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郭汉城 1
北杂剧声腔的形成和衰落 张庚 1
论“迷失了的”余姚腔 戴不凡 37
平阳戏考 刘念兹 79
自成一家的新剧种--吉剧 华迦 101
人民性和戏曲 苏国荣 137
“样板戏”是非谈 颜长珂 157
生活与人物--谈现代戏创作的两个问题 黄海纯 173
试谈历史剧创作中的几个问题 安葵 189
略论传统戏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价值 朱颖辉 203
去芜存菁 推陈出新--关于戏曲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问题 吴乾浩 218
马致远杂剧的思想倾向与艺术特色 沈尧 232
试论元杂剧清官戏的思想意义 吴毓华 245
论南曲的“合唱” 何为 262
明清昆山腔的表演艺术 郭亮 296
明清昆曲的舞台美术 龚和德 324
关于京剧小生唱法的探讨 姜家祥 袁其明 348
浅谈京剧演唱的“尺寸” 张汉英 356
资料选辑 364
“五四”时期关于戏曲的论争 余从 游默 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