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施炳培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562704058
  • 页数:373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经络学 1

第一节 经络总论 1

一、经络的含义 1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1

三、经络的命名 2

四、经络的分布 4

五、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 5

六、经络的作用 6

第二节 经络各论 8

一、手太阴肺经 8

二、手阳明大肠经 8

三、足阳明胃经 9

四、足太阴脾经 10

五、手小阴心经 10

六、手太阳小肠经 10

七、足太阳膀胱经 11

十、手少阳三焦经 12

九、手厥阴心包经 12

十一、足少阳胆经 13

十二、足厥阴肝经 13

十三、督脉 14

十四、任脉 14

第二章 腧穴学 15

第一节 腧穴总论 15

一、腧穴的含义 15

三、腧穴的作用 16

二、腧穴的发展与分类 16

四、腧穴的命名 17

五、特定穴 17

六、腧穴的定位 20

第二节 常用腧穴 24

一、头面部(19穴) 24

二、胸腹部(9穴) 30

三、腰背部(17穴) 32

四、上肢部(25穴) 38

五、下肢部(31穴) 45

第三节 十四经、经外奇穴其他穴位表解 54

第三章 针灸法 78

第一节 针法 78

一、针刺的操作 78

二、针刺的异常情况及处理 81

第二节 灸法 84

一、艾炷灸 85

二、艾卷灸 86

三、温灸器灸 87

四、非艾灸法 87

五、灸法的注意事项 87

第四章 其他疗法 89

第一节 电针疗法 89

一、操作方法 89

二、适应范围 89

第二节 水针疗法 90

一、针具及常用药物 90

三、注意事项 90

二、操作方法 91

三、适应范围 91

四、注意事项 91

第三节 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疗法 92

一、三棱针疗法 92

二、皮肤针疗法 92

三、皮内针疗法 93

一、耳穴的定位 94

第四节 耳针疗法 94

二、耳针取穴原则 95

三、常见疾病耳针取穴处方参考 95

四、操作方法 96

五、注意事项 97

第五节 头针疗法 98

一、分线定位 98

二、选穴原则 99

一、激光仪器 102

第六节 激光针疗法 102

三、操作方法 102

四、注意事项 102

二、操作方法 103

三、适应范围 103

四、注意事项 103

二、操作方法 104

三、适应范围 104

一、罐的种类 104

第七节 拔罐疗法 104

四、注意事项 105

第五章 治疗概论 106

第一节 针灸治疗原则 106

第二节 选穴法 107

一、就近选穴法 107

二、循经选穴法 107

三、按神经分布选穴法 107

四、对症选穴法 109

一、前后配穴法 110

第三节 配穴法 110

二、上下配穴法 111

三、左右配穴法 111

四、表里配穴法 111

五、远近配穴法 111

第四节 针灸的治疗作用 113

一、中医学对针灸作用的概念 113

二、现代临床、实验对针刺治疗作用的研究 114

昏迷 122

第一节 急救 122

第六章 临床治疗 122

晕厥 123

休克 124

中暑 125

惊厥 126

第二节 传染病 127

感冒 127

细菌性痢疾 128

流行性腮腺炎 129

百日咳 131

肺结核 132

病毒性肝炎 134

疟疾 136

流行性出血热 137

流行性乙型脑炎 139

伤寒 140

急性和慢性支气管炎 142

第三节 呼吸系统疾病 142

支气管哮喘 144

肺炎 146

支气管扩张 147

肺气肿 148

第四节 循环系统疾病 14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49

心律失常 152

高血压病 153

风湿性心脏病 155

肢端动脉痉挛病(雷诺病) 156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157

第五节 消化系统疾病 159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159

呃逆 160

胃下垂 160

急性和慢性胃炎 162

消化性溃疡 163

便秘 165

腹泻 166

黄疸 168

肝硬化 169

急性和慢性结肠炎 170

呕吐 171

第六节 造血系统疾病 173

贫血 173

白细胞减少症 174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76

慢性肾小球肾炎 177

第七节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177

泌尿系结石 178

尿路感染 180

慢性前列腺炎 181

神经性膀胱功能失调 183

遗精 184

阳痿 185

男性不育症 186

尿崩症 187

第八节 内分泌系统与代谢疾病 187

单纯性甲状腺肿 189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突眼症 190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91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193

甲状腺肿瘤 194

糖尿病 195

痛风 197

高脂血症 198

第九节 神经系统疾病 200

脑血管意外 200

面神经麻痹 203

头痛 205

三叉神经痛 206

肋间神经痛 208

坐骨神经痛 209

周周神经疾患 211

震颤麻痹 215

共济失调 216

癫痫 217

脊髓损伤 219

小舞蹈病 220

手足徐动症 221

延髓麻痹 222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 224

周围神经炎 225

股外侧皮神经炎 226

股神经痛 227

重症肌无力 228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230

神经衰弱 231

癔病 232

精神分裂症 234

情感性精神病 235

强迫性神经症 237

发作性睡病 238

第十节 运动系统疾病 239

颈椎病 239

肩部软组织疾病 241

肱骨外上髁炎 243

骨关节炎 245

膝副韧带损伤 246

髌骨下脂肪垫劳损 247

腰痛 248

肥大性脊柱炎 249

落枕 251

腓肠肌痉挛 252

踝部软组织损伤 253

足底痛 253

风湿性关节炎 254

类风湿性关节炎 256

腰椎间盘突出症 258

胆囊炎、胆石症 259

第十一节 外科疾病 259

直肠脱垂 261

血栓性静脉炎 262

急性淋巴管炎 264

痔病 265

麻痹性肠梗阻 266

急性阑尾炎 267

急性乳腺炎 269

破伤风 271

颈淋巴结结核 272

荨麻疹 273

第十二节 皮肤科疾病 273

神经性皮炎 274

湿疹 275

带状疱疹 277

冻疮 279

红斑狼疮 280

丹毒 282

银屑病 283

皮肤瘙痒症 284

寻常疣 285

斑秃 286

酒渣鼻 288

过敏性紫癜 289

红斑性肢痛病 290

硬皮病 291

第十三节 妇产科疾病 293

痛经 293

闭经 294

功能性子宫出血 295

月经不调 297

盆腔炎 298

白带异常 299

外阴白斑 300

外阴瘙痒 301

子宫脱垂 302

乳房囊性增生病 303

更年期综合征 305

妊娠呕吐 306

胎位不正 307

难产 308

产后腹痛 309

产后缺乳 310

产后尿失禁 312

不孕症 313

第十四节 儿科疾病 314

小儿腹泻 314

养营不良 316

遗尿 317

脑性瘫痪 318

脊髓灰质炎 323

厌食症 326

儿童多动综合征 327

第十五节 五官科疾病 328

近视 329

急性结膜炎 329

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 331

单纯性白内障 332

视神经萎缩 333

色盲 335

泪腺分泌功能亢进 336

麦粒肿 337

急性和慢性咽炎 338

扁桃体炎 339

急性和慢性喉炎 340

癔病性失音 341

喉麻痹性疾病 342

鼻炎 343

过敏性鼻炎 344

萎缩性鼻炎 346

鼻衄 347

急性鼻窦炎 348

聋哑 349

梅尼埃综合征 350

复发性口腔溃疡 352

扁平苔癣 352

牙龈炎 354

牙痛 355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 356

第十六节 其他 358

戒烟 358

戒酒 358

减肥 359

美容 360

第七章 其他疾病针灸取穴表解 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