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什么是比较文学 1
一、比较文学的名称 2
二、比较文学的特性 5
三、比较文学的对象、范围和内容 9
四、比较文学的方法 15
五、比较文学的作用和意义 19
六、比较文学的定义 27
七、比较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45
小结 47
第二章 比较文学学派 52
一、法国学派 52
二、美国学派 55
三、苏联学派 59
比较文学在法国 63
第三章 比较文学的历史和现状 63
一、西方比较文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63
比较文学在美国 68
比较文学在英国 72
比较文学在德国 74
二、东方比较文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78
比较文学在中国 79
比较文学在日本 86
比较文学在印度 89
第四章 比较文学的遗产和论著 92
一、法国比较文学的遗产、论著及索引 92
魏尔曼教授在巴黎大学的“文学讲座” 92
斐拉莱特·夏尔、约翰·约克、昂拜尔、爱德加·季奈在讲座和著作中对比较文学的讨论 93
勃吕纳狄尔和戴克斯特对比较文学的新的推进 94
倍兹的《比较文学目录试作》 96
巴尔登斯柏耶主编的《比较文学杂志》 97
比较文学在高等学府 98
梵第根的《比较文学论》 98
洛里哀的《比较文学史》 102
比较文学书刊论著索引 107
二、美国比较文学的遗产、论著及索引 107
乌尔利希·威斯坦因《比较文学入门》 107
雷内·威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 110
比较文学论著索引 113
三、中国比较文学的遗产、论著及索引 113
翻译活动 114
鲁迅的《摩罗诗力说》 152
比较文学论著 152
郑振铎的《研究中国文学的新途径》 157
许地山的《梵剧体例及其在汉剧上的点点滴滴》 161
温晋韩译卫礼贤“歌德与中国文化” 164
钱钟书的《管锥编》 169
比较文学论著索引 174
第五章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的建立 186
一、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中国建立的过程 186
酝酿 187
建立 199
二、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中国兴起的原因 200
国际原因 201
国内原因 202
读者的要求 204
比较文学本身的原因 204
三、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中国建立后的特点 205
从做扎扎实实的启蒙工作开始 205
提倡以东方文学为基础的中西文学的比较研究 208
提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比较文学的研究 210
有一批有志于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志士 210
出版社、报刊杂志重视出版和刊登比较文学的论著 214
大学讲坛纷纷开设比较文学课 215
小结 216
第六章 中国比较文学家简介 218
一、说明 218
二、简介 221
方重 221
方平 222
戈宝权 224
王国维 228
冯亦代 230
朱光潜 232
朱维之 233
李健吾 236
李赋宁 238
吴宓 240
许地山 241
梁启超 242
梁实秋 245
梁宗岱 247
张月超 248
杨宪益 249
杨周翰 250
杨绛 252
茅盾 253
郑振铎 256
林纾 258
闻一多 260
陈寅恪 262
陈铨 264
范存忠 265
季羡林 267
赵瑞蕻 268
郭沫若 272
傅东华 276
钱钟书 278
鲁迅 279
戴望舒 284
第七章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展望 288
一、继往开来 288
二、组织力量,造就人才 290
三、加强世界比较文学研究的交流 291
四、创立中国学派,开创比较文学研究的新局面 292
后记 298
附录 302
一、梵第根《比较文学论·导言》 302
二、韦勒克《比较文化的危机》 312
三、李赋宁《比较文学参考书目》 327
四、港台和国外中西比较文学研究资料索引 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