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前言 1
点校说明 1
卷一 颂十首 1
宋颂九首并序 1
皇祖 2
圣神 3
汤汤 3
圣文 4
金陵 4
莫丑 4
六合雷声 5
圣武 5
明道 6
庆历圣德颂并序 7
卷二 古诗二十五首 11
汴渠 11
麦熟有感 11
待士熙道未至 12
赴任嘉州嘉陵江泛舟二首 12
读诏书 12
三豪诗送杜默师雄并序 13
南山赠孙明复先生 14
河决 14
寄永叔 15
南霁云 16
赠张绩禹功 17
西北 17
寄李缊仲渊 18
送李生谒张侯 18
赠孙先生 18
乙亥冬,富春先生以老儒醇师,居我东齐,济北张泂明远、楚丘李缊仲渊,皆服道就义,与介同执弟子之礼,北面受其业。因作百八十二言相勉 19
送路遵谒孔宣公 20
过魏东郊 20
蜀道自勉 21
闻子规 21
哀邻家 22
送赵泽 22
观棋 22
赠刘中都 23
感事 24
卷三 古诗二十九首 24
送张革从道谒千乘县田秘丞京 25
送范曙赴天雄李太尉辟命二首 25
安道登茂材异等科 26
寄明复熙道 27
诏下勉诸生 27
感兴 28
又送从道 28
密直杜公作镇于魏,天章李公领使于魏,明复先生客于魏,熙道宰于魏,因作诗寄之 28
偶作 29
诏罢县令举 30
植萱 30
赠李常李堂 30
爱日勉诸生 31
闲兴 31
过潼关 31
勉师愚等 32
寄弟会等 32
五月十日雨 32
三子以食贫,困于藜藿,为诗以勉之 33
送李堂病归 33
蜀地多山而少平田,因有云 34
彼县吏 34
虾蟇 34
刘生病归 35
久旱 35
永伯、仲渊在狱,作九十二言伤之 35
送进士高枢拱辰 35
读韩文 36
寄雷泽张从道 37
竹书筒二首 37
读石安仁学士诗 37
卷四 律诗八十首 37
访田公不遇 38
苏唐询秀才晚学于予,告归,以四韵勉之 38
猎 39
大寒早行 39
游灵泉山寺 39
至日早离张村 40
岁晏村居 40
宿村含 41
岳色 41
病起吟残菊 41
和马寺丞秋日寄明复先生 41
和奉符知县马寺丞永伯捕蝗回有作 42
泰山 42
留守待制视学六首 42
寄赵庶明推官 44
寄沛县梁子高 44
送张殿院还台 44
安道再登制科 45
元均首登贤良科因寄 45
徂徕山斋熟寝,家童报征西府从事田集贤元均、张著作叔文、赵推官庶明书至,开缄读之,因题书后 45
送奉符县监酒税孟执中借职 46
嘉州读邸报,见张叔文由御史台主簿改著作佐郎,依旧在台 46
予与元均、永叔、君谟同年登科,永叔寻入馆阁,元均今制策高第,君谟复磨砺元均事业,独予驽下,因寄君谟 46
寄元均 47
寄叔文 47
赴任嘉州,初登栈道,寄题姜潜至之读易堂 47
左绵席上呈知郡王虞部 48
嘉州寄左绵王虞部 48
入蜀至左绵,路次水轩暂憩 48
士廷评相会梓州 49
郑师易秀才诗奔腾遒壮,殆有石曼卿学士风骨,作四韵以勉之 49
送李堂伯升病归 49
伯升病,君逢、遵道送归 49
喜雨 50
留题敏夫隐居 50
访竹溪呈孟节兼有怀熙道 50
招张泂明远 50
送弟及之就彭门侍养 51
摄相 51
寄孔中丞 51
村居 52
燕支板、浣花笺寄合州徐文职方 52
御史台牒督光台钱牒云以凭石柱镌名,因戏书呈通判寺丞景元 52
送冯司理之任彭州 53
赴任嘉州,待阙左绵七十日,通判吕国博日相从吟酌,至嘉阳,因成四韵寄之 53
颜鲁公太师二首 53
袁高给事 54
温造御史 54
阳城谏议 54
褚遂良仆射 54
刘栖楚拾遗 55
读五王传 55
读鲁晋二公传 55
李英公勣 55
汉成帝 55
过温汤 56
雨晴复赋一绝 56
初过潼关值雨 56
文中子二首 56
初过大散关马上作 57
过飞仙岭二首 57
峡中 57
劒门读贾公疏诗石 57
予自南京留守推官循资为掌书记,由将仕郎超阶至朝奉郎,得蜀嘉州友人相贺者,因答之 58
蜀道中念亲有作 58
泥溪驿中作 58
柳池驿中作 58
访栗园有感 58
离郓州至寿张,南村舍中有姥八十余出拜 59
卷五 杂著五篇 60
怪说上 60
怪说中 61
怪说下 63
原乱 64
明禁 66
卷六 杂著五篇 68
是非辨 68
复古制 69
明四诛 70
击她笏铭并序 71
郑元传 73
卷七 杂著十篇 75
可嗟贻赵? 75
画箴贻君豫 76
二大典 77
读原道 78
辨易 78
尊韩 79
释汝坟卒章 80
录蠹书鱼辞 81
宗儒名孟生 82
