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食用菌学的任务 1
一、食用菌的定义 1
二、食用菌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 1
第二节 食用菌的食用、药用与经济价值 1
一、食用菌的食用价值 1
二、食用菌的药用价值 3
三、食用菌的经济价值 5
第三节 食用菌的栽培历史及生产概况 6
一、食用菌栽培历史 6
二、食用菌生产发展概况 7
第二章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9
第一节 菌丝体 9
一、菌丝体的形态与构造 9
二、菌丝的组织体 11
第二节 子实体 12
一、菌柄 12
二、菌盖 15
三、子实体的发育类型 21
第三章 食用菌的生活史及良种选育 23
第一节 食用菌的生活史 23
一、初生菌丝体 23
二、次生菌丝体 23
三、子实体形成 25
四、孢子释放 26
五、常见食用菌生活史模式 27
第二节 食用菌的良种选育方法 31
一、自然选种 31
二、诱变育种 32
三、杂交育种 33
四、遗传工程 34
第四章 食用菌的生理 37
第一节 食用菌的生长发育 37
一、菌丝体生长阶段 37
二、子实体发育阶段 39
第二节 食用菌的营养 42
一、食用菌的营养物质 42
二、食用菌的营养类型 44
第三节 食用菌的生态环境 46
一、温度 46
二、水分和湿度 48
三、氧与二氧化碳 49
四、酸碱度 50
五、光线 50
六、生物环境 52
第五章 食用菌的分类 55
第一节 食用菌的分类地位 55
第二节 食用菌标本的采集及保藏 60
一、标本采集 60
二、标本制作和保藏 61
第三节 毒菌 62
一、我国毒菌的主要种类 62
二、毒菌中毒类型 62
三、毒菌的鉴别 63
四、毒菌中毒的治疗 65
五、毒菌的经济意义 66
第六章 食用菌菌种的生产 67
第一节 菌种的制作 67
一、菌种类型及制种程序 67
二、菌种生产的主要设备 68
三、菌种培养基质的制备 73
四、消毒灭菌的方法 76
五、菌种分离 79
六、菌种的接种培养 83
第二节 食用菌菌种的质量鉴定 84
一、母种质量鉴定 84
二、原种和栽培种的质量鉴定 85
三、菌种的选购方法 86
第三节 食用菌菌种的退化、复壮和保藏 86
一、菌种退化 86
二、菌种复壮 86
三、菌种保藏 87
第七章 食用菌的深层发酵及其应用 90
第一节 食用菌的深层发酵技术 90
一、食用菌深层发酵的用途 90
二、食用菌深层发酵的主要设备 92
三、食用菌深层发酵的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93
四、食用菌深层发酵的生产工艺 95
第二节 食用菌深层发酵在制种上的应用 96
一、深层发酵生产食用菌液体菌种的特点 96
二、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制备及其栽培 97
第三节 食用菌深层发酵在医药和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97
一、食用菌深层发酵在医药上的应用 97
二、食用菌深层发酵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98
第八章 食用菌的贮藏与加工 100
第一节 食用菌贮藏保鲜技术 100
一、食用菌贮藏保鲜原理 100
二、食用菌贮藏保鲜的方式 101
三、几种食用菌的贮藏保鲜技术 103
四、食用菌速冻贮藏技术 104
第二节 食用菌加工技术 105
一、食用菌常规加工技术 105
二、食用菌深加工技术 108
第三节 常见食用菌的食疗食谱 115
第四节 常见食用菌商品的等级标准 118
第九章 食用菌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122
第一节 食用菌的主要病害 122
一、竞争性杂菌 122
二、真菌性病害 126
三、细菌性病害 127
四、病毒性病害 127
五、生理性病害 128
第二节 食用菌的主要害虫及有害动物 129
一、主要害虫 129
二、主要害螨类 131
三、有害动物 131
第三节 食用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132
一、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132
二、加强生产管理 133
三、调节生长环境 133
四、药剂防治 133
第十章 蘑菇 136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136
一、生活史 136
二、生活条件 136
三、栽培品种 137
第二节 栽培技术 137
一、床架式栽培 137
二、箱式栽培 147
三、畦式栽培 147
第十一章 平菇 148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148
一、生活史 148
二、生活条件 149
三、栽培种类 149
第二节 栽培技术 150
一、室内栽培 150
二、室外阳畦栽培 152
三、段木栽培 152
第十二章 香菇 153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153
一、生活史 153
二、生活条件 153
第二节 栽培技术 154
一、段木栽培 154
二、代料栽培 160
第十三章 草菇 163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163
一、生活史 163
二、生活条件 164
三、菌种类型 165
第二节 栽培技术 165
一、栽培季节 165
二、培养料配制 165
三、栽培场所 166
四、栽培方式 166
五、栽培管理 168
六、采收 168
第十四章 金针菇 169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169
一、生活史 169
二、生活条件 169
三、品种类型 170
第二节 栽培技术 171
一、菌种制作 171
二、栽培季节 171
三、栽培方式 172
第十五章 黑木耳 176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176
一、生活史 176
二、生活条件 176
第二节 栽培技术 177
一、段木栽培 177
二、代料栽培 182
第十六章 猴头菌 184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184
一、生活史 184
二、生活条件 184
第二节 栽培技术 185
一、栽培场地 185
二、栽培季节 185
三、培养料配方 185
四、栽培管理 186
五、采收 186
六、防止畸形猴头菌发生 186
第十七章 灵芝 188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188
一、生活史 188
二、生活条件 188
三、主要种类 189
第二节 栽培技术 190
一、瓶栽和袋栽 190
二、段木栽培 191
三、阳畦栽培 192
四、采收与分级 192
第三节 应用 192
一、药用 192
二、食用 193
三、美容 193
四、盆景 193
第十八章 银耳 194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194
一、生活史 194
二、生活条件 194
第二节 菌种生产 195
一、母种 195
二、原种 196
三、栽培种 196
第三节 栽培技术 196
一、段木栽培 196
二、代料栽培 197
第十九章 竹荪 199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199
一、生活史 199
二、生活条件 200
三、栽培类型 201
第二节 栽培技术 202
一、室外栽培 202
二、室内栽培 204
第二十章 柱状田头菇 205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205
一、形态特征 205
二、生活条件 205
第二节 栽培技术 206
一、菌种制作 206
二、栽培季节 207
三、栽培方式 207
四、采收 207
第二十一章 灰树花 208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208
一、形态特征 208
二、生活条件 208
第二节 栽培技术 209
一、菌种制作 209
二、栽培季节 210
三、栽培场所 210
四、栽培材料 210
五、菌丝培养 210
六、出菇管理 210
七、采收 211
第二十二章 羊肚菌 212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212
一、形态特征 212
二、生活条件 212
三、生活史 213
第二节 栽培技术 213
一、菌种制作 213
二、栽培季节 214
三、栽培方式 214
参考文献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