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地质志 卷2 大庆、吉林油田 下 吉林油田》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吉林油田石油地质编写组编
  • 出 版 社: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02106685
  • 页数:530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篇 总论 3

第一章 自然地理概况 3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6

第一节 区域构造位置 6

第二节 区域地层 6

第三节 岩浆岩 12

第四节 区域构造 15

第五节 中、新生代盆地概况及主要勘探成果 21

参考文献 28

第二篇 松辽盆地南部 31

第一章 概况 31

第一节 地理简况 31

第二节 油气勘探概况 32

第二章 勘探历程 36

第一节 石油地质普查阶段(1955~1965年) 36

第二节 油田开发及外围勘探阶段(1966~1975年) 37

第三节 新层系、新领域勘探阶段(1976~1990年) 38

第三章 中、新生代地层 41

第一节 地层综述及研究简况 47

第二节 侏罗系 54

第三节 白垩系 59

第四节 新生界 75

第五节 地层划分及时代 76

第四章 侏罗纪、白垩纪岩相古地理 88

第一节 侏罗纪岩相古地理 88

第二节 白垩纪岩相古地理 90

第三节 湖盆兴衰及砂体发育特征 110

第四节 河湖过渡相带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带 121

第五章 构造 123

第一节 盆地区域构造位置的几种认识 123

第二节 基底构造 126

第三节 盆地发育史 133

第四节 盆地类型 136

第五节 盖层构造 142

第六节 构造单元简介 148

第七节 区域构造特征 186

第八节 构造运动与油气聚集 193

第六章 油气生成 196

第一节 概况 196

第二节 生油岩发育的地质背景 203

第三节 有机质丰度及其分布 205

第四节 有机质类型 208

第五节 有机质演化特征 214

第六节 原油类型及油源对比 221

第七节 生油岩评价 226

第八节 油气运移 227

第九节 侏罗系生油岩 233

第十节 第三系生油岩 239

第七章 储集层 240

第一节 概况 240

第二节 下部组合——扶余、杨大城子油层 245

第三节 中部组合——高台子油层、葡萄花油层和萨尔图油层 255

第四节 上部组合——黑帝庙油层 262

第五节 裂缝性储集层 263

第一节 概况 270

第八章 水文地质 270

第二节 地下水的化学分类 271

第三节 油田水性质与油气聚集关系 284

第九章 天然气 288

第一节 概况 288

第二节 天然气的发现 288

第四节 天然气的成因类型 296

第三节 天然气藏及气顶气、溶解气 297

第五节 天然气的分布及其与盆地演化的关系 311

第十章 油气藏 315

第一节 概况 315

第二节 油气水性质 320

第三节 油气藏形成的地质条件 332

第四节 构造油气藏 336

第五节 地层油气藏 341

第六节 复合油气藏 344

第七节 油气藏的分布与类型预测 345

第十一章 油气田及含油气构造 358

第一节 扶余油田 358

第二节 新立油田 371

第三节 木头油田 388

第四节 新北油田 395

第五节 红岗油田 402

第六节 乾安油田 409

第八节 四方坨子油田 424

第九节 海坨子油田 427

第十节 四五家子油田 432

第十一节 主要含油气构造 435

第十二章 油气资源评价及勘探方向 459

第一节 概况 459

第二节 油气资源评价 459

第三节 勘探方向 461

参考文献 463

第三篇 外围盆地 467

第一章 伊通地堑 467

第一节 概况 467

第二节 区域地质 471

第七节 英台油田 476

第三节 石油地质 478

第四节 岔路河坳陷石油地质 482

第五节 伊丹隆起石油地质 494

第六节 长春油田 495

第二章 辉(南)—桦(甸)地堑 505

第一节 概况 505

第二节 区域地质 506

第三节 石油地质 508

第三章 柳河地堑及通化盆地 512

第一节 概况 512

第二节 区域地质 512

第三节 石油地质 517

第四章 延古盆地 521

第一节 概况 521

第二节 区域地质 521

第三节 石油地质 525

结束语 529

参考文献 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