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学基础》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大纯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地质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0
  • ISBN:15038·教88
  • 页数:192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前言 1

绪言 1

第一章 地下水的赋存 5

第一节 参与自然界水循环的地下水 5

一、自然界的水循环 5

二、我国水循环概况 6

第二节 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 8

一、岩石中的空隙 8

二、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 10

三、与水分储容及运移有关的岩石性质 12

第三节 含水层与隔水层 14

第四节 不同埋藏条件的地下水 15

一、包气带与饱水带 15

二、潜水 16

三、承压水(自流水) 17

四、上层滞水 20

第二章 地下水运动基本规律 21

第一节 重力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21

一、线性渗透定律——达西定律 21

二、非线性渗透定律——哲才-克拉斯诺波里斯基定律 24

三、地下水天然流量计算举例 24

一、结合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25

第二节 结合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25

二、结合水运动规律实际运用举例 27

第三节 包气带水的毛细运动 29

一、毛细现象的实质 29

二、包气带水的毛细运动 31

第三章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 34

第一节 研究地下水化学成分的意义 34

第二节 地下水的化学特征 34

一、地下水中主要气体成分 35

二、地下水中主要离子成分 35

第三节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 38

四、地下水的总矿化度及化学成分表示式 38

三、地下水中的胶体成分与有机质 38

一、溶滤作用 39

二、浓缩作用 40

三、脱碳酸作用 40

四、脱硫酸作用 41

五、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 41

六、混合作用 41

七、人类活动在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中的作用 42

第四节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基本成因类型 42

一、溶滤水 42

二、沉积水 45

三、再生水与初生水 46

一、矿水 47

第五节 矿水、卤水与肥水 47

二、卤水 49

三、肥水 49

第六节 地下水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49

一、地下水化学成分分析内容 50

二、研究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时对岩土的分析 51

三、化学元素间比例系数在研究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中的意义 51

四、地下水化学成分分类 52

五、地下水水化学图 54

第一节 地下水的补给 55

一、大气降水的补给 55

第四章 地下水的补给、排泄与径流 55

二、地表水的补给 56

三、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地下水水量的确定 58

四、凝结水的补给 60

五、含水层之间的补给 61

六、地下水的其它补给来源 62

第二节 地下水的排泄 63

一、泉 63

二、泄流 66

三、蒸发 67

四、土壤沼泽化与盐渍化 70

一、径流方向 71

二、径流强度 71

第三节 地下水的径流 71

三、地下径流模数 73

第四节 地下水天然补给量、排泄量与径流量的估算 73

一、山区地下水天然补给量、排泄量与径流量的估算 73

二、平原及山间盆地地下水天然补给量、排泄量与径流量的估算 73

三、地下水补给模数 74

第五章 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 76

第一节 天然状态下的地下水动态 76

一、地下水动态的概念 76

二、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天然因素 76

第二节 地下水天然动态类型 79

第三节 人为影响下的地下水动态 79

二、水均衡方程式 83

第四节 地下水均衡及均衡方程式 83

一、地下水均衡的概念 83

三、潜水均衡方程式 84

第五节 专门目的的地下水均衡研究举例 84

第六节 地下水盐分均衡概述 86

第六章 孔隙水 87

第一节 洪积物中的地下水 87

第二节 冲积物中的地下水 88

第三节 湖积物中的地下水 90

第四节 滨海三角洲沉积物中的地下水 91

第五节 黄土中的地下水 92

第六节 松散沉积物中承压水的某些特点 94

一、承压含水系统成因类型的确定 94

二、沉积、成岩过程中承压含水系统骨架的变化 95

三、沉积、成岩过程中承压含水系统中水的变化 96

四、沉降盆地与平原中松散沉积物含水系统 97

第七章 裂隙水 98

第一节 岩石的裂隙 98

一、成岩裂隙 98

二、构造裂隙 99

三、风化裂隙 100

第二节 裂隙水的一般特征 101

第三节 风化裂隙水 101

第四节 成岩裂隙水 102

一、构造裂隙水的特征 103

第五节 构造裂隙水 103

二、断层带的水文地质意义 105

第八章 岩溶水 106

第一节 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 106

一、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 106

二、影响岩溶发育的因素 108

第二节 岩溶发育及岩溶水的分带性 108

第三节 岩溶水的分布与运动特征 110

一、岩溶水的分布特点 110

二、岩溶水的运动特征 112

第四节 岩溶水的补给、排泄与动态 113

一、意大利 118

第一节 世界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概况 118

第九章 地下热能的勘察与开发 118

二、日本 119

三、冰岛 120

四、新西兰 121

五、美国 121

六、墨西哥 122

七、苏联 122

八、肯尼亚 123

九、埃塞俄比亚 123

十、智利 123

十三、其它地区 124

十二、土耳其 124

十一、匈牙利 124

十四、我国地热能的开发利用 125

第二节 地热来源的基本理论 126

一、地热的传递 126

二、地热的来源 128

三、地热的基本理论 129

第三节 地热田的特征 131

一、地热异常区的划分 131

二、热水型的地热异常区 131

三、蒸汽型的地热异常区 133

第四节 地热田的勘查 135

一、地热田勘查工作中要求解决的问题 135

二、对选定地区的进一步工作 136

三、钻探 139

第十章 多年冻土区的地下水 141

第一节 多年冻土 141

第二节 多年冻土区的地下水 141

一、冻结层上水 142

二、冻结层间水 143

三、冻结层下水 143

第三节 冰椎 143

第十一章 地下水资源分析及其开发管理 145

第一节 地下水资源的特征 145

一、可宝贵性 145

二、系统性 146

三、可恢复性 148

四、复杂性 148

第二节 地下水资源分类及其应用 149

一、地下水资源的分类 149

二、地下水资源的可利用程度 152

第三节 我国开发利用地下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54

一、生活、工业和农业用水之间的矛盾 154

二、矿山排水与供水的矛盾 154

三、地表蓄水、排水和用水的矛盾 155

第四节 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规划 155

一、地下水含水系统的划分与管理 156

二、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综合管理与规划 156

三、人工补给地下水 157

四、跨流域调配水资源问题 159

第十二章 与开发地下水有关的环境保护问题 160

第一节 开发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 160

一、国内外因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的实例 160

二、地面沉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162

第二节 开发地下水引起咸水入侵含水层 167

第三节 地下水资源的水质损害问题 170

一、地下水污染的特征 171

二、直接污染 171

三、间接污染 172

四、石油对地下水的污染 173

五、利用深井排放废液的问题 174

第四节 地下水水源保护 176

第十三章 地下水调查概要 178

第一节 地下水调查要点 178

一、水文地质调查的任务、阶段划分与工作内容 178

二、小比例尺水文地质测绘要点 178

第二节 水文地质图 182

第三节 调查与研究地下水的技术方法简介 184

一、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184

二、遥感技术 185

三、同位素技术 186

四、数学地质 188

参考文献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