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句子成分的构造及其相互关系 1
§1.1 句子和句子结构 1
1.1.1 句子 1
1.1.2 句子结构 1
一、句节 1
目录 1
二、连句节 2
三、词组 3
(一)主谓关系 4
(二)动宾关系 4
(三)动补关系 4
(四)修饰限定关系 4
(一)体言性词组 5
§1.2 句子成分及其构造 5
(二)用言性词组 5
四、体言性词组和用言性词组 5
(六)补助关系 5
(五)并列关系 5
1.2.1 主语及主题的构造 7
一、 主语的构造 7
(一)体言或并列形的体言性词组+が 7
(二)体言、词组或句子+副助词+が 9
(三)用言性词组或句子+形式体言+が 10
(四)连体修饰语+体言+が 11
(五)体言+“てそ、さえ、でも、しか”等 13
(六)特殊的主语表现形式 13
二、有关主语的说明 15
(一)“の”表示主语的句子中,谓语只能用连体形,而不能用终止形 15
(二)体言后,可不接主格助词“が”,直接做主语 15
(三)主语的省略问题 15
(1)命令句,命令句中,不说出主语 15
(2)命名句主语泛指一般人故可省略 15
(4)自述句,主语可省略 16
三、 主题的构造 16
(3)一般操作句,主语泛指一般人故可省略 16
(一)体言、体言性词组+は、も 17
(二)体言或体言性词组+格助词+は、も 20
(三)“体言+副助词”、“用言性词组或句子+副助词或形式体言”+は、も 22
(四)体言+てそ、さえ等 26
(五)体言+特殊用言的连接式+は、も(に关しては、としては、にぉぃては等) 27
(六)句子+が、ても、か等+逗号+“指示代词てれ、それ”或“连体词+体言”+は 31
四、有关主题的说明 35
(一)—个句子里有两个以上的主题 35
(二)句子中出现两个“は”时,有时是一个表示主题(一般居前),其余表示对比(一般居后);有时两个分句中的“は”表示两个分句的对比,而不是并列复句的两个主题 36
(三)补语、状语后加“は”表示对比还是表示主题 38
(1)“からは、までは、ょりは”一般表示对比 38
(2)某些时间名词、数词、副词、形容词、形动词的连用形,后接“は”往往表示对比,这是状语作对比 39
(四)用“は”表示的不是主题而是加强语气 40
(五)用“は”表示主题、对比、加强语气的比较表 40
(六)一个主题对叙述部具有双重关系 41
(1)主语是未知的,不明确的事物时用“が”不用“は” 43
(七)关于“は”和“が”表示句子主体的问题 43
(2)强调主语时用“が”不用“は” 44
(3)描写眼前情景,包括发现某一情况、表示意外、惊讶时用“が”不用“は” 45
(4)用于复句(包含状语、定语从句的句子)、一般表示与主语靠近的那个主体用“が”不用“は” 45
(5)日语里的对象语一般用“が”不用“は” 46
(6)主体作对比的句子“は”不能改为“が” 48
(7)动作的受体一般用“は”而不用“が”表示 49
(8)谈论的题目,只与该动词所叙述的内容有关时,助词用“は”而不能用“が” 49
一、谓语的构造 50
1.2.2 谓语的构造及其说明 50
(9)所述内容是自然规律、真理、经常性的动作或状态等,主语一般用“は”不用“が” 50
(一)体言、体言性词组、副词、形动词词干+だ、でぁる、では,ではなぃ(断定助动词) 51
(二)体言+(の、もの)らしぃ、のょぅだ、みたぃだ、か 54
(三)形容词终止形、动词终止形、动词命令形结句,“各种词+する”+(助词或助动词) 56
(1)形容词词干+く+する(他动) 58
形容词词干+く+なる(自动) 58
(2)副词+する(或なる)表示状态的变化 60
(3)形动词+する(なる)构成“他(自)动词”,或形动词干+にする 61
