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企业 1
1.1.1 企业概述 1
企业的目的和地位 1
1 总论 1
企业性质 2
工商企业生产经营类型 3
企业规模 3
工厂 5
公司 5
1.1.2 企业的组织形式 5
股份有限公司 6
跨国公司 7
企业集团 8
1.1.3 企业组织结构 9
企业组织形态 9
企业部门划分 10
管理幅度 10
事业部制 11
1.1.4 企业文化 12
企业文化概念 12
企业文化功能 13
企业文化结构 13
1.2 企业管理理论 15
1.2.1 科学管理论 15
管理理论发展阶段 15
泰罗的科学管理法 15
科学管理法体系 16
法约尔管理论 17
权限关系论 18
1.2.2 人群关系论 19
人群关系论构成 19
人群关系管理 20
新人群关系论 21
1.2.3 现代管理论 22
现代管理组织论 22
权限接受论 23
决策论 24
决策原则 24
1.3 领导 26
1.3.1 领导基础 26
领导 26
领导的权力基础 26
领导功能 27
1.3.2 领导方式与领导行为 27
领导方式 28
专断式-民主式连续统一体 29
领导效能论 30
途径目标论 30
领导方格论 31
领导艺术 31
1.3.3 领导制度 32
企业领导制度的演变 32
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33
厂长(经理)负责制 33
职工代表大会制 34
1.3.4 领导班子 35
领导班子的合理结构 35
领导者素质 35
1.4 企业总经济师 37
1.4.1 “三总师”体制 37
“三总师”制度 37
总工程师 38
总经济师 38
总经济师职能 39
1.4.2 总经济师职能 39
总会计师 39
总经济师的业务系统 40
1.4.3 总经济师的素质 41
政治素质 41
品德素质 42
心理素质 43
智力素质 44
决策能力 45
组织管理能力 45
1.4.4 总经济师的工作能力 45
人际能力 46
1.4.5 总经济师的知识结构 47
知识系统 47
知识结构类型 48
合理知识结构 49
完善知识结构方法 50
总经济师的合理知识结构 50
1.4.6 总经济师的领导基础 51
领导艺术 51
领导方式 52
领导作风 53
日常工作方法 54
1.4.7 总经济师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 54
调查研究法 55
思想方法 56
1.4.8 人际关系 57
基本规律 57
总经济师的上下级关系 58
与职工关系的处理 58
人际交往与关系平衡 59
识人用人 60
1.4.9 总经济师识人用人 60
人才培养与选拔 61
1.4.10 经济洽谈与谈判 62
经济洽谈与谈判 62
签约 63
涉外经济谈判 64
经济谈判技巧 64
经济谈判方式 65
经济谈判策略 66
2.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9
现代化目标及其实现步骤 6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9
2.1 中国经济发展 69
2 经济 69
2.1.1 经济发展目标 69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环节 70
2.1.3 对外开放 71
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 71
对外开放方针 71
对外开放的基本内容 72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72
工业结构调整 73
2.1.4 产业结构 73
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73
产业结构发展水平评价指标 74
产业结构效益评价 74
2.1.5 科技进步 75
科学技术的作用 75
知识分子在科技进步中的作用 76
2.1.6 地区经济发展 76
地区经济发展 76
城市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77
地区工业结构合理化 77
2.2 宏观经济 79
2.2.1 宏观经济及其度量指标 79
宏观经济 79
国民生产总值 79
消费 79
储蓄 80
SNA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总量 81
MPS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总量 81
国民收入的决定 82
2.2.2 国民收入决定 82
乘数 83
加速原理 83
2.2.3 宏观经济供求分析及调节政策 84
产品市场均衡与IS曲线 84
货币市场均衡及LM曲线 84
货币流通模型 85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联合均衡 86
劳力市场均衡及总供需曲线 87
宏观经济政策 88
通货膨胀 89
2.2.4 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 89
反通货膨胀 90
经济周期 91
2.2.5 经济增长 91
哈罗德-多玛经济增长模型 91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92
经济增长模型的应用 92
凯恩斯学派 93
新古典综合派 93
新剑桥学派 94
合理预期学派 95
现代货币主义 95
供给学派 96
福利经济学 96
新制度学派 97
