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形测量 1
1.1 将视斜坡距离换算成实际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 1
1.2 气压计(无液气压表或高度计)测量中的温度订正 18
第二章 地貌制图 21
2.1 基本地貌形态制图符号 21
2.2 地貌(成因)制图符号 21
2.3 更详细的制图符号 25
第三章 坡地剖面制作 29
3.1 连续坡地的剖面制作 29
3.2 坡地测量的特殊方法 30
第四章 景观物质的制图 36
4.1 地质制图 36
4.2 记录沉积层序 42
4.3 真倾角和视倾角的换算 46
4.4 计算地层厚度 49
第五章 地下勘察的地球物理方法 50
5.1 地震折射法 50
5.2 几种简单地质构造的时距图 51
5.3 地震计算诺模图 55
5.4 地震波公工 60
5.5 折射分析使用的校正 62
5.6 测定表层沉积物以下基岩深度的一种快速方法 64
5.7 电阻率法 65
5.8 电极配置 66
5.9 电阻率测深曲线的解释 72
5.10 电阻率剖面制作 79
5.11 覆盖层勘探 79
5.12 地球物质的电性 80
第六章 景观形成物的描述 85
6.1 岩石的识别 85
6.2 岩石块体描述 87
6.3 野外测定岩体强度方法 103
6.4 土壤描述 106
6.5 对沉积物和沉积岩的描述 118
第七章 流水作用过程 143
7.1 速度-面积方法 143
7.2 野外估算阻力系数 154
7.3 用稀释法测量流量 162
7.4 测流建筑 163
7.5 冲刷和沉积物输送 165
7.6 河床形态、水流特性和颗粒大小之间的关系 170
7.7 水质分析中的传导系数测量 174
第八章 冰川作用过程 177
8.1 冰川调查中固定点的选择与标志 178
8.2 雪和冰制图 178
8.3 冰川表面布桩的介绍 179
8.4 冰川表面速度测量 182
8.5 冰川表面应变率的测定 183
8.6 积累量测量 186
8.7 雪的撞击硬度 190
8.8 消融量测量 191
8.9 气象观测 191
8.10 流水量测量 192
第九章 风力作用过程 193
9.1 风速、摩阻流速、沉积物的起动和搬运的关系式 193
9.2 风积物及堆积地形 196
第十章 海岸作用过程 204
10.1 美国工程师协会的海岸环境观测(LEO)计划 204
10.2 风及波动 206
10.3 沉积物和盐度 218
第十一章 坡面作用过程 224
11.1 坡面块体运动过程的鉴定和分类 224
11.2 坡面稳定性 227
11.3 对表明坡面稳定性的物质特性的野外估计 230
第十二章 取样 242
12.1 随机取样 242
12.2 确定粒径分布所需的样品数量 243
12.3 岩石、化石和土壤的取样、收集和运输 247
12.4 用于理化分析的水样采集 250
第十三章 各种辅助手段 252
13.1 安全问题 252
13.2 摄影曝光指南 257
13.3 单位及换算 258
13.4 简单三角关系 267
13.5 覆盖百分数的估计 269
参考文献 270