(4)外来语+する构成动词作谓语 62
(1)主谓词组(包括主谓谓语句) 66
(四)结构紧密的词组可作为整体在句中作谓语 66
(2)补动词组(作谓语或补助成分中的谓语成分) 67
(3)宾动词组作谓语 68
(五)用言+各种谓语补助成分(称作合成谓语) 70
(1)“用言或助动词”+终助词(か、な)等、“用言或助动词”+助动词 70
(2)“用言、助动词连用形”+补助动词 79
(3)“动词或补助动词的连用形”+て+补助动词 89
(4)用言连用形+てはしぃ或なぃ 98
(5)谓语主体+补助惯用型 101
二、有关谓语的说明 122
(一)并列中顿式(或连接式)的时态和前提法等问题 122
(二)日译汉时,译“了”和“完了”的几点注意事项 130
(三)省谓语句(包括部分省略)及其翻译 134
(1)省谓语句(需要读者推断出省去的是什么词) 134
(2)名词、形式体言、形动词词干后面省去判定助动词“でぁる、です、だ” 136
(3)サ变动词省略词尾作谓语 138
(4)状语词组“…を中心にして;…をもとにして;…を主にして;…を目的にして;…を理由にして;…を例にして”等有时省去“して”仍作状语 139
( 5)并列复合句相同谓语的省略 143
(1)并列关系 156
(四)一主多谓句中,谓语之间的关系 156
(2)转折关系 157
(3)是修饰关系而不是并列谓语 158
1.2.3 定语的构造及其说明 160
一、定语的构造 160
(一)“连体词”+体言或体言性词组 160
(二)“体言、体言性词组、用言+形式体言”+の+体言(中心词) 162
(1)用言、用言性词组作定语的实例 164
(三)“用言或用言性词组连体形”+体言 164
(2)有关用言作定语的五点说明 165
(四)副词作定语的四种形式 168
(1)副词+名词 168
(2)副词+の+体言 169
(3)副词+形式用言(とした等)+体言 170
(4)副词+な+体言 170
(五)副助词+の+体言 171
(六)体言+补格助词+の+体言 173
(1)动词连用形+は(も)+し+なし+体言 177
(七)“用言+形式用言”+体言 177
(2)“として+の”+体言 178
(3)“にっぃて+の”、たりすろ:“ま然形ぅ+と思ぅ或とすろ”+体言 179
(4)ょぅてすろ、“句子+ょぅな”、ぃぅふぅな、そぅぃぅふぅな、そぅぃぅょぅな+体言 182
(八)普通型定语从句 184
(1)”体言①+が(の)+用言或用言性词组连体形”+体言② 184
(2)“体言①+が+体言②(或サ变动词词干)+の”+体言③ 184
(九)特殊的の型定语从句 193
(十)用“は”提示主语的定语从句(或“は”型定语从句) 195
(1)一个“は型从句”+とぃぅ+体言 195
(2)定语从句的主语是全句的主题时,“とぃぅ”可以省略 197
②とぃった 198
⑤との=とぃぅ 198
③とぃぅょぅな+体言(中心词) 198
④とぃったょぅな 198
(十一)体言、用言、词组、句子+ 198
(3)表示对比时,“は型句”后面可省去“とぃぅ”作定语 198
①とぃぅ(なろ=とぃぅ=なんてぃぅ) 198
⑥って(会话时用,是“とぃぅ”的压缩形式,有关亲密人之间使用) 199
(十二)句子+助词(が,か等)+逗号“,”+“连体词(その等)+名词”=句子+とぃぅ+名词(中心词) 208
(十三)叠加修饰式定语 209
(十四)并列修饰式定语 213
(1)“用言、用言性词组或句子连用形(连接式)+用言连体形(有时加とぃぅ)”+体言或体言性词组 213
(2)“用言、用言性词组或句子的连体形+用言、用言性词组或句子”+体言或体言性词组(中心词) 216
(1)“体言性词组+の,+用言性词或句子(ょぅな、とぃぅ)”+体言 220
(十五)其他形式的复杂定语 220