2.2.6 我国社会总供求及其调控 97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 97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98
宏观经济调控 98
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式和手段 99
经济杠杆及其功能 99
主要经济杠杆的特点及实施手段 100
投资的特征 1000
投资规律 1001
11.1.2 投资要素 1002
投资实体性要素 1002
投资附着性要素 1003
11.1.3 投资运动过程 1005
投资形成 1005
投资配置 1005
投资实施 1006
投资回收 1007
11.1.4 投资主体 1008
投资主体 1008
政府投资 1009
企业投资 1009
2.3 微观经济 101
2.3.1 消费者均衡理论 101
效用 101
边际效用 101
个人投资 1010
股份投资 1011
11.1.5 投资环境 1012
投资环境及其分类 1012
社会政治环境 1012
社会经济环境 1013
自然、物质、技术环境 1013
改善投资环境的途径 1014
评价投资环境优劣原则 1014
11.1.6 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 1015
投资结构分类 1015
行业投资结构 1015
部门投资结构 1017
地区投资结构 1018
产业结构 1019
无差异曲线 102
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1020
11.2.1 投资计划内容 1021
11.2 投资计划管理 1021
投资计划分类 1021
投资计划表格及情况说明书 1022
投资计划指标 1022
11.2.2 投资计划编制及管理权限 1023
投资计划编制 1023
投资计划的管理权限 1025
11.2.3 投资规模的项定 1025
影响投资需要量的因素 1025
投资规模确定的原则 1026
投资规模确定的方法 1026
投资规模的综合平衡 1027
投资计划的落实 1029
11.2.4 投资计划的执行与检查 1029
预算线 103
基数效用与消费者均衡 103
投资计划的检查分析 1030
投资计划的执行 1030
工程造价的构成 1032
工程项目划分 1032
11.3.1 建设工程预算文件的组成 1032
11.3 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管理 1032
建安工程预算定额 1033
预算文件的组成 1033
材料预算价格的确定 1034
人工工日单价的确定 1034
施工机械台班预算价格的确定 1035
建安工程间接费定额 1036
建安工程单位估价表 1036
11.3.2 设计概算的编制 1037
概算定额的编制 1037
概算指标的编制 1038
序数效用和消费者均衡 104
单位工程概算书的编制 1040
工程建设其它费用概算书的编制 1041
综合概算书的编制 1042
总概算书的编制 1043
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 1045
11.3.3 施工图预算的编制 1045
单位工程预算书的编制 1046
11.3.4 建设工程预算文件的审查 1047
设计概算的审查 1047
施工图预算的审查 1048
11.3.5 建设工程竣工决算的编制与审查 1049
竣工决算的内容 1049
竣工决算的编制 1049
边际替代率 105
竣工决算的审查 1051
11.4.1 投资区设项目前期管理 1052
筹建机构的建立 1052
11.4 投资建设项目管理 1052
征地拆迁 1052
委托勘察设计 1053
工程项目招标 1054
签订施工合同 1056
施工单位进场前的准备 1057
材料、设备订货采购 1057
11.4.2 投资建设项目施工管理 1058
建设项目施工程序管理 1058
建设项目施工进度管理 1059
消费者剩余 106
效用极大化 106
建设项目施工质量管理 1060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 1061
11.4.3 投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管理 1062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依据 1062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标准 1063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步骤和方法 1064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原则 1065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形式 1065
11.5 建设单位财务计划管理 1067
11.5.1 建设单位财务管理 1067
建设单位财务管理任务 1067
建设单位财务管理体制 1068
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内容 1068
11.5.2 建设单位财务计划的内容 1069
建设单位财务计划报表 1069
生活费用指数 107
边际效用的应用 107
拨款建设单位财务计划主要指标说明 1072
11.5.3 建设单位财务计划的编制与审核 1076
建设单位财务计划的编制 1076
建设单位财务计划的审核 1077
