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
概说 1
第一节 阳明病辨证纲要 2
一、阳明病提纲 3
二、阳明病病因病机 3
三、阳明病脉证 6
第二节 阳明病证 9
一、阳明经证 9
二、阳明热证 12
(一)栀子豉汤证 12
(二)白虎汤证 14
(三)白虎加人参汤证 16
(四)猪苓汤证 19
三、阳明腑实证 21
(一)承气汤证 21
1.调胃承气汤证 22
2.小承气汤证 24
3.大承气汤证 28
(二)脾约证 38
(三)辨可下与不可下证 43
(四)阳明病禁下证 47
第三节 阳明病兼变证 50
一、阳明寒证 50
二、阳明虚证 55
三、湿热发黄证 55
四、阳明血证 60
第四节 阳明病预后 64
附:备考原文 65
阳明病篇小结 66
第三章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68
概说 68
第一节 少阳病辨证纲要 69
一、少阳病提纲 70
二、少阳病治禁 70
第二节 少阳病证 71
一、小柴胡汤证 71
二、小柴胡汤禁例 81
第三节 少阳病兼变证 82
一、变证治则 83
二、柴胡桂枝汤证 83
三、大柴胡汤证 84
四、柴胡加芒硝汤证 87
五、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88
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90
七、少阳病的传变及预后 92
附:热入血室证 93
附:备考原文 96
少阳病篇小结 96
第四章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98
概说 98
第一节 太阴病辨证纲要 99
一、太阴病提纲 99
二、太阴病欲愈候 100
第二节 太阴病证 101
一、太阴脏寒证 101
二、太阴经表证 101
第三节 太阴病兼变证 102
一、太阴病腹痛证 102
二、太阴发黄证 104
三、太阴病转愈与转属阳明的辨证 106
太阴病篇小结 108
第五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109
概说 109
第一节 少阴病辨证纲要 110
一、少阴病提纲 110
二、少阴寒化证辨证要点 111
第二节 少阴病证 113
一、少阴寒化证 113
(一)四逆汤证 113
(二)通脉四逆汤证 116
(三)白通汤证 118
(四)白通加猪胆汁汤证 119
(五)真武汤证 121
(六)附子汤证 123
(七)吴茱萸汤证 125
(八)桃花汤证 126
(九)少阴可灸证 128
二、少阴热化证 129
(一)黄连阿胶汤证 129
(二)猪苓汤证 131
第三节 少阴病兼变证 33
一、兼太阳证 133
(一)麻黄细辛附子汤证 133
(二)麻黄附子甘草汤证 134
二、兼阳明证 135
三、兼少阳证 137
四、热移膀胱证 139
五、少阴下利便脓血可刺证 139
六、伤津动血证 140
第四节 咽痛证 141
一、猪肤汤证 141
二、甘草汤与桔梗汤证 142
三、苦酒汤证 143
四、半夏散及汤证 144
第五节 少阴病治禁 146
第六节 少阴病预后 147
一、少阴病欲愈证 148
二、少阴病可治证 148
三、少阴病危重证 149
附:备考原文 152
少阴病篇小结 152
第六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154
概说 154
第一节 厥阴病辨证纲要 155
第二节 厥阴病寒热错杂证 156
一、乌梅丸证 156
二、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 158
三、麻黄升麻汤证 160
第三节 厥逆辨证 162
一、厥逆的病机与证候 162
二、辨厥逆证治 163
(一)热厥证 163
1.热厥的治则和禁忌 163
2.热厥轻证 164
3.热厥重证 164
(二)寒厥证 165
1.阳虚阴盛厥 165
2.血虚寒郁厥 166
3.冷结膀胱厥 169
(三)痰厥 170
(四)水厥 171
三、厥证治禁与寒厥灸法 172
第四节 辨呕哕下利证 175
一、辨呕证 175
二、辨哕证 177
三、辨下利证 178
第五节 厥热胜复证 183
第六节 厥阴病预后 188
一、辨厥阴寒证欲愈候 188
二、辨厥阴虚寒证危候 189
三、辨厥阴虚寒下利的转归 192
附:备考原文 194
厥阴病篇小结 194
第七章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196
霍乱篇小结 205
第八章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206
附:备考原文 212
差后劳复篇小结 212
附录 213
一、条文索引 213
二、方剂索引 218
三、古今剂量折算表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