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目录 1
英文摘要 1
序 1
第一章 导论 1
1.1 研究主题与背景 1
1.2 概念的界定 5
1.2.1 企业 5
1.2.2 资金 6
1.2.3 融资 8
1.2.4 企业金融 9
1.3 研究方法和结构 11
第二章 企业融资的过程与实质 17
2.1 企业融资的实质 17
2.2 企业融资过程的描述 20
2.2.1 金融证券的种类和划分 21
2.2.2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22
2.2.3 直接金融体制和间接金融体制 26
第三章 企业资本结构与融资决策 29
3.1 企业的融资结构和资本结构 29
3.1.1 融资结构 29
3.1.2 资本结构 30
3.2 企业目标与融资成本、融资风险 32
3.2.1 企业的目标 32
3.2.2 融资成本 36
3.2.3 融资风险 40
3.2.4 衡量资本结构的标准 42
3.3 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 43
3.3.1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44
3.3.2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49
3.4 企业资本结构决策 53
3.4.1 破产成本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 57
3.4.2 代理成本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 58
3.4.3 最佳资本结构决策 61
3.4.4 不对称信息与企业资本结构决策 64
第四章 企业股利政策与内源融资 67
4.1 留存盈利与内源融资 67
4.2 股利政策理论 69
4.2.1 股利无关论 69
4.2.2 股利相关论 70
4.3 最优股利政策的确定 72
4.4 股利政策的类型和股利支付方式 77
4.4.1 股利政策的主要类型 77
4.4.2 股利支付方式 81
第五章 企业融资方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84
5.1 美国:证券市场主导型的融资模式 85
5.2 日本:主银行制度和相互持股制度 90
5.2.1 在企业融资中起主导作用的主银行体制 91
5.2.2 以法人相互持股为特征的股权结构 93
5.2.3 经营者自主控制和法人股东的有力监督为特征的企业治理结构 95
5.3 德国:全能银行制度与企业融资 97
5.3.1 在企业融资中起主导作用的全能银行制度 97
5.3.2 以“职工参与决定”为特征的企业治理结构 98
5.4 借鉴与启迪:我国企业融资模式的选择 101
第六章 中国工业企业资金供给的制度变迁 104
6.1 财政主导型的资金供给制度 105
6.1.1 财政主导型资金供给制形成的制度环境和微观基础 105
6.1.2 财政主导型的资金供给制度的特征 106
6.1.3 财政主导型的资金供给制度的效应分析 111
6.2 市场化改革中资金供给制度的变化 112
6.2.1 企业折旧制度和利润分配制度的改革 113
6.2.2 企业外部资金来源渠道的变化 114
6.2.3 对当前资金供给制度的评价 118
第七章 国有企业融资行为实证分析 124
7.1 国有企业融资行为的特征 124
7.2 企业内源融资行为分析 127
7.2.1 企业内源融资的状况 127
7.2.2 企业内源融资匮乏的原因 129
7.3 企业间接融资行为分析 133
7.3.1 信贷约束软化的特点 134
7.3.2 信贷软约束下的企业行为 142
7.4 企业直接融资行为分析 144
7.4.1 企业股票融资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144
7.4.2 企业债券融资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162
7.5 企业不良债务分析 167
7.5.1 高负债率与企业不良债务的形成 167
7.5.2 国有企业不良债务的效应 172
7.5.3 国有企业不良债务的成因 174
第八章 企业融资行为的规范 178
8.1 融资行为规范与企业产权制度创新 178
8.1.1 确立法人产权制度,理顺产权关系,有利于增强企业自我积累的激励 180
8.1.2 确立法人产权制度,有利于通过破产、兼并,强化对企业融资行为的约束 181
8.2 融资行为规范与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 182
8.2.1 提高企业自我积累能力,强化企业自我积累机制 185
8.2.2 重塑银企关系,强化银行对企业的监控 186
8.2.3 放开直接融资,发展资本市场,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 190
8.2.4 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海外募股融资,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解决企业资金短缺的一条有效途径 191
8.3 融资行为规范与金融体制改革 200
8.3.1 银行业的改革 200
8.3.2 完善和发展资本市场 204
主要参考文献 217
后记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