归鲁名张生 82
卷八 杂著十篇 83
贵谋 83
救说 84
责臣 85
录微者言 86
辨私 87
书淮西碑文后 88
责素餐 89
辨谤 90
朋友解并序 91
辨惑 93
卷九 杂著十篇 95
明隐 95
贤李 97
明孔 98
题郓州学壁 99
释疑 99
孙少傅致政小录 101
兵制 102
养说 104
记永康军老人说 104
赵延嗣传 108
卷十 论四篇 111
汉论上 111
汉论中 112
汉论下 114
中国论 116
季札论 118
卷十一 论八篇 118
伊吕论 119
忧勤非损寿论 120
牛僧孺论 122
周公论 123
王爵论 124
阴德论 126
水旱责三公论 127
卷十二 书五篇 129
上范中丞书 129
上郭殿院书 133
上赵先生书 135
上杜副枢书 139
上张兵部书 141
卷十三 书六篇 142
上蔡副枢书 142
上孔中丞书 147
上范思远书 150
上刘工部书 153
与杨侍讲书 154
上转通明刑部书 156
上杜副枢书 158
卷十四 书七篇 158
上李杂端书 160
与士建中秀才书 162
与张泂进士书 164
上王沂公书 165
上王状元书 168
上孔徐州书 170
卷十五 书七篇 172
上孙少傅书 172
答欧阳永叔书 174
上范青州书 177
与祖择之书 178
与君贶学士书 180
上孙先生书 182
与范十三奉礼书 183
卷十六 书八篇 186
上韩密学经略使书 186
与董秀才书 187
与张秀才书 188
与士熙道书 189
与裴员外书 190
与范思远书 192
与汉州王都官鱼屯田书 193
上徐州张刑部书 194
卷十七 书七篇 197
上范经略书 197
代张顾推官上铨主书 200
代高长官上转运书 202
上徐州扈谏议书 203
与奉符知县书 204
上颍州蔡侍郎书 205
与张安石书 207
三朝圣政录序 209
卷十八 序八篇 209
唐鉴序 210
石曼卿诗集序 212
送龚鼎臣序 213
送祖择之序 214
送张绩李常序 215
送刘先之序 217
吕虞部士龙字序 218
祥符诏书记 219
卷十九 记十一篇 219
宋城县夫子庙记 221
泰山书院记 222
青州州学公用记 224
新济记 225
去二画本记 228
宣化军新桥记 229
柘城县巡检廨署记 231
郓城县新堤记 232
祭堂记 234
拜扫堂记 235
卷二十 启表文十篇 237
谢益州张密学启 237
谢益州转运明学士启 238
谢兗州李相公启 240
谒兗州通判孟虞部启 240
代郓州通判李屯田荐士建中表 241
郓州知州祈雨文 242
上南京夏尚书启 243
移府学诸生 244
南京夫子庙上梁文 245
南京知府祈晴文 246
附录一 247
佚文 247
上王枢密书 247
根本 248
斥游惰(节略) 250
石氏墓表 250
祭孔中丞 255
春秋说 256
师说(片断) 258
与苏颂书(片断) 258
附录二 260
志传 260
徂徕石先生墓志铭并序 260
东都事略本传 262
宋史本传 263
宋元学案本传 265
附录三 267
序跋祠记 267
四库全书总目·徂徕集提要 267
重刻徂徕先生集序徐肇显 268
石徂徕集序张伯行 269
徂徕石先生全集序石键 271
重刻徂徕先生集序石维岩 272
徂徕石先生全集跋丁咏淇 274
徂徕文集校后记剑舟居士 274
鲁两先生合集序徐宗干 275
新雕徂徕石先生文集序王之翰 276
新雕徂徕石先生文集跋丁艮善 277
重雕徂徕石先生文集校记徐坊 278
宋诗钞·徂徕诗钞·序 280
重印石徂徕先生集序徐守揆 280
三朝圣政录序韩琦 281
圣宋文选所收石介文目 282
郡斋读书志徂徕集提要 283
直斋书录解题徂徕集提要 283
文献通考徂徕集提要 284
读徂徕文集全祖望 284
徂徕文集跋孙星衍 285
徂徕集跋王士祯 285
徂徕石先生祠堂记魏了翁 286
徂徕文集跋钱曾 286
鲁两先生祠记党怀英 287
鲁两先生祠记吴宽 288
鲁两先生祠记侯应瑜 290
重修鲁两先生祠堂记施闰章 291
重修鲁两先生祠堂记刘谦吉 292
奉鲁两先生附和圣祠记徐宗干 294
拟请宋孙石两先生从祀议徐宗干 295
石徂徕先生像赞张昭潜 296
附录四 298
事迹评论 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