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载 1
湖北省统计局关于一九九六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
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运行质量亟待提高 4
专文 8
1996年度全省经济十强县(市)名单 8
1996年度效益目标考核十佳单位名单 8
1996年度经济效益目标考核达标单位名单 8
推进经济结构重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9
十年发展铸辉煌 11
强化发展意识建设经济强市 13
明星城市再放异彩 15
实施四大战略强化五个保证全面推进县域经济大发展 17
好中求快大发展 保十进五争第一 19
建设效益农业加快小康步伐 21
大力推进两个转变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23
突出重点抓发展争强抢先增实力 25
抢抓机遇求发展团结拼搏争进位 28
再创辉煌又一年 31
发挥山区优势再现苏区辉煌 32
五剂良方促工兴 33
再造发展优势实现两个根本转变 34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孝昌工业 35
实施新举措建设新黄冈 36
转换生产组织模式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37
立足资源优势建立特色经济体系 38
高举发展大旗奋力抢前争先 39
围绕提高经济效益奋力建设经济强市 40
走特色之路振红安经济 41
立足资源抓开发转变观念快发展 42
走特色路 念效益经 43
走特色之路增强山区经济后劲 44
脚踏实地争发展稳中求进上台阶 45
开发资源培植支柱促进民族经济健康发展 46
统计资料 51
一、综合 51
1—1 土地面积与行政区划 51
1—2 地、市、州行政区划 51
1—3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52
1—4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发展速度 55
1—5 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 58
1—6 按经济类型分的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 59
1—7 主要指标人均水平 60
1—8 平均每天创造的财富 61
1—9 国内生产总值和构成 62
1—10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62
1—11 分项目、分行业国内生产总值 63
1—12 三次产业增长速度比较 64
1—13 第三产业构成 64
1—14 总投资及总消费 65
1—15 总消费和总投资指数 65
1—16 全省行政、事业服务业全额单位财务状况 66
1—17 差额、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状况 66
1—18 服务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 67
1—19 工农业总产值 68
1—20 工农业总产值指数 68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69
2—1 总人口 75
二、人口 75
2—2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76
2—3 分年龄性别人口数 76
2—4 人口年龄构成 77
2—5 育龄妇女分年龄生育胎次 78
2—6 6岁及以上人口文化状况 79
2—7 各年龄初婚年龄的人口 80
2—8 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人口 81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82
三、从业人员和职工工资 85
3—1 卫从业人员 85
3—2 分行业职工人数 85
3—3 分行业合同制职工人数 86
3—4 分行业女职工人数 86
3—6 城镇失业人员安置情况 87
3—5 城镇分行业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 87
3—7 职工工资总额及指数 88
3—8 分行业职工工资总额 88
3—9 国有经济单位分行业职工工资总额构成 89
3—10 城镇集体经济单位分行业职工工资总额构成 89
3—11 职工平均工资及指数 90
3—12 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 90
3—13 职工及离(退)休、退职人员保险福利费用及构成 91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92
四、固定资产投资 97
4—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97
4—2 全社会各种分组固定资产投资 98
4—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指标 99
4—4 全社会按资金来源分的固定资产投资 100
4—6 全社会按用途分的固定资产投资 101
4—5 全社会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的固定资产投资 101
4—7 全社会按构成分的投资额 102
4—8 全社会按三次产业划分的投资额 102
4—9 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及完成情况 103
4—1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或效益) 104
4—11 全社会竣工房屋建筑面积及竣工率 105
4—12 国有经济单位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的固定资产投资 106
4—13 国有经济单位按资金来源分的固定资产投资 109
4—14 国有经济单位按用途分的固定资产投资 110
4—15 国有经济单位按构成分的固定资产投资 110
