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陈白尘的戏剧观 董健 1
中国民众戏剧运动之前路 1
关于《太平天国》的写作 10
漫谈历史剧 19
历史剧的语言问题 21
《太平天国》改订本序 23
为什么演《民族万岁》 26
《汉奸》题记 28
我的欢喜 30
戏剧创作讲话 35
民族形式问题在剧作上 75
“暴露”和“悲观” 77
《大地回春》代序 82
人物是怎样来到你的笔下的 88
历史与现实 92
《结婚进行曲》外序 105
岁暮怀朱凡 114
“需要”与“接受” 121
关于《大地回春》 123
为《升官图》演出作 125
序《升官图》的演出 126
《大渡河》校后记 129
奔向现实主义的道路 133
抢救话剧的两点意见 139
岁寒絮语 141
门外谈戏曲 145
《红旗歌》与上海剧运 148
习剧随笔 154
《岁寒集》后记 157
话剧运动要求领导 160
关于《宋景诗》的自白 164
感谢与祝福 169
川剧杂感 172
淮剧杂谈 177
舞台上的理想人物及其他 182
话剧舞台上的新成就 193
《革命家庭》的风格 196
《结婚进行曲》修改本后记 202
《结婚进行曲》修订本校后记 205
喜剧杂谈 209
《大风歌》首演献辞 224
为《大风歌》演出致首都观众 227
和中央实验话剧院《大风歌》剧组谈话摘要 230
戏剧空谈 234
“讳疾忌医”与讲究“疗效” 248
献给人民的笑 255
《主任外传》代序 260
《陈白尘剧作选》编后记 265
从我怎样开始写戏说起 275
难关与希望 创新与继承 279
有所为 有所不为 295
《阿Q正传》改编者的自白 298
《阿Q正传》改编杂记 307
一项未完成的纪念 315
中国剧坛的骄傲 320
阳翰老与中华剧艺社 332
《李杰剧作选》代序 353
《现代戏剧家熊佛西》序 357
一个追寻春天的人 361
抗战文艺与抗战戏剧 365
重读《小井胡同》 377
为青年剧作者呼吁 386
中国话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