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结论 1
1.1 经济效益与经济发展 1
1.1.1 经济效益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1
1.1.2 “速度型效益”模式质疑 4
1.2 经济效益与经济改革 8
1.2.1 经济改革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 8
1.2.2 提高经济效益是改革顺利进行的保证 10
1.3 经济效益与经济稳定 12
1.3.1 稳定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 12
1.3.2 提高经济效益是稳定的基础 14
1.4 本文研究体系与主要内容 14
第2章 经济效益研究回顾 17
2.1 我国经济效益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7
2.1.1 关于经济效果的讨论 17
2.1.2 关于经济效益的讨论 22
2.2 国外有关经济效益和经济效率的研究 43
2.2.1 苏联经济理论界关于经济效益的研究 43
2.2.2 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效率理论的研究 47
2.3 经济效益研究历史与现状的启示 55
附录:关于“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大型调研活动 56
第3章 经济效益内涵与分类 62
3.1 经济效益及其相关基本概念 62
3.1.1 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 63
3.1.2 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 65
3.1.3 经济效益的基本概念 68
3.2 经济效益的基本内涵 70
3.2.1 经济效益与所得 70
3.2.2 经济效益与所费 72
3.2.3 经济效益与技术效率 74
3.2.4 经济效益与价格 75
3.3 经济效益与利润 77
3.3.1 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 77
3.3.2 会计利润与经济效益 78
3.3.3 经济利润与经济效益 79
3.3.4 利润目标与经济效益 81
3.3.5 关于利润率不反映经济效率的质疑 82
3.4 经济效益分类 86
3.4.1 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 86
3.4.2 生产经济效益、消费经济效益及社会经济效益 89
3.4.3 内在经济效益与外在经济效益 92
3.4.4 当期经济效益和跨期经济效益 93
3.4.5 静态经济效益和动态经济效益 94
3.4.6 潜在经济效益、资源配置经济效益、规模经济效益及技术进步经济效益 95
第4章 经济效益形式与计算 97
4.1 经济效益的基本形式与计算 97
4.1.1 经济效益的静态基本形式 97
4.1.2 经济效益的静态基本形式中的计算问题 100
4.1.3 经济效益的动态基本形式 103
4.1.4 经济效益的动态基本形式中的计算问题 105
4.2 经济效益的特殊形式与计算 107
4.2.1 经济效益的绝对额形式与计算 108
4.2.2 经济效益的差额形式与计算 108
4.2.3 经济效益的非价值量比率形式与计算 116
第5章 潜在经济效益 118
5.1 潜在经济效益的内涵 118
5.1.1 潜在经济效益的一般含义 118
5.1.2 宏观潜在经济效益的内涵 120
5.1.3 微观潜在经济效益的内涵 122
5.2 潜在经济效益的计量及影响因素 124
5.2.1 潜在经济效益的一般计量方法 124
5.2.2 人力资源利用潜在经济效益的计量 125
5.2.3 资本资源利用潜在经济效益的计量 126
5.2.4 自然资源利用潜在经济效益的计量 127
5.2.5 消费品利用潜在经济效益的计量 128
5.2.6 资源利用程度对综合经济效益影响的计量 129
5.3 我国潜在经济效益的实证分析 130
5.3.1 人力资源利用情况及其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 131
5.3.2 资本资源利用情况及其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 132
5.3.3 自然资源利用情况及其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135
5.4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挖掘潜在经济效益 138
5.4.1 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经济效益的途径与措施 138
5.4.2 提高资本资源利用经济效益的途径与措施 141
5.4.3 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经济效益的途径与措施 143
第6章 资源配置经济效益 145
6.1 资源配置经济效益的内涵 145
6.1.1 资源配置的内涵 145
6.1.2 资源配置与经济效益 146
6.1.3 资源配置经济效益的基本内涵 148
6.2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149
6.2.1 优化资源配置应考虑的因素 149
6.2.2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领域的经济效益 151
6.2.3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消费领域的经济效益 157
6.2.4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 160
6.3 我国资源配置经济效益分析 163
6.3.1 资源配置经济效益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163
6.3.2 对我国资源配置经济效益的估价 164
6.4 提高资源配置经济效益的途径 167
6.4.1 优化产业结构 167
6.4.2 优化所有制结构 168
6.4.3 优化资源结构 169
6.4.4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71
第7章 规模经济效益 173
7.1 规模经济效益的内涵 173
7.1.1 经济规模与规模经济 173
7.1.2 规模经济与规模收益 174
7.1.3 经济规模与经济效益 175
7.1.4 规模经济效益的内涵 176
7.2 规模经济效益的计量 177
7. 2.1 规模经济效益计量的意义与现状 177
7.2.2 规模经济效益的计量方法 178
7.3 经济规模优化 180
7.3.1 经济规模优化的含义 180
7.3.2 经济规模优化的一般方法 180
7.3.3 经济规模优化研究中需要说明的问题 182
7.4 对我国规模经济效益的估价 183
7.5 提高规模经济效益的途径 187
7.5.1 影响规模经济效益的因素 187
7.5.2 提高规模经济效益的途径 191
第8章 技术进步经济效益 193
8.1 技术进步经济效益的内涵 193
8.1.1 技术进步的内涵 193
8.1.2 技术进步与经济效益 196
8.1.3 技术进步经济效益的内涵与分类 197
8.2 技术进步经济效益的计量与评价 199
8.2.1 技术进步经济效益计量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99
8.2.2 技术进步经济效益的计量与评价方法 201
8.3 对我国技术进步经济效益的简要分析 212
8.3.1 对我国技术进步经济效益总体水平的估价 212
8.3.2 对我国目前技术进步经济效益水平的分析 216
8.4 提高技术进步经济效益的前提与途径 219
8.4.1 技术选择是提高技术进步经济效益的基本前提 219
8.4.2 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是提高技术进步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221
8.4.3 经济体制改革是提高技术进步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 228
第9章 管理经济效益 230
9. 1 管理经济效益的内涵 230
9.1.1 管理的内涵 230
9.1.2 管理与经济效益 232
9.1.3 管理经济效益的内涵 233
9.2 经济管理体制与经济效益 234
9.2.1 产权清晰与经济效益 235
9.2.2 权责明确与经济效益 236
9.2.3 政企分开与经济效益 238
9.2.4 管理科学与经济效益 239
9.3 管理职能与经济效益 239
9.3.1 计划与经济效益 240
9.3.2 组织与经济效益 242
9.3.3 指挥与经济效益 246
9.3.4 协调和控制与经济效益 250
9.4 财务成本管理与经济效益 253
9.4.1 财务管理与经济效益 253
9.4.2 成本管理与经济效益 265
第10章 经济效益评价 271
10.1 经济效益评价目的与方法 271
10.1.1 经济效益评价目的 271
10.1.2 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272
10.2 经济效益评价标准 276
10.2.1 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 277
10.2.2 静态标准和动态标准 278
10.2.3 最低标准和最高标准 279
10.2.4 历史标准和目标标准 279
10.2.5 微观标准和宏观标准 280
10.3 评价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281
10.3.1 建立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基础问题探讨 281
10.3.2 评价宏观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287
10.3.3 评价微观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292
主要参考文献 298
后记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