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计划与管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谭作平主编
  • 出 版 社: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306004670
  • 页数:293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运行 1

第一节 有计划商品经济运行的特征 1

一、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必然性 1

二、有计划商品经济运行的特征 3

第二节 有计划商品经济运行的目标 10

一、经济运行的客观要求和宏观经济计划与管理的对象 10

二、有计划商品经济运行的目标 12

三、体制转换时期经济运行的常态——总量的短缺和结构性滞销并存 14

四、体制转换时期确定经济运行目标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6

第三节 有计划商品经济运行的体制条件 20

一、经济体制及其改革的实质 20

二、有计划商品经济运行的体制条件 21

三、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法论问题 23

第二章 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 27

第一节 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涵义及其确定 27

一、宏观经济活动的总量指标 27

二、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含义 32

三、确定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原则 36

四、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确定 37

第二节 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内容及其标志 39

一、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含义 39

二、社会供求总量平衡 39

三、货币形态的总供求平衡 40

四、社会供求结构平衡 41

五、社会总供求平衡的标志 45

第三节 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外部环境 47

一、政府经济行为 47

二、市场体系 49

三、企业的定位 51

四、经济开放系统的形成与完善 51

第三章 宏观经济中的计划管理 53

第一节 计划管理的作用、特点和任务 53

一、经济计划 53

二、计划管理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55

三、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计划管理的特点 57

四、计划管理的基本任务 59

一、我国计划管理的组织机构 63

第二节 计划管理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 63

二、计划的管理体系 64

第三节 计划体系和计划指标体系 69

一、计划体系 69

二、计划指标体系 72

第四节 计划方法体系 75

一、计划方法论 75

二、计划方法体系的构成 77

一、消费需求的概念 82

第一节 消费需求及其分析 82

第四章 消费需求 82

二、与消费需求有关的主要指标及其区别 83

三、影响消费需求的基本因素 84

四、我国消费膨胀状况分析 85

第二节 消费水平的确定与分析 88

一、消费水平的概念 88

二、衡量消费水平的一般指标 88

三、影响消费水平的基本因素 90

四、合理消费水平的确定 91

五、不同消费水平的差别分析 92

第三节 消费结构的形成与分析 94

一、消费结构的概念和指标 94

二、影响消费结构的基本因素 96

三、消费结构的分析方法 98

四、我国消费结构的状况分析 102

第四节 适度消费的调节与控制 104

一、消费需求总量形成的调控 104

二、消费水平差别的调节 105

三、消费结构合理化的调节 107

第五章 投资需求 109

第一节 投资和投资需求 109

一、投资的概念 109

二、投资需求的含义 110

三、反映投资需求的一般指标 112

第二节 投资规模的确定与分析 114

一、合理的投资规模的确定 114

一、投资结构的含义 121

二、影响投资结构形成的主要因素 121

第三节 投资结构的形成与分析 121

三、合理安排好主要的投资结构 123

四、我国投资结构状况的分析 127

第四节 适度投资的调节与控制 131

一、投资规模的调控方式 131

二、投资结构的调整方式 136

第一节 现代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成长 139

一、现代经济增长本质 139

第六章 产业结构 139

二、现代经济增长过程 140

三、现代经济增长的表征 140

四、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结构特征 141

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形成与演变 144

一、产业结构及其分类 144

二、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 146

三、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 150

第三节 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素质和合理化的标准 151

一、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151

二、产业素质与供给总量和结构 157

三、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及其指标体系 158

第四节 产业结构调整 164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164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障碍 165

三、产业政策的内容与设计 169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一般分析 173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 173

第七章 经济增长 173

二、经济增长速度指标的选择 174

三、经济增长速度对社会总供给的影响 175

四、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176

五、确定经济增长速度的一般方法 178

第二节 适度经济增长的确定 180

一、适度经济增长的含义 180

二、确定我国适度经济增长速度应考虑的现实因素 182

三、适度经济增长率的确定方法 184

四、适度经济增长率活动区间的确定 187

第三节 我国经济增长的历史分析与模式选择 189

一、我国经济增长的历史与现状 189

二、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选择 192

第一节 对外开放与社会总供求 196

一、对外开放的必然性 196

第八章 国际收支 196

二、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基本点 197

三、对外开放对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影响 199

四、对外开放条件下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实现 202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的确定 204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和内容 204

二、进口规模与结构的确定 205

三、出口规模与结构的确定 207

四、利用外资 210

第三节 我国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控 212

一、我国国际收支的目标 212

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分析 213

三、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调控 214

第一节 地区供求平衡的意义、特点和原则 221

一、地区供求平衡的意义 221

第九章 地区供求平衡 221

二、地区供求平衡的特点 223

三、地区供求平衡的原则 224

第二节 地区供求平衡的内容和途径 225

一、地区供求主要比例关系的确定 225

二、地区人财物平衡和产供销协调 227

三、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232

四、地区经济布局合理化 236

第三节 实现地区供求平衡的基本条件 239

一、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职责,建立地方政府全面决策和平衡的权威机构 239

二、科学制定中长期计划及相关政策,注意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计划的衔接 240

三、打破自给自足的独立经济体系,扬长避短,分工协作 240

五、地区拥有必要的参数调节手段,保证地区指导性计划的实施 241

六、改进计划管理,加强决策管理部门的自身建设,提高政府决策和调控水平 241

四、制止不合理的行政干预,开展地区、部门以及企业的合理竞争 241

第一节 我国社会总供求状况的回顾与启示 243

一、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的意义 243

第十章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平衡的实现 243

二、我国社会总供求状况的回顾与启示 245

第二节 搞好财政、信贷、外汇和物资的平衡是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关键 252

一、四大平衡直接关系到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实现 252

二、财政平衡 254

三、信贷平衡 258

四、财政和信贷的统一平衡 262

五、财政、信贷、外汇之间的平衡 264

六、财政、信贷、外汇和物资的平衡 264

第三节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是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基本条件 265

一、市场是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基础 265

二、宏观适度控制下的市场机制有效运转是社会总供求平衡实现的基本条件 266

一、宏观调控机制的含义 269

第一节 宏观调控机制及其与有关范畴的关系 269

二、宏观调控机制与有关范畴的关系 269

第十一章 宏观调控机制 269

第二节 宏观调控机制的结构、内容和功能 272

一、宏观调控机制的结构 272

二、宏观调控机制的内容 274

三、宏观调控机制的功能 280

第三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 283

一、财政政策的实施 283

四、宏观调控机制的组织系统 283

二、货币政策的实施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