11.5.4 建设单位财务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分析 1078
检查分析的依据 1078
检查分析的形式 1078
检查分析内容 1078
2.3.2 供求与价格 108
市场需求及影响因素 108
施工企业财务计划 1080
11.6.1 施工企业财务计划的编制 1080
11.6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 1080
施工企业财务计划的编制 1081
施工企业固定资产及分类 1083
11.6.2 施工企业固定资金管理 1083
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的计价 1084
施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计划 1085
施工企业固定资金的核定 1086
施工企业固定资金日常管理 1087
11.6.3 施工企业流动资金管理 1088
施工企业流动资金及分类 1088
施工企业流动资金的核定 1089
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 109
市场供给及影响因素 109
施工企业流动资金计划的编制 1090
施工企业流动资金日常管理 1091
施工企业工程成本 1093
11.6.4 施工企业工程成本管理 1093
施工企业流动资金利用效果考核指标 1093
施工企业工程成本预测 1094
施工企业工程成本计划 1096
施工企业工程成本控制 1097
施工企业专项资金计划的编制 1099
11.6.5 施工企业专项资金管理 1099
施工企业专项资金的管理 1099
供给函数与供给曲线 110
11.6.6 施工企业财务计划执行情况检查分析 1101
财务计划执行情况检查分析 1101
财务计划检查分析的方法 1101
11.7 投资包干管理 1105
11.7.1 投资包干原则及其形式 1105
投资包干及其意义 1105
投资包干原则 1105
投资包干形式 1106
11.7.2 投资包干内容与权益 1107
投资包干内容 1107
投资包干权益和奖惩 1108
12 财政金融 1109
12.1 财政基础理论 1109
12.1.1 财政分配关系 1109
国家财政的起源 1109
财政职能与作用 1109
供需均衡与价格均衡 111
社会主义国家财政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 1110
社会主义国家财政体系 1111
财政政策 1112
财政发展的战略目标 1113
财政六条方针 1113
财政与经济的关系 1114
财政银行双六条 1114
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二、三、四”比例关系 1115
财政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作用 1115
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合理比重 1116
12.1.2 财力平衡 1117
当年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方针 1117
财政结余的经济内容和动用条件 1118
财政收支平衡的基本要求 1118
财政赤字、赤字财政和赤字财政政策 1119
财政赤字的经济内容和消极作用 1119
市场机制的运用 112
均衡点的移动 112
财政与信贷的统一平衡 1120
财政赤字的成因和弥补赤字的方法 1120
财政、信贷资金与物资的综合平衡 1121
财政支出的数量界限 1122
综合财政信贷计划 1122
12.2 国家税收 1124
12.2.1 税收理论与制度 1124
税收的本质 1124
税收的职能作用 1124
税收制度及其要素 1125
税收的形式特征 1125
税收分类 1127
税收制度建立的原则 1127
税制演进和近期改革 1128
税收政策 1129
税收负担 1129
需求的交叉弹性 113
2.3.3 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 113
需求的价格弹性 113
税收管理体制 1130
税收转嫁与归宿 1130
产品税 1131
商品流转税的特点、分类和税种 1131
12.2.2 税收种类 1131
营业税 1132
增值税 1132
关税 1133
所得流转税的特点、分类和税种 1134
资源课税 1135
财产课税 1136
行为课税 1136
涉外税收 1137
农(牧)业税 1137
国际税收的概念及其特点 1138
12.2.3 国际税收 1138
国际双重征税及其免除方式 1139
税收管辖权 1139
需求的收入弹性 114
国际逃避税和反逃避税 1140
国际税收协定 1140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1141
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 1141
12.3 国家预算管理 1143
12.3.1 国家预算基础知识 1143
国家预算的产生和发展 1143
我国国家预算的性质和任务 1143
国家预算在综合财政计划中的地位 1144
国家预算在国家财政体系中的地位 1145
12.3.2 国家预算收入和支出的设计 1145
国家预算收入的来源和构成 1145
国家预算收入的原则 1146
国营企业上缴利润收入的设计 1147
国营企业产品税、增值税、营企税税收收入的设计 1148
供给的价格弹性 115
价格弹性与边际收益 115
国家预算支出的构成和分类 1151
国家预算支出的原则 1151
