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内容提要 1
问题解答 5
1. 写作有什么特点? 5
2. “夫才有清浊,思有修短,虽并属文,参差万品”讲得是什么意思? 7
3. 写作能力的提高能靠写作知识的传授而解决问题吗? 7
4. 写作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8
5. 为什么要认识写作规律? 10
6. 为什么高教自学考试中的写作考试对作文要有字数规定? 11
7. 怎样理解作文“初要大胆、终要小心”? 12
8. 在写作训练中,记叙文和论说文哪个更重要 13
9. “写作关”都有哪些标准? 14
10. 怎样以阅读指导写作? 16
11. 怎样进行写作练习? 17
12. 本课程出题及考试一般情况怎样? 18
第二章 取材 22
内容提要 22
问题解答 26
1. 什么是材料?材料与题材、素材有什么区别? 26
2. 为什么说材料在文章构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7
3. 材料工作有几个环节?都是什么? 29
4. 什么是“储材”?储材的要求是什么? 29
5. 储材有几种途径? 30
6. 怎样对生活进行观察体验? 31
7. 储材要注意什么? 33
8. 什么是选材?选材有什么标准? 33
11. 何为典型材料?为什么要选择典型材料? 34
10. 为什么要围绕主题选材? 34
9. 选材的原则是什么? 34
12. 什么是材料的真实? 35
13. “准确”的要求是什么? 36
14. “新颖”有哪些含义? 36
15. 怎样使用材料? 36
16. 决定材料的详略有什么原则? 37
第三章 命意 38
内容提要 38
问题解答 42
1. “命意”是不是等同于“确立主题”? 42
2. 为什么说“主题”不同于写作的“内容”? 42
3. “主题”是“主要问题”吗? 43
4. 古人怎样认识“意”的重要性? 44
5. 怎样认识“炼意”与“意”的“客观性”之间的关系? 46
6. 怎样认识“炼意”与“意”的“主观性”之间的关系? 47
7. 怎样认识“炼意”与“意”的“观念性”之间的关系? 48
8. 怎样认识“炼意”与“意”的“时代性”之间的关系? 50
9. 就表现主题来说,习作实践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52
第四章 布局 56
内容提要 56
问题解答 65
1. 能否把这一章引用的古文论解释一下? 65
2. 为什么人们常把结构布局称为文章的建筑术? 67
3. 为什么说“要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是文章结构布局的原则之一?文学作品是否可以不受这原则的限制? 68
4. 举例说明,结构布局必须为表现主题服务 69
5. 怎样理解与处理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在结构布局方面的沟通与借鉴? 70
6. 为什么把角度选择当作布局内容之一? 71
7. 线索的作用是什么?举例说明单一线索常见的表现形式。 72
8. 层次与段落的区别是什么?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应注意什么? 73
9. 怎样理解和运用记叙类文章安排层次的六种方式? 73
10. 划分段落时,容易犯哪些毛病? 74
11. 如何写文章的开头? 75
12. 简要谈谈结尾的作用及应遵循的原则? 75
13. 过渡文学应注意哪些? 76
14. 怎样写提纲? 76
第五章 技法 77
内容提要 77
问题解答 86
1. 是否先解释一下本章的古代文论含义? 86
2. 什么是技法?应该如何理解与把握它们? 87
4. 章法中的“活法”具体包括哪些内容?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88
3. 如何认识“死法”与“活法”的关系? 88
5. “虚实结合”在文章中主要有哪些体现?结合鲁迅的《药》谈谈虚实结合的作用。 89
6. “断续”在文章中主要有哪些表现?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89
7. 场面或情节的“若即若离”式处理与“必须集中明确地表现主题”的原则是否有矛盾? 90
8. “对比”与“衬托”的相同与区别是什么?在文章中如何运用? 91
9. 为什么不能把讽刺变成“冷嘲”? 91
10. 譬喻与象征的异同是什么?为什么不能把象征变成“哑谜”? 92
11. 能否举例说明“春秋笔法”的特点? 93
12. 为什么学习技法要分四个阶段? 93
第六章 机遇 95
内容提要 95
问题解答 100
1. 什么是机遇?为什么要研究机遇问题? 100
2. 机遇的出现有什么特征? 100
3. 过去的人们对机遇的认识是怎样的? 102
4. 造成灵感、机遇的原因是什么? 103
