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1
第一章 绪论 1
二、城市地理学与有关学科的关系 4
三、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方向 8
四、国外城市地理学基础著作 9
第二章 城市化原理 15
第一节 基本概念 15
一、城市的概念 15
二、城市化的概念 17
一、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 23
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 23
二、现代城市化的动力 27
三、城市化的表征性能 34
第三节 城市化的类型和测度 36
一、城市化的类型 36
二、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 40
第四节 城市化的近域推进 44
一、内部市区的城市化 44
二、外围市区的城市化 45
圈2-1 住宅圆形旋状扩展图 50
图录 50
图2-2 东京特殊病院分布图 53
三、郊区的城市化 54
一、农村地区的城市化 56
第五节 城市化的广域扩展 56
二、小城镇的发展与城市化 60
图2-3 农村城市化照片纪实 63
图2-4 苏锡地区城镇规模、职能分类示意图 65
三、地方城市的城市化 66
图2-5 六安市的地理位置 67
图2-6 阜阳市的地理位置 68
四、专业城市的城市化 68
五、海港城市的城市化 69
图2-7 城市化推进过程示意图 71
结语 72
图2-8 城市发展关系模式图 72
第一节 世界城市化研究概况 74
第3章 世界的城市化 74
一、早期城市 78
第二节 世界城市的发展史 78
二、中世纪城市 81
表3-1 欧洲若干中世纪城市人口估计 83
图3-1 工业革命前城市化的地域倾向 85
三、近代城市 87
表3-2 美国十九世纪城市人口变化情况 88
图3-2 东南亚的殖民地城市 89
图3-3 美国人口重心图 90
第三节 世界城市化的特点 91
一、城市化的世界性 91
表3-3 二次世界大战前发达国家主要城市人口情况 92
表3-4 二次世界大战前发展中国家主要城市人口情况 93
表3-5 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主要城市人口情况 94
表3-6 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主要城市人口情况 95
表3-7 世界各洲及洲内大区城市人口百分比 96
二、城市化的区域性 98
表3-8 世界各地区城市人口情况 99
图3-4 世界的城市化 100
图3-5 世界城市人口发展趋势 101
表5-9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发展状况 103
表3-10 世界不周规模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 105
表3-11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大城市增长情况表 106
表3-12 世界上若干国家的城市首位度 107
三、城市化的连续性 108
结语 114
第4章 我国的城市化 117
一、夏商时期 117
第一节 我国城市的发展史 117
二、周至汉朝 119
图4-1 “丝绸之路”示意图 122
三、三国两晋至元朝 124
四、明至清朝前期 127
五、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 130
第二节 解放后我国城市化的特点 134
一、城市人口增长的特点 134
表4-1 1936年我国城市的规模分级 134
图4-2 解放初我国5万人以上城市分布图 135
图4-3 1972年我国5万人以上城市分布图 136
表4-2 我国城市人口增长情况 137
二、城市化的地区差异 140
表4-3 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城市人口比例 141
三、城市化的规模差异 142
表4-4 我国不同规模的城镇数量 143
表4-5 中、日、苏、美、印度城市人口规模比较 143
图4-4 我国5万人口以上城市的规模—顺序分布 145
表4-6 五个省的省会与本省最大城市人口比较 146
表4-7 我国省会及自治区首府的人口增长情况 147
第三节 我国城市化水平的预测 150
表4-8 公元2000年我国城镇人口增长情况 151
图4-5 40个国家组的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关系曲线 152
结语 156
第5章 城市的地域结构 158
第一节 城市地域结构的一般概念 158
一、城市地域与城市的地域结构 158
图5-1 美国标准大城市统计区图 161
图5-2 日本的大城市圈 163
二、城市地域研究的近况 164
第二节 城市地域结构的理论 166
图5-3 同心圆模式图 167
一、伯吉斯的同心圆学说 167
二、霍伊特的扇形学说 169
图5-4 扇形模式图 169
三、哈里斯,乌尔曼的多核心学说 170
图5-5 多核心模式图 171
五、迪肯森的三地带学说 172
四、埃里克森的折衷学说 172
第三节 结节性和结节地域 173
六、木内信藏的三地带学说 173
一、基本概念 174
二、结节地域的构造和结节点的区位过程 175
