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项怀诚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市: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00524501
  • 页数:381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中国经济体制创新的总体框架 1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 1

(一)市场经济不能等同于商品经济 1

(二)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区别 2

(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涵 3

(四)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基本机制和特点 4

第二节 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及广泛的社会影响 5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 5

(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 7

(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广泛的社会影响和新观念的建立 10

(一)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配置社会资源 13

第三节 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3

(二)市场经济中交换关系的平等原则 14

(三)企业把经营成果和工作效率放在第一位 14

(四)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决定生产经营活动 15

(五)企业自身自主经营 15

(六)企业实行公平竞争 16

(七)经济的对外开放 16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8

(一)克服困难慎密设计改革框架和方案 18

(二)坚持系统改革思想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19

(三)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21

第五节 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 23

(一)传统的企业制度在三个方面与市场经济相矛盾 23

(二)低效率的企业制度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24

(三)深化企业改革的任务和建立高效的企业制度的措施 25

第六节 发展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体系和市场制度 28

(一)我国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9

(二)发展和完善竞争性的市场应采取的措施 30

第二章 市场经济运行中政府宏观调控的原则和范围 34

第一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干预的必然性 34

(一)市场失灵 35

(二)市场缺损 36

(三)市场成本过高 37

(四)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 37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完全不同于传统体制下的计划管理 43

第二节 政府宏观调控的目的 43

(二)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目的 45

第三节 政府干预的原则和范围 46

(一)政府干预的原则 46

(二)政府宏观调控的范围 47

(三)政府干预的类型和功能 48

第四节 体制转换时期政府干预的作用 51

第五节 我国市场经济模式是“国家指导型”抑或“秩序导向型” 56

第三章 国际上政府调控经济模式及其借鉴 58

第一节 市场机制的共性与特性 58

第二节 美国:垄断主导型市场经济 59

(一)财政政策 61

(二)金融政策 62

第三节 日本:政府协调型的市场经济 63

(一)强有力的财政投融资政策 64

(二)具有诱导性的经济计划手段 65

(三)有效的产业政策调控 66

(四)以法制手段调控市场经济 67

第四节 原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68

(一)限制垄断,保护竞争 70

(二)货币政策的运用 70

(三)财政手段与经济计划手段 71

(四)社会福利制度 72

第五节 法国:政府指导性计划调节模式 72

(一)计划调节的指导性质 73

(二)计划工作中的多方面结合 74

(三)经济计划化内容的调整 75

(四)大力发展国有经济 75

第六节 新加坡:强有力的财政调控模式 76

(一)相对集中的财政宏观调控手段 76

(二)宏观调控的政策和措施 77

第七节 英国:政府对市场经济的所有制调节 78

(一)国有化与私有化的所有制变革 78

(二)政府对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手段 80

第八节 瑞典:政府对市场经济的社会福利调节 82

(一)实行分配社会化,缩小收入与财富的差距 82

(二)完备的社会福利制度 82

(三)国家对私人企业的财政支持 83

第九节 我们得到的启发 84

第四章 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管理的新转变 85

第一节 逐步完成宏观经济管理体系的新旧转换 85

(一)高度集权是计划经济的基本特征 85

(二)放权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途径 90

(三)继续放权,实现对已有改革的超越 94

第二节 构建行之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97

(一)从我国国情出发构建宏观调控体系 97

(二)行之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的框架结构 98

(三)为构建行之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创造良好运行的条件 99

第三节 实现管理思路、管理观念、管理职能、管理方式的新转变 102

(一)全面转变观念,形成新的管理思路 102

(二)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转变宏观管理职能 105

(三)继续深化改革,采用新的宏观经济管理方式 109

第五章 建立完善的、统一的、开放的市场体系 114

第一节 市场体系概述 114

(一)培育与发展我国市场体系的必要性 114

(二)我国市场体系的基本特点 115

第二节 商品市场 119

(一)商品市场的内涵及其特征 119

(二)我国商品市场发育现状 121

第三节 资金市场(或金融市场) 124

(一)资金市场的内涵及其特征 124

(二)我国资金市场发育的现状 126

(一)劳动力市场的内涵及其特征 129

第四节 劳动力市场 129

(二)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的现状 131

第五节 技术市场 133

(一)技术市场的内涵及其特征 133

(二)我国技术市场发育的现状 135

第六节 房地产市场 137

(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内涵及其特征 137

(二)我国房地产市场发育的现状 140

第七节 期货市场 141

(一)期货市场及其主要功能 141

(二)我国期货市场发育的现状 143

(一)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的改变 146

第六章 实现三个转向是宏观经济管理效率递增的基础 146

第一节 政府管理经济由微观领域转向宏观领域 146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宏观调控模式 149

