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健康模式 1
第二节 疾病与照护模式 2
第三节 物理治疗之角色功能 4
第四节 物理治疗服务架构与流程 7
第五节 当代物理治疗与展望 9
第二章 物理治疗临床执业 15
第一节 检查和评估 15
第二节 物理治疗诊断与预后 20
第三节 治疗介入与成效 21
第四节 物理治疗记录或病历 24
第三章 临床伦理与执业安全 27
第一节 医病关系和个案处理技巧 27
第二节 有效沟通 28
第三节 预防感染 30
第四节 执业安全 32
第四章 处置性介入:仪器、徒手和运动治疗 37
第一节 应用物理因子的仪器疗法 37
第二节 徒手疗法 39
第三节 运动治疗 42
第五章 运动疗法 49
第一节 卧床或不活动的副作用 49
第二节 运动训练方式和处方原则 50
第三节 运动训练计画与训练效果 53
第四节 慢性病运动处方之临床应用 55
第六章 身体活动与健康 59
第一节 身体活动和慢性疾病 59
第二节 代谢症候群 60
第三节 身体活动和适应体育 63
第四节 身体活动和心理健康 64
第五节 运动或健康行为之依从和自我效能 66
第七章 皮肤照护 73
第一节 伤口之愈合与照护 73
第二节 伤口之保护 76
第三节 烧烫伤与物理治疗 79
第四节 慢性伤口 80
第五节 慢性伤口的物理治疗 82
第八章 辅具服务 85
第一节 常见辅具及分类 85
第二节 物理治疗辅具服务流程 93
第三节 服务项目与内容 93
第九章 物理治疗之专业分科 99
第一节 肌肉骨骼系统物理治疗 99
第二节 神经肌肉系统物理治疗 102
第三节 呼吸循环系统物理治疗 106
第四节 儿童物理治疗 109
第十章 老人物理治疗 117
第一节 虚弱老人 117
第二节 老年失智与情绪问题 119
第三节 物理治疗评估 120
第四节 物理治疗计画 122
第五节 老人之照护政策 124
第十一章 急性物理治疗 127
第一节 目标、特性和评估 127
第二节 介入 129
第三节 住院病患常见之问题 136
第十二章 亚急性期和慢性物理治疗及复健 141
第一节 复健团队之分工与合作 141
第二节 机能再教育 142
第三节 失能者功能训练 145
第四节 急慢性复健与预后之相关议题 151
第十三章 门诊物理治疗 155
第一节 急慢性疼痛 155
第二节 早期疗育 158
第三节 竞技物理治疗 160
第十四章 长期照护与机构物理治疗 165
第一节 长期照护的定义与执业 165
第二节 复健服务团队与服务流程 166
第三节 物理治疗参与长期照护的服务模式 168
第四节 机构住民之物理治疗 170
第五节 我国长期照护体系下物理治疗的现况与展望 174
第十五章 社区物理治疗 177
第一节 社区医学与社区化照顾的理念基础 177
第二节 社区化长期照护 179
第三节 社区物理治疗工作特质与内容 180
第四节 学校体系物理治疗 182
第五节 我国社区物理治疗之现况与展望 183
第十六章 居家物理治疗 187
第一节 评估与病历记录 187
第二节 设备 189
第三节 介入 191
第四节 居家物理治疗之现况和展望 192
第十七章 缓和医疗照护 195
第一节 癌症物理治疗与复健 195
第二节 缓和医疗照护个案常见之症状与处理 197
第三节 缓和医疗照护中物理治疗的角色与功能 199
第四节 缓和医疗安宁照护团队的准备 201
第十八章 简易药物学 203
第一节 骨科物理治疗个案常用药物 203
第二节 神经科物理治疗个案常用药物 205
第三节 循环系统物理治疗个案常用药物 206
第四节 呼吸系统物理治疗个案常用药物 207
第十九章 病人紧急的情况和应采取之行动 209
第一节 呼吸系统急症 209
第二节 代谢急症 211
第三节 心血管系统急症 212
第四节 神经系统急症 214
第五节 肌肉骨骼系统急症 215
第六节 其他急症 216
附录 219
附录一 简短式智能评估 219
附录二 科氏量表 221
附录三 巴氏量表 223
附录四 临床案例讨论 225
附录五 行政管理案例研析与实务练习 243
附录六 常用中英文词汇对照 249
索引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