(2)连体词“ての、その”等+“句子”+体言②(中心词) 222
(3)用言性词组的连体形+体言性词组 223
(4)体言①+の+“体言②に对すろ等”+体言③ 224
(5)“体言②に对すろ等”+体言①+の+体言③ 226
二、有关定语的几点说明 229
(一)动词作定语时表示的各种状态 229
(1)表示单纯状态 230
(2)表示结果的状态 232
(3)表示持续或正在进行的状态 232
(1)副词+すろ(たなろ)作定语 233
(二)作定语时经常要用“た”的词(タルト型形动词) 233
(2)“タルト型形动词”的连体形作定语要后接形式用言“とした”或“たろ” 234
(三)“中心词”的“形式化”同题 235
(1)接续助词化 235
(2)助动词化 236
1.2.4 宾语的构造及其说明 236
一、宾语的构造 236
(一)体言或以“,、.”组成的并列体言性词组+を+他动词 236
(二)“体言或用言”通过并列助词构成的词组+を+他动词 238
(三)体言或体言性词组+は、も、でもにそ等提示助词(取代を)+他动词 240
(四)体言、用言或用言性词组+副助词(を)+他动词 242
(五)修饰限定形的体言性词组+を+他动词 244
(六)有主语的句子+“副助词、终助词か或形式体言”+を+他动词 246
二、有关宾语的说明 250
(一)关于宾语用“が”表示的问题 250
(二)自动词的使役态(后接“せろ、させろ、しぁろ”)可以看作他动词、其宾语可以“を”表示 251
(四)“体言+を”+“体言+を”+表示“移动、通过性质”的他动词(双宾语) 252
(三)句子中的“を”表示补语而不是宾语 252
(五)“体言+を”+“体言+を”+表示“进行、拥有、说明”等性质的他动词(双宾语) 254
(六)“体言+を”+“体言+を”+“他动词或自动词”+他动词 256
(1)要从语法和逻辑上来判断“を”与动词的搭配关系 256
(2)多个“を”句中的“を”不表示宾语而是补语或“连语” 257
(3)是宾语的框形结构句 257
(七)句子中出现的“を”既不是他动词的宾语,也不是补语的几种情况 259
(1)体言+をもって〔を以って〕是个“连语” 259
(3)用言连体形+とてろを(とてろへ) 260
(2)体言+をはじぁ(はじぁとして) 260
(4)用言连体形+ものを(のに) 261
1.2.5 补语的构造及其说明 262
一、补语的构造 262
(一)体言或体言性词组+补格助词 262
(1)体言+补格助词+动词(或其他用言) 262
(2)限定形体言性词组+补格助词+用言充当的谓语 263
(3)并列形体言性词组+补格助词+动词 264
(二)体言或体言性词组+补格助词+提示助词“は、も、でも、だって”等 267
(三)体言、体言性词组、用言、用言性词或句子+副助词+补格助词+用言作谓语 268
(四)用言性词组或句子+形式体言+补格助词+谓语(一般的动词) 270
(五)用言性词组或句子+(副助词か)+补格助词と+有称谓等意义的动词或其他用言(形动词等) 272
(六)用言性词组或句子+补格助词“ょり、に、には”+用言做谓语 276
二、关于补语的说明 278
(一)用“を”表示的补语 278
(二)“か”后加“と”表示的补语 280
(三)关于“に、には”在用言后的用法问题 281
(四)“からと、までに、にまで”在用言后的用法问题 282
(五)文语助词“にて、ょり”构成的补语 283
1.2.6 状语的构造及其说明 285
一、状语的构造 285
(一)副词或“副词+と、に”作状语 285
(二)“体言或体言性词组+(へ)と”(と相当于“すぃぅょぅに、とぃぅふぅに”) 287
(三)形容词的连用形(く)作状语 289
(四)形动词词干(包括体言+てき〔的〕)+に(に为だ的连用形)+用言 291