4—16 国有经济单位按三次产业分的固定资产投资 111
4—17 国有经济单位按建设性质分的固定资产投资 111
4—18 国有经济单位新增固定资产及交付使用率 112
4—19 国有经济单位竣工房屋面积及竣工率 112
4—20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的国有经济单位基本建设投资 113
4—21 按资金来源分的国有经济单位基本建设投资 116
4—22 按建设性质分的国有经济单位基本建设投资 117
4—23 按用途分的国有经济单位基本建设投资 117
4—24 按构成分的国有经济单位基本建设投资 118
4—25 按三次产业分的国有经济单位基本建设投资 118
4—26 国有经济单位基本建设新增固定资产及交付使用率 119
4—27 基本建设竣工房屋面积及竣工率 119
4—28 全省基本建设项目及投产率 120
4—29 基本建设新增主要产品生产能力 120
4—30 全省各种分组的基本建设投资 121
4—31 地方各种分组的基本建设投资 122
4—32 基本建设大中型一览表 123
4—33 全省各种分组的技术改造投资 129
4—34 地方各种分组的技术改造投资 130
4—35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的国有经济单位技术改造投资 131
4—36 技术改造新增主要产品生产能力 133
4—37 技术改造投产工业项目的经济效益 134
4—38 更新改造限额以上项目一览表 135
4—39 全省房地产投资 141
4—40 城镇集体经济单位固定资产投资 143
4—41 其他经济单位固定资产投资 144
4—42 农村集体经济单位固定资产投资 144
4—43 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情况 145
4—44 农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和建房 145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146
五、能源生产和消费 151
5—1 能源生产量 151
5—2 能源生产构成 151
5—4 能源消费构成 152
5—3 能源消费总量 152
5—5 主要二次能源生产量 153
5—6 主要二次能源生产量增长速度 153
5—7 主要能源品种总消费量 154
5—9 能源自给率 157
5—10 综合能源平衡表 158
5—11 煤炭平衡表 159
5—12 电力平衡表 160
5—13 能源调出调入量 161
5—14 分行业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 162
5—15 分行业原煤消费量及构成 163
5—16 分行业汽油消费量及构成 164
5—17 分行业柴油消费量及构成 165
5—18 分行业电力消费量及构成 166
5—20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167
5—19 能源生产弹性系数 167
5—21 能源主要品种生活用量 168
5—22 能源消费水平 168
5—23 每万元工业总产值能源、电力消费量 169
5—24 县及县以上工业部门能源消费及节能情况 170
5—25 加工转换二次能源消费量 170
5—26 重点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耗指标 171
5—27 主要原材料消费量 172
5—28 分行业钢材、木材消费量 173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174
6—1 财政收支总额及指数 177
6—2 财政收入 177
六、财政 177
6—3 财政支出 178
6—4 分项财政收入 179
6—5 分项财政支出 180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180
七、物价指数 183
7—1 物价总指数 183
7—2 市、县各种物价指数 183
7—3 零售物价、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 184
7—4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185
7—5 分行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186
7—6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 187
7—7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187
7—8 农产品收购价格分类指数 188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189
8—1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改善情况 193
八、人民生活 193
8—2 居民消费水平 194
8—3 居民消费水平指数 194
8—4 城乡储蓄存款年末余额 195
8—5 城镇居民家庭生活基本情况 195
8—6 城镇居民家庭收支情况 196
8—7 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构成情况 198
8—8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人年末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200
8—9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末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201
8—10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购买商品数量 202
8—11 城镇居民家庭房屋居住分布情况 204
8—12 农民家庭基本情况 206
8—13 农民家庭户均种植业、林业及动物饲养业生产情况 207
8—14 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208
8—15 农民家庭年人均经营收入 209
8—16 农民家庭年人均收入分组 209
8—17 农民家庭年人均生产支出 210