表6-1 上海市区人口重心数值表 177
图5-6 上海市区人口重心示意图 180
三、结节性能的度量和结节点的等级体系 182
表5-2 上海市区结节度指数数据表 184
图5-7 结节指标回归分析点子图 187
图5-8 上海市区结节点中心性能立体图 188
图5-9 上海市区结节度指数分布断面图 189
图5-10 结节点数轴分类 190
图5-11 上海市区结节点分布图 191
图5-12 东京结节点等级划分 192
图6-13 东京市区结节点分布图 193
四、结节地域的划分方法 194
图5-14 结节点引力矢量图 194
图6-15 结节地域联线图 195
图5-16 上海市区结节地域图 196
图5-17 上海市区的六边形地域构造 197
图5-19 扇形圆周图 199
图6-18 东京的六边形地域构造 199
表5-3 上海市区结节度指数表 200
第四节 均质性和均质地域 201
一、基本概念 201
二、均质性能的度量 202
三、信息图与均质地域的划分方法 203
图5-20 均质地域方格网 204
图5-21 上海市区地域职能总信息图 206
图5-22 上海市区居住职能信息图 207
图5-23 上海市区工业职能信息图 208
图5-24 上海市区其它职能信息图 209
表5-4 居住地域均质度和紧凑度表 210
图5-25 上海市区居住地域图 210
表5-5 工业地域均质度与紧凑度表 211
图5-26 上海市区工业地域图 211
图5-27 1932年上海市区工业地域图 212
表5-6 上海市区均质地域职能信息数据表 213
四、结节性与均质性的关系 214
一、城市的地域分化 216
第五节 城市的地域分化 216
图5-28 城市地域分化系列 218
二、城市发展的理想模式 221
图5-29 “田园城市”模式图 223
图5-30 格伦理想城市模式图 226
图5-32 次一级单位理想模式图 227
图5-31 城市组织理想模式图 227
一、结节地域与均质地域系列 229
第六节 城市的地域划分 229
二、城市专项地域划分 230
图5-33 东京土地利用断面图 231
图5-34 三分法城市土地利用图 233
图5-35 东京市区人口密度图 235
图5-36 美国丹佛市地价分布立体图 236
结语 237
第6章 特大城市的成长 241
第一节 特大城市的成长过程 241
一、特大城市的定义 241
二、形成特大城市的原因 242
图6-1 世界特大城市分布图 243
表8-1 世界特大城市一览表 244
表6-2 工业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 250
表6-3 世界人口增长情况 250
表6-4 工业国家人口的总增长 251
一、特大城市的地域界限 255
第二节 特大城市的地域结构 255
表6-5 特大城市地域构成情况表 256
二、城市中心区 257
表6-6 美国城市中超过500英尺(152.4米)超高层建筑情况表 259
三、工业区 262
图6-2 现代工业城市模式图 263
图6-3 常州市工业包围城市示意图 266
四、居住区 267
第三节 城市商业土地利用 270
一、商业中心区位的理论和应用 271
图6-4 各级商业中心的空间模式 272
表6-7 苏黎世三级商业中心的特征 274
表6-8 芝加哥未规划商业中心的规模特征 275
表6-9 商业中心的位置形态特征 279
二、上海市区商业中心的等级体系 279
图6-5 上海市区30个商业中心聚类图 282
表6-10 30个商业中心四项指标相关系数矩阵 283
表6-11 八组商业中心四项指标的平均值 284
表6-12 五个不同级别商业中心的规模 286
图6-6 上海市区商业中心分布图 289
第四节 特大城市的郊区和郊区化 292
一、郊区的演变 292
表6-13 郊区分类表 296
二、郊区化 297
表6-14 国外特大城市人口变动情况 300
一、卫星城市的概念 304
第五节 卫星城市 304
二、卫星城市的特点 306
表6-15 卫星城市的类型 309
三、卫星城市的类型 309
四、卫星城市的理论 310
第六节 巨大城市带 314
图6-7 特大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图 314
一、概念和特点 314
图6-8 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巨大城市带 316
图6-9 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巨大城市带 317
二、形成巨大城市带的原因 320
图6-10 中国沪宁杭地区巨大城市带 324
第七节 世界著名特大城市 325
一、伦敦 325
图6-11 伦敦城市地域图 326
二、巴黎 329
图6-12 巴黎城市地域图 330
三、纽约 332
图6-13 纽约城市地域图 333
四、东京 336
图6-14 东京城市地域图 337
五、莫斯科 340
图6-15 莫斯科城市地域图 341
结语 342
一、城市职能的定义 344
第一节 基本概念 344
第7章 城市的职能与经济基础 344
二、基本职能与非基本职能 345
表7-1 我国部分城市的BE/NBE比率 347
表7-2 美国威斯康星州奥什科什和麦迪逊的就业结构 348
表7-3 奥什克什和麦迪逊的非基本就业结构 350
第二节 城市经济分析的方法 351
一、最低必要量法 352
二、“K”值的变化 353
表7-4 美国不同区域和不同规模城市的K值 354