(五)与时间有关的或方位名词、数词、汉语名词作状语 292
(1)与时间有关的名词可直接作状语、有时加“に、には”作状语 292
(2)体言+接尾词”上”〔じょぅ〕 294
(3)数词直接作状语 296
(4)汉语名词“一般、普通、普段、大变”可单独作状语 297
(六)重叠的用言、形式体言及接尾词“ながら”作状语 298
(七)用言连用形+て作状语 302
(八)体言、体言性词组,用言、用言性词组或句子+副助词“ばかり、だけ、ぐらぃ、はど、まで、ずっ、きり”等 304
(九)用言性词组或句子构成的各种状语成分 308
(1)原因、目的状语 308
(2)时间状语 310
(3)方式、方法状语 313
(4)假定条件状语 314
(5)无条件、既定条件状语、让步状语 315
二、关于状语的说明 318
(一)有些状语可以用来修饰副词、连体词(大きな等)、谓语(包括判断句谓语) 318
(二)表示程度的副词除修饰用言、谓语、副词、连体词外,还可以修饰一部分体言 319
(三)状语成分后可以加“はも”等表示强调 320
(四)有的并列助词如:“やら、なり”接在用言终止形之后和副助词“か”一样可以作状语 321
(五)“にまで”引出的状语和“までに”引出的补语在意义上的差别 321
一、独立语 323
1.2.7 句子的特殊成分 323
二、提示语 324
三、同位语 325
四、对象语 326
(一)体言+が+表示愿望等的用言 327
(二)体言+が+表示喜欢、厌恶、难易的用言 327
(三)体言+が+表示可能的谓语 328
(一)词+接续词+词+助词 329
五、接续语 329
(二)词组+接续词+词组+助词 330
(三)接续词连接句子的四种形式 331
(四)表示承接或转换话题的接续词+“,”+句子+“.” 332
(五)常用接续词的分类 333
(六)接续词和助词在句子中作用的比较和说明 334
§1.3 句子成分的相互关系及句子分析方法 337
1.3.1 句子成分的顺序 337
1.3.2 句子成分的省略 337
一、主语省略的几种情况 338
二、“谓语省略问题”的补充说明 340
1.3.3 推量句主语同谓语的关系 341
1.3.4 主语(或主题)、连用修饰译同谓语的逻辑关系 347
和位置关系 347
一、主语(或主题)同谓语的逻辑关系和位置关系 347
(一)逻辑关系 347
(二)主语(或主题)同谓语的位置关系 352
(1)一般性结论 354
(2)不受“一般性结论”限制的四种情况 358
二、连用修饰语同被修饰成分之间的位置关系 368
(一)补语和它后面谓语之间的位置关系 368
(二)连用修饰语和距它最远的谓语发生关系的例子 370
(三)连用修饰语后面有多个谓语时的修饰关系 372
1.3.5 句子分析方法概述 375
一、句子分析的重要性 375
二、分析句子的几种方法 375
(一)必须看到一句话的末尾再断句 375
(二)认真剖析句子中各个成分及其相互关系 377
(三)原文中有省略或不清楚的地方必须通过前后文搞清楚 384
(四)把词组或复杂化的成分作为一个单词来处理 388
(五)先直译再作汉语修辞处理 390
第二章 科技日语句子的分类 394
§2.1 按句子的作用分类 394
2.1.1 陈述句 394
一、判断句 394
(一)肯定的判断句的一般形式 394
(三)疑问的判断句的一般形式 395
(二)否定的判断句的一般形式 395
(四)判断句的主谓语句 396
(五)判断句用法的扩充 397
二、描写句(定态句) 401
(一)形容词形定态句谓语结构表 401
(二)定态的主谓谓语句 402
三、动态句(叙述句) 403
(一)动态句的主谓谓语句 403
(二)动态句简体和敬体的表示法 403
(一)存在句的基本句型 404
四、存在句 404
(二)存在句的翻译方法问题 405
