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篇 导论 5
第一章 方法 6
第二章 历史的回顾 13
第一节 三大争论问题 13
第二节 卢森堡和列宁的看法 15
第三节 苏联二、三十年代的争论 24
第四节 斯大林五十年代初提出的观点 37
第五节 我国学术界的争论 47
第六节 历史回顾所显现出来的问题 49
第二篇 均衡论 57
第一章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说明的究竟是什么问题? 58
第一节 两种思路症结所在? 58
第二节 马克思的再生产图式 63
第三节 马克思是怎样分析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的? 74
第四节 舍象如此多的因素说明了什么? 78
第二章 为何把实现问题作为中心? 85
第一节 产品实现过程只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一个方面 85
第二节 理论体系中的一环 90
第三节 是“实现论”,不是“按比例发展论”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指导意义 96
第三章 资产阶级宏观经济理论分析 106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06
第二节 对国民收入的分析谬在何处? 108
第三节 只在价格形式上分析“总供给=总需求” 115
第四节 国民收入的均衡同国民经济的均衡不是一回事 118
第四章 值得商榷的另一种思路 121
第一节 能否以资产阶级宏观经济理论为依据? 121
第二节 关于总供给=总需求的比较分析 132
第五章 国民经济的均衡 141
第一节 物质资料再生产的诸种比例关系 141
第二节 社会总产品的构成 148
第三节 实现国民经济均衡的基本条件 157
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两个制衡因素 171
第一节 均衡与失衡 171
第二节 必要产品量的确定 175
第三节 积累基金的构成 184
第三篇 水平论 191
第一章 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国民经济总量 193
第一节 国家贫富的根本原因在哪里? 193
第二节 提高生产力水平的两个环节 196
第三节 决定物质资料生产规模的主要因素 206
第二章 社会生产的部门结构 214
第一节 国民经济和社会生产的部门划分 214
第二节 产业部门之间的双重联系 220
第三节 产需平衡关系与产业部门结构 227
第三章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一般趋势 233
第一节 科学技术革命是原动力 233
第二节 变化始于新产业部门的出现 238
第三节 由农、轻、重“三足鼎立”的格局向多元化发展 241
第四节 生产资料生产向多方向、高技术发展 248
第五节 劳动力部门结构的变化“三次产业分类法” 252
第六节 产业政策的重要作用 257
第四章 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 261
第一节 我国产业结构正处在一个转折时期 261
第二节 发展高技术新兴产业 268
第三节 加速基础部门的建设 273
第五章 生产力水平提高对均衡关系的影响 277
第一节 何以旧话重提 277
第二节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客观依据 280
第三节 历史的检验 287
第四节 社会主义再生产中两大部类增长速度的差异 294
第四篇 动力论 299
第一章 研究经济运行动力问题的出发点 301
第一节 “隐去了”的主体 301
第二节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与社会主义阶段的现实 307
第二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层次经济利益结构 31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劳动者的整体利益 313
第二节 生产资料不同所有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差别 315
第三节 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的利益差别 319
第三章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动力和内在调节机制 331
第一节 动力来自于经济利益 331
第二节 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 337
第三节 关于“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规律”的争论 357
第四节 劳动者之间利益差别的调节机制 366
第五篇 调节论 379
第一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调节活动 380
第一节 调节者—国家 380
第二节 如何调节? 382
第三节 经济调节的渠道和手段 387
第二章 调节手段 392
第一节 计划 392
第二节 价格 395
第三节 税 399
第四节 信贷 402
第三章 宏观调节 406
第一节 结构均衡是总量均衡的基础 406
第二节 消费资料供求均衡关系的调节 413
第三节 生产资料供求均衡关系的调节 419
第四节 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调节 427
后记 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