5. 我们应怎样正确认识灵感、机遇问题? 104
6. 所谓“思考成熟”,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05
7. 只凭生活阅历的丰富,能产生机遇吗? 106
8. 如何才能造成并保持最佳的写作状态? 107
9. 怎样利用客观因素造成并保持最佳的写作状态? 108
10. 怎样利用主观因素造成并保持最佳的写作状态? 109
11. 怎样为考试时的“机遇”出现创造条件? 109
12. 怎样才能长久地保持旺盛的写作热情? 110
第七章 文气 112
内容提要 112
问题解答 116
1. 什么是“文气”?文气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116
2. 历代人们对文气的认识是怎样的?(附有关文言文解释) 117
3. 我们应当怎样认识文气? 119
4. 文章的逻辑力量体现在哪里? 121
5. 文气有什么特点? 121
6. 要写出富有文气的文章应注意什么问题 122
7. 怎样在语言运用方面以讲究字句声调来谋求文气? 123
8. 什么是“蓄势”?蓄势在写作中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123
第八章 表达 124
内容提要 124
问题解答 132
1. 叙述与描写有什么异同?各自作用是什么? 132
2. 什么是顺叙、倒叙、插叙?具体运用中它们的关系如何? 133
3. 第一人称在 文章中有几种具体体现? 134
4. 人物描写的具体内容包括哪些? 135
5. 环境描写的内容与作用是什么? 136
6. 通过人事叙述、景物描写,抒情的文字与一般的叙述、描写文字有什么区别? 137
7. 直抒胸臆是否只是纯粹的主观抒发而不需外在事物的凭藉? 138
8. 议论的三要素是什么?各有哪些要求? 139
9. 类比法、对比法与喻证法的异同是什么? 140
10. 什么叫“归谬法”?使用此法应注意什么? 140
第九章 造语 141
内容提要 141
问题解答 145
1. 为什么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个要素”? 145
2. 学习语言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146
3. 什么是“准确”?为什么准确是学习语言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146
4. 造语怎样才能准确? 147
5. 怎样辨析词义?如何才能把握好用词的“分寸”? 148
6. 什么是“明白”?怎样使造语明白? 149
7. 什么是“简炼”?怎样使造语简炼? 150
8. 什么是“生动”?怎样使造语生动? 151
9. 什么是“新鲜”?使造语新鲜有哪几条途径? 152
10. “独特的感觉与发现”指的是什么? 152
11. 什么是“平易”?造语为什么要平易? 154
12. 造语怎样才能做到平易? 155
13. 学习语言的方法有哪些? 156
第十章 文面 157
内容提要 157
问题解答 162
1. 《写作》为什么要增加“文面”这一章? 162
2. 经常写错别字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消灭错别字? 163
3. 有些词中的字老写错如“即是”“既使”分不清,“实事求事”、“实事求是”不知哪个正确,还有象“鞠躬尽碎”等等,能否帮助分析一下,益于我们纠正? 164
4. “用错标点符号会使语义完全相反”这种说法是夸张吗? 166
5. 正确使用句号,应该掌握什么规律? 166
6. 逗号的作用是什么?使用时应该注意什么? 167
7. 冒号起总括和提示作用,但为什么有些句子在“指出”“提出”“要求”等提示性词语后不用冒号而用逗号呢? 167
8. 选择疑问句的上半句应该用逗号?还是问号?有些句子有疑问代词,为什么不用问号? 168
9. 有时在一个句子里同时表示出疑问和感叹的情感,那么能否用“?!”这样的符号来表示呢? 168
10. 需要表示特别强烈感情时能否用“!!”“!!!”这样的符号? 169
11. 引语里还有引语,应该怎样使用引号?有时遇到需要引用好几段连续性引语时又该如何使用引号? 169
12. 有的引语末尾没有标点符号(原文有),有的引语末尾的标点符号标在引号的里面或外面,究竟应该怎样使用? 170
13. 正文中,括号与其它点号的位置如何放置? 170
14. 什么情况下用一个破折号,什么情况下用双破折号,甚至更多的破折号? 171
15. 有时书名号里还需要标明号一本书名,应该怎样使用各引号? 173
16. 各种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有何规范要求? 173
17. 如果文章中各层次的标题很细,书写时的规范要求是什么? 174
第十一章 修改 175
内容提要 175
问题解答 179
1. “修改”文章是不是“写作过程”的继续? 179