(三)存在句谓语的各种形式表 406
(四)存在句的主谓谓语句 407
2.1.2 命令句 408
一、动词命令形结句 408
二、动词终止形+な 409
三、动词连用形+たまえ、なさぃ,てくださぃ 409
四、动词+表示禁止的惯用型 410
一、通常在句首加感动动词或在结尾部分加感叹助词表示,有时也用寒喧语、形容词词干、形动词词干表示感叹的语气 411
2.1.3 感叹句和反问句 411
二、表示感叹或惊叹的常用惯用型 412
三、反问句常用推量式的反问句型 412
四、能动语态的推量式及“ではなぃか”组成的惯用型表示反问句 413
§2.2 按句子体裁分类 414
2.2.1 简体句 414
一、“变化”的表现 414
二、“假定”的表现 414
三、“推量”(广义)的表现 415
四、“动态”的表现 416
五、动词“时态”的表现及五段活用动词的音便 417
(一)“动词时态表”及其六点说明 417
(1)“动词时态表” 417
(2)“动词时态表”的六点说明 417
(二)五段活用动词音便的综合表 420
(1)促音便 420
(2)拨音便 420
(3)ぃ音便 421
(4)“ゎ”行五段活用动词的“ぅ”音便 422
2.2.2 敬体句 423
一、敬体句形式 423
(一)敬体形式表 423
(二)各种敬体形式的相应例句 424
二、敬语和敬体之间的关系 426
(一)敬语和敬体之间的不同点 426
(2)〈敬语、敬体用例〉 427
(1)〈敬语结构方式表 427
(二)敬语结构方式表及用例 427
(三)常用敬谦语对照表 429
(四)最大敬语与形容词的“ぅ”音便 430
三、科技文章中使用敬体句应注意的问题 431
§2.3 按句子成分分类 433
2.3.1 主谓句 433
2.3.2 省略句 434
2.3.3 无主句 435
2.3.4 独词句 436
§2.4 按句子主、谓对应的次数及其关系分类 437
2.4.1 单句 437
2.4.2 复句 441
一、包孕句 441
(一)包孕有主语从句的包孕句 441
(二)包孕有谓语从句的包孕句 446
(三)包孕有宾语从句的包孕句 452
(四)包孕有补语从句的包孕句 456
(五)包孕有定语从句的包孕句 458
(六)包孕有状语从句的包孕句 462
二、主从句 464
(一)主从句中的状语从句的分类 464
(1)原因状语从句 464
(2)目的状语从句 467
(3)条件状语从句 469
(5)转折或让步状语从句 471
(4)方式状语从句 473
(6)程度状语从句 478
(二)主从句的框形结构 480
三、并列句(包括“共用谓语句”) 483
2.4.3 多层次复句(混合型复句) 492
第三章 关于语法问题的处理方法 502
§3.1 词类转译 502
3.1.1 名词转译成动词 502
3.1.2 名词转译成副词 505
3.1.3 形容词转译成动词 507
3.1.4 形动词转译成动词 508
3.1.5 形动词转译成汉语的形容词或副词 510
§3.2 句子成分颠倒 511
3.2.1 主语提前译 511
3.2.2 谓语提前 512
一、存在句的谓语往往先译 512
二、由他动词构成的谓语往往先译 513
三、动词的能动态构成的谓语先译 514
四、某些自动词谓语可移到其补语、状语或主语之前 515
五、补格助词“と”后接思考、称谓等动词做谓语时,应先译 516
六、某些惯用词组构成的谓语先译 517
七、保持原文的语感又达到修辞目的将谓语提前 518
3.2.3 谓语之间顺序的颠倒 519
3.2.4 宾语先译 520
一、借助“把、将、使、对、以”等虚词将宾语提前 520
二、“を”提示宾语或“は”及其他提示助词代替“を”时、不借助任何虚词把宾语提前 522
3.2.5 连用修饰语推后(包括用“得”字将连用修饰 524
