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事典》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日)宇津德治主编;李裕彻等译
  • 出 版 社:北京:地震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50280398X
  • 页数:596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2

1.1 地震定义 2

第一章 地震概观 2

地震事典 2

1.2 地震观测 4

1.3 地震波传播方式和地球内部构造 6

1.4 地震动强度和地震大小 8

1.5 地震发生的场所 10

1.6 地震发生方式 12

1.7 地震成因 13

1.8 伴随地震的现象与地震灾害 16

1.9 地震预报 18

附注 地震学研究联络组织 20

第二章 地震观测与观测资料处理 22

2.1 地震仪 22

2.1.1 地震动和地震仪 22

2.1.2 单摆 22

2.1.3 物理摆 23

2.1.4 地震仪的摆的运动方程式 24

2.1.5 各种类型的水平摆 25

2.1.6 各种类型的垂直摆 26

2.1.8 机械式和光学式地震仪的频率特性及典型实例 28

2.1.7 机械式地震仪的摩擦 28

2.1.9 电磁式地震仪的换能器和检流计 31

2.1.10 直耦式电磁地震仪 34

2.1.11 带放大器的电磁地震仪 35

2.1.12 反馈式电磁地震仪 36

2.1.13 其它地震仪 38

2.1.14 地震仪的记录方式 39

2.2 地震观测 41

2.2.1 观测点的环境 41

2.2.2 观测台站 42

2.2.3 观测网 43

2.2.4 地震台阵观测 44

2.2.5 海底地震观测 45

2.3 地震图象的检测和自动检测处理 46

2.3.1 地震图象的检测 46

2.3.2 自动检测处理 54

2.4 震源的测定 56

2.4.1 震源的测定 56

2.4.2 做图法 57

2.4.3 计算法 60

2.4.4 震中和震源推断法 61

2.4.5 震源测定误差和提高精度的尝试 62

附注 震中距和方位角计算 64

2.5.1 地震的量度 66

2.5 震级测定 66

2.5.2 震级的最初定义——里克特地方震级 67

2.5.3 古登堡的面波震级和体波震级 68

2.5.4 各种震级 70

2.5.5 其它震级 74

2.5.6 各种震级的特征和问题 75

2.6.1 地震观测(网)和研究机构 78

2.6.2 日本 78

2.6 地震的观测研究机构和地震目录 78

2.6.3 外国 82

2.6.4 地震目录 84

2.7 古地震调查 86

2.7.1 情报收集 87

2.7.2 史料的收集 87

2.7.3 史料译读 88

2.7.4 史料的整理 89

2.7.5 印刷和发行 89

2.7.6 调查研究 90

3.1.1 弹性体 96

3.1 弹性和非弹性 96

第三章 地震波和地球内部构造 96

3.1.2 非弹性 98

3.2 地震波:体波和面波 100

3.2.1 波动方程和体波 100

3.2.2 体波的折射和反射 101

3.2.3 瑞利波 102

3.2.4 洛夫波 103

3.2.5 频散瑞利波 105

3.3 地震波速度的分布和走时曲线 106

3.3.1 地震波速度分布模型 106

3.3.2 走时曲线 107

3.3.3 一维模型的走时曲线 108

3.3.4 二维模型的走时曲线 112

3.3.5 三维模型的走时曲线 114

3.4 地壳 地幔 地核 115

3.4.1 近代地震学和地球内部构造 115

3.4.2 地幔中的波速分布 118

3.4.3 地核的地震波速度分布 119

3.4.4 地球内部密度等的分布 120

附注 地震波的尾波和散射 123

3.5 研究地下构造的人工地震方法 124

3.5.1 人工地震调查的特点 124

3.5.2 日本列岛的地壳构造 125

3.5.3 海底地壳构造 127

3.5.4 地震预报计划和地壳构造 129

3.5.5 用人工地震研究地壳构造的展望 132

3.6 地球的自由振荡 132

3.6.1 自由振荡理论 132

3.6.2 自由振荡的观测和分析 134

3.7 地震内部的温度和地壳热流量 136

3.7.1 地壳热流量及其分布 136

3.7.2 地球内部的温度分布 139

3.8 地震内部的电磁性质 141

3.8.1 什么是电磁性 141

3.8.2 电导率分布的观测方法 142

3.8.3 全球的电导率分布 143

3.8.4 地壳和上地幔的电导率分布 144

第四章 变动的地球与地震分布 148

