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原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田军著
  • 出 版 社: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305010839
  • 页数:452 页
图书介绍:暂缺《宪法学原理》简介

目录 1

第一编 宪法学的基本理论 1

第一章 宪法学概论 1

第一节 宪法学的研究对象 1

一、马克思主义宪法学的研究对象 1

二、资产阶级宪法学的研究对象 3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宪法的基本观点 4

一、宪法的阶级性 4

二、宪法的规范性 6

三、宪法的历史继承性 11

四、宪法的规律性 15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宪法学的研究方法 18

第二章 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20

第一节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 20

一、宪法是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 21

二、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2

三、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是按特定程序进行的 24

第二节 宪法的作用 25

一、保障宪法发挥作用的前提 25

二、宪法的地位决定了它的作用 26

第三章 宪法的本质和分类 29

第一节 宪法的本质 29

一、宪法是阶级斗争的结果和总结 29

二、宪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表现 30

三宪法是阶级力量实际对比关系的表现 31

四、宪法是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 32

第二节 宪法的分类 40

一、本质上的分类 40

二、形式上的分类 42

一、人民主权原则 45

第一节 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 45

第四章 宪法的基本原则 45

二、三权分立原则 46

三、基本人权原则 51

四、法治原则 52

五、保障私有制原则 54

第二节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55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原则 55

二、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 56

三、社会主义原则 56

四、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57

五、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57

六、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58

第五章 宪法的实施和监督 59

第一节 宪法实施和监督的保障制度 59

一、宪法监督保障制度的概念 60

二、现代国家的宪法监督制度 61

第二节 我国宪法监督保障制度 71

一、我国宪法规定的监督保障制度 71

二、维护宪法的尊严,保障宪法的实施 77

三、发挥党和人民群众在监督宪法实施中的作用 80

第二编 宪法的历史发展 84

第六章 近代意义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84

第一节 资产阶级宪法的产生 84

一、资产阶级宪法产生的原因 84

二、英、美、法资本主义国家宪法产生的概括 85

第二节 现代资产阶级宪法的发展趋势 92

一、在形式上发展了资产阶级民主 93

二、注重科学文化教育 93

三、规定了财产权的限制 94

四、行政权力扩大,议会权力相对削弱 94

六、宪法的国际化 95

五、不断扩大和加强政党的作用 95

第七章 社会主义宪法是最高历史类型的宪法 9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宪法是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产物 96

一、社会主义宪法的产生 96

二、社会主义宪法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最先进的宪法 99

三、社会主义宪法产生的意义及其特点 101

第二节 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103

一、中国宪政运动的历史概况 103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几部宪法 109

第三编 宪法的基本内容 120

第八章 国家性质 120

第一节 国家阶级本质是国家制度的核心 120

一、国家制度的概念 120

二、国体的概念 121

第二节 两种不同类型宪法对国家阶级的本质反映 122

三、国家阶级本质是国家制度的核心 122

一、资本主义国家宪法掩饰国家阶级本质 123

二、社会主义国家宪法确认国家阶级本质 124

第三节 国家政权的阶级本质 125

一、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125

二、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134

第四节 统一战线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37

一、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137

二、现阶段统一战线的性质和任务 138

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39

第五节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领导力量 141

一、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 141

二、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142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 144

第一节 政权组织形式与国家阶级本质 150

一、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 150

第九章 政权组织形式 150

二、政权组织形式决定于国家阶级本质 151

三、政权组织形式适应国家阶级本质的需要 151

第二节 两种不同类型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153

一、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153

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153

第三节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159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159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历史发展 160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基本原则 161

四、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 162

第四节 选举制度 176

一、选举制度的概念和本质 176

二、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制度 177

三、我国的选举制度 183

一、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和分类 195

第十章 国家结构形式 195

第一节 国家结构形式概述 195

二、两种不同类型国家结构形式的根本区别 196

三、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结构的基本观点 198

第二节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99

一、我国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199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200