语推后) 524
3.2.6 定语次序的颠倒 528
3.2.7 定语后移 535
3.2.8 动词修饰语之间的颠倒 537
3.2.9 前后并列的否定和肯定的颠倒 540
3.2.10 管全句的谓语补助成分先译 542
3.2.11 补语、状语移到宾语或主语之前 545
3.2.12 由于汉语表达上的需要,必须调整句子成分的 548
顺序 548
§3.3 句子成分转译 553
3.3.1 主语译成宾语 553
一、以“を”表示的宾语有时译成主语 556
3.3.2 宾语译成主语 556
二、以“は、も、でも”等代替“を”提示宾语时,一般译成汉语的主语 558
3.3.3 主语译成定语 560
3.3.4 主、谓换译 562
3.3.5 主、补换译或主语译成补语 565
3.3.6 主语译成状语,有时状语可译成主语 566
3.3.7 谓语或谓语的补助成分可译成状语,有时状语 569
又可译成谓语 569
3.3.8 补语译成主语、宾语、谓语 571
3.3.9 连用修饰语译成定语 574
3.3.10 定语译成“主、谓、状、宾”语 580
3.3.11 定语或被定语修饰的“中心词”译成“主体” 585
§3.4 长句和短句的处理方法 591
3.4.1 长句分译及“同等成分”等的辨别 591
一、定语或定语从句分译 591
(一)长的定语后移 592
(二)长的、复杂定语从句先译出,而后增加过渡词“这些、这样的、在这方面”等 594
(三)表示“时间、地点、场合、数量、原因、目的”的定语成分,断译后出现成分转译(译成并列句,独立句子) 598
二、状语或状语从句的分译 600
三、宾语或宾语从句的分译 603
四、补语或补语从句的分译 608
五、主语或主语从句的分译 614
六、长的并列复句、多层次复句的分译 618
七、“下位词”带定语的“同等成分”的判别与翻译 623
八、多重定语及其“中心词”的判别与翻译 640
(一)体言性词组作“中心词” 641
(二)“用言连体形+…词组或句子的连体形”+体言或体言性词组(中心词) 642
(三)连用形或连接式+连体形+体言或体言性词组 645
(四)由特殊动词“对すろ、果たす、ぉょぼす、关すろ、ぉけろ”等构成的多重定语及“中心词”的判别 649
(五)“体言①+の”+体言②+の+体言③(Ⅰ)或“体言①+の定语 中心词 定语+体言②+の”+体言③(Ⅱ) 651
定语 中心词 652
3.4.2 短句合译 652
一、用句号分开的两个以上的短句,合译成一个句子或各种类型的复合句 652
二、前句表示列举,后面各句表示列举的内容,可进行合译 655
3.4.3 长句混译 659
一、“前句”的部分内容移至“后句” 659
二、“后句”的部分内容移至“前句” 661
三、两个以上结构的内容混译成一个结构 663
四、在“反面”的定语处断句,“反面”移到“后句”译出 664
3.4.4 复句的综合表达 665
六、数量+ぁたり〔当り〕 669
3.5.1 使役句的基本形式 671
一、使役句基本形式的构成 671
(一)动词为他动词时 671
§3.5 使役句的几种表现形式及其译法 671
(二)动词为自动词时 673
二、被使动句 674
3.5.2 使役句的其他形式及翻译 676
一、动词的连体形+“ょぅにょる(或よぅに)” 676
二、“それにょって或そのために”与有关动词的呼应 678
三、句子。 “てぅして(或てぅするとそぅすろと)……。” 679
四、“Aにょって……”+动词使役态 679
五、他动词或“他动词+には或てやる” 680
3.6.1 被动句的基本形式 681
§3.6 日语被动句的译法 681
一、译成汉语有“被动”字样的被动式 682
3.6.2 被动句的译法 682
二、译成汉语的主动式 686
三、日语的主动句译成被动句 689
