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页 1
第一章 引言 1
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 1
货币流通 3
生活提出的种种课题 4
学习货币银行学,掌握剖析经济问题的入门钥匙 8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9
要在把握中国实际的基础上学习 10
也要学习西方的《货币银行学》 10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12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 12
货币是几千年前才出现在人类生活中的 12
古代货币起源说 13
马克思对货币起源的论证:价值及其形式 14
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16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还需要货币 19
问题的提出 19
马克思恩格斯的货币消亡论 20
列宁斯大林对这个问题的观点 22
货币消亡观点在中国 23
必须发展商品经济观点的确立 24
社会主义社会货币必要性理论的现实意义 25
第三节 形形色色的货币 25
古代的货币 26
币材 27
铸币 29
劣质铸币 31
用纸做的货币 31
银行券与国家发行的纸币 32
电子计算机的运用与无现金社会 34
可签发支票的存款 34
第四节 货币的职能 35
价值尺度 35
货币单位 35
价格 37
流通手段 38
货币需求 38
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 40
货币贮藏 40
支付手段 42
世界货币 44
第五节 如何给货币下定义 44
一般等价物 45
社会计算的工具和“选票” 45
社会主义货币仍可定义为社会计算工具 47
从职能出发给货币下定义 48
货币与财富 49
货币与法律 50
从控制货币的需求出发定义货币 51
生产关系的体现 52
第六节 货币制度 54
货币制度及其构成 54
币材的确定 55
货币单位的确定 56
金属货币的铸造 57
本位币的辅币 58
流通中其他货币的管理 59
无限法偿与有限法偿 60
货币制度的发展 60
中央集中计划体制下的货币制度 62
人民币制度的建立 63
什么是信用 66
第一节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66
第三章 信用 66
信用也是一个古老的经济范畴 67
信用是如何产生的 67
实物借贷与货币借贷 68
金融范畴的形成 69
第二节 高利贷 70
高利贷的特点 70
历史上对高利贷的态度 71
资产阶级反高利贷的斗争 73
中国的高利贷问题 74
第三节 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 76
“信用经济” 盈余与赤字,债权与债务 76
信用关系中的个人 77
信用关系中的企业 78
信用关系中的政府 79
国际收支中的盈余和赤字 81
作为信用媒介的金融机构 82
资金流量分析 82
第四节 现代信用的形式 87
商业信用 87
商业票据和票据流通 88
商业信用的作用和局限性 89
商业信用在中国 90
银行信用 91
银行家的票据——银行券 92
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 93
国家信用 94
消费信用 96
第五节 信用与股份公司 97
股份公司 98
股份公司与信用 99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100
股份公司在中国 101
第四章 利息与利息率 103
第一节 利息 103
对利息的认识 103
利息的实质 104
利息之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 105
收益的资本化 107
资本的价格 109
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 109
利息率及其系统 109
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 110
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113
市场利率、公定利率、官定利率 114
一般利率与优惠利率 115
年率、月率、日率 115
概念和计算公式 116
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 116
第三节 单利与复利 116
复利反映利息的本质特征 117
两个有广泛用途的算式 118
现值与终值 119
现值的运用 120
第四节 利率的决定 121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 122
西方经济学关于利率决定的分析 123
影响利率的其他因素 126
我国的利率管理体制 127
第五节 利率的作用 129
利率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主要作用领域 129
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条件 131
什么是金融市场 133
第五章 金融市场 133
第一节 金融市场及其要素 133
我国金融市场的历史 134
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 135
金融市场运作流程及其功能的简单概括 136
金融市场的类型 138
第二节 金融工具与金融资产 139
金融工具的特征 139
金融工具种种 142
商业票据 143
股票 144
债券 145
有价证券的行市 145
股票价格指数 148
金融工具与金融资产 148
资产选择与资产组合 149
初级市场与二级市场 151
第三节 证券市场 151
新证券的发行 153
证券交易所 154
证券交易所的组织与交易程序 155
场外交易市场 156
证券交易所的方式 157
投机与风险转移 159
我国刚刚发育的证券市场 160
第六章 金融机构体系 161
第一节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161
金融机构的一般界说 161
体系的构成 162
中国人民银行 162
专业银行 163
中国农业银行 164
中国工商银行 164
中国银行 165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 166
投资信托类的金融机构 166
其他商业银行 168
邮政储蓄机构 168
城乡信用合作组织 169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170
外资在华金融机构 171
第二节 前苏联创建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模式 172
列宁关于银行国有化的理论 173
高度集中的前苏联银行体系模式 174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建立及改革 178
建国前夕旧中国的金融体系 178
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建立 179
“大一统”模式的金融体系 181
1979年以来金融体系的改革 184
第四节 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 188
西方国家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188
中央银行 189
存款货币银行 190
专业银行 190
投资银行 191
储蓄银行 191
农业银行 192
抵押银行 193
进出口银行 193
保险公司 194
信用合作社 195
养老或退休基金会 195
发展中国家金融机构体系的特点 196
投资信托公司 196
第七章 存款货币银行 198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198
古代的货币兑换和银钱业 198
现代银行的产生 200
旧中国现代商业银行的出现、发展及构成 201
商业银行的作用 202