基本建设支出的确定和安排 1152
文教卫生事业费和科学事业费的财务管理办法 1152
文教卫生和科学事业费预算设计依据和方法 1153
12.3.3 国家预算的编制 1154
编制国家预算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1154
编制国家预算的准备工作 1156
国家预算收支指标的测算方法 1156
国家预算的编制 1157
国家预算的审查和批准 1158
国家预算收入缴库的方式和方法 1159
国家预算拨款的原则和方法 1159
12.3.4 国家预算的执行 1159
蛛网理论 116
国家预算执行中的调整和平衡 1160
国家预算执行的检查分析 1161
12.3.5 国家决算 1162
编制国家决算的准备工作 1162
国家决算的编制、审查和批准 1163
12.3.6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1163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构成和类型 1163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建立的原则 1164
划分预算收支的原则 1165
现行预算管理体制 1166
12.4 国有资产管理与收益分配 1167
12.4.1 国有资产管理 1167
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任务和职责 1167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1167
国有资产评估的内容和方法 1168
12.4.2 国有资产收益分配体制 1169
我国国有资产收益分配体制 1169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117
2.3.4 生产理论 117
利改税改革的进展和评价 1170
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1171
税利分流、税后还贷、税后承包 1172
12.5 货币、信用与银行 1174
12.5.1 货币与货币流通 1174
货币的产生和货币的本质 1174
货币的职能 1174
人民币的实质 1175
货币制度 1176
货币制度类型 1176
通货膨胀及其类型 1177
我国货币制度的特点 1178
货币供应量 1178
货币流通规律 1178
我国货币发行的原则 1179
我国现金投放与回笼的渠道 1179
单一可变要素的生产规律 118
流动资金贷款 118
发行库与业务库 1180
现金管理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1180
工资基金监督的内容与方法 1181
12.5.2 信用与信贷业务 1181
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 1181
信用的本质与形式 1182
商业信用 1182
银行信用 1183
信用的作用 1183
我国银行贷款种类和方法 1183
我国银行贷款原则 1184
银行信贷资金的来源 1184
固定资金贷款 1186
外汇货款 1187
抵押贷款 1187
贴现贷款 1187
转帐结算原则与规定 1188
异地结算方式 1188
同城结算方式 1189
储蓄种类 1189
等产量线 119
边际技术替代率 119
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规律 119
12.5.3 银行与金融机构 1190
储蓄原则 1190
银行与金融机构体系 1190
我国金融体系结构 1191
商业银行与商业银行主要业务 1191
专业银行与专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1192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种类与业务 1193
中央银行和中央银行的资产与负债 1193
12.6 国际金融 1194
12.6.1 国际收支 1194
国际收支 1194
国际收支平衡表 1194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 1195
国际收支的调节 1195
我国的国际收支 1196
12.6.2 国际储备 1197
国际储备的构成和作用 1197
国际储备资产的管理 1198
国际储备多元化 1198
我国的国际储备 1199
边际转换率 120
生产可行性线 120
12.6.3 外汇与汇率 1200
外汇 1200
外汇汇率 1201
汇率变动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1201
外汇风险产生及防范措施 1202
人民币汇率 1203
外汇管制 1203
金本位制的固定汇率制度 1204
浮动汇率制 1205
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 1205
12.7.1 有价证券 1207
股份制度 1207
12.7 有价证券和金融市场 1207
股份公司 1208
股份公司的设立 1209
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长期均衡 121
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短期均衡 121
2.3.5 厂商均衡理论 121
股份公司的组织机构 1210
股票 1211
股票价格 1212
股票价格指数 1213
