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肿瘤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孔宪寿等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56270323X
  • 页数:312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篇 肿瘤病毒的特征 1

1 病毒概论 1

1.1 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2

1.1.1 病毒的结构 2

1.1.2 病毒的化学组成 2

1.2 病毒的增殖 4

1.2.1 病毒的吸附 4

1.2.2 病毒的穿入 4

1.2.3 病毒的脱壳 5

1.2.4 病毒的生物合成 5

1.2.5 病毒的装配与释放 9

1.3 病毒的分类 9

1.3.1 RNA病毒 10

1.3.2 DNA病毒 14

2 DNA肿瘤病毒 17

2.1 DNA肿瘤病毒的分类 17

2.2 DNA肿瘤病毒的一般结构和生物学特性 18

2.3 乳多空病毒科 18

2.3.1 乳头状瘤病毒属 18

2.3.2 多瘤病毒属 20

2.4 腺病毒科 22

2.4.1 腺病毒的一般生物学特性 22

2.4.2 腺病毒的结构和致癌作用 22

2.4.3 腺病毒基因组编码产物及其转化作用 23

2.5 疱疹病毒科 23

2.5.1 疱疹病毒科的分类和一般生物学特性 23

2.5.3 单纯疱疹病毒 24

2.5.2 疱疹病毒的致癌作用 24

2.5.4 EB病毒 25

2.5.5 巨细胞病毒 29

2.5.6 Marek病病毒 29

2.6 嗜肝DNA病毒科 30

2.6.1 嗜肝DNA病毒科的分类 30

2.6.2 人乙型肝炎病毒的结构 30

2.6.3 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结构及其功能 31

2.7 痘病毒科 32

2.8 DNA肿瘤病毒与动物肿瘤 33

2.8.1 Lucke病毒与蛙肾腺癌 33

2.8.2 Marek病病毒与Marek病 33

2.8.5 疱疹病毒与猴淋巴瘤 34

2.8.4 疱疹病毒与兔淋巴瘤 34

2.8.3 多瘤病毒与多型肿瘤 34

2.9 DNA肿瘤病毒与人类恶性肿瘤 35

3 RNA肿瘤病毒 37

3.1 概述 37

3.2 RNA肿瘤病毒的超微结构 38

3.2.1 A型病毒 39

3.2.2 B型病毒 39

3.2.3 C型病毒 39

3.2.4 D型病毒 39

3.3 RNA肿瘤病毒的生物化学特性 40

3.3.1 化学组成和特性 40

3.3.2 核酸 40

3.3.5 脂类和糖类 41

3.3.4 酶类 41

3.3.3 蛋白质 41

3.4 RNA肿瘤病毒的抗原性 42

3.4.1 型特异性抗原 42

3.4.2 组特异性抗原 42

3.4.3 种群抗原 42

3.5 RNA肿瘤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 42

3.6 RNA肿瘤病毒的复制 43

3.7 RNA肿瘤病毒的综合性分类和生物学作用特点 44

3.7.1 内源性病毒 45

3.7.2 外源性病毒 45

3.8 RNA肿瘤病毒与动物肿瘤 46

3.8.1 RNA肿瘤病毒与动物白血病 46

3.8.2 RNA肿瘤病毒与动物肉瘤 50

3.8.3 RNA肿瘤病毒与小鼠乳腺癌 52

3.9 中国小鼠白血病病毒病因学研究 53

3.9.1 白血病病毒的超微结构及其致白血病作用 53

3.9.2 L615K小鼠白血病病毒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 53

3.9.3 白血病病毒的纯化及其理化特性 54

3.9.4 体外白血病病毒感染细胞系的建立 54

3.9.5 小鼠白血病病毒蛋白组分及其比较研究 54

3.9.6 SRSV的核糖核酸研究 54

