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基础知识 1
产权 1
产权关系 3
产权主体 3
产权客体 4
产权功能 4
中央产权 5
地方产权 6
中介产权 7
企业法人产权 8
行政事业法人产权 10
产权与物权 10
产权与债权 11
产权与知识产权 12
产权与财产权 12
国有资产 12
国有资产基本状况 13
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4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14
国有资产产权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和目标 17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 19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 20
国有资产投入管理 23
国有资产存量经营管理 23
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管理 24
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基础工作建设 24
第二章 清产核资 26
清产核资 26
清产核资工作范围 26
清产核资总体要求与工作任务 27
清产核资目标 27
清产核资工作内容 28
清产核资组织领导 28
资产清查 29
资产清查的范围和内容 29
固定资产清查 30
流动资产清查 31
长期投资清查 32
无形资产清查 33
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清查 33
资产价值重估 33
资产价值重估范围 34
资产价值重估方法 36
固定资产价值重估 38
流动资产估价 38
专项资产估价 39
资金核实 39
资金核实中有关问题的政策 40
资金核实中有关问题的财务处理 41
国有资产价值总量的基本内容 42
资本金 43
资本金的核定方法 43
固定基金核实 44
流动基金核实 45
清产核资报表 45
清产核资工作总结的种类 47
清产核资工作总结的程序 48
清产核资中的法律保障 48
第三章 产权界定与产权纠纷 50
产权界定 50
国有资产产权界定 50
国有资产所有权界定 54
国有资产所有权界定的依据 55
国有资产所有权界定的原则 56
全民所有制企业中国有资产所有权界定 57
集体企业中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的必要性 58
集体企业中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的原则 59
集体企业中国有资产所有权界定的有关规定 59
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中国有资产所有权界定 60
股份制、联营企业中国有资产所有权界定 61
全民单位之间产权界定 62
产权界定的方法 63
产权界定的组织实施和程序 64
产权纠纷 65
产权纠纷的种类 66
产权纠纷调处工作的地位 68
产权纠纷调处的依据 69
产权纠纷调处的原则 69
第四章 产权登记与资产统计 72
产权登记的由来 72
产权登记的性质 72
产权登记的作用 73
产权登记的范围 73
产权登记的组织实施 77
产权登记的内容 79
资金信用证明 80
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表 81
开办产权登记 82
变动产权登记 82
注销产权登记 83
产权登记年度检查 84
产权登记的程序 85
申请受理 86
填报审查 87
审核认定 88
核发证书 90
产权登记与工商注册登记的区别 91
产权登记与工商注册登记的联系 92
产权登记与工商注册登记的衔接 93
产权登记制度的改革 94
国有资产统计报告 96
国有资产统计报表 97
国有资产报表的形式 98
资产报告的分析 99
国有资产报表的完善 100
第五章 资产评估 102
资产评估 102
资产评估的特点 102
资产评估的对象 105
资产评估的原则 108
重置成本法 112
现行市价法 115
收益现值法 117
清算价格法 118
固定资产评估 119
机器设备评估方法 120
房地产评估 125
房地产评估的基本方法 128
流动资产评估 130
流动资产估价标准 131
流动资产评估程序 131
对外购材料的评估 131
在制品、自制半成品的评估 132
产成品的评估 132
应收项目的评估 133
发出商品的评估 134
预付费用的评估 134
短期投资的评估 134
长期投资 134
资产评估中的长期投资 135
长期投资评估方法的确定 135
实物资产长期投资的评估 136
有价证券评估 136
股票评估 137
在建工程资产的评估方法 139
专项资产的评估 140
无形资产 140
无形资产评估对象 141
无形资产评估的价格标准 142
自制无形资产完全重置成本评估方法 143
外购无形资产完全重置成本评估方法 143
无形资产转让(投资)的评估 144
整体资产评估 146
企业整体评估的设定和基本假设 147
企业商誉与企业整体评估的关系 147
企业整体评估的条件 148
企业整体评估的基本方法 148
企业整体评估中的基本参数 149
商誉的整体评估 151
资产评估管理 151
资产评估机构的设立 152
资产评估机构从业原则 153
资产评估的程序 153
资产评估报告 154
评估报告的利用 155
资产评估的监督 155
违反资产评估法规的法律责任 157
第六章 产权交易 159
产权交易 159
产权交易的意义 160
产权交易的发展过程 161
产权交易的原则 162
国有企业产权的出让与受让 163
产权交易的形式 164
产权交易的程序 166
人员安置 168
产权出让净收入的处理 168
产权交易的法律环境 170
投资银行 179
产权交易中介机构 181
企业兼并咨询机构 184
投资公司 184
企业兼并经纪人 185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现状 186
培育和发展我国产权交易市场 188
第七章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考核 191
国有资产保值 191
国有资产保值的意义 191
国有资产保值主要考核指标 193
国有资产保值的具体形式 194
国有资产保值的形态 196
国有资产增值 198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联系和区别 200
国有资产增值主要考核指标 201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指标 203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参考指标 204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考核的程序 207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考核的总结分析 207
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保证 208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监督检查 208
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 210
租赁经营企业的保值增值 213
承包制企业的保值增值 214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奖惩 216
第八章 国有企业产权管理 219
国有企业 219
现行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主要弊端 220
《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 221
政企职责分开 224
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 224
企业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225
投资收益和产权转让收入用于资本的再投入 226
资本保全和维护所有者权益 227
企业独立支配其法人财产和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27
分级管理和分工监督的必要性 228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及其职责 228
国务院有关经济部门和全国性总公司的职责 233
国有企业监事会的概念和特点 234
设立监事会的必要性 235
监事会的职责 237
监事会的人员组成和工作制度 238
监事的资格条件和派出机构 238
监事会及其监事的法律责任 239
法人财产权的含义 240
法人财产权的由来 240
确立国有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意义 244
企业经营国有资产应承担的义务 246
国有企业承包经营的概念和特征 247