图7-1 美国城市规模与13个部门最低必要量之间的关系 356
三、乌尔曼一迪西最低必要量探讨 356
图7-2 美国标准大城市统计区人口与产业最低必要量的关系 357
四、划分我国就业人口结构的探讨 359
第三节 城市成长的机制 360
一、乘数理论 360
二、投入产出分析 362
表7-5 假设的投入产出表 364
表7-6 假设的5个经济部门的“A”技术系数矩阵 366
表7-7 斯德哥尔摩经济结构的投入产出表 372
三、城市成长的模式 373
图7-3 乘数机制和循环累积成长的过程 374
第四节 城市的职能分类 376
一、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376
二、一般性描述分类 378
三、统计分类 381
表7-8 哈里斯城市职能分类表 382
表7-9 哈里斯分类结果的总结 384
图7-4 纳尔逊城市分类 387
表7-10 美国城市九个部门就业比例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388
表7-11 纳尔逊分类结果的总结 389
表7-12 苏联主要城市的职能分类 391
表7-13 苏联城市的工业职能结构 392
图7-5 1951年加拿大的城市类型 396
四、多变量分类 397
表7-14 若干国家和地区城市多变量分类一览 398
图7-6 南朝鲜城市聚类图 403
图7-7 南朝鲜的城市类型 404
结语 406
一、相互作用的分类 409
第一节 基本概念 409
第8章 城市的相互作用与城市体系 409
二、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 410
三、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413
第二节 城市的空间扩散 414
表8-1 我国客运、货运量的增长情况 414
图8-2 扩张扩散:扩散阶段 415
图8-1 扩张扩散:初始阶段 415
一、空间扩散的种类 415
图8-3 重新区位扩散:初始状态 416
图8-4 重新区位扩散:扩散以后 416
图8-5 等级扩散过程 417
图8-1 1924年美国设有电台的城市 418
图8-6 1921年美国设有电台的城市 418
二、影响新事物扩散的因素 419
表8-2 一些新事物在我国首次出现的时间和地点 419
表8-3 智利不同规模城镇采用新事物的比例 420
图8-8 六种新事物在智利的传播时间 421
三、新事物扩散的空间形式 422
表8-4 1933年沿海六大城市工业分布情况 422
第三节 城市与区域的相互作用 424
一、结节点、结节区域和城市等级体系 425
图8-9 纽约与波士顿在新英格兰南部的相互影响 426
二、结节区域的划分 427
图8-10 纽约和波士顿之间的竞争 428
三、经济中心和中心城市 429
表8-5 1980年15个中心城市经济占全国比例 433
四、相互作用模式 434
图8-11 美国人口潜力面图 437
图8-12 美国的市场潜力面图 438
图8-18 美国制造业潜力面图 439
第四节 中心地理论 439
一、中心地理论的基本概念 440
图8-14(a) 假设货物G的需求曲线 443
图8-14(b) 假设货物G的需求圆锥 443
图8-15 货物最大销售范围的空间体现 443
二、克利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444
图8-16 六边形市场区的出现 446
图8-17 中心地的空间等级排列 447
表8-6 n种货物由M级中心地供应的情况表 449
图8-18 由均匀分布点组成的60°角网络 450
图8-19 中心地三种可能的空间排列 451
图8-20 根据市场原则形成的中心地体系 453
图8-21 根据交通原则形成的中心地体系 453
图8-22 根据行政原则形成的中心地体系 453
三、廖士景观 454
表8-7 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体系 454
图8-23 廖士景观中六个规模最小的市场区 456
表8-8 在廖士体系中不同等级市场区所提供的聚落数目 458
图8-24 廖士景观:中心地和市场区的理论排列 459
图8-25 市场区网络的扇形排列 460
四、两种学说体系的比较 460
第五节 关于中心地理论的讨论 461
一、对中心地理论缺点的批判 462
图8-26 人口密度不平衡对六边形市场区规模的影响 463
图8-27 美国三级商业中心和商业区 464
图8-28 美国二级商业中心和商业区 465
图8-29 美国人口空间中的三级商业中心 466
图8-30 多目的购物出行对中心地市场区的影响 468
表8-9 中心地等级体系研究的几个例子 469
二、运用中心地理论的实验性研究 469
表8-10 美国依阿华州的区域系统 470
表8-11 南澳大利亚中心地体系与克利斯泰勒体系比较 471
表8-12 中心地人口规模与中心地职能间的关系 472
图8-31 人口规模与中心地职能数量关系 472
图8-32 人口规模与中心地职能对数关系 472
图8-33 中心地职能与职能单位的对数关系 473
图8-34 中国的周期中心地,接近K=4的格局 475
图8-35 中国的周期中心地,接近K=3的格局 476
第六节 城市规模分布理论 477
表8-18 城市规模分布的理论模式 478
一、统计模式 479
图8-36 贝里的城市规模分布发展模式 480