8—18 农民家庭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211
8—19 农民家庭年人均现金收支 212
8—20 农民家庭年生活消费品中商品性和自给性比重 213
8—21 农民家庭年人均粮食收支 214
8—22 农民家庭年人均出售主要农副产品情况 215
8—23 农民家庭年人均主要实物消费量 216
8—24 农民家庭每百户主要耐用物品拥有量 217
8—25 地、市、州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217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218
九、城市概况 221
9—1 35个城市社会经济主要指标 221
10—1 农村基层组织和乡村劳动力情况 243
十、农业 243
10—2 乡村劳动力情况 244
10—3 耕地面积变化情况 244
10—4 农、林、牧、渔业分项产值 245
10—5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246
10—6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数(上年=100) 246
10—7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数(1978年=100) 247
10—8 农业商品产值 247
10—9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248
10—10 农村非农行业产值 248
10—11 农业机械年末拥有量 249
10—12 农业机械化、用电、化肥、水利情况 250
10—13 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 251
10—14 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 252
10—15 主要农作物产量 253
10—16 主要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 254
10—17 林业生产情况 255
10—18 主要土特产品产量 256
10—19 水产品生产情况 256
10—20 畜牧业生产情况 257
10—21 按人平均粮、棉、油、猪、水产品生产水平 258
10—22 乡镇企业单位数 259
10—23 乡镇企业职工人数 259
10—24 乡镇企业总产值 260
10—25 乡镇企业总产值指数 260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261
十一、工业 265
11—1 业企业单位数 265
11—2 业企业单位数构成 265
11—4 全部工业总产值构成 266
11—3 全部工业总产值 266
11—5 业总产值指数(上年=100) 267
11—6 业总产值指数(1978年=100) 267
11—7 分行业工业总产值 268
11—8 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70
11—9 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271
11—10 各种分组的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72
11—11 独立核算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84
11—12 独立核算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285
11—13 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86
11—14 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287
11—15 各种分组的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88
11—16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298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301
12—2 建筑业平均人数 305
12—1 建筑业企业单位数 305
十二、建筑业 305
12—3 建筑业总产值 306
12—4 建筑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306
12—5 国有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面积、竣工率 307
12—6 地方国有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面积、竣工率 307
12—7 国有建筑业企业工程质量情况 308
12—8 国有建筑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309
12—9 国有建筑业企业技术装备情况 310
12—10 城镇集体建筑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311
12—11 建筑业企业生产情况 312
12—12 建筑业企业工程情况 313
12—13 建筑业企业财务状况 314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316
13—1 运输线路长度 319
十三、运输和邮电 319
13—3 交通部门旅客周转量 320
13—2 交通部门客运量 320
13—4 交通部门货运量 321
13—5 交通部门货物周转量 321
13—6 铁路机车及客车拥有量 322
13—7 铁路运输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23
13—8 民用车辆、船舶拥有量 324
13—9 公路运输客货汽车运用情况及技术经济指标 325
13—10 地方轮驳船运用情况及技术经济指标 326
13—11 全省民用航空主要运输情况 327
13—12 地方交通部门分货类运输量 327
13—13 邮电业务总量 328
13—14 邮电通信网 328
