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积累的来源、途径及配置效果 中国积累问题的现实分析》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光伟著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224025968
  • 页数:317 页
图书介绍:讨论了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历史时期

序/谷书堂 1

内容提要 1

1 积累和经济增长、经济发展 1

1.1 经济增长和发展理论中的积累 1

1.1.1 哈罗德——多马理论与新剑桥理论中的积累 1

1.1.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的积累 2

1.1.3 卡莱斯基的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理论中的积累 3

1.2.1 积累主体论与综合要素论 4

1.2 对上述理论的简评 4

1.1.5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转变理论与积累 4

1.1.4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理论与积累 4

1.2.2 技术进步与资本积累 6

1.3 要素投入的具体分析与中国现实 7

1.3.1 货币形态上的积累与要素形态上的积累 7

1.3.2 我国增长要素的现实考察 8

1.4 国际国内的实证支持 11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工资动态积累 14

2.1 工资动态积累模型的前提条件及其说明 15

2.1.1 工资积累讨论的遗憾及对现实的影响 15

2.1.2 工资动态积累模型的前提及其说明 16

2.2 工资动态积累模型 18

2.3 工资动态积累与剩余产品积累 21

2.4 工资动态积累机制及其对传统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的影响 22

2.4.1 社会主义经济的现实 22

2.4.2 工资动态积累机制及其对传统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的影响 23

2.5 工资动态积累与新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模式 26

2.6 历史与按劳分配,现实与动态积累 29

2.7 附录:动态积累模型证明的数学过程 33

3 我国传统体制下的比价、税收与农业剩余转移 45

3.1 概念与定义 45

3.2 我国农业剩余的显性转移状况 47

3.3.1 均衡价格与剩余转移 50

3.3 我国农业剩余的隐性转移 50

3.3.2 我国的工农业产品比价与均衡价格 52

3.3.3 剩余净转移的综合判断 55

3.4 我国农业剩余隐性转移的量化分析——“均衡价格区间计算法” 57

3.5 “均衡价格区间计算法”与“工农劳动复杂程度换算法” 63

3.6 利用工农产品比价抽出农业剩余的制度前提 66

3.6.1 限价收购时的情况 66

3.6.2 限价限量收购时的情况 72

3.7 市场约束与供给约束:农业瓶颈 73

3.7.1 市场约束——三个市场的理论 73

3.7.2 剩余抽出与工业化——我国市场约束的实证 76

3.7.3 农业供给约束:因地制宜和劳动支出的“博弈论” 80

4 积累主体、积累手段的变迁和积累率的决定 84

4.1 市场约束的缓解与动态积累的形成 84

4.1.1 国内市场约束的缓解 84

4.1.2 国际市场约束的缓解 87

4.2 集中决策体制下的积累目标与手段 90

4.2.1 预期目标与预期时限 90

4.2.2 集中体制下的积累制约 92

4.3.1 多元积累主体与集中型积累目标和积累手段的背离 93

4.3 新格局下的积累主体、目标、手段 93

4.3.2 “目标积累率”与“最佳积累率” 95

4.4 积累主体的多元化与积累手段的多元化 96

4.4.1 作为积累手段的税收、通货膨胀、相对价格与传统的集中体制 96

4.4.2 税收、通货膨胀、相对价格与多元积累格局 98

4.5 刺激积累——新的历史时期的目标 99

4.5.1 对“积累率界限”的一点回顾 99

4.5.2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变的现实与积累要求 101

4.5.3 债务周期与积累 101

4.5.4 产业结构改善与积累 104

5.1 税收的性质与功能 107

5 成长中的新体制与税收的积累效应 107

5.2 我国税制改革和设计中公平与效率的顺序选择 110

5. 2.1 公平与平均 110

5.2.2 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状况 113

5.2.3 “倒U”曲线的启示 114

5.2.4 我国的宏观效率与积累刺激 117

5.3 税收对积累影响的一般分析 117

5.3.1 税收与税收基础 117

5.3.2 个人收入所得税与社会积累 118

5.3.4 财产税(或财富税)与社会积累 119

5.3.3 公司未分配收入税与社会积累 119

5.3.5 消费税与社会积累 121

5.4 我国的税收体系与积累 121