2. 怎样认识“言”、“物”与“意”的关系? 180
3. 文章“修改”的范围是怎样的? 182
4. 修改的内容之一是“增”,怎样“增”?“增”什么? 183
5. 修改的内容之二是“删”,怎样“删”?“删”什么? 185
6. 修改的内容之三是“改”,怎样“改”?“改”什么? 187
7. 修改的内容之四是“调”,怎样“调”?“调”什么? 192
8. 什么是“读改法”?它有怎样的好处? 193
9. 什么是“冷却法”?它有怎样的好处? 194
10. 什么是“求助法”?它有怎样的好处? 194
内容提要 196
第十二章 记叙文 196
问题解答 200
1. 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与小说、散文的关系是怎样的? 200
2. 记叙文与论说文有哪些区别? 201
3. 一般记叙文有哪几种类型?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202
4. 文章啰嗦怎么办? 205
5. 写作之前想得挺好,为什么一动笔就没话可说了?挺生动的事儿,怎么几句话就说完了? 208
6. 对记叙文来说,应该怎样审题? 213
第十三章 论说文 217
内容提要 217
问题解答 222
1. 什么是论说文?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22
4. 什么是论点?总论点、分论点? 223
3. 什么是论题?论题与论点有何不同? 223
2. 论说文主要有几种类型? 223
5. 什么是论据?什么样的材料可以作论据? 224
6. 什么是论证? 225
7. 确定论点要注意什么? 225
8. 选择论据应注意什么? 225
9. 如何确定论证方法? 226
10. 怎样做到论点和论据统一? 226
11. 论说文有哪些结构形态? 227
12. 论说文的提纲包括哪些内容? 227
13. 论说文怎样表达才能具有说服力? 228
14. 怎样使论说文具有逻辑性? 228
15. 什么是概括、什么是推理? 228
17. 怎样将论说文写得生动、通俗? 229
18. 论说文中事实论据的写法与记叙文有何不同? 229
16. 怎样使论说文富有感染力? 229
19. 写论说文时应注意的文风和态度方面的几个问题是什么? 230
第十四章 新闻·通讯 231
内容提要 231
问题解答 241
1. 新闻与事实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241
2. 新闻必须用事实说话,是否就是“纯客观”地报道?是否就排斥了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述手法的运用? 242
3. 为什么新闻写作一般都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形式?能否用别的结构形式? 243
4. 每篇新闻都要写导语,导语必须具备五个“W”,这说法对吗?怎样才能写好导语? 244
5. 每篇新闻都要写背景材料吗?背景材料有什么作用?灵活使用背景材料应该注意些什么? 245
6. 一些需要长期连续报道的主题,如何写出新意来? 247
7. 通讯与特写、报告文学相比较有哪些共同点与不同点? 248
8. 通讯主题的提炼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49
9. 为什么说采访是选准写好典型的基础? 250
10. 我们写的人物形象总是“平面”的,这是什么原因? 251
第十五章 总结·调查报告 254
内容提要 254
问题解答 261
1. 总结与调查报告有没有相似的地方?两种文体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61
2. “经验总结”就是工作总结,工作总结和工作报告也没什么差别这种说法对吗? 263
3. 任何类型的总结写作,都必须确定角度,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是码?为什么? 264
4. 总结中的“规律性东西”究竟指的是什么?举例说明? 267
5. 撰写“总结”时常见的问题有那些? 268
6. 为什么调查报告写得好不好,取决于调查工作做得好不好? 270
7. 调查研究如此重要,怎样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呢? 271
8. 调查报告的主题确立后,应该怎样灵活使用材料?并使主题与材料达到和谐统一? 272
9. 调查报告和总结,它们的结构形式不就是“开头、正文、结尾”“三段式”吗;为什么还要提“合理布局”,“精心结构”这样的要求? 273
10. 调查报告与总结是应用文,“不必讲究什么文采”,这种想法对吗? 275
编后说明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