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相催化剂的研究方法》PDF下载

  • 购买积分:2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尹元根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502500839
  • 页数:777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第一章 物理吸附 1

1.1.物理吸附理论的简单介绍 2

1.1.1.吸附现象 2

1.1.2.吸附位能曲线 4

1.1.3.吸附热 5

1.1.4.吸附等温式 6

1.1.4.1.兰格缪吸附等温式 7

1.1.4.2.费劳里希吸附等温式 8

1.1.4.3.BET吸附等温式 8

1.1.4.4.三参数BET方程和匹克特方程 10

1.1.4.5.泡兰义吸附势理论和杜比宁学派的微孔体积充填理论(TVFM) 11

1.2.物理吸附在催化剂物化性能测试中的应用 14

1.2.1.催化剂及其它多孔固体比表面的测定 14

1.2.1.1.气体或蒸气吸附量的测定 15

1.2.1.2.由吸附数据计算单分子层吸附量vm和比表面S的讨论 20

1.2.1.3.比表面计算方法的进展——v—t作图法及v—as作图法 21

1.2.2.孔径分布的测定 25

1.2.2.1.毛细凝聚 26

1.2.2.2.中孔分布的DH计算法 28

1.2.2.3.中孔孔径分布计算的改进——“修正无模型”计算法(ML法) 29

1.2.2.4.微孔孔半径分布(MP法) 32

1.2.3.比表面、孔半径分布测定在催化剂性质表征等方面的应用实例 34

1.2.4.物理吸附在催化研究中的其它应用 40

符号说明 42

参考文献 44

第二章 化学吸附 46

2.1.概论 46

2.2.化学吸附量的测定 47

2.2.1.吸附仪器的选型 48

2.2.1.1.材质的选择 48

2.2.1.2.吸附剂的性质决定仪器尺寸和形状 48

2.2.1.3.其它要求 48

2.2.2.容量法测定吸附量 49

2.2.2.1.吸附装置的体积校正 50

2.2.2.2.非等温条件下吸附量的测定 50

2.3.化学吸附的选择性与催化剂表面上活性组份的测定 54

2.3.1.化学吸附的选择性(专一性) 54

2.3.2.化学吸附法研究催化剂的活性表面 55

2.3.2.1.负载型催化剂中金属表面的测定 56

2.3.2.2.选择性化学吸附法测定活性表面的局限性 57

2.3.3.固体表面酸碱性的测定 58

2.3.3.1.Hammett指示剂法 58

2.3.3.2.碱性蒸气不可逆吸附法 60

2.3.3.3.固体催化剂表面碱性的测定 60

2.4.吸附热测定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 61

2.4.1.吸附热的测定方法 61

2.4.2.吸附热测定法研究催化剂表面能量状态的分布和吸附质分子在表面上的反应性 64

2.4.3.微分吸附热测定法研究固体表面酸强度分布 65

2.4.4.吸附热的测定与催化剂活性组份的选择 67

2.5.吸附速率及吸附活化能与催化研究 70

2.5.1.闪灼脱附法研究吸附和脱附过程 71

2.5.2.程序升温热脱附法研究吸附过程 73

2.5.3.吸附动力学法研究乙烯氧化为环氧乙烷的机理 75

2.6.化学吸附法研究吸附层结构与催化剂表面活性集团原子数 77

2.6.1.吸附法测定吸附位的原子数 78

2.6.2.磁化学吸附等温线法和动力学法测定被吸附分子与金属原子成键数的方法 79

2.7.结束语 81

参考文献 82

第三章 气相色谱法 85

3.1.吸附等温线及催化剂宏观结构的研究 85

3.1.1.理论基础 85

3.1.1.1.保留理论 85

3.1.1.2.吸附等温线和保留体积的关系 87

3.1.1.3.保留体积和温度的关系 88

3.1.1.4.色谱过程的一级质量守恒方程和吸附量的计算公式 88

3.1.2.1.迎头色谱法 90

3.1.2.气固吸附等温线和催化剂宏观结构的测定方法 90

3.1.2.2.脉冲色谱法 94

3.1.2.3.热脱附色谱法 95

3.1.2.4.迎头脉冲色谱法测定催化剂比表面 99

3.2.催化剂表面性质和活性位性质的研究 100

3.2.1.化学吸附法和化学滴定法研究催化剂的表面性质 100

3.2.1.1.吸附热的测定 100

3.2.1.2.催化剂表面酸性的测定 100

3.2.1.3.催化剂表面金属分散度的测定 101

3.2.2.程序升温脱附法(TPD)研究催化剂的表面性质 104

3.2.2.1.理论部分 105

3.2.2.2.TPD法研究催化剂实例 110