表8-14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城市规模分布 481
二、日本新泻县的顺序—规模分布 482
图8-37 日本新泻县城市规模分布的时间变化 483
表8-15 回归系数与相关系数 484
三、中心地模型 485
结语 486
第9章 城市与自然环境 489
一、城市环境的一般概念 489
第一节 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89
二、城市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490
第二节 城市与气候 493
一、气候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493
图9-1 几种风向玫瑰图画法 495
图9-2 风向与城市工业区、住宅区的布置 496
图9-4 城市与海陆风 497
图9-3 城市与山谷风 497
图9-5 上海的热岛效应 498
二、城市发展对气候的影响 498
图9-6 巴黎的热岛效应 499
第三节 城市与生物界 500
一、城市的兴起与生物界的后退 500
图9-7 城市风的形成 500
二、城市地域与自然界的有机联系 502
三、城市绿地的作用、类型和区位 504
第四节 城市与地貌 506
一、城市地貌环境的特点 506
二、城市与地貌 508
结语 516
第10章 城市的问题与整治 518
第一节 城市环境的污染 518
一、大气污染 519
表10-1 东京的污染物质排放量和污染率 520
表10-2 旧金山湾大气污染物质排放量及污染率 521
表10-3 大阪市和四日市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率 524
表10-4 一些城市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526
图10-1 金山卫石油化工区的企业组织 528
二、水污染 529
表10-5 美国各种工业使用水的情况 530
三、噪声污染 532
表10-6 一些城市的平均噪声 535
表10-7 马大猷噪声标准 536
表10-8 降低噪声的措施和实用效果 536
第二节 交通问题 537
一、我国城市交通问题的严重性 537
表10-10 国内外若干大城市道路面积比较 538
二、城市道路交通问题产生的原因 538
三、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措施 539
第三节 住宅问题 541
一、居民住宅方面存在的问题 542
表10-10 我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同国外比较 542
表10-11 我国新增添住宅面积与国外比较 543
二、产生住房问题的原因 543
第四节 城市的合理规模 545
一、城市合理规模的概念问题 546
图10-2 美国与日本城市的地域规模景观 547
二、城市合理规模的论证问题 549
表10-12 苏联城市市政设施投资与费用表 550
表10-18 日本市、镇、村的数目和人口变化 553
表10-14 苏联城市工业生产效率相对指标 556
表10-15 日本社会福利间接股本与人口密度的关系 557
三、城市发展规模的理论问题 559
四、树立城市发展的区域观念 562
图10-3 法国的平衡大城市 565
第五节 新城建设 566
一、英国的新城建设 567
图10-4 英国的新城分布图 568
表10-16 英国的新城建设 569
表10-17 伦敦新城建设一览 571
二、苏联的新城建设 574
图10-5 “星座”人口分布示意图 577
三、我国的新城建设 578
表10-18 上海郊区的卫星城镇 579
表10-19 金山卫同市区福利条件比较 581
结语 582
第11章 城市地理学方法论 584
第一节 城市的地理要素 584
一、城市的位置要素 585
二、城市的距离要素 586
四、城市的地域范围要素 587
三、城市的结构要素 587
五、城市的时间向量要素 588
一、比较:纵向与横向 589
第二节 城市地理研究的几种思维方法 589
二、设计:硬件与软件 591
三、关系:制约与反馈 592
图11-1 两要素的相互制约关系 593
四、观念:信息化与微积分 594
五、方式:定性与定量 596
一、随机过程和马尔柯夫链 599
第三节 马尔柯夫链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 599
二、遍历性马尔柯夫链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 601
图11-2 城市地域人口流动的概率树 602
表11-1 七城镇人口分布的数量和比例 605
表11-2 七城镇人口相互流动情况 605
表11-3 七城镇40年间人口比例分配情况 607
表l1-4 各种土地利用的变动情况 608
图11-8 五个居民点相互关系图 610
三、吸收性马尔柯夫链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 610
表11-5 三居民点在进入城市前的平均变化次数 613
第四节 概率论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 616
图11-4 评价值的分布 618
结语 620
参考文献 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