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手册》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思澍,舒盟达等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14274·008
  • 页数:530 页
图书介绍:

上篇 基础理论 1

第一章 脏象学说 1

一、脏腑的生理功能 2

二、脏腑之间的关系 4

第二章 经络学说 7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8

二、十二经脉 9

(一) 名称分类及循行部位(四肢部分) 9

(二) 走向和交接规律 9

(三) 表里关系 10

(四) 流注次序 10

(五) 循行路线与病候关系 11

三、奇经八脉 23

(一) 各脉名称、功能与病候举要 23

(二) 循行路线 24

四、经络的生理及其应用 32

第三章 四诊 33

一、望诊 33

(一) 望神 33

(二) 望舌 34

二、闻诊 35

(一) 闻声音 35

(二) 闻呼吸 36

(三) 闻体气 36

(四) 闻口气 36

三、问诊 36

(一) 一般内容 36

(二) 现在症状 36

四、切诊 39

(一) 二十八脉的脉象与主病 40

(二) 常见兼脉与主病 41

第四章 辨证 43

一、八纲辨证 43

(一) 阴阳辨证 44

(二) 表里辨证 45

(三) 寒热辨证 45

(四) 虚实辨证 46

二、病因辨证 47

(一) 六淫辨证 47

(二) 七情辨证 49

三、脏腑辨证 50

(一) 心与小肠 50

(二) 肺与大肠 52

(三) 脾与胃 52

(四) 肝与胆 53

(五) 肾与膀胱 54

(六) 脏腑兼病 55

四、气血津液辨证 56

(一) 气病辨证 56

(二) 血病辨证 56

(三) 津液辨证 57

五、六经辨证 58

六、卫气营血辨证 59

七、三焦辨证 60

中篇 临床各科 63

第一章 内科 63

一、时行温病 63

(一) 风温 63

(二) 春温 64

(三) 暑温 66

(四) 湿温 67

(五) 秋燥 68

(六) 伏暑 69

二、杂病 70

(一) 感冒 70

(二) 内伤发热 71

(三) 咳嗽 73

(四) 喘证 74

(五) 哮证 76

(六) 饮证 77

(七) 肺痿 79

(八) 肺痨 80

(九) 肺痈 81

(十) 胃脘痛 82

(十一) 呃逆 83

(十二) 噎膈 84

(十三) 呕吐 85

(十四) 泄泻 86

(十五) 霍乱 88

(十六) 痢疾 89

(十七) 便秘 90

(十八) 腹痛 91

(十九) 胁痛 93

(二十) 黄疸 94

(二十一) 湿阻 96

(二十二) 积聚 97

(二十三) 奔豚气 98

(二十四) 鼓胀 99

(二十五) 水肿 100

(二十六) 淋证 101

(二十七) 癃闭 103

(二十八) 消渴 104

(二十九) 遗精 105

(三十) 阳痿 106

(三十一) 腰痛 107

(三十二) 虚劳 108

(三十三) 血证 110

(三十四) 惊悸、怔忡 113

(三十五) 胸痹 114

(三十六) 头痛 115

(三十七) 眩晕 117

(三十八) 中风 118

(三十九) 不寐 120

(四十) 郁证 121

(四十一) 癫狂 123

(四十二) 痫证 124

(四十三) 厥证 125

(四十四) 痉证 126

(四十五) 破伤风 128

(四十六) 痿证 128

(四十七) 痹证 129

(四十八) 疟疾 131

(四十九) 虫证 132

(五十) 汗证 133

(五十一) 痰证 135

(五十二) 瘀证 137

(五十三) 昏迷 139

第二章 外科 141

内治法简表 141

外治法简表 142

一、痈 143

二、疔疮 147

三、疖 153

四、疽 155

(一) 有头疽 155

(二) 无头疽 156

(三) 疽毒内陷 157

五、?颐 158

六、?注 159

七、流痰 160

八、瘰疬 161

九、臁疮 162

十、褥疮 163

十一、阴疮 163

十二、乳病 164

十三、皮肤疾病 167

十四、肛肠疾病 177

(一) 痔 177

(二) 肛裂 179

(三)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180

(四) 肛痿 181

(五) 脱肛 181

(六) 直肠息肉 182