3.2.3.程序升温还原法(TPR)研究金属催化剂的表面性质 112

3.2.3.1.TPR法的理论 112

3.2.3.2.TPR法研究负载型金属催化剂 113

3.2.4.其它程序升温色谱法 115

3.2.5.催化中毒法研究金属催化剂的活性位性质 115

3.3.1.催化色谱技术的一般介绍 117

3.3.催化动力学及反应机理的研究 117

3.3.2.脉冲催化色谱动力学 119

3.3.3.脉冲催化色谱法研究催化反应机理 120

3.3.3.1.乙烯选择氧化生成环氧乙烷 120

3.3.3.2.丁烯选择氧化反应机理 121

3.3.4.脉冲断流色谱法 123

3.3.5.程序升温表面反应动力学 125

3.3.6.其它催化色谱法 128

3.4.结束语 128

符号说明 129

参考文献 131

第四章 多晶X-射线衍射技术 134

4.1.X射线的产生及性质 134

4.1.1.X射线的产生 134

4.1.2.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35

4.2.2.点阵、格子、晶胞 138

4.2.晶体几何学基本知识 138

4.2.1.晶体 138

4.2.3.晶面、晶面指数、面间距 139

4.2.4.晶体的对称性、点群、空间群、晶系、布拉菲格子 139

4.3.X-射线衍射基本原理及粉末衍射技术 143

4.3.1.布拉格方程 143

4.3.2.X-射线衍射仪 144

4.3.3.制样 146

4.3.4.实验条件的选择 147

4.4.物相鉴定及相定量 147

4.4.1.物相鉴定 147

4.4.2.物相定量 150

4.4.2.1.外标法 150

4.4.2.2.内标法 151

4.4.2.3.稀释外推法 152

4.4.2.4.基体冲洗法 152

4.4.2.6.无标样相定量方法 153

4.4.2.5.自冲洗绝热方法 153

4.4.3.物相分析的应用 157

4.5.晶胞参数测定 159

4.6.线宽法测平均晶粒大小 160

4.7.其它方法 162

4.7.1.线形分析测晶粒分布 162

4.7.2.小角散射(SAXS)测颗粒分布 162

4.7.3.大角散射测径向电子密度分布(RED) 162

4.7.4.多晶结构测定 163

4.7.5.广延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 163

4.7.6.应用 164

4.8.结束语 167

参考文献 169

第五章 电子显微镜法 171

5.1.引言 171

5.2.1.分辨力与光学显微镜 172

5.2.2.电子波与电子源 172

5.2.电镜基础 172

5.2.3.电子束与试样的交互作用 173

5.2.4.电子透镜 174

5.2.5.电镜的分类 176

5.3.扫描电镜及其应用 176

5.3.1.CTEM的结构原理 176

5.3.2.CTEM的操作型式 178

5.3.2.1.亮场像 178

5.3.2.2.暗场像 178

5.3.2.3.选区电子衍射 181

5.3.2.4.衍射图的分析 181

5.3.3.TEM技术 183

5.3.3.1.仪器性能的检测 183

5.3.3.2.TEM的试样制备技术 185

5.3.4.1.催化剂物性的检测 195

5.3.4.TEM的应用 195

5.3.4.2.研究负载型催化剂 199

5.3.4.3.在催化剂制备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214

5.3.4.4.在催化剂失活、再生研究中的应用 220

5.3.5.控制气氛样品室(环境室)及超高压电镜的应用 222

5.4.SEM及其应用 223

5.4.1.SEM的结构原理 224

5.4.2.SEM的操作型式及像衬度 224

5.4.2.1.二次电子像与形貌衬度 225

5.4.2.2.背散射电子像与原子序衬度 226

5.4.3.SEM的分辨力与放大倍数 226

5.4.4.SEM的应用 228

5.4.5.SEM/EPMA(或AES)及其应用 229

5.4.5.1.SEM/EPMA及其基本原理和结构 229

5.4.5.2.SEM/EPMA显微分析过程 233

5.4.5.3.SEM/EPMA的空间分辨力与检测极限 235

5.4.5.4.SEM/EPMA的应用 235

5.5.STEM和电子显微术的进展 236

5.4.5.5.SEM/AES 236

5.5.1.STEM与CTEM 238

5.5.2.薄样品的EDS显微分析 240

5.5.3.μ-衍射 240

5.5.4.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 241

5.6.结束语 246

参考文献 247

6.1.1.颗粒度 250

6.1.颗粒度测定 250

