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序 1
上编 溯源方知花必发 9
第一章 靠科学技术建设中国的“通天塔” 9
第二章 科学和技术容不得愚昧和僵化 17
腐朽的政治是科学的大敌 19
僵化的思想是科学的桎梏 23
教育落后势必科学落后 25
自满保守必然停滞不前 27
生产工具与社会形态 30
第三章 蒸汽和电力是“危险的革命家” 30
第一次产业革命创造了蒸汽时代 35
第二次产业革命迎来了电气时代 39
第三次产业革命产生了核能时代 43
第四章 产业革命建造了西方现代化大厦 46
阶级变动与社会变革 48
国民经济结构日趋复杂 49
企业管理接连变化 52
第五章 新技术革命的兴起背景复杂 60
信息爆炸 60
经济衰退 62
竞争激烈 65
维持霸权 68
石油危机 71
军备竞赛 73
社会危机 75
阶级矛盾 76
第六章 幻想靠新技术复苏的西方预言家 78
贝尔与《后工业社会》 81
门施与《技术停滞——革新克服衰退》 82
托夫勒与《第三次浪潮》 83
奈斯比特与《大趋势》 87
第七章 新技术和新产业前景远大 91
电子技术 93
光纤通信 99
激光技术 101
生物工程 103
新材料 108
新能源 110
海洋开发 112
宇宙开发 115
中编新技术在发达国家 121
第八章 美国力保领先地位 121
电子工业技术雄厚 121
生物工程发展迅速 135
光纤技术名列前茅 140
航天技术长足发展 141
新材料新能源 147
第九章 日本成为竞争伙伴 153
电子工业赶超美国 154
生物工程急起直追 172
光纤技术与美并列 178
积极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179
第十章 西欧联合奋力直追 183
西欧不甘落后 183
十年赶超美国 184
结成统一战线 186
联邦德国:调整科研重点,鼓励技术投资 187
英国:采取扶植政策,发展本国“硅谷” 190
法国:制定开发计划,培训技术力量 193
意大利:加强国家干预,扶植新兴产业 196
第十一章 苏联转向迎接挑战 198
调整政策采取措施 198
宇航工业超过西方 206
电子技术不断发展 208
努力开发生物工程 210
激光技术应用广泛 211
新材料新能源 212
第十二章 新技术使社会经济生活变化巨大 217
下编应战方能兴中华 217
科研结构变化 218
产业结构变化 219
就业结构变化 221
知识和技术结构变化 223
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变化 225
外贸结构与经营战略变化 228
发展中国家面临挑战 232
第十三章 迎接严峻挑战后来可以居上 239
时机千载难逢,挑战迫在眉睫 239
继续解放思想,后来可以居上 244
选准目标 249
第十四章 选准主攻目标,协调建设步伐 249
克服偏见 252
力扫“机盲” 255
统一布局 257
第十五章 加快改革进程,制订引进规划 262
改革经济体制,改善企业管理 262
立足我国国情,搞好适当引进 266
第十六章 改革落后教育,注重智力开发 272
改革教育 275
广开学路 280
参考书目 284
后记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