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研究背景、研究现状与问题提出 1
二、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 5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0
四、主要结论与研究意义 11
第一章 督导视角下的县域均衡发展 15
第一节 均衡发展评估的方法评价 15
一、八个硬性指标的表现水平 16
二、均衡评估办法的价值倾向 20
三、基本均衡县的资源配置 22
四、资源配置公平评估的再评价 25
第二节 资源分布失调与政绩评价 34
一、农村社会公共服务的不足 34
二、学校撤并的财政收入动力 41
三、政绩利益与学校建设策略 47
第三节 教育督导问责与法治建设 48
一、督导问责的制度设计 48
二、督导问责的法治环境 54
三、督导问责的应用范围 58
第二章 农村学校课程的供给与建设 61
第一节 课程实施城乡一体化现状 61
一、农村的文化贫困现象 61
二、课程落实的城乡差异 64
三、国家课程城乡一体化 67
第二节 城市化国家的课程乡土化 71
一、以课程为中介的社区互动 71
二、扩大的社区教育理念 72
三、服务性学习的桥梁作用 73
第三节 城乡一体化下的课程乡土化 75
一、国家课程乡土化的依据 75
二、国家课程乡土化的价值 77
三、国家课程乡土化的要素 80
第三章 教师交流政策与教师的感受 83
第一节 教师交流政策的顶层设计 83
一、交流政策的设计与现实困境 83
二、政策效果评价的理论基础 88
三、文献分析与调查研究设计 90
第二节 一线教师的意愿与公平观 95
一、对尊重教师个体意愿的期盼 95
二、对家庭和职业发展的重重顾虑 99
三、对交流政策的态度和看法 101
第三节 教师交流政策的实施状况 104
一、交流制度的执行情况 104
二、交流教师的工作生活状况 109
三、对教师交流效果的评价 113
第四节 交流教师成就感的影响因素 116
一、观念、机会和环境的影响 116
二、利益补偿必要性与有限作用 122
三、放管服视角下的教师交流 123
第四章 师生关系与学生的家庭背景 126
第一节 师生关系的家庭背景差异 126
一、研究问题提出与调查设计 126
二、师生关系的显著阶层差异 130
三、细微处解释阶层差异原因 135
第二节 家校关系的社会阶层差异 141
一、家校关系的测量与基本特点 141
二、家校关系的校际差异与阶层差异 142
三、家校关系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148
第三节 基于微观公平的环境优化 149
一、师生关系公平的性质和价值 149
二、全面实现教育公平的敏感点 154
三、赋能授权提升学生公平感 156
第五章 从阶层分化看留守儿童处境 159
第一节 农村留守儿童的处境 160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状况 160
二、留守男童的相对弱势地位 162
三、留守儿童的被“抛弃”感 164
第二节 留守现象的普遍性和长期性 165
一、不发达国家留守现象普遍 165
二、留守的长期性与欧洲经验 166
三、留守风险人群和地域特征 169
第三节 从教育内容到结构的改进 172
一、儿童权益保护意识和制度 172
二、着眼于人生不同阶段教育的赋能 174
三、农村教育有效供给提升策略 176
参考文献 179
后记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