第六章 催化剂的宏观物性测定 250

6.1.2.筛分法 251

6.1.3.沉降法 252

6.1.3.1.Stokes公式 252

6.1.3.2.重力沉降法 253

6.1.3.3.气动筛分法 253

6.1.4.其它测定方法 254

6.1.4.1.显微镜法 254

6.1.4.3.电导法 255

6.1.4.2.光散射法 255

6.2.密度测定 256

6.2.1.真密度 256

6.2.2.颗粒密度 258

6.2.3.堆密度 259

6.3.孔容及孔分布测定 259

6.3.1.孔容及孔分布测定概述 259

6.3.2.四氯化碳吸附法测定孔容 260

6.3.3.水滴定法测定孔容 262

6.3.4.压汞测孔法测定孔分布 263

6.3.4.1.手动压汞仪 264

6.3.4.2.自动压汞测孔仪 266

6.3.4.3.压汞法测定催化剂孔分布的某些问题 268

6.4.催化剂机械强度测定 272

6.4.1.压碎强度测定方法 273

6.4.2.固定床催化剂磨损率的测定 274

6.4.3.流化床催化剂磨损性能的测定 274

符号说明 276

参考文献 277

第七章 多相催化反应动力学 279

7.1.概论 279

7.1.1.动力学研究作为多相催化剂研究方法的意义和范围 279

7.1.2.多相催化动力学的内涵 280

7.1.3.多相催化反应的分类 281

7.1.3.1.消除反应 281

7.1.3.2.双组元加成反应 282

7.1.3.3.多组元加成反应 282

7.1.3.4.串行反应 282

7.1.3.5.平行反应 282

7.1.3.6.串行-平行反应 282

7.2.一般动力学概念 283

7.2.1.速率、速率方程和动力学参数 283

7.2.2.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 285

7.2.3.反应器中反应速率的基本表达式 287

7.2.4.活塞流管式反应器中简单速率方程的积分式 289

7.2.5.复杂反应的速率方程及其解析 291

7.2.5.1.可逆反应 291

7.2.5.2.串行反应和平行反应 292

7.2.5.3.串行-平行反应 293

7.2.5.4.动力学同位素方法(KIM)及其扩展 296

7.2.5.5.集算方法 299

7.3.吸附和多相催化反应速率方程 301

7.3.1.吸附与吸附等温方程 301

7.3.2.控速步骤 302

7.3.3.双曲线式多相催化反应速率方程 303

7.3.4.多相催化的幂式速率方程 307

7.4.多相催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判别 310

7.4.1.催化动力学数据处理 310

7.4.2.动力学模型的线性和非线性回归分析 311

7.4.3.动力学数据回归分析实例 313

7.4.4.动力学模型判别准则 317

7.4.5模型判别新方法 319

7.4.6.反应多段控速和催化表面非匀性对动力学方程的影响 320

7.5.多相催化过程中的物理传输 321

7.5.1.热-质传输在催化过程中的地位 321

7.5.2.气固相间传质(外扩散) 322

7.5.3.恒温粒内传质(内扩散)——简化情况 324

7.5.4.内扩散对反应活化能和反应级数的影响 327

7.5.5.恒温粒内传质——复杂情况 328

7.5.5.1.双组份反应 328

7.5.5.3.催化颗粒形状的影响 329

7.5.5.2.伴有总摩尔数变化的反应 329

7.5.5.4.双曲线式速率方程的相应有效因子 330

7.5.5.5.可逆反应 330

7.5.6.非恒温反应中的有效因子 331

7.6.动力学测定方法和实验装置 333

7.6.1.实验室反应器 333

7.6.1.1.积分反应器 333

7.6.1.3.外循环反应器 335

7.6.1.2.微分反应器 335

7.6.1.4.内循环反应器 337

7.6.1.5.搅拌反应器 338

7.6.1.6.传输床反应器 340

7.6.1.7.无梯度反应器的性能表征和与其它反应器的比较 340

7.6.2.排除物理传递干扰的判据 341

7.6.3.内扩散参数的测定 343

7.6.3.1.求有效因子的方法 343

7.6.3.2.单锭扩散反应器 345

7.6.4.速率方程中吸附参数的测定——过渡应答法 346

7.7.非稳态过程的动力学 350

7.7.1.失活与动力学 350

7.7.2.多重态与振荡 357

7.8.结束语 358

符号说明 359

参考文献 363

8.2.热分析的定义及分类 366

8.1.引言 366

第八章 热分析方法 366

8.2.1.热分析定义 367

8.2.2.热分析分类 367

8.3.几种常用热分析技术 368