(七) 肛管直肠癌 183

附1.痔疮专科住院病史记录 184

附2.肛漏专科住院病史记录 186

附3.肛门检查法 188

附4.痔疮疗法 190

附5.肛裂扩创术 205

附6.肛漏手术 206

附7.肛管止血法 209

附8.气囊袋止血法 210

第三章 妇科 212

一、月经病 212

(一) 经行先期 212

(二) 经行后期 213

(三) 经行先后无定期 214

(四) 月经过多 215

(五) 月经过少 216

(六) 崩漏 216

(七) 经闭 217

(八) 痛经 218

(九) 经行吐衄 219

(十) 经行发热 220

(十一) 经行便血 221

(十二) 月经前后诸证 221

(十三) 绝经前后诸证 222

二、带下病 223

三、妊娠病 225

(一) 妊娠恶阻 225

(二) 流产证治 226

(三) 妊娠心烦 228

(四) 妊娠肿胀 230

(五) 子痫 231

(六) 妊娠其他症 233

四、产后病 236

(一) 产后出血 237

(二) 产后血晕 238

(三) 产后发热 238

(四) 产后恶露不绝 239

(五) 产后痉病 240

(六) 产后腹痛 241

(七) 产后排尿异常 242

(八) 产后大便难 242

(九) 产后自汗、盗汗 243

(十) 产后惊悸、忧惚、心烦 243

(十一) 产后蓐劳 244

(十二) 产后诸痛 245

(十三) 产后缺乳 246

(十四) 乳汁自出 246

五、妇科杂病 247

(一) 不孕症 247

(二) 脏躁 248

(三) 其他症 249

第四章 儿科 251

一、五脏辨证 251

二、各论 252

(一) 初生儿疾病 252

1.不乳 252

2.大便不通 253

3.小便不通 254

4.胎黄 255

5.脐风 255

6.脐部疾患 256

7.赤游丹 257

8.鹅口疮 257

9.滞颐 258

10.硬肿症 258

11.舌部疾患 259

(二) 时行疾病 259

1.感冒 260

2.肺炎喘嗽 261

3.顿咳 262

4.麻诊 263

5.风疹 265

【附】奶麻 265

6.烂喉痧 265

【附】四种发疹疾病鉴别表 266

7.水痘 267

8.小儿夏季热 268

9.小儿暑温 268

10.小儿麻痹症 270

11.疫毒痢 271

12.痄腮 271

(三) 小儿杂病 272

1.惊风 272

2.积滞 274

3.疳证 275

4.小儿腹痛 276

5.泄泻 277

6.呕吐 278

7.遗尿 279

8.解颅、囟陷、囟填 280

9.鸡胸、龟背 281

10.五迟、五软 281

11.痫证 282

第五章 针灸科 284

一、腧穴 284

(一) 腧穴的定位 284

(二) 腧穴的作用 286

(三) 腧穴各论 286

1.十四经常用腧穴 286

2.常用奇穴 300

3.耳穴 302

三、治疗 306

(一) 取穴原则 306

(二) 取法原则 306

(三) 治疗各论 307

1.内科病证 307

2.妇、儿科病证 313

3.外科、五官科病证 315

【附】针刺麻醉 317

第六章 眼科 319

一、五轮辨证 319

二、常用治法 321

(一) 内治法 321

(二) 外治法 322

三、各论 322

(一) 胞睑疾病 322

(二) 两眦疾病 325

(三) 白睛疾病 326

(四) 黑睛疾病 329

(五) 瞳神疾病 332

第七章 耳、鼻、喉、口腔科 338

一、耳科 338

(一) 异物入耳 338

(二) 耵耳 339

(三) 耳疖、耳疮 339

(四) 旋耳疮 340

(五) 脓耳 341

(六) 脓耳变症 342

(七) 眩晕 343

(八) 耳胀、耳闭 344

(九) 耳鸣、耳聋 345

二、鼻科 340

(一) 鼻疳 346

(二) 鼻疔 346

(三) 鼻窒 347

(四) 鼻藁 348

(五) 鼻鼽 348

(六) 鼻渊 349

(七) 鼻衄 349

(八) 鼻痔 350

(九) 酒渣鼻 351

三、喉科 351

(一) 喉痹 351

(二) 喉痈 352

(三) 乳蛾 353

(四) 喉风 354

(五) 疫喉 355

(六) 喉癣 357

(七) 飞扬喉与悬旗风 358

(八) 喉息肉 358

(九) 喉瘤 359

(十) 骨鲠 360

(十一) 咽疮 360

(十二) 喉疔 362

(十三) 喉菌 362

(十四) 失荣 363

四、口腔科 363

(一) 牙痛 363

(二) 龋齿 364