公司债券 1215
金融债券 1216
12.7.2 证券交易 1216
证券投资 1216
证券投资风险及防范 1217
证券市场 1218
证券发行市场 1219
完全垄断市场厂商均衡 122
证券交易所 1220
世界著名证券交易所 1221
金融市场的功能 1223
金融市场 1223
12.7.3 金融市场 1223
金融市场构成要素 1224
金融市场结构 1225
国际金融市场 1226
12.8 国内公债和利用外债 1228
12.8.1 国内公债 1228
国内公债的种类、发行和偿还 1228
国债市场和债券收益率 1229
国家债券的特点和国债利率 1229
垄断竞争市场厂商长期均衡 123
垄断竞争市场厂商短期均衡 123
12.8.2 外债和利用外资 1230
外债和对外发行债券 1230
内债、外债的合理规模 1231
12.9 保险、信托与租赁 1233
12.9.1 保险与保险业务 1233
保险 1233
保险基金 1233
再保险及其作用 1234
保险合同 1234
财产保险 1235
再保险的组织形式 1235
再保险种类 1235
人身保险 1236
涉外保险 1237
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 1237
12.9.2 信托与信托业务 1238
信托 1238
信托业务关系人 1238
我国信托业务的种类 1239
寡头垄断市场古尔诺模型 124
租赁形式 1240
12.9.3 租赁与租赁业务 1240
租赁市场 1241
国际租赁 1242
我国现行主要租赁业务 1242
我国租赁业务的发展趋势 1243
12.10.1 预算外资金管理概论 1245
预算外资金的形成和发展 1245
预算外资金的特征和范围 1245
12.10 预算外资金管理 1245
预算外资金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246
12.10.2 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1247
安排使用预算外资金的原则 1247
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制度和方式 1247
预算外资金的宏观调控和综合平衡 1248
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 1249
寡头垄断市场张伯霖模型 125
寡头垄断市场斯维基模型 125
13 对外经济贸易 1251
利用外资 1251
13.1.1 利用外资 1251
13.1 对外经济合作 1251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设立程序 1252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注册与投资总金额 1252
中外合营企业经营管理 1253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资各方出资方式 1254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 1254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与章程 1255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1256
对外加工装配业务 1257
补偿贸易 1257
13.1.2 国际技术贸易 1258
国际技术贸易方式 1258
交钥匙工程 1258
成套设备交易 1259
许可合同 1259
产品价格歧视的程度 126
寡头垄断市场价格歧视政策 126
决定技术价格的因素 1260
技术价格的确定 1261
技术贸易计价与支付 1261
限制性商业惯例 1262
技术引进合同审批 1263
国际工程承包 1264
招标与投标 1264
投标保证金 1265
13.2 国际货物买卖 1267
13.2.1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 1267
询价 1267
发价 1267
还价 1268
接受 1269
边际生产力 127
2.3.6 分配理论 127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 1270
合同品质条款 1270
合同数量条款 1271
数量机动幅度 1272
合同商品检验条款 1273
合同索赔条款 1274
合同仲裁条款 1275
合同不可抗力条款 1275
13.2.2 贸易术语 1275
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 1275
199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1276
装运汽船上交货 1277
成本加保险费、运费(CIF) 1278
成本加运费(C&F) 1279
工资理论 128
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128
货交承运人(FCA) 1280
运费付至(CPT) 1280
运费、保险费付至(CIP) 1281
13.2.3 国际货物运输 1281
对外贸易海上运输 1281
班轮运输 1282
定程租船 1282
定期租船 1283
租船合同 1283
海运提单 1284
分批装运与转船 1285
滞期费和速遣费 1285
大陆桥运输 1286
美国(OCP)运输条款 1286
国际多式联运 1287
13.3.1 国际贸易结算工具 1288
国际贸易结算工具 1288
汇票 1288