第二节 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 157

(一)由实物平衡管理向价值平衡管理转变 158

(二)由指令性计划调节为主向经济参数调节和法律控制为主转变 160

(三)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组织体系的重造 164

第三节 由指令性的年度计划转向指导性的中长期计划 166

(一)经济计划管理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166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经济计划 169

(三)深化计划体制改革,切实转变计划部门的职能 170

第一节 宏观调控的目标、对象和任务 172

第七章 政府宏观调控和宏观管理的基本手段 172

(一)宏观调控的多元化目标和主要目标 173

(二)宏观调控的对象是社会经济运行的货币价值形态的运动 175

(三)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 177

第二节 财政宏观调控 178

(一)财政调控系统的构成要素 178

(二)财政政策的内容 183

(三)财政政策选择 187

(四)财政政策手段 188

第三节 金融宏观调控 192

(一)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 192

(二)货币政策手段 193

(三)货币政策的基本类型及其功能选择 196

第四节 产业政策管理 201

(一)产业政策的特点、作用和分类 201

(二)产业结构政策和重点产业的选择 206

(三)产业组织政策和规模经济 213

第五节 国民收入分配政策管理 215

(一)国民收入分配总量政策 216

(二)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政策 218

(三)企业收入分配政策 220

(四)个人收入分配政策 221

第八章 中国国际贸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23

第一节 中国国际贸易的巨大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223

(一)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及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223

(二)外贸体制改革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强大动力 229

(三)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33

第二节 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趋势、压力、对策 235

(一)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概况 236

(二)中国重返关贸总协定的进程 244

(三)重返关贸总协定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波 252

(四)牢牢抓住机遇,加快与国际经济全面接轨的步伐 25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对外贸易战略 267

(一)对外贸易战略与经济发展 267

(二)我国对外贸易总体战略的选择 272

(三)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战略体系 276

(一)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亟须转变 281

第一节 转变政府管理职能,重塑宏观经济管理格局 281

第九章 加速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步骤 281

(二)如何构筑宏观经济管理体系 286

第二节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的企业机制 292

(一)明确和理顺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 293

(二)改革国有企业组织形式 293

(三)企业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294

第三节 建立以市场决定价格的价格形成机制 294

(一)价格改革的内容 295

(二)建立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295

(三)理顺价格的任务及步骤 296

第四节 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299

(一)我国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现状 299

(二)我国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任务 300

第五节 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律体系 302

(一)我国经济立法现状 302

(二)抓紧制定和完善基本经济法律 304

第十章 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现状及宏观调控的政策选择 307

第一节 现阶段我国的财政状况及政策选择 308

(一)近几曲来我国财政经济的运行特征 308

(二)我国财政体制的历史演变和现行体制 313

(三)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管理体制和财政运行机制 315

第二节 近年来我国金融经济的运行特征和政策选择 331

(一)现阶段我国金融经济运行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331

(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 336

(三)加速建立市场经济的金融体制和金融运行机制 33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与金融的协调配合 342

(一)必须十分注重财政金融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协调配合 343

(二)我国财政金融在政策协调配合中值得分配研究的问题 345

(三)西方市场化国家处理财银关系的一些经验及借鉴 350

(四)对建立新型财银关系的改革设想 351

第十一章 我国当成经济发展的若干热点问题 357

第一节 对我国当前经济增长方式的分析和建议 357

(一)必须彻底抛弃对速度型经济的幻想 357

(二)对增长方式转变的压力和深层制约 359

(三)把握最终需求,增加有效供给 362

(四)制止效益下降和低效徘徊 362

(五)形成效益型的增长机制,完成经济发展的历史 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