§3.7 数、数的增、减等的译法 690
3.7.1 只有数量大小不涉及到增减 690
3.7.2 表示纯增数 692
3.7.3 表示增后的结果 692
3.7.4 表示纯减数或减后的结果 695
一、数量+ぐらぃ、ほと、ばかり等副助词,译成“大约、左右,上下”等 696
3.7.5 日语中与数有关的几个词或构词成分的译法 696
二、数量+だけ,译成“只有、仅”等 697
三、数量+ずっ,表示相同量的分配或相同数量的重复,译成“每…,各…” 697
四、数量或其他词+でとに〔每に〕 698
五、数量+ぉきに 699
时间、地点、程度等或其数量+ぁたり〔当り〕 699
七、のべ〔延べ〕+数量 700
八、数量+ぁまり〔余り〕 700
九、数词+も+肯定式 700
3.7.6 日译汉中译成“一”的几种情况 701
一、原文中有“ひとっ”的场合 701
二、句中省去了“ひとっ”,为强调译出“一”来 701
三、“とぃろ”可译成“一” 701
四、“として”有时译成“一” 702
五、连体词“ぁろ”可译成:“一、一个、某一、一定的” 702
3.8.1 译出词义 704
§3.8 几个形式体言的译法 704
3.8.2 不译出词义 709
一、根据汉语表达习惯不能或不宜译出词义时不译出 709
二、表示加强语气的“ものでぁろ、のでぁろ”不译出词义 711
三、代表前面讲过的事、物、人时不译出词义,只译出“的”字 712
四、表示并列事项不译出词义 713
3.8.3 “てと、もの、の、とてろ”构成的主要 714
惯用型的译法 714
一、てと 714
三、の:句子+のでぁる。表示的意思同“ものでぁろ”相近 715
二、もの 715
第四章 词汇问题的处理方法 719
§4.1 词义选择、词义引伸、词类搭配、用词习惯 719
4.1.1 词义选择和词义引伸 719
4.1 2 词类搭配及用词习惯 726
一、词类搭配 726
(一)“副词、副助词、助动词”与“なぃ”的搭配 726
(二)“某些形动词的连用形(に形)或用言的连接式”与“なぃ、は、ず”的搭配 730
(四)造语“づけろ”与名词搭配时有各种意思 731
(三)“ょぃ”的连用形“ょく”作状语时,与不同词搭配有不同的意义 731
二、用词习惯 732
§4.2 补充和省略 734
4.2.1 补充 734
一、日语动词译成汉语的介词时要补充适当的词 734
二、日语中有“全部、すべて、みな、ほとんど、とも、 738
ぃずれも、とちらも、…も…も…”等词时,除译出 738
某些词义外,往往要译出“都”字 738
三、为了表达日语的时态、语气和各种特殊的语感,有时 741
要补充“便、要、则、乃是、却、而、就、性、了”等 741
四、原文中有省略,翻译时要补充词 743
五、为了明确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汉译时要补充适当的词 748
六、补充出原文指示词所表示的内容 752
七、から、へ、で等补格助词+の作定语时,可以适 755
当补充动词 755
一、省去原文中的助词:“から、ので、ために、と、ば、 757
ても、が”等 757
4.2.2 省略 757
二、省去不必译出的词 759
三、省去动词、补助动词或助动词 761
四、省略原文中出现的指示词 764
五、省去形式用言和形式体言 765
六、省略原文中多余的词(包括同义词) 767
七、省略表示“称谓、思考”之类的谓语或谓语的补助成分 772
§4.3 否定式的译法 774
4.3.1 完全否定 775
4.3.2 不完全否定 782
4.3.3 否定重点的判断 789
一、否定句中表示程度、方式等的状语、补语一般是否定的重点 789
二、表示原因的状语成分往往是后面表示否定意义的“谓 792