3.9.7 SRS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55

3.10 RNA肿瘤病毒与人类恶性肿瘤 55

4 肿瘤病毒及其相关肿瘤流行病学 58

4.1 概况 58

4.2.1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肝癌 59

4.2 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的流行病学 59

4.2.2 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 62

4.3 EB病毒与Burkitt淋巴瘤和鼻咽癌的流行病学 63

4.3.1 Burkitt淋巴瘤流行病学 63

4.3.2 鼻咽癌流行病学 65

4.4 乳头状瘤病毒与宫颈癌流行病学 65

4.5 单纯疱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与肿瘤 66

4.6 逆转录病毒与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流行病学 67

4.7 结语 68

第二篇 肿瘤病毒致癌机理 71

5 细胞癌基因 71

5.1 细胞原癌基因 71

5.1.1 src癌基因族 72

5.2 细胞原癌基因与病毒癌基因的区别 73

5.2.2 v-jun与c-jun基因的区别 73

5.2.1 v-myb与c-myb基因的区别 73

5.1.2 ras癌基因族 73

5.1.4 myb癌基因族 73

5.1.3 myc 癌基因族 73

5.2.3 v-fos与c-fos基因的区别 74

5.2.4 v-erb A与c-erb A基因的区别 74

5.2.5 v-src与c-src基因的区别 74

5.2.6 v-rel与c-rel基因的区别 75

5.2.7 v-myc与c-myc基因的区别 75

5.2.8 v-ras与c-ras 基因的区别 75

5.3 细胞原癌基因的活化 75

5.3.1 点突变 75

5.3.3 病毒基因启动子的插入 76

5.3.2 基因的扩增 76

5.3.4 基因易位 77

5.4 癌基因编码蛋白的功能 79

5.4.1 与生长因子有关的癌基因蛋白 79

5.4.2 与酪氨酸蛋白激酶有关的癌基因蛋白 80

5.4.3 胞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81

5.4.4 GTP结合蛋白 82

5.4.5 核蛋白 83

5.4.6 癌基因的协同作用 85

6.1.1 命名 87

6.1.2 分类 87

6.1 抑癌基因的命名与分类 87

6 抑癌基因 87

6.2 抑癌基因的生化功能 88

6.2.1 RB基因及其编码产物 88

6.2.2 P53基因及其编码产物 89

6.2.3 NF1基因及其编码产物 90

6.2.4 WT1基因及其编码产物 90

6.3 抑癌基因转入肿瘤细胞的研究 91

6.4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协同作用 91

7 病毒癌基因和病毒致癌作用 93

7.1 肿瘤病毒致癌作用的特点 93

7.1.1 病毒转化细胞的特征 93

7.1.2 病毒转化细胞的途径 93

7.1.3 病毒转化细胞的性质 94

7.2.1 转导性逆转录病毒的致癌机理 95

7.2 RNA肿瘤病毒的致癌机理 95

7.2.2 顺式激活逆转录病毒的致癌机理 100

7.2.3 反式激活逆转录病毒的致癌机理 102

7.2.4 免疫缺陷病毒的致癌机理 103

7.3 DNA肿瘤病毒的致癌机理 103

7.3.1 转化基因编码产物直接致癌 103

7.3.2 转化基因编码产物间接致癌 105

7.3.3 转化基因编码产物反式激活致癌 105

第三篇 肿瘤病毒与人类肿瘤 109

8 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Ⅰ型病毒与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 109

