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减弱“入关”冲击的国际经验综述 1
第1章 关贸总协定与中国“复关” 3
1.1 关贸总协定概况 3
1.2 中国“复关”是机遇也是挑战 11
第2章 “入关”冲击有多大 18
2.1 “入关”与对外经济贸易的关系:多国经验概览 18
2.2 “入关”与对外贸易体制的变化 22
2.3 中国“复关”问题的特殊性 24
2.4 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根本目标是建立高效率的现代工业体系 32
第3章 保护国内产业的贸易政策与非贸易政策概述 39
3.1 关税保护措施和显性非关税保护措施 40
3.2 新法律保护主义的兴起与作用 46
3.3 间接、隐蔽的非关税保护措施 49
第2篇 若干国家与行业的“入关”经验 55
第4章 巴西“入关”后的工业化进程:发展中大国的经验 57
4.1 巴西“入关”前后对外经济贸易体制的变化 58
4.2 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和对外贸易体制的变化 66
4.3 国际收支和外债问题对经济发展及外贸体制的影响 74
第5章 日本“入关”对其经济发展的作用 81
5.1 加入GATT前的日本经济状况 81
5.2 加入GATT前后产业结构、对外贸易的变化 83
5.3 政府的宏观调控 88
5.4 技术与产业的配套发展 96
第6章 韩国“入关”前后的体制转换与政策调整 102
6.1 “入关”前韩国的基本国情 102
6.2 “入关”前的体制转换和政策调整 105
6.3 “入关”后政府的保护与对策 109
6.4 几点思考 118
第7章 墨西哥“入关”和贸易体制自由化的经验 121
7.1 “入关”前经济与贸易的危机状况 122
7.2 “入关”情况及“入关”后的政策调整 126
7.3 “入关”后的经济发展和贸易状况 135
7.4 中墨贸易争端和墨西哥“入关”经验的启示 137
第8章 美国市场保护政策分析 142
8.1 美国国内市场保护的敏感区域 142
8.2 美国国内市场保护的策略手段 153
8.3 中美贸易争端若干实例分析 163
8.4 几点启示 171
第9章 促进本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国际经验比较 173
9.1 日本对汽车工业的保护与扶植 174
9.2 韩国对汽车工业的保护与扶植 182
9.3 印度对汽车工业的保护与扶植 189
9.4 对日、韩、印等国汽车工业保护政策的思考与借鉴 193
第10章 促进本国电子工业发展的国际经验比较 197
10.1 四国(地区)的经验比较 197
10.2 关税与非关税手段的恰当运用 205
10.3 外贸政策以外的其他措施 209
10.4 回避与减弱国际冲突的策略 212
10.5 对中国发展电子工业的几点启示 214
第3篇 中国“复关”后减弱冲击的对策 217
第11章 开放市场中的企业竞争战略与行业组织 219
11.1 新的竞争环境与国内企业的竞争战略 219
11.2 企业规模与冲击承受力 227
12.1 利用法律手段保护国内产业和促进出口 23
11.3 行业组织的重要作用 233
第12章 开放性市场竞争中政府的重要作用 239
12.2 生产服务体系及其重要作用 242
12.3 形成有利于加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制度环境 248
12.4 在某些特殊领域中政府作用的强化 253
第13章 减弱冲击是为了更好的开放 263
13.1 对外开放才能实现“后发优势” 263
13.2 对外开放与全球经济一体化 265
13.3 减弱冲击对策要有益于长期稳定开放 267
后记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