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流行病学研究 2
1.1 不同地区和国家流行病学特征 2
1.2 种族因素 3
1.3 家族史 4
1.4 气候因素 5
1.5 危险因素 5
参考文献 6
第2章 病原体研究 10
2.1 病毒 10
2.2 细菌 12
2.3 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及其他 12
2.4 病原体感染与川崎病发病的关系 13
参考文献 13
第3章 病理研究 17
参考文献 18
第4章 免疫发病机制研究 20
4.1 超抗原 20
4.2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自身免疫 21
参考文献 22
第5章 分子生物学研究 24
5.1 基因 24
5.2 蛋白质组学 25
5.3 靶向分子 25
参考文献 26
第6章 动物和细胞模型研究 28
6.1 干酪乳杆菌细胞壁提取物(LCWE)诱导小鼠模型 28
6.2 白色念珠菌诱导小鼠模型 31
6.3 其他制剂诱导动物模型 32
6.4 细胞模型 33
参考文献 34
第7章 临床特征分析 40
7.1 回顾性病例分析 40
7.2 主要症状和不典型症状 43
7.3 年龄特征 45
7.4 不完全性川崎病 47
7.5 川崎病休克综合征 48
7.6 川崎病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 49
7.7 神经系统 50
7.8 泌尿系统 51
7.9 危险因素分析 52
7.10 预后 56
参考文献 57
第8章 远期并发症 69
8.1 冠状动脉并发症 69
8.2 心肌功能 72
8.3 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 73
8.4 心律失常 75
8.5 过敏性疾病 77
8.6 其他 77
参考文献 78
第9章 诊断相关研究进展 85
9.1 川崎病诊断 85
9.2 不完全性川崎病诊断 86
9.3 IVIG耐药川崎病诊断 86
9.4 延迟诊断川崎病和川崎病复发的诊断 87
9.5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的诊断 87
参考文献 89
第10章 川崎病标记物研究进展 94
10.1 急性相反应物 94
10.2 细胞学标记 103
10.3 细胞因子标记 107
10.4 生物活性分子标记 113
10.5 脑钠肽 118
参考文献 120
第11章 川崎病影像学 140
11.1 超声心动图 140
11.2 CT 141
11.3 磁共振(MRI) 143
11.4 PETCT 143
参考文献 144
第12章 川崎病治疗进展 148
12.1 治疗概况 148
12.2 IVIG 149
12.3 糖皮质激素 151
12.4 抗凝治疗 154
12.5 生物制剂 156
12.6 其他抗炎方案 158
12.7 治疗机制 159
12.8 远期并发症治疗 161
参考文献 163
略缩词列表 175
索引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