8.3.1.差热分析 368

8.3.1.1.基本原理 368

8.3.1.2.差热分析仪及其工作原理 369

8.3.1.3.差热曲线 369

8.3.1.4.差热曲线的应用 371

8.3.2.差示扫描量热法 375

8.3.2.1.功率补偿的三种方式 376

8.3.2.2.差示扫描量热计及其工作原理 376

8.3.2.3.差示扫描量热曲线 377

8.3.2.4.DSC曲线的应用 377

8.3.3.热重法 380

8.3.3.1.热天平及其工作原理 381

8.3.3.2.热重曲线 382

8.3.3.3.热重曲线的应用 384

8.4.热分析曲线的影响因素 386

8.4.1.试样因素 386

8.4.1.1.颗粒大小的影响 386

8.4.1.2.试样重量的影响 387

8.4.2.条件因素 388

8.4.2.1.试样装填的影响 388

8.4.2.2.加热速度的影响 388

8.4.2.3.记录纸速的影响 389

8.4.2.4.气氛的影响 389

8.4.3.仪器因素 390

8.4.3.1.坩埚材质的影响 390

8.4.3.2.热电偶的影响 391

8.5.热分析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 391

8.5.1.催化剂活性的评选 391

8.5.2.催化剂制备条件的选择 395

8.5.3.催化剂组成的确定 398

8.5.4.研究活性组份与载体的相互作用 402

8.5.5.助剂作用机理的研究 405

8.5.6.催化剂老化和中毒的研究 409

8.5.7.固体催化剂表面酸性测量 411

8.5.8.催化剂积炭行为的研究 413

8.5.9.多相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419

8.5.10.1.脉冲热动力学法 423

8.5.10.吸附和表面反应机理的研究 423

8.5.10.2.用PTK技术研究氢-乙烯吸附及其机理 424

8.6.结束语 426

参考文献 427

第九章 磁性测量方法 429

9.1.引言 429

9.2.理论基础 430

9.2.1.物质的磁性 430

9.2.2.2.顺磁磁化率 434

9.2.2.磁化率 434

9.2.2.1.抗磁磁化率 434

9.2.2.3.与温度无关的顺磁性 435

9.2.3.有效磁矩μe??与未成对电子数 436

9.2.4.磁有序物质 437

9.2.4.1.铁磁性、反铁磁性与亚铁磁性 438

9.2.4.2.超顺磁性 438

9.2.4.3.颗粒大小及其分布 443

9.3.实验方法 447

9.3.1.Gouy式磁天平 447

9.3.2.Faraday式磁天平 449

9.3.3.低磁场强度下磁化强度的测定——磁感应法 451

9.3.4.振动样品磁强计 452

9.3.5.高磁场强度下磁化强度的测定——Weiss提升法 453

9.4.催化剂的活性组份在载体表面上的分散状态和价态 454

9.4.1.脱氢芳构化催化剂Cr2O3/r-Al2O3体系的磁化学研究 454

9.4.2.1.MnO2/r-Al2O3和MnO2/TiO2体系 456

9.4.2.催化剂活性组份的价态 456

9.4.2.2.Fe2O3/r-Al2O3和Fe2O3/TiO2体系 457

9.5.催化剂活性组份的鉴别与结构环境 458

9.5.1.Co-Mo/Al2O3加氢脱硫催化剂中钴离子的结构环境 458

9.5.2.Co-Mo/Al2O3加氢脱硫催化剂的活性组份 459

9.6.吸附和催化机理 461

9.6.1.化学吸附与磁化强度的变化 461

9.6.2.Ni、Co、Fe催化剂的研究——吸附键数 462

9.6.3.苯在Ni/硅藻土催化剂上的催化加氢反应机理 466

9.7.催化剂的颗粒大小及分布的测定 470

9.8.综合应用举例 473

9.8.1.用磁性测量和ESR谱研究Co-Mo/Al2O3催化剂中Na+的存在对Co的性质的影响 474

9.8.1.1.磁性测量的结果 474

9.8.1.2.ESR的测量结果 476

9.8.2.磁性测量与穆斯鲍尔谱方法的综合应用——氢在Fe/MgO催化剂上的活化状态的研究 478

9.8.2.1.氧化态催化剂的结果 478

9.8.2.2.还原样品的结果 479

9.8.2.3.H2与Fe/MgO催化剂的作用 481

9.9.结束语 482

符号说明 482

参考文献 484

第十章 电子顺磁共振技术 487

10.1.引言 487

10.2.电子顺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487

10.2.1.顺磁性物质 487

10.2.2.电子顺磁共振 488

10.2.3.弛豫、线型和线宽 490

10.2.4.g因子 491