13—16 邮电通信服务水平 329
13—15 邮电主要工具数 329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330
十四、国内外贸易 333
14—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33
14—2 按销售地区分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34
14—3 消费品零售总额分类 334
14—4 城乡集市贸易情况 335
14—5 全省批发贸易业机构、网点、人员情况 336
14—6 市批发贸易业机构、网点、人员情况 336
14—7 县批发贸易业机构、网点、人员情况 337
14—8 县以下批发贸易业机构、网点、人员情况 337
14—9 全省零售贸易业机构、网点、人员情况 338
14—10 市零售贸易业机构、网点、人员情况 338
14—12 县以下零售贸易业机构、网点、人员情况 339
14—11 县零售贸易业机构、网点、人员情况 339
14—13 餐饮业机构、网点、人员情况 340
14—14 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额 340
14—15 批发零售贸易业按经济类型分的商品购进、销售和库存总额 341
14—16 批发零售贸易业按企业规模分的商品购进、销售和库存总额 341
14—17 批发零售贸易业按行业(中共)分的商品购进额 342
14—18 大中型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销售、库存类值 343
14—19 小型企业、活动单位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库存类值 343
14—20 大中型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销售、库存数量 344
14—21 外贸部门进出口总额及构成 346
14—22 外贸部门出口额及构成 346
14—23 省外贸、工贸公司及武汉市进出口情况 347
14—24 全省同各主要国(地区)进出口总额 348
14—25 进出口货物贸易方式情况 349
14—26 进出口货物商品种类 350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354
十五、对外经济和旅游 357
15—1 利用外资情况 357
15—2 借用国外资金情况 357
15—3 外商投资企业基本情况 358
15—4 接待海外旅游人数 361
15—5 旅游外汇收入 361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362
十六、金融和保险 365
16—1 国家银行信贷资金来源 365
16—2 国家银行信贷资金运用 366
16—3 国家银行存款和贷款年末余额 367
16—4 国家银行现金收支 367
16—6 国家银行现金支出 368
16—5 国家银行现金收入 368
16—7 保险主要业务指标 369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371
十七、教育、科技和文化 375
17—1 各级各类学校数 375
17—2 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 376
17—3 各级各类学校招生数 377
17—4 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数 378
17—5 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数 379
17—6 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数 380
17—7 高等学校分类别情况 381
17—8 中等专业学校分类别情况 382
17—9 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学历分类 383
17—11 各级各类学校校舍建筑面积情况 384
17—10 大学、中专专任教师职称情况 384
17—12 初中毕业生和小学毕业生升学率 385
17—13 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 385
17—14 各级各类学校服务的人口及每万人口中在校学生数 386
17—15 各级各类学校每个专任教师负担的学生数 386
17—16 各级学校女学生和女教师数 387
17—17 各级各类成人学校在校学生数 387
17—18 成人教育基本情况 388
17—19 研究生基本情况 389
17—20 教育事业经费支出情况 389
17—21 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人员、经费收支情况 390
17—22 科研课题规模与投入 391
17—23 研究与开发机构科学著作论文 391
17—24 申报登记省、部级以上成果分类及经济效益 392
17—25 科学进步奖授奖情况 393
17—27 高等院校研究开发机构、人员情况 394
17—26 高等院校科技人员情况 394
17—28 科学技术协会组织与活动 395
17—29 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活动经费筹集、支出情况 396
17—30 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机构、项目情况 396
17—31 国有经济单位自然科学技术人员 397
17—32 专利受理量、批准量及分布状况 397
17—33 技术贸易机构与人员情况 398
17—34 各类技术合同签定及执行情况 398
17—35 全省技术买卖情况 399
17—36 受让技术社会经济目标 399
17—37 国家级“丰收计划”实施情况 400
17—38 “星火计划”、“火炬计划”实施情况 400
17—39 科学情报文献机构情况 400
17—41 气象部门基本情况 401
17—40 地震观测及地方地震工作情况 401
17—42 农牧系统地、市、县研究机构及人员情况 402
17—43 技术监督计量事业基本情况 402
17—44 档案事业基本情况 403
I7—45 标准事业基本情况 403
17—46 文化事业机构、人员数 404
17—47 公共图书馆发展情况 404