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时代银行新作用的理论 203
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类型与组织 204
西方商业银行的类型 205
向全能方向发展的趋势 206
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 206
中国存款货币银行的类型和组织 208
吸收存款 209
负债业务 209
第三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 209
存款结构的变化 211
其他负债业务 212
第四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 214
资产业务 214
贴现 214
贷款及其种类 215
我国的银行贷款与对企业的资金供给 217
来自前苏联经验的信贷三原则 220
传统的信贷二原则与西方真实票据原则 221
西方商业银行的“6C”原则 222
证券投资和各国的管理规定 223
租赁业务 224
第五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中间业务和其他业务 226
中间业务 226
信用证业务 227
汇兑业务 227
代收业务 228
代客买卖业务 228
承兑业务 228
信托业务 229
我国银行的信托业务 230
代理融通业务 231
银行卡业务 231
银行服务电子化的广泛内容与发展前景 233
第六节 金融创新 234
避免风险的创新 234
技术的创新 235
规避行政管理的创新 236
金融创新反映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238
存款货币银行的银行券发行 239
第七节 信用货币的创造 239
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240
现代金融体制下的存款货币创造 243
其他制约派生存款的因素 245
派生存款的紧缩过程 246
我国专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 248
第八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经营原则与管理 249
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是资本主义企业 249
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250
资产管理与负债管理 251
我国专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254
第九节 国家对存款货币银行的管理 255
市场经济各国对商业银行的行政管理 255
银行法 256
我国的金融行政管理和银行法 258
西方国家存款保险制度的形成与现状 259
中央银行的初创阶段和迅速发展阶段 262
第八章 中央银行 262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 262
国家对中央银行控制的加强 265
中央银行的类型 266
建国以后中国的银行制度 268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 269
中央银行的特点及其职能划分 269
发行的银行 270
人民币的发行程序 271
银行的银行 272
国家的银行 274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275
第三节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清算制度 276
票据交换所 276
票据交换所的工作程序 278
中央银行组织全国清算的职责 279
中国人民银行组织清算的程序 280
第四节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283
基础货币 283
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源与流 284
中央银行资产业务规模与基础货币量 285
乘数 287
第九章 货币需求 289
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289
中国古代的货币需求思想 289
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 289
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 292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分析 294
凯恩斯学派对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295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298
对马克思货币必要量公式的理解 300
第二节 中国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研究 300
“1∶8”公式的产生及其意义 302
一个有争议的公式 305
货币需求是否只是对现金的需求 306
名义需求与实际需求 307
第三节 货币需求分析的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 309
货币需求分析的微观角度 309
经济体制对微观主体货币需求行为的影响 310
收入变动与货币需求 311
中国城乡居民是否存在资产选择行为 313
货币需求分析的宏观角度 314
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的结合 315
货币需求是否是纯客观的范畴 316
货币需求是否是一个确定的量 318
资金与货币 320
第四节 资金需求与货币需求 320
再次认识货币需求的含义 321
不同情况的答案 322
第十章 货币供给 325
第一节 货币供给的口径 326
现金发行与货币供给 326
以部分代整体会造成错误的判断 327
货币供给包括的多重口径 330
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依据及意义 332
名义货币供给与实际货币供给 333
第二节 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与控制工具 335
我国传统计划体制下对货币供给的直接调控 335
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货币供给的间接调控 336
居民持币行为与货币供给 340
企业行为与货币供给 341
存款货币银行行为与货币供给 342
我国中央银行体系确立后信贷资金管理办法的演变 346
乘数公式的再说明 346
规模与资金 348
第三节 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 349
革命根据地的货币发行与财政收支 349
财政赤字决定现金发行量:一个最简单的理论模型 349
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的关系 351
第四节 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 353
外生变量与内生变量之争的含义 353
货币主义的“外生变量”论及其反对意见 354
中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问题 355
第十一章 货币的供求均衡与社会的总供给总需求 359
第一节 货币的均衡与非均衡 359
货币均衡与非均衡的涵义 359
中国集中计划体制下的货币供求对比状况 361
造成货币供给过多的微观主体行为 363
不同经济体制下货币均衡问题表现的差异 365
第二节 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给总需求 366
货币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内在联系 366
社会总供给与对货币的需求 368
供求失衡与价格波动 369
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及其扩张界限 369