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内容 249
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主要形式 249
承包经营的指标体系 252
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指导原则 253
承包经营责任制利弊分析 254
承包制企业的国有资产产权管理 258
租赁经营的含义和特征 261
租赁经营的范围 264
租赁经营的形式 265
租赁经营的步骤 267
租赁经营合同 268
租金的确定 271
租赁经营的利弊分析 272
租赁企业的国有资产产权管理 274
第九章 公司国有股权管理 277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277
有限责任公司 277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 278
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 280
国有独资公司 283
股份有限公司 284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 284
股东大会 287
董事会 288
经理 289
监事会 290
股份发行 290
股份转让 292
上市公司 292
公司债券 293
公司财务、会计 295
公司合并、分立 296
公司破产、解散和清算 298
国有股权设置的形式 299
国有股权的界定 299
国有资产折股 300
国有股权设置的审批 301
股权结构 304
国有股持股单位 304
国有股权代表的职责 305
国有股权代表的委派 306
国有股权代表的权利与义务 307
国有股权代表的管理 309
国家股转让与上市的意义 311
国家股转让与上市的市场条件 313
国家股转让与上市的制度条件 314
国家股转让与上市的经济条件 315
国家股转让与上市的方式选择 316
国家股转让与上市的程序和方法 317
国家股转让与上市的配套措施 319
股东权益 319
股利 320
国有股股利的分配 321
国有股股利的收缴管理 322
国有股权收益的使用与管理 325
第十章 中外合资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管理 331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营企业) 331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作企业) 331
合营企业与合作企业的区别 331
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的有关法律规定 3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33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 33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 335
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 336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设立 338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注册资本、投资总额 339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管理体系 339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340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利润分配 341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纳税 341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外汇管理 344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合营期限 344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解散 345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清算 345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 345
加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管理 354
第十一章 国有控股公司和企业集团国有资产授权经营 360
国有控股公司的基本类型 360
我国现有的控股公司基本类型 367
国有控股公司的主要功能 371
企业集团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377
组建企业集团的目的 379
组建和发展企业集团的原则 379
组建和发展企业集团的方式 380
政府与企业集团的关系 384
企业集团授权经营的基本思路 388
授权经营的基本方式 394
授权经营的基本条件 395
授权经营的工作程序 396
企业集团授权经营的基本内容 398
企业集团试点的基本情况 406
企业集团试点的基本效果 406
第十二章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管理 410
行政事业单位 410
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及其构成 411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形式 412
单位预算 414
经费 415
事业行政财务管理 415
定员定额管理 417
费用开支标准 418
预算会计 419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管理的目标 420
管理机构及职责 420
固定资产的管理 421
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 422
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审批程序和审批权限 423
对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管理 423
资产处置的管理 425
闲置资产调剂的管理 425
资产的报告制度 425
行政事业单位创收活动中国有资产产权的管理 426
第十三章 资源性国有资产产权管理 428
国土资源 428
国有土地管理 428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 429
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和转让 430
划拨土地使用权 432
外商投资开发经营成片土地的管理 433
国家建设用地的管理 435
林权 436
国有森林资源管理 436
国有森林资源开发 437
国有森林资源保护 439
国有矿产资源管理 441
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和开采权 443
国有矿产资源开发 444
国有矿产资源保护 445
矿产资源的开采 446
国有草原资源管理 447
国有草原资源开发 448
国有草原资源保护 449
国有水资源管理 450
国有水资源开发 451
国有水资源保护 453
国有海洋资源管理 454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54
资源性资产管理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455
资产化管理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456
第十四章 境外国有资产产权管理 458
境外国有资产 458
境外国有资产的形成 458
境外国有资产管理 459
境外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及主管部门 459
境外国有资产投资项目的管理及主管部门 460
境外企业国有资产的资本注册 462
境外企业国有资产的产权登记 463
境外国有资产的利润返还 465
境外企业国有资产的再投资 465
境外企业国有资产转让 465
境外企业国有资产的处置 466
境外企业国有资产担保 466
境外金融机构 467
设立或者收购境外金融机构的条件 467
设立或者收购境外金融机构的申请文件 467
设立或者收购境外金融机构的申办审批程序 469
境外金融机构的监督 469
境外企业 470
境外企业的国家资金 470
境外企业国家资金的管理 470
境外企业工资的核算与管理 471
境外企业利润分配的管理 472
境外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报表 473
后记 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