(三) 牙痈 365

(四) 牙?痛 365

(五) 牙宜 365

(六) 口疮 366

(七) 口糜 366

(八) 鹅口疮 367

(九) 唇风 367

(十) 唇疔 368

下篇 临床常用药物与方剂 369

第一章 临床常用药物 369

一、解表药 369

(一) 发散风寒药 369

(二) 发散风热药 370

二、清热药 372

(一) 清热泻火药 372

1.清气分热药 372

2.清热燥湿药 373

(二) 清热凉血药 374

(三) 清虚热药 374

(四) 清热解毒药 375

1.主要用干温热病的药 375

2.主要用于疮痈肿毒的药 375

3.主要用于泻痢的药 377

4.主要用于咽喉肿痛的药 377

(五) 清热明目药 378

三、抗疟药 379

四、化痰、止咳、平喘药 379

(一) 温化寒痰药 379

(二) 清化热痰药 380

(三) 止咳平喘药 382

五、芳香化湿药 383

六、消食药 384

七、行气药 384

八、泻下药 386

(一) 攻下药 386

(二) 润下药 386

(三) 峻下逐水药 387

九、驱虫药 387

十、开窍药 388

十一、温里药 389

十二、平肝药 390

(一) 平肝息风药 390

(二) 平肝潜阳药 391

十三、安神药 392

十四、利水渗湿药 393

(一) 利水消肿药 393

(二) 利尿通淋药 394

(三) 利湿退黄药 395

十五、祛风湿药 395

(一) 祛风湿止痹痛药 395

(二) 舒筋活络药 396

(三) 祛风湿强筋骨药 397

十六、止血药 398

(一) 收敛止血药 398

(二) 凉血止血药 399

(三) 活血止血药 400

(四) 温经止血药 401

十七、活血祛瘀药 401

十八、抗癌药 403

十九、麻醉、止痛药 406

二十、补益药 407

(一) 补气药 407

(二) 补阳药 408

(三) 补血药 410

(四) 养阴药 411

二十一、收涩药 412

(一) 止汗药 412

(二) 止泻药 412

(三) 涩精、缩尿、止带药 413

二十二、外用药 414

用药配伍禁忌 415

妊娠用药禁忌 416

中药炮制 416

旧市制与公制计量单位换算表 418

第二章 临床常用方剂 419

一、解表剂 419

(一) 辛温解表 419

(二) 辛凉解表 420

(三) 扶正解表 421

二、泻下剂 421

(一) 寒下 421

(二) 温下 422

(三) 润下 422

(四) 逐水 423

(五) 攻补兼施 423

三、和解剂 424

(一) 和解少阳 424

(二) 调和肝脾 424

(三) 调和肠胃 425

【附】 治疟方 425

四、清热剂 425

(一) 清气分热 425

(二) 清营凉血 426

(三) 清热解毒 426

(四) 清脏腑热 427

(五) 清热祛暑 428

(六) 清虚热 428

五、温里剂 429

(一) 温中祛寒 429

(二) 回阳救逆 429

(三) 温经散寒 430

六、补益剂 430

(一) 补气 430

(二) 补血 431

(三) 气血双补 431

(四) 补阴 432

(五) 补阳 433

七、固涩剂 433

(一) 固表止汗 433

(二) 涩精止遗 433

(三) 涩肠固脱 434

(四) 固崩止带 434

八、安神剂 434

(一) 重镇安神 434

(二) 滋养安神 435

九、开窍剂 435

(一) 凉开 435

(二) 温开 436

十、理气剂 436

(一) 行气 436

(二) 降气 437

十一、理血剂 437

(一) 活血祛瘀 437

(二) 止血 439

十二、消导剂 439

十三、祛湿剂 440

(一) 芳香化湿 440

(二) 清热祛湿 440

(三) 利水渗湿 441

(四) 温化水湿 441

(五) 祛风湿 442

十四、祛痰剂 442

(一) 燥湿化痰 442

(二) 清热化痰 443

(三) 润燥化痰 443

(四) 湿化寒痰 444

(五) 治风化痰 444

十五、治风剂 444

(一) 疏散外风 444

(二) 平熄内风 445

十六、治燥剂 445

(一) 轻宣外燥 445

(二) 滋润内燥 446

十七、驱虫剂 446

十八、涌吐剂 447

附1.常用中成药备用表 448

附2.人体检验正常值 460

附3.中医病历书写格式与要求(试行) 473

方剂索引 477

备用方剂索引 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