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1
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1
生产资料所有制 4
调节国民经济的方式 7
2 产品经济 7
分配方式 10
实践中的社会主义 15
集权体制运行方式的描述 17
集权体制运行方式的概括 24
产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26
3 有计划商品经济 31
产品经济的矛盾和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基本轮廓 31
有计划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33
4 双重体制 35
双重体制运行方式的描述 35
双重体制运行方式的概括 39
个体经济 41
5 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41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44
6 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向共产主义过渡 46
第2章 劳动者、企业和政府的目标 48
1 劳动者目标 48
效用函数 48
两种体制中劳动者的目标 51
2 企业(劳动集体)目标 54
企业目标的决定 54
两种体制中企业的目标 56
3 政府目标 57
政府的多重目标 57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60
第3章 生产理论 62
1 按比例发展规律和经济结构 62
2 集权体制资源配置机制和经济结构 65
短期调整:投入组合.产出组合的决定 65
行政调节和市场调节的互相渗透 76
3 双重体制资源配置机制和经济结构 76
投资主体多元化 78
4 农业 82
结论 82
农业生产的特殊性 82
集权体制中的农业生产 83
农业生产调节机制的改变 85
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中国乡镇工业 87
结论 89
第4章 消费理论 91
1 受限制的消费者选择 91
2 消费品短缺 94
3 价格补贴 97
4 配给品 101
第5章 市场理论:价格结构和商品市场 105
1 价格职能和价格形成 105
商品经济 105
产品经济 106
双重价格和有计划商品经济 110
2 价格管制、价格扭曲条件下的交换 119
规范的商品经济 119
物物交换 120
非价格支付 123
流通中的“暴利” 125
第6章 市场理论:生产要素市场 128
1 劳动力市场和劳动者收入 128
劳动力是不是商品 128
劳动力配置 129
公平和效率 133
2 地租和土地市场 136
地租的形成 136
地租的分配和调节作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 137
地租的分配和调节作用:经营者之间 139
国家的作用 141
3 资金市场和企业联合 142
资金市场 142
企业联合 145
第7章 总供给 149
1 总供给的测定 149
现实总供给 149
潜在总供给 151
集权体制 155
2 资源利用率 155
双重体制 157
增长和效益 159
3 技术进步 160
第8章 总需求 164
1 总需求的测定 164
总需求及其构成 164
总需求的衡量 166
个人货币收入 167
2 消费需求 167
消费倾向 172
“社会化的”消费和储蓄 176
3 投资需求和超额需求 178
超额需求的形成 178
超额需求的满足 180
4 货币 182
货币的含义 182
货币需求 184
货币供给 186
1 总供求关系 189
第9章 总供给和总需求 189
货币数量公式 189
通货膨胀的定义、形式和度量 191
2 通货膨胀的成因 194
总需求和现实总供给 194
现实总供给和潜在总供给 196
缺乏淘汰机制 198
3 通货膨胀的效应 200
结语 200
决定通货膨胀效应的条件 200
经济增长 201
资源配置 202
波动、循环和周期 204
4 宏观经济波动 204
扩张和收缩的交替 205
经济波动和经济改革 206
第10章 对外贸易 208
开放的社会主义经济 208
比较利益 209
加速发展优先部门 213
减少协调杨本 216
调剂余缺 216
企业的“出口厌恶”和“进口偏好” 219
结语 221
2 双重体制中的对外贸易 222
双重体制和对外贸易 222
贸易过度:进口推进 223
贸易过度:再进口和再出口 225
不合理结构:反比较利益 227
不合理结构:外贸利益局部化 229
结语 231
长期调整:投资方向的决定 72
结论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