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篇 1
一、现代社会的全新力能——论社会的科学能力 1
(一)社会的科学能力是科学劳动社会化的产物 2
(二)社会的科学能力的基本要素 7
(三)社会的科学能力的基本属性 13
二、主体是科学家队伍——二论社会的科学能力 16
(一)一定规模的科学家社会集团 16
(二)一种最佳的社会年龄结构 20
(三)一种稳定的人员代谢速度 27
(四)一个科学的知识专业构成 30
(五)建设我国第一流的科学家队伍 33
三、两翼是图书情报——三论社会的科学能力 34
(一)作为科学能力的图书情报系统 34
(二)作为科学劳动资料的图书情报资源 37
(三)作为创造“中介”的图书情报知识 40
(一)实验技术装备是特殊的生产资料 49
四、实验技术装备是科学能力的脊梁——四论社会的科学能力 49
(二)实验技术装备的非生产特征 52
(三)实验技术装备是科学能力的分度尺 56
(四)实验技术装备是科学能力的要素 59
(五)我国实验室现代化问题 62
五、科学能力的社会骨架——五论社会的科学能力 64
(一)科学劳动社会结构的馈赠性 64
(二)科学劳动社会结构的历史演变 67
(三)现代科学劳动结构的柔性特征 71
(四)向科学劳动结构要馈赠 76
六、科学教育的潜在力量——六论社会的科学能力 78
(一)科学教育是近代科学的产物 78
(二)科学教育是科学能力的潜在因素 80
(三)科学教育与科学研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85
(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教育水平 88
七、知识的潜流——七论社会的科学能力 92
(一)孕育中的科学 92
(二)潜科学的结构要素及其变化 96
(三)潜科学的无形力量 101
(一)好奇心与怀疑精神 106
八、科学能力的原动力——八论社会的科学能力 106
(二)自信心与谦逊精神 108
(三)进取心与献身精神 112
九、科学创造的集团效应——九论社会的科学能力 115
(一)论争中的智力激发 115
(二)协作中的智力互补 117
(三)学派中的智力系统 119
十、社会化的集团力量——十论社会的科学能力 122
(一)学会的产生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122
(二)学会是学派集团的社会力量 125
(三)我国学会应当成为社会主义科学事业的促进会 130
十一、民族的创新精神——十一论社会的科学能力 135
(一)独创自立的科学战略 135
(二)鼓励创新的科技政策 137
(三)自由探讨的学术风气 140
(四)民族的创新精神是科学事业奋飞的大气 142
(五)发扬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 148
十二、科学能力是特殊的生产力——十二论社会的科学能力 151
(一)科学劳动资料的多样性 151
(二)科学劳动者的高度创造性 153
(三)科学劳动结构的机动性 155
(四)科学教育的潜在性 158
十三、科研领域的人与人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关系——十三论社会的科学能力 161
(一)科研领域生产关系的相对滞后性 161
(二)分配关系上的相对优厚性 168
(三)学术关系的复杂性 173
十四、科学实验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十四论社会的科学能力 178
(一)科学实验与生产斗争 178
(二)科学实验的自然本质 179
(三)科学实验的社会本质 181
(四)科学实验是一项伟大的革命运动 186
(五)结论 189
第二篇 191
十五、关于科学家社会年龄问题——十五论社会的科学能力 191
(一)从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说起 191
(二)科学家人数的变化与科学中心转移的关系 193
(三)科学家队伍的社会年龄与科学中心转移的关系 195
(四)科学家人数、社会年龄与科学成果数之间的关系 205
(五)科学创造最佳年龄定律 213
(一)什么是智力常数 223
十六、关于科学劳动的智力常数——十六论社会的科学能力 223
(二)智力常数的相对不变性 226
(三)智力常数的突变与科学革命 228
十七、关于科学知识增长的指数规律——十七论社会的科学能力 231
(一)指数增长的阶梯现象 231
(二)指数增长的波动现象 237
十八、关于科学家的寿命与早慧问题——十八论社会的科学能力 241
(一)科学家的寿命分布 241
(二)科学家的早慧现象 245