13.3 国际贸易结算 1288
支票 1289
利息理论 129
本票 1290
票据背书 1290
票据的权力与义务 1291
13.3.2 国际贸易结算方式 1291
汇款 1291
退汇 1292
汇款的偿付 1292
分期付款 1293
迟期付款 1293
托收方式 1294
保付代收业务 1295
信用证 1295
即期信用证、远期信用证与假远期信用证 1296
可转让信用证、保兑信用证、循环信用证、对背信用证 1297
对开信用证与预支信用证 1297
备用信用证 1298
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1298
银行保函 1299
利润理论 130
地租理论 130
履约保函 1300
预付款保函 1300
补偿贸易保函 1301
租赁保函 1301
委托购买证 1302
出口押汇 1303
信用卡 1303
福费延业务 1304
佣金与折扣 1304
盈亏率、换汇成本 1305
贴现 1305
14 会计 1307
14.1 工业会计 1307
14.1.1 基础知识 1307
会计 1307
资金 1308
产权 1309
借贷记帐法 1309
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 131
一般均衡分析 131
2.3.7 一般均衡分析的资源配置 131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1310
收入与费用配比 1310
帐户与会计科目 1311
会计帐簿 1312
会计凭证 1312
错帐更正法 1313
试算平衡 1313
14.1.2 货币资金 1314
结算 1314
货币资金 1315
结算方式 1315
14.1.3 工资 1317
工资总额 1317
工资的计算 1317
工资结算 1318
工资费用的分配 1319
一般均衡的简单模型 132
艾奇沃斯盒状图 132
14.1.4 固定资产 1320
固定资产及其分类 1320
固定资产计价 1320
固定资产大修理 1321
固定资产折旧及其计提方法 1321
无形资产 1322
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 1323
14.1.5 材料 1323
材料及其分类 1323
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 1324
材料帐的核对 1325
在用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 1325
14.1.6 成本 1326
生产费用及其分类 1326
产品成本 1327
成本开支范围 1327
成本核算的会计科目 1328
成本核算体制 1328
要素费用分配方法 1329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 1329
交换均衡 133
生产均衡 133
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1330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1331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1332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1332
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 1333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 1333
副产品、联产品及等级品成本的计算 1334
14.1.7 销售 1335
产品销售及其他销售 1335
销售及其他费用 1335
销售税金 1336
利润总额及利润分配 1337
14.1.8 资金来源 1337
工业企业借款 1337
固定基金 1338
流动基金 1339
专用基金 1339
交换均衡与生产均衡的结合 134
专用拨款 1340
14.1.9 会计把表 1341
会计报表 1341
资金报表 1342
成本报表 1342
利润报表 1343
会计报表的勾稽关系 1344
14.2 管理会计 1345
14.2.1 基础知识 1345
管理会计 1345
成本性态分析 1345
本量利分析 1346
经营预测 1347
14.2.2 预测与决策 1347
短期经营决策 1348
产品经营决策 1348
生产成本决策 1349
长期投资决策 1349
投资决策评价指标 1350
14.2.3 预算与控制 1352
全面预算 1352
标准成本制度 1352
责任会计 1354
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 1355
14.3 审计 1355
14.3.1 基本理论 1355
审计 1355
审计准则和审计程序 1356
内部控制系统 1357
14.3.2 审计的种类 1358
以审计主体为标志的分类 1358
以审计内容为标志的分类 1358
以审计时间为标志的分类 1359
14.3.3 审计方法 1359
查帐方法 135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36
2.4.1 生产力 136
生产力因素 136
2.4 生产力经济 136
盘存方法 1360
分析方法 1361
调查方法 1361
流动资产审计 1362
14.3.4 工业企业审计 1362
固定资产的审计 1363
生产费用和成本审计 1363
财务成果审计 1364
统计 1367
