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节能热力学原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骆赞椿,徐汛编著
  • 出 版 社:烃加工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800430367
  • 页数:359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能量守恒原理 1

1.1 能量 1

1.2 封闭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 2

1.3 焓 3

1.4 敞开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 4

1.4.1 稳定流动的能量平衡式 4

1.4.2 稳定流动能量平衡式的简化形式 8

1.4.3 轴功 13

参考文献 15

第二章 能量降级原理 16

2.1 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 16

2.2 无效能与熵 18

2.3 热源熵变与功源熵变 20

2.4 封闭系统的热力学第二定律 22

2.5 敞开系统的热力学第二定律 23

2.6 热机效率 25

2.7 能量的品质 28

参考文献 29

第三章 流体的热力学性质计算 30

3.1 麦克斯韦关系式 31

3.2 理想气体热力学性质的计算 33

3.2.1 理想气体 33

3.2.2 理想气体的焓变计算 33

3.2.3 理想气体的熵变计算 35

3.3 真实气体的热力学性质计算 36

3.3.1 剩余性质 36

3.3.2 偏差函数 37

3.3.3 剩余性质与偏差函数的计算 39

3.4 液体及其混合物的热力学性质计算 56

3.4.1 纯液体的偏差焓 56

3.5 真实气体的焓变与熵变计算 57

3.4.2 液体混合物的偏差焓 57

3.5.1 用剩余性质求焓变与熵变 58

3.5.2 用偏差函数求焓变与熵变 60

参考文献 63

第四章 化工过程节能的热力学原理提要 64

4.1 理想功 64

4.1.1 稳流过程的理想功 64

4.1.2 稳定流动化学反应过程理想功的计算 67

4.1.3 热力学效率 73

4.2 不可逆过程的损耗功 76

4.2.l 损耗功的计算 76

4.2.2 损耗功计算举例 78

4.3 ? 83

4.3.1 ?的概念 83

4.3.2 ?的组成 85

4.3.3 物理?的计算 86

4.3.4 化学?的计算 91

4.3.5 热量?的计算 100

4.4 ? 101

参考文献 102

第五章 热力学分析的基本方法 103

5.1 概述 103

5.1.1 两种损失——能量损失和?损失 103

5.1.2 两种效率——第一定律效率和第二定律效率 104

5.1.3 热力学分析的基本任务和方法 115

5.2 能量平衡法 116

5.2.1 以进入系统全部能量为基础的能量平衡 116

5.2.2 以供给系统的能源能量为基础的能量平衡 121

5.3 熵分析法 125

5.4 ?分析法 131

5.5 三种热力学分析方法的比较 138

参考文献 139

6.1 耗散能和机械能平衡方程 140

6.1.1 耗散能 140

第六章 稳定流动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140

6.1.2 机械能平衡方程 141

6.2 流动过程 145

6.2.1 传热过程 145

6.2.2 绝热流动过程 152

6.3 压缩与膨胀过程 155

6.3.1 绝热压缩与膨胀过程 155

6.3.2 非绝热压缩过程 158

6.4 混合与分离过程 162

6.4.1 混合与分离过程的理想功与?损失 162

6.4.2 气体吸收过程 165

6.5 化学反应过程 171

6.5.1 化学反应过程的?损失 171

6.6.2 燃料的? 180

6.5.3 绝热燃烧过程 184

6.6 循环过程 192

6.6.1 蒸气压缩制冷循环 193

6.6.2 蒸气压缩热泵循环 205

6.7 化工生产装置 208

6.7.1 苯加氢生产环己烷装置 208

6.7.2 合成氨的转化工序生产装置 214

参考文献 224

第七章 复杂系统能量传递——转换模型与?分析 225

7.1 ?效率定义式的结构及分析 226

7.1.1 ?效率定义式的基本特征 226

7.1.2 ?效率定义式的结构及分析 229

7.2 按单元连接形式分类的能量模型——串联、并联与逆联组合能量模型 232

7.2.1 串联组合模型 232

7.2.2 并联组合模型 233

7.2.3 逆联组合模型 234

7.2.4 三种模型的特点和局限性 235

7.3 按单元连接的实质分类的能量模型——非转化与转化系统 236

7.3.1 非转化系统 236

7.3.2 转化系统 241

7.3.3 复杂系统的分解 247

7.3.4 氨合成系统能量模型与?分析 252

参考文献 269

第八章 能量的合理利用 270

8.1 能量的有效利用——减少不可逆损失 270

8.1.1 按质用能、按需供能 270

8.1.2 能量的多次利用 272

8.1.3 适当减小过程的推动力 274

8.2 能量的充分利用——减少排出损失 286

8.2.1 堵塞漏洞,减少余热排放 287

8.2.2 余热的回收利用 289

8.3 能量的综合利用 289

8.3.1 热电合供的总能系统 291

8.3.2 能量的综合利用 293

参考文献 294

(1)李-凯斯勒Lee-Kesler剩余焓(ΔH)0/RT 295

附表1 295

附录 295

(2)李-凯斯勒Lee-Kesler剩余焓 (ΔH)1/RT 297

附表2 299

(1)李-凯斯勒Lee-Kesler剩余熵(ΔS)0/R 299

(2)李-凯斯勒Lee-Kesler剩余熵(ΔS)1/R 301

附表3 一些物质的热力学函数 303

(1)1.013bar、298.2K时一些单质和化合物的热力学函数 303

(2)298.2K在水溶液中某些物质的标准热力学数据 308

附表5 主要无机与有机化合物的摩尔标准化学?E0x化学以及温度修正系数 311

(1)主要无机化合物 311

(2)主要有机化合物 313

附表6 饱和水与饱和蒸汽表 315

(1)按温度排列 315

(2)按压力排列 320

附表7 未饱和水与过热蒸汽表 325

附表8 气体的平均恒压摩尔热容 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