10.2.5.超精细结构和精细结构 493

10.2.6.过渡金属离子 499

10.3.电子顺磁共振的实验方法 504

10.3.1.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 504

10.3.2.电子顺磁共振仪的主要组成 504

10.3.2.1.微波桥系统 504

10.3.2.2.共振腔系统 507

10.3.2.3.调制和检测系统 508

10.3.2.4.电磁铁系统 509

10.3.3.实验条件的选择 509

10.3.3.1.调制 510

10.3.3.2.微波 510

10.3.3.3.浓度 511

10.3.3.4.温度 511

10.3.3.5.扫场和时间常数 512

10.3.3.6.信号平均 512

10.3.4.磁场校准和测量g因子 513

10.3.5.自旋浓度的测定 514

10.3.6.超精细偶合常数的测定 514

10.3.7.多晶谱的分析 515

10.4.应用电子顺磁共振研究催化剂的实例 520

10.4.1.表面酸性位的研究 520

10.4.1.1.硅酸铝催化剂 520

10.4.1.2.钼酸铋催化剂 521

10.4.1.3.r氧化铝 522

10.4.2.活性位和结构的研究 525

10.4.2.1.钼酸铋催化剂 525

10.4.2.2.氧化铬催化剂 526

10.4.2.3.氧化钒催化剂 527

10.4.2.4.硫化钨和硫化钼催化剂 529

10.4.3.催化反应的研究 532

10.4.4.1.表面沉积炭 534

10.4.4.表面顺磁粒子的检测 534

10.4.4.2.氧粒子 535

10.4.4.3.硫粒子 537

10.4.5.表面与体相之间离子扩散的研究 538

10.5.结束语 540

符号说明 541

参考文献 543

第十一章 红外和激光拉曼光谱方法 545

11.1.引言 545

11.2.吸附分子的红外光谱 546

11.3.获得吸附分子的红外光谱的方法 551

11.3.1.样品制备 551

11.3.2.吸附池结构和性能 553

11.3.3.红外分光光度计 556

11.3.3.1.双光束光学零点 556

11.3.3.2.双光束电比例记录 557

11.3.3.3.双斩光系统 558

11.3.3.4.计算机红外光谱仪 559

11.3.3.5.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559

11.4.吸附态研究和催化剂表征 562

11.4.1.作为探针分子的CO吸附态 562

11.4.2.双金属原子簇催化剂的研究 565

11.4.2.1.表面组成的测定 566

11.4.2.2.几何效应和电子效应的研究 568

11.4.3.金属-载体间相互作用研究 574

11.4.4.固体表面酸性的测定 580

11.4.5.表面结构羟基的研究 586

11.4.5.1.Al2O3表面的结构羟基 586

11.4.5.2.SiO2-Al2O3表面的结构羟基 588

11.4.6.分子筛骨架振动的研究 593

11.5.红外光谱应用于反应动态学研究 595

11.5.1.HCOOH在Al2O3(ZnO)催化剂上的分解机理 596

11.5.2.NO和NH3在V2O5/Al2O3上反应的机理 599

11.5.3.C2H4在Ag催化剂上的氧化反应机理 602

11.5.4.CO加氢反应基元步骤考察 604

11.6.激光拉曼光谱方法 607

11.6.1.简介 607

11.6.2.实验方法 610

11.6.3.吸附分子的激光拉曼光谱 614

11.6.3.1.吸附吡啶的激光拉曼光谱 614

11.6.3.2.CO吸附在Ni/SiO2催化剂上的拉曼光谱 614

11.6.3.3.氢化学吸附在Ni/SiO2上的拉曼光谱 619

11.7.1.反射红外光谱 622

11.7.表面振动光谱的新进展 622

11.7.2.低能电子损失谱(EELS) 623

11.7.3.非弹性电子隧道谱(IETS) 627

11.7.4.非弹性中子散射谱(INSS) 633

11.8.结束语 636

参考文献 637

12.1.引言 641

12.2.原理 641

第十二章 紫外漫反射光谱方法 641

12.3.研究方法 644

12.3.1.仪器 644

12.3.2.标准物的选择 645

12.3.3.样品处理 646

12.3.4.影响减免函数的因素 647

12.3.4.1.粒度效应 647

12.3.4.2.样品表面光洁度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648

12.3.5.定性分析 648

12.4.1.1.Ni离子与载体的相互作用 650

12.4.应用 650

12.4.1.加氢精制催化剂的研究 650

