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的金融宏观调控:信贷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1
第一节 1986年以前的贷款指标管理 2
第二节 1986—1987年:一个短暂的尝试 11
第三节 1988—1993年:直接控制为主、间接调控为辅的双轨制 15
第四节 转变的必要性 24
附录一 中国信贷计划管理体制的演变(1952—1993年) 34
第一节 1950—1979年:“统存统贷”信贷计划管理体制 35
第二节 1979—1983年;“差额包干”信贷计划管理体制 41
第三节 1984年之后:“实贷实存”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46
第二章 个人部门对金融运行和调控的影响 59
第一节 国民收入分配中个人份额的增长 60
第二节 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分析 68
第三节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对金融调控的影响 85
第三章 财政收支对金融宏观调控的影响 92
第一节 财政收支影响金融宏观调控的主要途径 93
第二节 财政收支对货币供应的影响:中国的情况 103
第三节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 110
第四章 企业行为:中国金融调控中的特殊问题 121
第一节 中国企业的金融资产负债结构 122
第二节 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动及其对金融运行的影响 139
第三节 关于“倒逼机制” 150
第四节 出路何在? 160
第五章 外汇体制改革对金融宏观调控的影响 165
第一节 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沿革 166
第二节 外汇体制改革后外汇储备的骤增 171
第三节 外汇体制改革对金融宏观调控的挑战 175
第四节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相关问题 182
第六章 信贷管理与资金在金融机构之间的流动 188
第一节 经济市场化过程中金融机构的发展 189
第二节 资金在金融机构之间的流动 201
第三节 资金多渠道流动的必然性 216
第七章 货币政策体系中的利率 229
第一节 利率水平的走势(1979—1993年) 231
第二节 利率结构及其改革 240
第三节 利率管理体制的改革 244
第四节 利率政策运用中的突出矛盾 247
第八章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宏观调控效果 256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目标 259
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工具 265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其效果 277
第四节 金融宏观调控效力渐弱:调控机制的原因 284
第五节 金融宏观调控效力渐弱:中央银行制度的原因 291
第六节 金融宏观调控效力渐弱:被调控者的原因 294
第九章 结论:中国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转变 299
附录二 西方国家货币管理当局对货币的层次划分和重点控制层次的选择 313
后记 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