4.1 地球的变动带 148

4.1.1 构造运动与变动带 148

4.1.2 变动带的分类 149

4.1.3 扩展变动带 149

4.1.4 狭窄变动带 153

4.1.5 剪切变动带 157

4.2 地壳运动 159

4.2.1 引言 159

4.2.2 地震性地形变的积累 160

4.2.3 非地震性地形变 162

4.3.2 地幔层构造和板块 164

4.3.1 什么是板块运动 164

4.3 板块运动 164

4.3.3 板块边界与全球性板块 165

4.3.4 板块运动 167

4.3.5 板块的实质和地幔构造 169

4.3.6 板块运动的驱动力 171

附注 板块构造论的确立 173

4.4 世界各地区的地震活动 176

4.4.1 阿留申群岛东部到阿拉斯加 177

4.4.2 北美大陆西岸 177

4.4.3 中美加勒比海 179

4.4.4 南美大陆 180

4.4.5 大西洋海岭 183

4.4.6 地中海 183

4.4.7 非洲 184

4.4.8土耳其—伊朗—喜马拉雅 185

4.4.9 东南亚 186

4.4.10 密克罗尼西亚 187

4.4.13 日本—中国 188

4.4.12 台湾—菲律宾 188

4.4.11 新西兰周围 188

4.4.14 西伯利亚和堪察加 189

附注 日本列岛的地震活动与深部构造 190

第五章 地震活动的性质 195

5.1 地震序列 195

5.2.1 余震区和震源区 196

5.2 余震 196

5.2.2 广义余震 198

5.2.3 最大余震 199

5.2.4 余震的强度分布 201

5.2.5 余震的时间衰减 202

5.2.6 余震模型 202

5.3 前震 206

5.4 震群 209

5.4.1 震群的特征 209

5.4.2 震群的震例 210

5.4.3 震群模型 211

5.5 大地震和小地震 212

5.5.1 地震的强度分布 212

5.5.2 b值的测定方法 216

5.5.3 地震震级的上限和下限 217

5.5.4 震级的分布模型 220

附注 火山地震 223

5.6.1 地震发生的间歇性 224

5.6 地震发生时间 224

5.6.2 地震发生的偶然性 227

5.6.3 地震的继发性 228

5.6.4 地震的周期性 231

5.7.1 地震活动的迁移 236

5.7 地震的时间空间相关性 236

5.7.2 地震活动的相关性 238

5.7.3 相关检验 239

5.8.1 水库诱发地震 242

5.8 地震和其它现象的关系 242

5.8.2 注水诱发地震 243

5.8.3 人工地震及其诱发地震 244

5.8.4 潮汐和地震 245

5.8.5 季节、气象和地震 246

附注 关于几个地震术语的说明 247

第六章 地震发生机制 249

6.1 地震成因的研究史 249

6.1.1 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前的地震观 249

6.1.2 地震波的初动和发震机制 250

6.1.3 断层(剪切破裂)和地震 252

6.1.4 深震的发震机制 254

6.2.1 岩石的变形和破裂 256

6.2 岩石破裂 256

8.2.2 断裂力学基础 257

6.2.3 破裂对环境的依赖性 264

6.2.4 宏观破裂前的特征 269

6.2.5 摩擦特性 273

附注 地壳应力的测定 277

6.3.1 辐射图象 278

6.3 地震波的辐射图象 278

6.3.2 作用于一点的力 279

6.3.3 双力偶 282

6.3.4 矩张量 285

6.3.5 位错 286

6.3.6 辐射图象的表示法 287

附注 地震的发展机制(震源机制解) 290

6.4 断层模型及震源过程 292

6.4.1 概述 292

6.4.2 断层参数 293

6.4.3 断层运动产生的波动 296

6.4.4 断层力学 300

6.4.5 震源过程参数一览表及相似准则 303

6.4.6 多重震源模型和地震的模拟 304

附注 浅震震级和各种参数的标准关系 317

第七章 地震伴生的自然现象 320

7.1 地表的变化 320

7.1.1 地震对地表的影响 320

7.1.2 地震引起的隆起和沉降 321

7.2.1 地震断层 323

7.2 地震断层和活断层 323

7.2.2 断层的基本形式 325

7.2.3 地震断层的特点 327

7.2.4 地震断层和活断层 329

7.2.5 活断层的发掘调查 333

7.3.1 地震时的地面水平变化 335

7.3 地壳变动 335

7.3.2 地面伴随地震发生的垂直变化 338

7.3.3 地壳变动连续观测 345

7.3.4 伴随震群的地壳变化 349

7.3.5 宇宙技术方法 350