12.4.1.2.Mo、Co离子与载体的相互作用 654

12.4.1.3.Co对MoO3分散状况的影响 654

12.4.1.4.Mo与Co或Ni之间的相互作用 655

12.4.1.5.NiO-WO3/A12O3催化剂 657

12.4.1.6.TiO2载体中Mo离子的结构 658

12.4.2.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 659

12.4.2.1.铂的价态测定 659

12.4.2.2.钌的价态测定 660

12.4.2.3.Pd/Al2O3催化剂的研究 661

12.4.3.CrO3/Al2O3催化剂的研究 662

12.4.4.其它 664

12.4.4.1.载铜催化剂的研究 664

12.4.4.2.Ag/分子筛Y催化剂的研究 665

12.4.4.3.固体酸性测定 666

参考文献 669

12.5.结束语 669

第十三章 光电子能谱法 671

13.1.引言 671

13.2.光电子能谱的基本原理 674

13.2.1.光电效应和光电子能量公式 674

13.2.2.俄歇效应和俄歇电子能量公式 678

13.2.3.谱峰的表示和识谱 679

13.2.4.化学位移状态分析的依据 688

13.2.4.1.化学位移 688

13.2.4.2.物理位移 690

13.3.仪器和实验技术 691

13.3.1.仪器设备 691

13.3.1.1.激发源 691

13.3.1.2.样品室和样品预处理室 693

13.3.1.3.电子能量分析器 693

13.3.2.1.谱图的能量校正 694

13.3.2.实验技术 694

13.3.1.5.超高真空(UHV)系统 694

13.3.1.4.外磁场屏蔽 694

13.3.2.2.样品制备方法 696

13.3.2.3.录谱和谱析注意事项 697

13.4.光电子能谱法在多相催化研究中的应用 699

13.4.1.组份鉴别 699

13.4.2.价态分析 702

13.4.3.半定量分析 704

13.4.3.1.依据 705

13.4.3.2.实例 706

13.4.4.活性位研究 707

13.4.4.1.硫化Co-Mo的活性组份 707

13.4.4.2.B酸和L酸的测定 710

13.4.5.催化剂组份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711

13.4.5.1.金属组份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 711

13.4.5.2.金属组份间的相互作用 712

13.4.6.吸附研究 714

13.4.7.失活和中毒机理分析 716

13.4.8.分散度的测定 719

13.5.在催化研究中电子能谱方法的发展 724

参考文献 732

第十四章 穆斯堡尔谱学及其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 733

14.1.引言 733

14.2.穆斯堡尔谱学原理 734

14.2.1.无反冲分数 735

14.2.2.同质异能移 736

14.2.3.二次多普勒能移 738

14.2.4.四极分裂 739

14.2.5.磁超精细分裂 740

14.2.6.谱线宽度和谱线形状 742

14.3.穆斯堡尔实验装置 742

14.4.穆斯堡尔谱学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 750

14.4.1.催化剂制备和催化剂特性方面的研究 750

14.4.1.1.制备条件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750

14.4.1.2.活性组份在载体表面上的移动性 751

14.4.1.3.活性组份与载体的相互作用 753

14.4.1.4.助催化剂的作用 754

14.4.1.5.活性相颗粒大小及其分布 756

14.4.2.催化剂表面性质的研究 760

14.4.2.1.确定表面组成及其变化 760

14.4.2.2.确定表面活性位置 762

14.4.2.3.确定表面活化态 763

14.4.2.4.确定表面结构 764

14.4.3.吸附与催化反应的研完 765

14.4.3.1.判断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 765

14.4.3.2.研究化学吸附 765

14.4.3.3.研究反应动力学 768

14.4.4.穆斯堡尔同位素作为催化剂的一个化学探针 769

14.5.应用实例 772

14.6.结束语 775

参考文献 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