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心理探索》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金道行著
  • 出 版 社: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543511851
  • 页数:339 页
图书介绍:

导论 1

一 写作心理的双向组合 2

二 写作心理的矛盾运动 8

Ⅰ 写作心理是一个运动过程 8

Ⅱ 写作心理是一个矛盾运动 10

Ⅲ 写作心理运动的主导是创造性思维 13

三 写作心理研究 15

Ⅰ 心理学与写作心理研究 15

Ⅱ 文艺心理学与写作心理研究 17

Ⅲ 写作心理学的建构 20

一 写作动机的特征 25

上编 作者心理 25

第一章 写作动机 25

Ⅰ 强烈的倾吐欲望 26

Ⅱ 深沉的情感动力 31

二 性格、气质和写作成才 37

Ⅰ 性格选择写作 37

Ⅱ 写作选择气质 39

Ⅲ 性格、气质与写作成才 41

三 写作动机的系统 42

第二章 选材心理 46

一 选材的心理平衡 46

Ⅰ 力的平衡 47

Ⅱ 读写平衡 52

二 选材的心理整合 54

Ⅰ 新旧互补 56

Ⅱ 远近互补 57

Ⅲ 主客互补 60

三 猎奇心理 62

第三章 写作欲 66

一 写作欲的产生 67

Ⅰ 外部激发 69

Ⅱ 意识觉醒 72

二 写作欲的特征 74

Ⅰ 情绪性 75

Ⅱ 决断性 77

Ⅲ 目标化 79

三 写作欲的控制 82

Ⅰ 控制纵情写作欲 82

Ⅱ 控制消极写作欲 83

第四章 构思 85

一 构思心理描述 86

Ⅰ 耽思 86

Ⅱ 苦恋 88

Ⅲ 畅达 89

二 构思的内控、内现和内化 91

Ⅰ 内控 92

Ⅱ 内现 93

Ⅲ 内化 96

三 精巧构思的心理趋向 97

Ⅰ 求新心理趋向 97

Ⅱ 求美心理趋向 100

Ⅲ 追求意趣的心理趋向 102

第五章 表现心理 104

一 写作的最佳心境 105

Ⅰ “入乎其内” 106

Ⅱ “超越自我” 109

二 表现的心理困惑 112

Ⅰ 整体张力 112

Ⅱ 抗拒提纲 114

Ⅲ 形式克服内容 116

三 文章有生气灌注 118

Ⅰ 文气 118

Ⅱ 生气 120

Ⅲ 底气 123

第六章 语言痛苦 125

一 语言的弱点与作者的痴求 126

Ⅰ 丰繁的贫乏 126

Ⅱ 生动的抽象 129

Ⅲ 精确的模糊 131

Ⅳ 新鲜的保守 133

二 语言痛苦的心理构成 135

Ⅰ 词不达意律 136

Ⅱ 内外有别律 139

Ⅲ 说写分离律 141

三 语言的限制与反限制 143

Ⅰ 心灵化 144

Ⅱ 陌生化 147

第七章 灵感 152

Ⅰ 突发性 153

一 灵感的特征 153

Ⅱ 非自觉性 155

Ⅲ 创造性 157

二 灵感的心理奥秘 159

Ⅰ 意识——潜意识——意识 159

Ⅱ 兴奋——抑制——兴奋 162

三 灵感与直觉 165

四 灵感与写作灵气 169

第八章 写作意志 174

一 写作:意志的较量 174

Ⅰ 排除外扰 178

Ⅱ 消除内耗 180

二 写作意志的内导系统 182

Ⅰ 动机内导 183

Ⅱ 意识内导 185

Ⅲ 情绪内导 186

三 写作意志的品质 187

Ⅰ 自主性 188

Ⅱ 自觉性 189

Ⅲ 自制力 190

第九章 写作苦闷期 192

一 写作苦闷期的必然 193

Ⅰ 迂回:一种心理节奏 193

Ⅱ 压力:来自读者的期待 194

Ⅲ 紧迫:一种竞争意识 196

二 写作苦闷期的心理追溯 198

Ⅰ 思维定势的苦果 198

Ⅱ 精神蜕变的阵痛 201

三 渡过心理难关 203

Ⅰ 写作低谷的飞跃 204

Ⅱ 写作高峰的转移 206

第十章 发表欲 210

一 投稿与发表 211

Ⅰ 投稿心理 211

Ⅱ 发表心理 213

Ⅲ 稿酬心理 216

二 退稿心理 219

Ⅰ 产生负诱发 220

Ⅱ 磨砺意志力 220

三 一稿两投 221

Ⅰ 提高保险系数 222

Ⅱ 避免投稿失误 222

Ⅲ 提早见报时间 222

四 版权纠纷 224

Ⅰ 我中有你的“移植” 227

Ⅱ 改头换面的“巧合” 227

五 剽窃心理 227

Ⅲ 掩耳盗铃的抄袭 228

下编 读者意识 233

第十一章 社会心理 233

一 群体意识的积淀 235

Ⅰ 写作思维圈 237

Ⅱ 文化心理模式 239

二 从众心理的就范 241

Ⅰ 求同心理 241

Ⅱ 从众心理 243

Ⅲ 逆反心理 245

三 轰动效应 247

Ⅰ 主观适应 248

Ⅱ 客观顺应 250

第十二章 共鸣欲 252

一 作者写作的对象感 253

Ⅰ 读者:心目中的存在 253

Ⅱ 读者:心目中的上帝 256

Ⅲ 对象感的特点 258

二 作者写作的共鸣欲 260

Ⅰ 什么是共鸣欲 260

Ⅱ 共鸣欲的特点 263

三 读者意识的发生机制 266

Ⅰ 认识发生原理 266

Ⅱ 人际关系原理 268

第十三章 吸引心理 271

一 技巧的实质 272

Ⅰ 吸引注意力 273

Ⅱ 保持期待欲 277

二 无技巧的实质 281

Ⅰ 无技巧是技巧向无意识的转化 282

Ⅱ 无技巧是形式向内容的转化 285

三 魅力的实质 288

Ⅰ 审美心理 288

Ⅱ 整体意识 290

一 作者的名誉观 294

第十四章 惜名心理 294

Ⅰ 创造的自信 295

Ⅱ 理解的欣慰 297

Ⅲ 文责的压力 298

Ⅵ 名声的膨胀 300

二 作者的笔名意识 301

Ⅰ 主体意识的强化 302

Ⅱ 人格的符号化 304

三 文人良心 307

Ⅰ 可读性强 309

Ⅱ 开卷有益 311

Ⅲ 尊重他人 312

第十五章 反馈心理 314

一 反馈心理的平衡 315

Ⅰ 失落感 317

Ⅱ 期待感 318

二 反馈心理的追踪 320

Ⅰ 正反馈的效应 321

Ⅱ 负反馈的效应 323

三 反馈心理的延续 327

Ⅰ 反馈心理的连续性 328

Ⅱ 反馈心理的连锁性 330

后记 金道行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