8.1 概述 109

8.2 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 109

8.2.1 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点 109

8.2.3 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因学 110

8.2.2 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分型 110

8.3 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的分离 111

8.4 HTLV-1型病毒的流行病学 111

8.5 HTLV-1型病毒的体外感染和转化作用 113

8.6 HTLV-1型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113

8.6.1 HTLV-1型病毒的逆转录酶 113

8.6.2 HTLV-1型病毒的核心蛋白 114

8.6.3 HTLV-1型病毒的核苷酸序列 114

8.6.4 HTLV-1型病毒系非内源性病毒 114

8.7 HTLV-1型病毒基因组结构及其功能 114

8.8 HTLV-1型病毒基因的反式调节 116

8.9 HTLV-1型病毒的致白血病机理 116

8.10 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117

9.1 概述 120

9 EB病毒与Burkitt淋巴瘤和鼻咽癌 120

9.2 EB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121

9.2.1 B淋巴细胞的激活 121

9.2.2 EB病毒受体 121

9.2.3 淋巴细胞的永生化 122

9.2.4 EB病毒与癌基因的表达 123

9.8 EB病毒的潜伏性感染 124

9.9 EB病毒的抗原表达 125

9.4.1 EB病毒核抗原(EBNA) 126

9.4.2 早期抗原(EA) 126

9.5.1 VCA抗体 127

9.5 EB病毒的血清流行病学 127

9.4.5 潜伏态膜蛋白(LMP) 127

9.4.4 衣壳抗原(VCA) 127

9.4.3 膜抗原(MA) 127

9.5.2 EA抗体 129

9.5.3 CF抗体 130

9.6 EB病毒与其他肿瘤 131

9.6.1 EB病毒与霍奇金病 131

9.6.2 EB病毒与结外T细胞淋巴瘤 131

9.6.3 EB病毒与平滑肌肿瘤 132

9.6.4 EB病毒与胃肠道癌 132

10 乳腺肿瘤病毒与乳腺癌 135

10.1 概述 135

10.2 乳腺增生与肿瘤发展 136

10.4 外源性MMTV前病毒DNA研究 137

10.3 乳腺增生结节移植研究 137

10.5 MMTV与乳腺癌发生 139

10.5.1 MMTV与超抗原 139

10.5.2 MMTV激活细胞基因 139

10.5.3 int-1和int-2基因与乳腺癌 141

10.6 与乳腺癌相关的其他基因 142

10.6.1 转化分析 142

10.6.2 转基因小鼠研究 143

10.7 肿瘤病毒与人类乳腺癌 143

11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与宫颈癌 145

11.1 概述 145

11.2.1 HSV-2病毒的结构 146

11.2.2 HSV-2病毒基因组 146

11.2 HSV-2病毒的特征 146

11.3 HSV-2病毒诱发宫颈癌的动物模型 147

11.4 HSV-2病毒致癌机理 148

11.5 宫颈癌细胞HSV-2病毒基因表达 149

11.5.1 HSV-2病毒蛋白 149

11.5.2 HSV-2病毒mRNA 149

11.5.3 HSV-2病毒DNA 149

11.6 HSV-2病毒和宫颈癌的流行病学 150

11.6.1 HSV-2病毒的分离 150

11.6.2 HSV-2病毒感染妇女的宫颈癌发病率 150

11.6.3 时间性—HSV-2病毒感染较宫颈癌发生约早20年 150

11.6.4 特异性—暴露于HSV-2病毒的频率与宫颈癌发生相关 150

11.6.5 HSV-2—一种性传播病毒 150

11.6.6 宫颈癌-一种性传播疾病 150

11.7.3 VP143抗体 151

11.7.2 AG-e 151

11.6.7 协同因子 151

11.7 与HSV-2病毒相关的宫颈癌患者的免疫反应 151

11.7.1 ICP10/AG-4抗体 151

11.7.4 其他 152

11.8 HSV-2病毒在宫颈癌发生中的临床意义 152

11.8.1 抗全HSV-2抗原抗血清 152

11.8.2 AG4血清学检查 152

11.9 抑制HSV-2病毒的方法 153

11.9.1 应用无环鸟苷及其他核苷衍生物 153

11.9.2 应用免疫制剂 153

11.9.3 其他 153

12.1 前言 155

12.2 HPV病毒分类 155

12 人乳头状瘤病毒与宫颈癌 155

12.3 HPV病毒基因组结构 156

12.3.1 晚期区(L区) 156

12.3.2 早期区(E区) 156

12.3.3 上游调节区(URR) 156

12.4 宫颈癌和HPV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 157