(三)少年早慧精英多 247
十九、关于科学发现的“当采现象”——十九论社会的科学能力 249
(一)关于带头学科 249
(二)“当采现象”与“当采学科” 251
(三)“当采学科”的转移方向 254
(四)“当采学科”转移的历史条件 258
(五)“回采”现象 262
(六)“当采学科”的预测 263
二十、关于未来的科学中心问题——二十论社会的科学能力 266
(一)汤浅现象 266
(二)对科学中心转移现象的分析 268
(三)美国科学的未来问题 276
(四)下一个科学中心是谁 282
(五)科学文化的特长周期涨落现象 284
(六)苏联科学的未来问题 286
(七)未来属于社会主义的东方大陆 290
附录 294
(一)关于杰出科学家社会年龄的数据 294
表1-11530—1670年意大利杰出科学家年龄构成 294
表1-21640—1950年英国杰出科学家年龄构成 295
表1-31730—1930年法国杰出科学家年龄构成 296
表1-41780—1960年德国杰出科学家年龄构成 297
表1-51810—1960年美国杰出科学家年龄构成 298
表1-6全世界各国历代杰出科学家人数(N)、平均年龄(A)、及其重大科学成果数(W)的统计值 298
表1-71950年不同国家杰出科学家年龄构成的比较 299
表1-81870年不同国家杰出科学家年龄构成的比较 300
表1-91790年不同国家杰出科学家年龄构成的比较 301
表1-101680年不同国家杰出科学家年龄构成的比较 302
表1-111600年不同国家杰出科学家年龄构成的比较 303
表1-121550—1630年杰出科学家成果年龄分布 304
表1-131660—1740年杰出科学家成果年龄分布 305
表1-141750—1830年杰出科学家成果年龄分布 306
表1-151850—1930年杰出科学家成果年龄分布 307
表1-161930—1960年杰出科学家成果年龄分布 308
表1-171550—1960年按科学中心分期成果年龄的综合数据 309
表1-181500—1600年杰出科学家成果年龄分布 310
表1-191600—1700年杰出科学家成果年龄分布 311
表1-201600—1700年最佳年龄(21—30岁)分布 312
表1-211700—1800年杰出科学家成果年龄分布 313
表1-221700—1800年最佳年龄(21—40岁)分布 314
表1-231800—1900年杰出科学家成果年龄分布 315
表1-241800—1900年最佳年龄(31—40岁)分布 316
表1-251900—1960年杰出科学家成果年龄分布 317
表1-261900—1960年最佳年龄(31—40岁)分布 318
表1-271500—1960年按世纪分期成果年龄的综合数据 319
(二)多产(一生有两项以上重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社会年龄的数据 320
表2-11500—1960年世界各国多产的杰出科学家成果年龄的分布 320
表2-21700—1960年世界各国多产的杰出科学家最佳年龄(31—40岁)分布 322
表2-31600—1700年世界各国多产的杰出科学家最佳年龄(21—30岁)分布 324
表2-4按世纪排列的多产成果年龄分布的综合数据 325
表2-5按科学中心排列的多产成果年龄分布的综合数据 326
表2-6一般的和多产的杰出科学家平均年龄的比较 327
表2-7全世界各国历代多产的杰出科学家人数(N)、平均年龄(A)及其重大科学成果数(W)的统计值(三)高产(一生有三项以上重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社会年龄数据 328
表3-1历代高产(三项以上)的杰出科学家人数比例 328
表3-2历代高产(三项以上)的杰出科学家成名年龄分布 329
(四)全世界各国重大科学成果数的相对变化 329
表4全世界各国历代重大科学成果数的统计值(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修正值)(五)全世界各国学科分布的数据 330
表5-1历代科学成果数的学科分布 330
表5-2物理学各分支学科的成果分布 333
表5-3数学在各国历史上的成果分布 336
表5-4物理学在各国历史上的成果分布 339
表5-5化学在各国历史上的成果分布 342
表5-6天文学在各国历史上的成果分布 345
表5-7地学在各国历史上的成果分布 348
表5-8生物学在各国历史上的成果分布 351
表5-9意大利的学科结构变化 354
表5-10英国的学科结构变化 355
表5-11法国的学科结构变化 357
表5-12德国的学科结构变化 359
表5-13美国的学科结构变化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