7.3.6 伴随地震发生的地壳变化范围 351

7.3.7 伴随断层运动发生的地表位移 352

7.4.2 海啸的测定 356

7.4.1 海啸 356

7.4 海啸 356

7.4.3 海啸规模的量度 361

7.4.4 海啸的发生 364

7.4.5 海啸的传播 370

7.4.6 日本发生的海啸实例 376

7.4.7 海啸警报和防灾对策 378

7.5 其它现象 385

7.5.1 湖面波动 385

7.5.2 地声 385

7.5.3 大气的长周期振动 386

7.5.4 对地下水的影响 386

7.5.5 发光现象 386

7.5.6 地磁 387

7.5.7 重力变化 387

第八章 地震时的地基振动和地震灾害 389

8.1 地震动强度 389

8.1.1 烈度和烈度表 389

附注 日本明治时代的烈度和烈度分布图 396

8.1.2 烈度和物理量(加速度和速度等) 397

8.1.3 烈度的观测和调查 399

附注 最近50年间日本各地区不同烈度的地震次数 402

8.1.4 烈度分布及其利用 403

附注 烈度分布异常的地震 407

8.2 强地震动与地基 410

8.2.1 强震观测 410

8.2.2 强震仪记录及其分析 415

8.2.3 地基振动 423

8.2.4 强震动预测 432

8.2.5 为编制区域地震防灾综合计划而作的地震小区划 436

8.3 地震引起的地基破坏 440

8.3.1 边坡崩塌和滑坡 441

8.3.2 液化 444

8.3.3 泥石流和碎石流 447

8.4.1 建筑物的地震反应 450

8.4 建筑物与地震灾害 450

8.4.2 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461

8.4.3 建筑物的地震灾害 464

8.5 土木设施与地震动灾害 486

8.5.1 大坝和河堤 486

8.5.2 隧道和地下埋设物 489

8.5.3 桥梁、公路和铁路 492

8.5.4 港湾和人工岛 496

8.6 生命线工程和地震动破坏 499

8.6.1 生命线地震工程学 499

8.6.2 宫城县近海地震时生命线工程状况 501

8.7 次生灾害 504

8.7.1 火灾 506

8.7.2 水灾 509

8.8 地震防灾对策 511

8.8.1 行政对策 511

附注 大地震时的心得 520

第九章 地震预报 523

9.1 地震危险性和地震发生概率的计算 523

9.1.1 地震发生的概率 525

9.1.2 推测地震危险性的方法 528

9.2 地震预测的方法:预测的概率 531

9.2.1 地震前兆现象 531

9.2.2 地震预报的概率 534

9.3 前兆性的地形变 538

9.3.1 目视的例子 538

9.3.2 大地测量得到的地震前兆性地形变 539

9.3.3 由连续观测发现的前兆性地形变 545

9.3.4 降雨、潮汐和前兆性地壳变动 548

9.4.1 余震平静地区和地震空区 551

9.4 前兆地震活动 551

9.4.2 第一类地震空区 552

9.4.3 第二类地震空区 554

9.4.4 环形图象 555

9.4.5 前震 557

9.4.6 和主震震级的关系 558

9.5 地球电磁场异常 560

9.5.1 与地震有关的电磁现象 560

9.5.2 磁场变化 561

9.5.3 大地电流的变化 563

9.5.4 电导率的变化 564

9.5.5 其它电磁现象 566

9.6 地下水等异常——地球化学观测 567

9.6.1 热海大汤温泉的喷出 567

9.6.2 巨大地震前的地下水位变化 568

9.6.3 地下水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变化 569

9.6.4 氡、氦等 572

9.6.5 活断层和氢的生成 573

9.7.1 地震波速变化 575

9.7 其它前兆 575

9.7.2 动物的异常 576

9.7.3 其它 577

9.8 前兆现象出现的机制 578

9.8.1 前兆现象的物理模式 578

9.8.2 根据断层面不均匀性预测的前兆现象 579

9.8.3 根据断层周围的围岩预测前兆现象 580

9.8.4 破裂的时间依存性和前兆地震活动 581

9.9 地震预报体制现状 584

9.9.1 地震预报体制概况 584

9.9.2 地震预报计划和观测体制 587

9.9.3 地震预报联络会 588

9.9.4 大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 593

9.9.5 东海地震的预报体制 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