12.4.1 性接触传播 158

12.4.2 污染物传播 158

12.4.3 母体直接传播给胎儿或婴儿 158

12.5 HPV病毒的检测 158

12.5.1 组织学检查 158

12.5.2 电子显微镜观察 159

12.5.3 免疫学检查 159

12.6 HPV病毒在宫颈癌发生中的作用 160

12.5.5 多聚酶链反应技术(PCR法) 160

12.5.4 核酸分子杂交 160

12.6.1 c-Ha-ras癌基因、HPV病毒与宫颈癌 161

12.6.2 c-myc癌基因、HPV病毒与宫颈癌 161

12.6.3 P53、E6蛋白与宫颈癌 161

12.7 HPV病毒相关的宫颈癌临床和形态学诊断 162

12.7.1 宫颈癌的传统普查 162

12.7.2 HPV感染的生殖器鳞状上皮形态学改变 162

12.7.3 宫颈癌的HPV普查 162

12.8 HPV病毒相关的宫颈癌防治措施 163

13.2 肝炎病毒分类 166

13.2.2 乙型肝炎病毒 166

13.2.1 甲型肝炎病毒 166

13.1 概述 166

13 肝炎病毒与肝癌 166

13.2.3 丙型肝炎病毒 167

13.2.4 丁型肝炎病毒 167

13.2.5 戊型肝炎病毒 167

13.3 肝炎病毒的检测 168

13.3.1 甲型肝炎病毒检测 168

13.3.2 乙型肝炎病毒检测 168

13.3.3 丙型肝炎病毒检测 169

13.3.4 丁型肝炎病毒检测 169

13.3.5 戊型肝炎病毒检测 170

13.4 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170

13.4.1 HB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170

13.5.1 HBV与肝癌的关系 173

13.4.2 HC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173

13.5 肝炎病毒与肝癌的关系 173

13.5.2 HCV与肝癌的关系 174

13.5.3 HDV与肝癌的关系 175

13.6 乙型肝炎病毒的致肝癌机理 175

13.6.1 HBV DNA插入激活原癌基因 175

13.6.2 HBxAg反式激活细胞基因 175

13.6.3 HBV致癌的多阶段模式 176

13.7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176

13.7.1 分型分期 176

13.7.2 临床表现 176

13.7.3 血清肿瘤标记 177

13.7.4 影象学诊断 180

13.7.5 诊断标准 181

13.7.6 鉴别诊断 182

13.8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 183

13.8.1 手术治疗 183

13.8.2 局部治疗 184

13.8.3 放射治疗 185

13.8.4 化学治疗 185

13.8.5 导向治疗 185

13.8.6 生物治疗 185

13.8.7 中医中药治疗 186

13.8.8 对症治疗和并发症处理 186

13.8.9 治疗方法的选择 186

14.1.2 HIV的形态结构 190

14.1.1 HIV的分类 190

14.1 HIV的分类和生物学特性 190

14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相关肿瘤 190

14.1.3 HIV的基因组 191

14.2 HIV的传播与感染方式 193

14.2.1 HIV的体外传播 193

14.2.2 HIV的体内传播 193

14.2.3 HIV在体内的储存 195

14.3 HIV损伤细胞的机理 195

14.4 HIV感染与免疫反应 196

14.4.1 HIV感染后免疫异常 196

14.4.2 HIV感染者长期存活的机理 196

14.4.3 HIV感染发展的机理 197

14.5.2 HIV感染的临床分类 198

14.6 防治HIV感染的策略 198

14.5.1 HIV的感染过程 198

14.5 HIV感染过程与临床分类 198

14.7 HIV感染相关肿瘤 200

14.7.1 Kaposi肉瘤 200

14.7.2 淋巴瘤 201

第四篇 肿瘤治疗 205

15 肿瘤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 205

15.1 ASI治疗肿瘤的理论基础 205

15.2 瘤细胞疫苗的种类 206

15.2.1 活瘤细胞疫苗 206

15.2.2 灭活的瘤细胞疫苗 206

15.2.3 修饰或改变的瘤细胞疫苗 206

15.3 新型肿瘤疫苗的研制 207

15.3.2 制备表达肿瘤相关抗原的痘苗病毒重组体 208

15.3.3 基因转移入肿瘤细胞制备疫苗 208

15.3.1 制备与肿瘤发生有关的病毒疫苗 208

15.4 ASI临床应用概况 211

15.4.1 常规制备的瘤苗临床应用 211

15.4.2 免疫佐剂在瘤苗接种中的应用 212

16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 214

16.1 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 214

16.1.1 LAK细胞的制备 214

