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绪言 1
第一篇 古生物学 3
第一章 古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3
一、古生物学及其研究对象 3
二、古生物的分类和命名 4
(一)分类 4
(二)命名 5
三、生物与环境 5
第二章 古无脊椎动物 7
一、原生动物门(Protozoa) 7
二、海绵动物门(Spongia) 12
三、古杯动物门(Archaeocyatha) 13
四、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 14
珊瑚纲(Anthozoa) 14
五、蠕形动物(Vermes) 20
六、苔藓动物门(Bryozoa) 20
七、腕足动物门(Brachiopoda) 22
(一)无铰纲(Inarticulata) 24
(二)有铰纲(Articulata) 25
八、软体动物门(Mollusca) 27
(一)单板纲(Monoplacophora) 27
(二)多板纲(Polyplacopoda) 28
(三)腹足纲(Gastropoda) 28
(五)瓣鳃纲(Lamellibranchia) 30
(四)掘足纲(Scaphopoda) 30
(一)种子蕨纲(Pteridospermopsida) 32
(六)头足纲(Cephalopoda) 35
(七)竹节石纲(Tentaculita) 41
(八)软舌螺纲(Hyolithea) 42
九、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43
(一)三叶虫纲(Trilobita) 45
(二)甲壳纲(Crustacea) 50
(三)海百合纲(Crinoidea) 53
(四)海胆纲(Echinoidea) 53
(五)海星纲(Stelleroidea) 53
(二)海蕾纲(Blastoidea) 53
(一)海林檎纲(Cystoidea) 53
十、棘皮动物门(Enchinodermata) 53
(六)蛇尾纲(Ophiuroidea) 55
十一、笔石动物(Graptozoa) 55
第三章 古脊椎动物 61
一、无颌纲(Agnatha) 62
二、鱼纲(Pisces) 62
三、两栖纲(Amphibia) 64
四、爬行纲(Reptilia) 65
五、鸟纲(Aves) 67
六、哺乳纲(Mammalia) 67
(一)细菌类 72
(二)藻类 72
一、低等植物 72
第四章 古植物 72
二、高等植物概述 75
三、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 78
(一)裸蕨纲(Psilophytopsida) 78
(二)石松纲(Lycopsida) 78
(三)楔叶纲(Sphenopsida) 79
(四)真蕨纲(Filicopsida) 81
四、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 82
(二)苏铁纲(Cycadopsida) 84
(三)银杏纲(Ginkgopsida) 84
(五)松柏纲(Coniferopsida) 85
(四)科达纲(Cordaitopsida) 85
五、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87
(一)单子叶纲(Monocotyledoneae) 87
(二)双子叶纲(Dicotyledoneae) 87
六、孢子花粉分析概述 87
第五章 亲缘关系不明的门类 90
一、牙形石(Conodonts) 90
二、几丁虫(Chitinozoa) 91
第六章 遗迹化石简介 93
第二篇 历史地质学 96
第一章 地层的划分、对比及地质年代学 96
一、相对地质年代和绝对地质年代 96
二、地层划分和对比方法 96
(一)生物地层学方法 97
(二)岩石地层学方法 101
(三)构造运动在划分和对比地层中的应用 102
(四)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 103
(五)古地磁学方法 103
三、地层单位、地质年代单位和地质年代表 104
(一)岩石地层单位 104
(二)生物地层单位 105
(三)年代地层单位和地质年代单位 106
(四)地质年代表 108
二、主要的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109
(一)海相沉积 109
一、相和相变的概念 109
第二章 沉积岩相和古地理 109
(二)陆相沉积 112
(三)海陆过渡相沉积 114
三、古地理及古地理图 115
第三章 地壳运动及大地构造分区 117
一、地壳运动及其研究方法 117
(一)升降运动(振荡运动) 117
(二)褶皱运动(水平运动) 117
二、大陆地壳大地构造分区 119
(一)活动区(地槽)和稳定区(地台)的划分 119
(二)构造旋回和构造分区 120
三、全球大地构造体系——板块构造 121
(一)大陆漂移 123
(三)海洋地质 125
(二)古地磁 125
一、概述 129
(一)前寒武系时代划分 129
(二)前寒武纪岩系特征及其划分和对比方法 129
第四章 前寒武纪 129
二、中国的前震旦系 132
(一)华北—东北南部区 133
(二)中国南方 136
三、中国的震旦系 138
(一)中国南方 139
四、前寒武纪地史特征 142
(一)前寒武纪地壳构造演化 142
(二)华北—东北南部区 142
(二)前寒武纪生物界演化 145
(三)前寒武纪的矿产 146
第五章 早古生代 147
一、早古生代的生物界 147
(一)重要的生物门类和标准化石 147
(二)生物相组合 151
二、中国的寒武系 152
(一)华北—东北南部区 152
(二)扬子区 154
(三)华南活动区 155
(四)其它地区 157
(一)华北—东北南部区 160
三、中国的奥陶系 160
(二)扬子区 161
(三)华南活动区 163
(四)其它地区 167
四、中国的志留系 167
(一)扬子区 168
(二)华南活动区 169
(三)其它地区 172
五、全球早古生代地史概述 174
(一)早古生代地壳构造发展 175
(二)早古生代稳定区地史概况 179
(三)早古生代古地理和古气候问题 179
(五)早古生代的矿产 181
(四)早古生代生物界演化 181
第六章 晚古生代 183
一、晚古生代的生物界 183
(一)海生无脊椎动物 183
(二)陆生植物 185
(三)脊椎动物 187
二、中国的泥盆系 188
(一)华南区 188
(二)华南沿海地区 193
(三)其它地区 193
三、中国的石炭系 196
(一)华北—东北南部区 196
(二)华南区 198
(三)东南沿海地区 203
四、中国的二叠系 205
(一)华北—东北南部区 205
(四)其它地区 205
(二)华南区 208
(三)其它区地 212
五、全球晚古生代地史概述 214
(一)晚古生代地壳构造发展 214
(二)晚古生代稳定区地史概况 219
(三)晚古生代古地理和古气候问题 220
(四)晚古生代生物界演化 222
(五)晚古生代的矿产 224
一、中生代的生物界 225
第七章 中生代 225
(一)陆生植物 226
(二)脊椎动物 226
(三)无脊椎动物 229
二、中国的三叠系 231
(一)华南区 231
(二)中国北部 235
(三)其它地区 237
三、中国的侏罗系 241
(一)中国东部 241
(二)中国西部 249
(一)中国东部 250
四、中国的白垩系 250
(二)中国西部 254
五、全球中生代地史概述 257
(一)中生代地壳构造发展 257
(二)中生代稳定区的地史概况 260
(三)中生代的古地理和古气候问题 261
(四)中生代生物界的演化 263
(五)中生代的重要矿产 264
第八章 新生代 265
一、新生代的生物界 265
(一)高等哺乳动物 266
(二)人类的发展 266
(四)植物界 267
(三)无脊椎动物 267
二、中国的第三系 268
(一)中国东部的第三系 268
(二)中国西部的第三系 272
三、中国的第四系 275
(一)华北的第四系 276
(二)华南的第四系 277
四、全球新生代地史概述 280
(一)新生代地壳构造发展 280
(二)新生代稳定区的地史概况 284
(三)新生代的古地理和古气候问题 284
(四)新生代生物界的演变 286
(五)新生代的重要矿产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