紧缩的效应 371
市场供求与货币供求 373
第三节 经济环境 373
经济环境问题的提出 373
社会总供求均衡:“三平”理论追求的目标 374
传统计划体制下对均衡与否的判别 376
价格信号的重要性 378
第十二章 通货膨胀 380
第一节 通货膨胀及其度量 380
古老的通货膨胀问题 380
新中国成立之初对恶性通货膨胀的治理 381
过去我国流行的通货膨胀定义及近年来的一些观点 382
西方对通货膨胀的一般定义 383
通货膨胀的分类 384
集中计划体制下的隐蔽性通货膨胀 385
通货膨胀的度量 386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 387
需求拉上说 387
成本推动说 389
结构性通货膨胀 390
中国改革以来对通货膨胀形成原因的若干观点 391
中国通货膨胀形成机理的复杂性 394
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经济社会效应 395
通货膨胀与经济成长:关于产出效应的争论 395
强制储蓄效应 396
收入分配效应 397
资产结构调整效应 398
恶性通货膨胀与经济社会危机 399
物价上涨:经济改革中令人困扰的问题 400
第四节 通货膨胀对策 401
宏观紧缩——传统的政策调节 401
手段医治通货膨胀的其他政策 402
指数化和围绕指数化问题的讨论 402
中国经济学家的通货膨胀对策 403
第十三章 货币政策 405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 405
何谓货币政策 405
货币政策的目标 406
货币政策诸目标的统一与冲突 407
近年来我国关于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观点 409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410
一般性政策工具的再透视 411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414
直接信用控制 415
间接信用指导 416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和选择问题 416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介指标 418
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418
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420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 420
利率指标 421
货币供给量 422
超额准备和基础货币 423
第四节 货币政策效应 424
货币政策的时滞 424
微观主体预期的对消作用 425
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425
其他经济政治因素的影响 426
货币政策效应的衡量 427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428
西方对货币政策总体效应理论评价的演变 429
第五节 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431
我国古代的宏观经济政策思想 431
传统体制下的货币政策实践 433
改革以来的货币政策实践 435
第十四章 金融与经济发展 437
第一节 储蓄不足——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437
资金在经济成长和发展中的作用 437
发展中国家储蓄不足的一般原因 438
合理利用外资的重要性 439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与金融压抑 440
货币金融压抑:一个较普遍的现象 440
中央集中计划体制国家中金融处于被抑制的状态 441
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涉及的主要内容 442
第三节 金融改革 442
若干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做法 443
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445
中国金融改革的历程和现状 446
第四节 金融压制论与金融深化论 449
金融压制论 449
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需求函数 451
金融深化 452
金融深化论的借鉴价值 453
第十五章 国际交往中的货币 454
第一节 货币是国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454
现代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454
货币是国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455
国际交往中的人民币 457
银行在国际支付中的重要地位 458
第二节 银行与国际支付 458
服务于国际支付的国外分支机构和代理行网 459
结算方式 460
第三节 外汇与外汇市场 462
外汇及其构成 462
外汇人民币 463
外汇市场 464
外汇管理下的外汇交易 465
外汇管理的改革和外汇调剂市场 466
外汇兑换券 468
第四节 汇率 469
人民币汇率牌价表 469
汇率制度 471
货币的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 472
汇率是怎样决定的 473
汇率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477
外汇风险 479
第五节 人民币汇率问题 480
人民币汇率决定的历史回顾 480
人民币汇率水平问题 481
对人民币汇率作用的估价 483
人民币汇率的放开与管理 485
第十六章 国际金融体系 486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 486
什么是国际货币体系 486
金本位下的国际货币体系 487
金汇兑本位下的国际货币体系 488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488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 490
国际货币体系的前景 491
国际金融机构的形成和发展 494
第二节 国际金融机构 49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495
世界银行 499
国际开发协会 500
国际金融公司 501
亚洲开发银行 501
非洲开发银行 502
第三节 国际信用 503
国际资本流动 503
国际信用形式的种类 504
商业性借款 505
直接投资 508
第四节 金融业的国际化 509
金融业国际化的发展 509
银行机构国际化和网络化 510
欧洲货币市场 512
金融市场国际化 513
金融业国际化的监督问题 516
第十七章 国际收支与经济均衡 519
第一节 国际收支 519
什么是国际收支 519
国际收支平衡表 520
国际收支项目 524
我国国际收支状况 526
第二节 国际收支的调节 527
国际收支失衡 527
几种收支差额 528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530
国际收支的平衡 531
国际收支调节的方式 533
国内外经济交流的渠道 534
第三节 对外收支与国内经济循环的联系 534
贸易收支与人民币资金 535
资本收支与人民币资金 539
开放条件下的货币流通 540
第四节 对外收支与经济的综合平衡 542
外汇收支与社会总供求 542
汇率对社会总供求的影响 543
外汇收支的调节作用 544
国内经济是基础 546
第五节 正确处理对外收支与经济均衡的结合部 547
出口规模与构成 547
外债规模 548
外汇储备水平 550
配套的财政金融政策 551
附录1 参考书目 552
附录2 复习思考题 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