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 342
一、内容提要 342
(一)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分析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的? 344
(二)经济落后的国家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否符合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346
(三)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中发生的历史性曲折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原理是否相矛盾? 347
(四)我国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什么重大意义? 348
后记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