17—48 公共图书馆藏书及分类情况 405
17—49 图书、杂志、报纸出版基本情况 405
17—55 广播、电视节目构成 405
17—50 电影、艺术活动、群众文化活动、图书馆及博物馆活动情况 406
17—51 艺术表演团体、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经费情况 406
17—52 文化、文物事业经费支出及基本建设情况 407
17—53 广播、电视机构人员数 407
17—54 广播、电视基本情况 408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409
十八、体育、卫生、社会福利和其他 413
18—1 体委系统职工人数 413
18—2 体委系统体育场、馆、池、房基本情况 413
18—3 等级裁判员、运动员人数 413
18—4 体育竞赛成果情况 414
18—5 群众体育活动情况 414
18—6 卫生机构数 415
18—7 卫生机构人员数 416
18—8 卫生机构床位数 416
18—9 各类卫生工作人员数 417
18—10 县及县以上医院业务工作开展情况 417
18—12 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病及死亡情况 418
18—11 农村村级卫生组织情况 418
18—13 部分城市十种主要疾病死亡构成及顺位 419
18—14 部分农村十种主要疾病死亡构成及顺位 419
18—15 工会组织情况 420
18—16 社会福利事业、企业单位机构及人员数 420
18—17 社会福利救济主要费用情况 421
18—18 社会救济对象享受补助、救济情况 421
18—19 社会福利企业基本情况 422
18—20 婚姻登记和离婚情况 422
18—21 刑事案件发、破案情况 423
18—22 城市交通事故与火灾情况 423
18—23 检察批捕、起诉情况 424
18—24 反贪污贿赂情况 424
18—25 律师、公证、调解工作基本情况 425
18—26 涉外公证文书分类情况 426
18—27 调解民间纠纷类 427
18—28 排污费征收、使用和污染赔(罚)款情况 427
18—29 “三废”排放和处理综合利用情况 428
18—30 业企业污染治理情况 429
18—31 各地区工业企业废水处理设施情况 430
18—32 全省当年建成投产的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情况 430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431
十九、地、市、州主要指标 435
19—1 地、市、州国内生产总值 435
19—2 地、市、州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435
19—3 地、市、州全部行政、事业服务业全额单位财务状况 436
19—4 差额、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状况 436
19—5 服务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财务状况 437
19—7 1996年地、市、州人口数 439
19—6 地、市、州人口数 439
19—8 地、市、州按经济类型分职工人数 440
19—9 地、市、州职工工资总额及平均工资 440
19—10 地、市、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441
19—11 地、市、州国有经济单位固定资产投资 441
19—12 地、市、州按经济类型分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442
19—13 地、市、州国有经济单位基本建设投资 443
19—14 地、市、州国有经济单位技术改造投资 443
19—15 地、市、州财政收入 444
19—16 地、市、州财政支出 444
19—17 地、市、州居民消费水平 445
19—18 地、市、州居民消费水平指数 445
19—19 地、市、州乡村劳动力 446
19—20 地、市、州耕地面积 446
19—22 地、市、州农、林、牧、渔四业产值 447
19—21 地、市、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指数 447
19—23 地、市、州农、林、牧、渔业中间消耗 448
19—24 地、市、州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448
19—25 地、市、州农、林、牧、渔业商品产值 449
19—26 地、市、州农村非农行业产值 449
19—27 地、市、州农业机械拥有量 450
19—28 地、市、州农业机械化、用电、化肥、水利情况 451
19—29 地、市、州粮、棉、油产量 451
19—30 地、市、州主要农作物产量 452
19—31 地、市、州大牲畜、羊、猪年末存栏、出栏、肉产量 453
19—32 地、市、州生猪年末存栏和年内出栏头数 454
19—33 地、市、州水产品产量 454
19—34 地、市、州水产品生产情况 455
19—35 地、市、州主要土特产品产量 455
19—36 地、市、州人干粮、棉、油、猪、水产品生产水平 456
19—37 地、市、州造林面积和主要林产品产量 457
19—38 地、市、州乡及乡以上按轻、重工业分的工业总产值 458
19—39 地、市、州乡及乡以上按经济类型和企业规模分的工业总产值 458
19—40 地、市、州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459
19—41 地、市、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460
19—42 全省民用机动车年末拥有量 461
19—43 地、市、州邮电业务量 462
19—44 地、市、州邮电通信网 462
19—45 地、市、州按行业分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63
19—46 地、市、州接经济类型分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63
19—47 1996年各县(市)经济效益考核目标完成情况 464
附录 475
1.湖北部门篇 475
2.湖北企业篇 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