语补助成分”的否定重点 792
三、ょぅに、ほど(ぐらぃ)、でとく与否定式的呼应, 793
一般是先译否定后译状语,即否定的重要在状语上 793
(一)“…ょぅに、ほど等+谓语的否定式”,一般译成:“不像…那样;不比…”;少数情况译成:“像…那样不…” 793
(二)“…ょぅに、如く等+谓语主体词+具有否定的补助成分”,绝大多数译成:“不像…那样…” 795
(三)“…ょぅに如く等+用言肯定式+谓语否定式”一般译成和否定式呼应,有时也译成肯定式的状语 796
四、否定句谓语前面有用言的连接式或中顿式的译法 799
4.3.4 否定之否定形式 801
4.3.5 否定形式的词组具有肯定的意义 804
4.3.6 肯定形式的词或词组具有否定意义 811
4.3.7 肯定和否定在一句话中同时出现时的译法 815
4.3.8 正反处理 817
5.1.1 日文的标点符号 819
§5.1 标点符号在句中的作用 819
特殊文体的翻译 819
第五章 标点符号及几种特殊格式及 819
5.1.2 标点符号的译法和用法 821
一、句号 822
二、逗号 824
(一)主语较长或结构复杂、重点突出时可用逗号分开 824
(二)宾语或补语较长、结构复杂、重点突出时用逗号与谓语分开 825
(三)应该停顿或可以停顿的修饰语,一般用逗号分开 827
(四)并列分句或并列成分(包括并列定语),既不适于用顿号,也不适于用分号时用逗号 828
(五)译文中如果有两个“连接词”在一起时要用逗号分开 832
(六)同位语(不包括用の表示的同位语)和提示语用逗号分开 833
(七)独立成分用逗号分开 835
三、顿号 836
四、分号 837
五、冒号 841
六、括号“( )”和破折号“——” 844
七、引号 846
八、间隔号“·” 849
5.2.1 文章标题的译法 851
§5.2 几种特殊格式的翻译 851
5.2.2 “图表名称”及图表的译法 854
一、“图表名称”的译法 854
二、图表的译法 854
(一)〈感度〉 854
〈灵敏度〉 855
(二)〈UV电波とァンテナの接绕〉 856
〈特高频、甚高频电波与天线的连接方法〉 857
〈雷达方程〉 859
(一)〈レ-ダ方程〉 859
5.2.3 设计计算 859
一、レ-ダ方程とその目标探知能力 859
(二)〈レ-ダの目标探知能力〉 860
〈雷达的目标探测能力〉 861
二、〈自由振动の制振と强制振动の制振〉 862
〈自由振动的减振和强迫振动的减振〉 864
三、〈深度と地中伝搬速度の算出法〉 865
§5.3 几种特殊文体的翻译 868
5.3.1 广告 868
〈深度和地下传播速度的计算方法〉 869
5.3.2 日本四种重要刊物介绍 870
5.3.3 日本专利读法 873
5.3.4 发刊词 875
5.3.5 科技文章提要及前言 878
一、〈提要〉 879
二、〈まえがぎ〉 879
§6.1 日汉对译100例 882
第六章 翻译实践 882
§6.2 日语科技文选(附参考译文) 957
一、半导体とダィォ-ド 958
〈半导体和二极管〉 958
二、サィリスタのト-リガ素子 964
〈触发可控硅的器件〉 971
三、LED·ホトトランヅヌタ形のホトカプラ 977
〈发光二极管-光敏晶体管型的光电耦合器〉 984
四、テレ-ビ时代と教育 990
〈电视时代与教育〉 992
五、レ-ダ用固体パルス变调器 993
〈雷达用固态脉冲调制器〉 1002
六、超LSIの通信へのィンパクト 1009
〈超大规模电路对通信的影响〉 1019
七、ォプト工レクトロニクスの尖兵 1026
〈光电子学的尖兵〉 1028
八、なぞを解くょろてび 1030
〈解谜的喜悦〉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