5.4.1 现实中税收体系的积累效应 121

5.4.2 动态积累参与下的税制展望 124

5.4.3 鱼和熊掌——多方面的兼顾 126

6 通货膨胀与社会积累 129

6.1 通货膨胀的基本效应 129

6.2 市场机制作用条件下通货膨胀的积累效应分析 131

6.2.1 4货膨胀对储蓄和投资的影响 131

6.2.2 温和型通货膨胀的限制条件 134

6.2.3 要素瓶颈存在时通货膨胀的积累效应 137

6.2.4 通货膨胀的积累效应与理性预期理论 141

6.2.5 实际验证的迷惘 146

6.3 通货膨胀在中国现阶段的积累效应分析 152

6.3.1 对我国边际储蓄倾向的判断 152

6.3.2 储蓄手段单一时通货膨胀的积累效应 157

6.3.3 通货膨胀与政府积累 159

6.3.4 我国现阶段的要素瓶颈状况与产出对时间的弹性 162

6.3.5 动态积累的规范化与实际资源积累 164

6.4 附录: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 165

7.1.1 农村的决策分散化 168

7.1 农村的决策分散化以及农户兼业生产的商品化 168

7 传统体制结束后的相对价格与社会积累 168

7.1.2 农业供给的变化与农户商品化兼业格局的形成 169

7.2 新时期中政府“订(统)购”价格下兼业农户的特征、行为与相对价格积累效果 174

7.2.1 农户再生产过程中的非专业化机制——政府购买和劳动力成本的季节波动 174

7.2.2 兼业农户的融资方式与经营规模 178

7.2.3 我国小规模兼业农户在相对价格变动下的行为反应 180

7.2.4 对政府相对价格积累手段的异议 185

8 积累配置标准的考察 189

8.1 积累配置的“收益”标准 189

8.1.1 传统边际收益标准的局限 189

8.1.2 资本周转率标准 190

8.1.3 社会边际产出的标准 192

8.1.4 边际人均再投资剩余标准 194

8.1.5 边际增长贡献标准 195

8.2 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与积累配置 196

8.2.1 收入弹性基准 197

8.2.2 生产率上升基准 198

8.2.3 关联度基准 199

8.3 各标准、基准之间的关系讨论 202

8.3.1 资本周转率标准和再投资剩余标准 202

8.3.2 “带头产业基准”与“效益标准” 206

9.1.1 平衡增长模式的两种表述 209

9 经济增长的模式(途径)选择与积累配置 209

9.1 平衡增长模式 209

9.1.2 对平衡增长模式的评论 211

9.2 不平衡增长模式 213

9.2.1 不平衡增长模式的内涵 213

9.2.2 不平衡的发展途径 214

9.2.3 对“不平衡增长”资源配置模式的评价 216

9.3 两种增长模式与积累配置准则 218

9.3.1 平衡增长模式与积累配置标准 218

9.3.2 不平衡增长模式与积累配置准则 219

9.4 积累主体对积累配置标准的加权综合 220

10 中国的积累配置问题 222

10.1 中国传统体制下积累配置的决定 222

10.1.1 积累配置目标的非经济因素 222

10.1.2 积累配置的效益标准、外部性标准与集中体制 223

10.2 改革后的多元积累主体与多重配置机制 229

10.2.1 积累主体的多元化 229

10.2.2 多元主体的积累投放标准 232

10.3 过渡体制下多元主体的积累配置结果 233

10.3.1 过渡体制下的相对价格状况 233

10.3.2 积累主体多元化、基础部门投资的不可分性、以及融资手段不足的矛盾 236

10.3.3 多元主体下积累的配置结果 240

10.3.4 多元积累格局下的瓶颈模型 244

10.4 投资失衡与供求缺口 244

10.5 我国现阶段积累配置状况的成本分析 247

10.5.1 积累配置长期失衡的狭义成本 247

10.5.2 积累配置长期失衡的广义成本 249

10.6 我国现阶段积累配置偏差对经济总体效益的影响 254

10.6.1 有效投资理论与积累配置偏差 254

10.6.2 积累配置长期偏差对我国工业经济效益影响的实证分析 257

10.7 积累配置与经济福利 260

10.8 动态积累存在时可再投资剩余标准与资本周转率标准的协调机制 263

10.9 政策建议的总结 265

11 资产形成与外部资源(资金)流入 270

11.1 借助外部资金形成资产的必要性——双缺口理论 271

11.2 引人外部资源的种类与性质 274

11.2.1 商业贷款 275

11.2.2 政府和国际机构的援助 275

11.2.3 外国直接投资 277

11.3 外部资金流入对资产形成率与经济增长影响的总量分析 279

11.3.1 外部资金流入对资产形成率和经济增长率的影响 279

11.3.2 外部资金流入与经济的自持续增长 281

11.3.3 引入外部资源对积累状况可能的改善 283

11.4 利用外部资金加速资产形成的可能成本与问题 286

11.4.1 外债的成本 286

11.4.2 外债还本付息的理论界限 289

11.4.3 外国直接投资的有关问题 291

11.5 我国利用外部资源的状况与对策 294

11.5.1 我国利用外部资源的状况 294

11.5.2 引进外资与内部积累的辩证关系 297

11.5.3 新形势下我国利用外部资金的机制性政策建议 298

主要参考文献 302

后记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