15.1.1 统计基础知识 1367
15.1 统计原理 1367
15 统计 1367
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 1368
统计法规 1368
统计工作的过程 1369
生产力系统 137
生产力组合方式 137
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 1370
标志与指标 1370
统计设计 1371
15.1.2 统计设计、调查与整理 1371
统计调查 1372
统计整理 1373
统计分组 1373
15.1.3 统计综合指标 1374
总量指标 1374
相对指标 1374
平均指标 1375
15.1.4 标志变异指标 1377
极差与平均差 1377
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 1378
偏度和峰度 1378
生产力结构 138
2.4.2 结构经济与规模经济 138
15.1.5 时间数列 1380
发展水平与增长水平 1380
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1381
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1382
长期趋势和季节变动 1383
综合指数 1384
平均指数 1384
15.1.6 统计指数 1384
指数体系和因素分析 1385
抽样推断 1386
15.1.7 抽样调查与推断 1386
抽样的组织方式与方法 1387
抽样误差 1388
区间估计 1389
极限误差 1389
结构合理化及制约因素 139
生产力规模 139
15.1.8 相关与回归分析 1390
相关与回归分析 1390
相关关系的判断 1390
相关系数 1391
简单直线回归 1392
曲线回归 1393
多元线性回归 1393
估计标准误差 1394
15.1.9 统计预测 1395
统计预测的原则和步骤 1395
统计预测方法 1395
15.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397
15.2.1 概率论 1397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1397
条件概率与事件的独立性 1398
二项分布、泊松分布、超几何分布 1398
规模经济与规模优化 140
2.4.3 布局经济与时序经济 140
生产力布局 140
正态分布 1400
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与连续型机变量 1400
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1401
抽样分布 1403
15.2.2 数理统计 1403
参数估计 1405
假设检验 1406
方差分布 1408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1409
生产力的扩展和制约因素 141
生产力时序 14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1411
工业产品 1413
15.3.1 工业生产统计 1413
15.3 工业统计 1413
工业总产值 1414
工业产品实物产量 1414
工业净产值 1415
工业增加值 1416
工业产品销售总值 1417
15.3.2 工业劳动统计 1417
工业商品产值 1417
劳动力数量 1417
劳动力构成 1418
劳动力素质 1419
协作生产力 142
劳动生产率 1420
劳动时间 1420
工资 1421
工业原材料及其收入量核算 1422
15.3.3 工业原材料统计 1422
原材料储备量统计 1423
原材料消费量统计 1423
原材料消耗统计 1424
原材料利用统计 1425
企业能源消耗总量的计算 1426
企业能源利用统计 1426
动力设备 1428
生产设备 1428
15.3.4 工业设备统计 1428
设备利用率 1429
2.4.4 生产力运动 143
生产力运动的整体功能 143
生产力整体运动规律 143
工业产品生产能力 1430
固定资金 1431
15.3.5 财务成本统计 1431
流动资金 1432
工业产品成本 1433
工业税金 1434
工业利润 1434
15.4 国民经济及各主要部门指标 1436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1436
国民经济核算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1436
15.4.1 国民经济核算 1436
没入产出核算 1438
生产力运行的动力和条件 144
资金流量核算 1440
资产负债核算 1441
国际收支核算 1443
农业产值 1445
15.4.2 农业 1445
农业土地利用 1446
林业生产统计 1447
牧业生产统计 1448
副业、渔业生产统计 1449
生产力发展战略 145
基本建设项目统计 1450
基本建设新增生产能力 1451
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 1452
基本建设投资指数 1453
建筑业产值 1453
15.4.4 运输、邮电业 1455
货运量统计 1455
运输业产值 1456
客运量与换算周转量 1456
邮电统计 1457
15.4.5 商业、物价统计 1458
商品流转 1458
商品总流转与商品纯流转 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