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雹暴和雹块生长》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戈克海尔(N.R.Gokhale)著;中国科学兰州高原大气物理所译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1
  • ISBN:13031·1633
  • 页数:164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译者的话………………………………………………………………………………………i 1

序………………………………………………………………………………………………ii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冰雹气候学 3

2.1 美国的雹暴 3

2.1.1 雹暴-雷暴的比例 3

2.1.2 年变化和日变化 5

2.1.3 雹暴造成的经济损失 5

2.1.4 冰雹气候的差异 7

2.1.5 美国中部的冰雹气候 7

2.2 加拿大阿尔伯达的冰雹气候 8

2.3 欧洲的冰雹气候 9

2.4 其他国家的雹暴 13

2.4.1 阿根廷 13

2.4.2 苏联 14

2.4.4 非洲 15

2.4.3 热带的降雹情况 15

2.4.5 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19

2.5 降雹的开始时间 20

2.6 降雹的持续时间 21

2.7 冰雹量 23

2.8 雹块的浓度 23

2.9 小结 24

3.1.1 丹佛地区 25

3.1 冰雹报告网 25

第三章 雹暴降雹的图型 25

3.1.2 伊利诺斯州中部 26

3.1.3 加拿大阿尔伯达 26

3.1.4 南非德兰士瓦 28

3.2 雹迹和雹击带 29

3.3 降雹的间断性 34

3.4 雹击带和降雨的关系 36

3.5 小结 36

4.1.3 冰丸 38

4.1.2 雹块 38

4.1.4 雪丸 38

4.1.1 冰雹 38

4.1 冰雹的分类 38

第四章 雹块的物理特性 38

4.2 雹块的形状 40

4.3 雹块的末速度 42

4.4 雹块的大小 46

4.5 雹块的密度 46

4.6 雹块的硬度 47

第五章 雹块的内部结构 48

5.1 瑞士冰雹风洞 48

5.2 研究内部结构的实验技术 49

5.3 冰沉积的型式 51

5.4 雹块的胚 52

5.5 雹块的分层 53

5.6 晶体大小和形状 55

5.7 晶体的取向 57

5.8 气泡 59

5.9 瓣状结构 61

5.9.1 尖顶瓣 61

5.9.2 冰柱瓣 62

6.2 反射率和高度 65

第六章 雹暴的雷达分析 65

6.1 冰雹回波的特征形状 65

6.2.1 新英格兰雹暴 66

6.2.2 沃金厄姆(Wokinham)风暴 68

6.2 3 伊利诺斯雹暴 69

6.2.4 南达科他西部雹暴 70

6.2.5 阿尔伯达雹暴 71

6.3 高空最大反射率的意义 75

6.4 多波长技术识别冰雹和估计大小 75

6.5.1 偏振 78

6.5 其他技术 78

6.5.2 使用脉冲多普勒雷达 79

第七章 雹块生长模式 80

7.1 雷暴计划 81

7.1.1 不规则的雷暴和飑线雷暴 81

7.1.2 雷暴单体的发展 81

7.1.3 冰雹 83

7.2 雹块生长模式 83

7.2.1 多次进入模式 83

7.2.2 Schumann的雹块生长理论 84

7.2.3 Ludlam对热平衡和雹块生长的计算 85

7.2.4 海绵状生长 88

7.2.5 F.H.Ludlam的模式 89

7.2.6 Dessens的模式 93

7.2.7 Hitschfeld和Douglas的模式 93

7.2.8 Sulakvelidze及其同事们提出的模式 95

7.2.9 数值模式 97

第八章 雹块生长新模式 98

8.1 上升气流的结构和速度 98

8.2.2 质点的下落速度 99

8.2 模式云 99

8.2.1 云底高度和温度 99

8.2.3 过冷水滴区和冻结水滴区 100

8.2.4 上升气流廓线 101

8.2.5 液态含水量 101

8.3 发展旺盛的上升气流上部大量水汽凝结体的生长和积累 101

8.3.1 毫米大小水滴的生长 101

8.3.2 水汽凝结体的积累 102

8.4 雹胚的来源 103

8.6 强上升气流中的云滴生长 104

8.5 冰雹的生长区 104

8.7 雹块生长曲线 105

8.8 内部结构的演变 106

8.8.1 干生长 106

8.8.2 湿生长 106

8.8.3 例1 107

8.8.4 例2 108

8.8.6 雹块下落时的湿生长层和蒸发 109

8.9 水平辐散 109

8.8.5 一般的分层生长 109

8.9.1 径向速度 110

8.9.2 稳定上升气流中质点位移的一个特例 111

8.9.3 大雹块的浓度 111

8.10 风切变和冰雹生长 111

8.11 结论 112

第九章 雹块的同位素分析 113

9.1 同位素分析 113

9.2 理论 113

9.4 同位素资料的分析 114

9.3.2 实验程序 114

9.3.1 质谱仪 114

9.3 实验方法 114

9.4.1 雹块生长的轨迹 116

9.4.2 对“一个雹块分析”的评论 116

第十章 冰雹预报 121

10.1 潜在不稳定度 121

10.2 湿球冻结层的离地高度 123

10.3 低层大气的水汽 123

10.4 云底温度 123

10.5 冻结高度 124

10.6 高层的强风 125

10.7 雷达反射率的最大高度和雷达反射率的强度 125

10.8 最近的研究 125

10.9 公共的冰雹预报服务机构 125

10.10 识别有雹雷暴的新建议 127

10.10.1 冰雹的发生 128

10.10.2 估算雹块大小的列线图 129

10.10.3 结论 129

11.2 防雹的构想 131

11.1 火箭发射 131

第十一章 防雹 131

11.2.1 对风暴的过量播撒 132

11.2.2 播撒凝结核 132

11.2.3 增加雹胚数 132

11.3 由接触成核造成小水滴冻结 133

11.4 防雹计划 134

11.4.1 美国的计划 134

11.4.2 苏联的计划 135

11.4.4 法国西南部计划 140

11.4.3 阿根廷的计划 140

11.4.5 瑞士的计划 141

11.4.6 巴伐利亚的计划 141

11.4.7 肯尼亚的防雹计划 142

11.5 小结 144

附录A 雹块的冲并效率 145

附录B 雹块的融化 148

附录C 国家冰雹研究实验(NHRE) 150

附录D 常用的物理常数 152

参考文献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