16.1.2 LAK细胞的基本特征 215

16.1.3 LA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机理 216

16.1.4 LAK细胞的临床应用 220

16.1.5 LAK细胞治疗改进措施 220

16.2.1 TIL细胞的分离和扩增 222

16.2 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 222

16.2.2 TIL细胞的基本特征 223

16.2.3 TIL细胞的杀瘤谱 224

16.2.4 TIL细胞识别的靶抗原 225

16.2.5 TIL细胞的临床应用 226

17 细胞因子抗肿瘤疗法 229

17.1 细胞因子总论 229

17.1.1 细胞因子概念 229

17.1.2 细胞因子分类 229

17.1.3 细胞因子来源 230

17.1.4 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231

17.1.5 细胞因子网络 231

17.2.1 细胞因子抗肿瘤疗法的简史和现状 233

17.2 细胞因子抗肿瘤疗法概论 233

17.2.2 细胞因子抗肿瘤作用 234

17.3 干扰素 235

17.3.1 干扰素分类和生物活性作用 235

17.3.2 干扰素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 237

17.4 肿瘤坏死因子 238

17.4.1 肿瘤坏死因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238

17.4.2 肿瘤坏死因子的生物活性作用 239

17.4.3 肿瘤坏死因子抗肿瘤作用及其机理 239

17.5 白细胞介素 241

17.5.1 白介素-1(IL-1) 241

17.5.2 白介素-2(IL-2) 242

17.5.3 白介素-4(IL-4) 246

17.5.4 白介素-6(IL-6) 247

17.5.5 白介素12(IL-12) 249

17.6 集落刺激因子 251

17.6.1 概论 251

17.6.2 集落刺激因子的主要功能 252

17.6.3 集落刺激因子与白血病关系 252

17.6.4 集落刺激因子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254

17.7 生长抑制因子 254

17.7.1 转化生长因子 254

17.7.2 抑瘤素M 255

17.7.3 白血病抑制因子 256

17.8 细胞因子治疗肿瘤的研究 256

17.8.1 细胞因子治疗肿瘤的一般原则 256

17.8.3 细胞因子抗肿瘤疗法是系统工程 257

17.8.2 细胞因子治疗肿瘤方法的改进 257

18 肿瘤的基因治疗 261

18.1 外源基因导入细胞的方法 261

18.1.1 病毒法 261

18.1.2 化学法 262

18.1.3 融合法 262

18.1.4 物理法 262

18.2 逆转录病毒作为基因载体系统 262

18.2.1 逆转录病毒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 263

18.2.2 逆转录病毒载体系统的构建 264

18.2.3 逆转录病毒载体的类型和特征 265

18.2.4 逆转录病毒载体的应用 266

18.3.1 第一代包装细胞系 267

18.3 包装细胞系 267

18.3.2 第二代包装细胞系 268

18.3.3 第三代包装细胞系 268

18.2.4 第四代包装细胞系 269

18.4 疾病的基因治疗 270

18.4.1 应用基因疗法的疾病 270

18.4.2 基因转移的靶细胞 273

18.4.3 细胞因子基因疗法 274

18.4.4 细胞自杀基因治疗 276

18.4.5 病毒导向酶联药物前体疗法 276

18.4.6 诱导细胞杀伤性免疫反应疗法 277

18.4.7 抑癌基因治疗 277

18.4.8 耐药基因治疗 277

18.4.9 反义核酸治疗 278

19 恶性肿瘤诱导分化 282

19.1 肿瘤诱导分化剂 282

19.1.1 肿瘤诱导分化剂的发现 282

19.1.2 肿瘤诱导分化剂的种类 282

19.1.3 诱导分化剂的构效关系和作用专一性 283

19.2 肿瘤诱导分化研究 285

19.2.1 肿瘤诱导分化的体外研究 285

19.2.2 肿瘤诱导分化的体内研究 287

19.3 肿瘤诱导分化剂作用机理 289

19.3.1 影响细胞膜 289

19.3.2 影响细胞质 289

19.3.3 影响细胞核 290

19.4 肿瘤诱导分化研究展望 295

20 抗病毒药物治疗 298

20.1 抗病毒药物的研究概况 298

20.1.1 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理 298

20.1.2 抗病毒药物的筛选 300

20.1.3 抗病毒药物研究的困难和对策 301

20.2 常用抗病毒药物 301

20.2.1 碘苷 301

20.2.2 阿昔洛韦 302

20.2.3 齐多夫定 303

20.2.4 观脱氧肌苷 304

20.2.5 干扰素 305

20.3 天然抗病毒药物 306

20.4 其他抗病毒药物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