三、新时期党和国家在民族方面的任务和政策 203

第三节 我国的行政区划 204

一、行政区划的概念 204

二、行政区划的原则 204

三、宪法规定的行政区域划分 205

四、行政区划变更的法律程序 206

五、行政区划与国家结构的区别 207

第四节 特别行政区 207

一、设立特别行政区是我国的重要决策 207

具体化 208

二、设立特别行政区是“一国两制”构想的 208

第十一章 经济制度 211

第一节 经济制度是国家制度的基础 211

一、经济制度的概念 211

二、经济制度对国家制度的决定作用 212

三、国家制度对经济制度的反作用 214

第二节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 217

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制度建立的特点 217

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实质 218

第十二章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22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221

一、公有制经济的建立 221

二、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 223

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227

四、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30

一、劳动者个体经济 23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232

二、私营经济 234

三、中外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和外资企业 234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计划原则和分配方式 236

一、国家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236

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238

三、发展国民经济的基本方针 240

第四节 我国公民的个人财产 241

一、国家保护公民个人财产的所有权 241

二、国家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的继承权 243

第十三章 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 244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244

一、精神文明的概念 244

二、宪法规定建设精神文明的意义 244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相互关系 246

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248

一、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250

第二节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 250

二、思想道德建设 253

第十四章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理论 260

第一节 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概述 260

一、公民及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概念 260

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产生和发展 264

第二节 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特点 270

一、资本主义国家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特点 270

二、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本质及其特点 272

第十五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281

第一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 281

一、资本主义国家公民的基本权利 281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288

三、公民要正确行使自由和权利 307

一、资本主义国家公民的基本义务 312

第二节 公民的基本义务 312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314

第十六章 国家机构理论 324

第一节 国家机构概述 324

一、国家机构的概念和特点 324

二、国家机构的性质 325

三、两种不同类型国家机构的区别 325

第二节 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实现其使命的工具 328

一、资产阶级国家机构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 328

二、我国国家机构是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工具 331

第十七章 资产阶级国家机构简述 340

第一节 国家元首 340

一、国家元首的概念 340

二、国家元首的种类 341

三、国家元首的产生方法和任期 342

四、国家元首的职权 345

第二节 代议机关 347

一、议会的由来和性质 347

二、议会的本质 348

三、议会的组织和组成 349

四、议会的职权 351

第三节 最高行政机关 354

一、内阁制政府 354

二、总统制政府 356

三、委员制政府 358

第四节 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359

一、审判机关 359

二、检察机关 364

第十八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国家政权机构 366

第一节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366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66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73

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委员会 378

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380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381

一、我国国家元首制度的特点 382

二、国家主席的性质和地位 382

三、国家主席的产生和任期 382

四、国家主席的职权 383

五、现行宪法为什么要恢复设置国家主席 383

第三节 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385

一、国务院的性质和地位 385

二、国务院的组成和任期 385

三、国务院的领导制度和会议制度 386

四、国务院的职权 389

五、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 390

六、审计机关 392

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成和任期 393

第四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393

一、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性质和地位 393

三、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制度 394

第十九章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395

第一节 人民法院 395

一、人民法院的性质和任务 395

二、人民法院的组织系统和职权 396

三、人民法院的工作原则和制度 399

第二节 人民检察院 401

一、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任务 401

二、人民检察院的职权和行使职权的程序 402

三、人民检察院的组织系统和领导制度 403

四、人民检察院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403

五、实行双重领导的原则 404

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405

第一节 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405

第二十章 地方国家政权机关 405

二、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 410

第二节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412

一、性质和地位 412

二、组成、任期和领导制度 413

三、职权 413

第三节 基层群众性的自治组织 415

一、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性质 415

二、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产生和组成 416

三、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任务 417

第四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构 417

一、民族自治机关的性质 417

二、民族自治机关组成的基本原则 419

附录 420

后记 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